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扎染手工艺文旅融合创新发展

2024-04-26 13:35陆嘉滢齐海梅
旅游纵览 2024年1期
关键词:扎染手工艺文旅

陆嘉滢 马 裴 齐海梅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无锡 214121)

引言

进入新时代,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乡村振兴取得阶段性成效。但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扭转,部分地区在乡村振兴具体实践中还存在乡村建设主体流失严重、乡土文化逐渐式微……预防返贫阻力大等诸多困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促进传统工艺和现代技术有机结合,把产业培育、企业发展同群众就业、乡村振兴、民族团结更好统筹起来,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全面振兴有效衔接。本文以云南扎染传统工艺非遗项目为基础,挖掘文化内涵,将非遗传承与文化和旅游融合,积极拓展延伸“非遗+”产业链,充分释放非遗在文旅融合中的作用,推动云南扎染传统工艺活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新路径,为云南乡村发展注入更多潜力。

一、云南扎染手工艺非遗文化特点

扎染又称夹撷,通过绞扎和染色技艺在织物上形成具有民族内涵和艺术魅力图案与花纹[1]。云南白族扎染多选取山川湖海、花鸟鱼虫、蝴蝶青草等自然风物,或是云南白族当地人民生活情境为图案,由蓝色和白色两种颜色交融而成,展示出云南白族独特的人文气息和艺术风格,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审美价值以及人文价值[2]。因其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染织技艺,云南扎染技艺在2006 年就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二、云南扎染手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的优势

(一)政策优势

乡村振兴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方向,文旅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保护传统文化等多重效益。云南扎染手工艺作为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9年11月,大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所获得“白族扎染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2022 年2 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指出,要在有效保护前提下,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在此政策目标下,对云南扎染手工艺文旅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以融合之势,创文旅之兴。

(二)区位优势

云南地处中国西南地区,在建设乡村文化和发展文化产业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如,“民族扎染艺术之乡”云南周城,它集白族历史、文化、建筑精髓于一体。扎染手工艺与云南的自然景观同样相得益彰。通过将扎染手工艺与旅游业相融合,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游客们可以在周城欣赏到精美的扎染作品,了解扎染的历史和技艺,同时还能够感受到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这种文旅融合的发展模式不仅为云南的文化传统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云南的旅游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三)产业基础优势

首先,清华大学教授陈岸瑛指出云南扎染手工艺能耗小,成本低,就业灵活,适合居家就业和分散式生产,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次,云南扎染手工艺多采取对人体有保健和消炎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作为染料,不仅无毒无害、色性自然,而且固色能力好、经久耐用,由此形成的产业链和生态圈具有独特的魅力。再次,云南扎染与地方文化、民俗生活相关,有助于彰显地方生活风格,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最后,扎染手工艺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这些效益可以成为支持文旅融合产业发展的经济基础。通过将扎染手工艺与旅游业相结合,有助于打造独特的文化旅游品牌。

三、云南扎染手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困境分析

(一)产品创新力不够

云南扎染手工产品识别度不高且竞争优势不大,主要表现为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高端产品稀缺。目前的周边产品处于研发初创期,并没有大面积销售,而主打的旅游产品多是受众范围最广的低端产品,且每个店铺的服饰主要靠进货销售,售卖产品的风格、图案、形式相差无几,产品同质化严重。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扎染织物的需求层次不断提升,已经不再满足于美观、保暖、舒适等原有的基本功能。

(二)品牌建设不突出

大理白族扎染产品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技术特色,但至今尚未形成专属的地方特色品牌。除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周城扎染”外,在大理的约计55 家扎染售卖商铺及扎染作坊中,能长期经营且具有自己品牌特色及个人创新的店铺寥寥无几,多数扎染售卖商铺品牌形象模糊,难以吸引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3]。对于云南扎染手工艺的市场定位和目标受众缺乏明确的规划,加之缺乏专业的品牌策划和营销团队,是导致其缺乏有效品牌建设的主要原因。

(三)传承后劲不足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年轻一代择业观的改变,越来越少的年轻人愿意参与到传统手工艺的学习和实践中。云南扎染手工艺从业人员面临老龄化,劳动力缺乏的问题。另一方面,扎染纺织品本身的生产流程较为复杂,技术含量较高,对于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劳动力而言难度较大。然而当前云南扎染手工艺的教育体系相对薄弱,缺乏专业化和系统化的培训机制,进一步加剧了技艺传承问题,造成手工艺师“青黄不接”的困境。

四、云南扎染手工艺与文旅有效融合的路径选择

(一)丰富融合渠道

当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数字营销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壁垒,实现与受众的互动,可以为传统手工艺品牌的销售提供更为广泛的受众群体,同时也可帮助品牌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依托互联网的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优质特点来占领更多的非遗市场,丰富融合渠道。线下实体经营层面,在装修方面可以在现代化风格中结合云南本土文化特色设计,增加民族特色,通过线上和线下模式的联动,可以快速提高扎染手工艺产品的知名度。

