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

2024-04-26 03:08张小永王军锋王慧茵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数字中国数字化

张小永 王军锋 王慧茵

[摘 要]进入21世纪,随着数字技术的突飞猛进,人类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地球”的概念被提出。我国为了应对数字时代,也提出“数字中国”的概念。不论是“数字地球”、还是“数字中国”,都要求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其应有之义。本文选取教育的其中一类型农村远程教育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其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数字中国

[中图分类号] G7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8(2024)01-0010-06

On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Zhang Xiaoyong1,Wang Junfeng1,Wang Huiyin2

(1.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Xian 710119;2.Shaanxi Business College,Xian 710119)

Abstract:Entering the 21st century, with the rapid advancement of digital technology, humanity has entered the digital age, and the concept of “digital earth” has been proposed. In order to cope with the digital age, China has also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Digital China”. Whether it is “digital earth” or “digital China”, it requires all fields to realiz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education is its due meaning. This paper selects one type of education, 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discusses the related issues of it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Keywords:Rural distance education ;Digitalize; Digital china

进入21世纪,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人类进入数字时代。为了应对数字时代,人类提出“数字地球”概念,各国也纷纷出现了在国名前贯以数字的称呼,我国也提出“数字中国”概念。不论是“数字地球”还是“数字中国”都要求各领域均实现数字化转型,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是其应有之义。本文选取农村远程教育作为研究对象,试探讨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相关问题。

一、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必然性

1.是全球教育发展的趋势

人类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深刻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教育是其影响的重要领域之一。自21世纪,人类社会智能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日新月异,并全面渗透融合进人类经济社会各个领域,对人类数千年来形成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应对严峻的挑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针对在教育领域如何应对数字技术的挑战,世界各国做出了一系列有益探索,以教育数字化来迎接数字化时代。

作为科技大国的美国,为迎接数字时代的到来,较早开展教育信息化,先后经历了“迎接技术素养的挑战”到“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的历程。为了大力推进教育数字化,美国教育部颁布五轮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计划的关键词为“数字化学习”。为了提升教育数字化的发展环境,美国政府还将微软、谷歌等全球知名科技公司引入教育市场。美国政府还发布了《重塑技术在教育中的角色:为未来做准备的学习》,提出从学习、教学、领导力、评价和基础设施等五个方面全面布局美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欧洲大国德国为了迎接数字时代,推出“数字型知识社会”的教育发展战略,提出数字化教育培训、数字化设施、法律框架、教育组织和机构的数字化战略,并要求高校加强数字化建设。2021年,德国政府为了进一步提升数字化教育水平,提出数字教育倡议新举措。与我国一衣带水的日本非常重视教育数字化发展,推出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在教育方面,提出改善学校信息化水平的五年计划(2018—2022),提出以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建设5.0时代学校信息化环境。2020年,日本国际教育研究联盟与信息化教育企业DIGITARY合作共建日本高等教育数字化平台。在全球教育数字化建设浪潮中,我国也把握良好机遇,积极开展教育数字化建设探索,先后推出“互联网+教育”、智能教育,国家还积极筹建“教育智慧平台”,推动中国教育数字化发展。2022