(二)沉浸融合场景

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当下消费群体更看重消费的体验感和认同感。借助数字技术、通过创新内容、构建故事线、设计互动活动和塑造场景等手段,如“特色扎染体验馆”“扎染艺术作展览”“扎染艺术文化节”等形式可为观众提供特定的艺术氛围和丰富体验[4]。通过与扎染文化元素的近距离感知,衔接好消费者文化价值体验和民族情感的桥梁,还可与有匠心精神的老手工艺者进行合作,将扎染工艺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输送给消费者,以可体验、可感知、可接触的形式让更多的人深入了解云南扎染工艺。

(三)优化融合效果

品牌,是为手工艺提升产品附加值最有力的方式之一。立足于扎染工艺传统,聚焦非遗品牌IP 打造,通过更高水平的价值融合,打造特色品牌,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和品牌[5],建立文化品牌上的情感依赖,挖掘扎染手工艺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让文化遗产成为文化财产,从而有效助推乡村振兴。

(四)盘活多元融合业态

白族周城是著名的扎染基地,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扎染保护区,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依托云南扎染手工艺民族文化产品,创新融合多种业态,行业间可通过功能互补打造白族“民族服装”体验、文创市集、扎染非遗工坊、扎染手工艺特色小镇、扎染精品园区、“扎染+民宿”、“扎染+研学”等扎染文旅融合新业态。

五、云南扎染手工艺与文旅有效融合的对策建议

(一)创新产品开发,挖掘扎染文化内涵

扎染工从业者应坚守初心,保持自己的文化内涵和特色工艺,在此基础上,进行产品的创新和转型升级,丰富产品的形式,创新扎染布料的载体,如丝绸、棉麻等,更贴合广大消费群体不同的需求。从图案上来说,开发具有民族和艺术特色的扎染文创产品。此外,在风格上也可以借鉴大理巍山扎染的点缀型扎染,不规则的点缀图案,使得产品更符合当代年轻人的审美意趣。同时也可寻求扎染与刺绣的结合,在设计师的引领下,形成独具审美特色的艺术作品。

(二)坚守质量初心,夯实品牌建设基础

当下手工艺市场产品良莠不齐,应加强扎染文创产品质量上的把控,可以邀请本地名望较高的扎染手工技艺者,共同组建扎染文创产品质检协会,关注产品的工艺流程和质量标准,推动扎染文创产品生产向规范化、标准化、高效化过渡,提高产品的竞争力。立足于手工艺品上的“精”,挖掘高端产品,实现工艺的精品化,提高传统扎染制品的文化艺术品位,抵制因为过分牟取利益下的机械化工艺和粗制滥造文创产品,从而推动形成自己的区域品牌特色,发展本土特色扎染文化艺术,促进扎染工艺品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三)解锁流量密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完善经营模式,采取线上线下联合销售的模式,拓宽销售渠道。线下以独立工艺和扎染特色精修店面,同时可以开设扎染体验馆、扎染文化艺术节、扎染文创民宿馆扎染风格的餐饮系列或是扎染风格形式下的旅拍等形式来满足消费者群体更好的文化价值体验。线上通过搭建直播平台,引入“网红直播”“抖音达人”,或加入线上销售平台,如淘宝、京东等举措,借助“互联网的翅膀”,推进扎染手工艺线上推介全覆盖,健全扎染手工品营销体系,推广多种形式的产销对接,推进扎染手工艺品线上线下同频共振,拓展销售路径。

(四)坚持引育并举,打造人才高地

人才是文旅融合发展的第一资源。通过在当地开设扎染兴趣班,在高校校内开设扎染手工艺社团,与职业院校联合开设扎染手工艺非遗传承课程等,让学生近距离感受扎染文化的独特魅力与艺术特征,提升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增强民族自豪感,推动技艺的青年化[5]。同时,加大对社会的宣传力度,吸引求学者,教授扎染技艺,促进技艺传承。依托当下数字经济体制活跃的情形,培养从业人员的电商意识和互联网技术,丰富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为开拓电商平台打下基础,为云南地区培养扎染文化能人、文旅从业人员,促进扎染从业人才的优化配置,打造文化旅游人才培养高地。

六、结语

云南扎染手工艺作为一种传统的纺织技艺,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特色。将扎染技艺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不仅能够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能够带动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为乡村振兴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猜你喜欢
扎染手工艺文旅
Andalusia's white villages
邂逅扎染 布里生花——从古法扎染师到新阶层守艺人
乘风破浪的日照文旅
文旅融合,从无到无限大
白族扎染技术的传承与发展
扎染在服装设计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安东:东方的幽静文旅之乡
文旅照明的兴起
手工艺·温州发绣
走近手工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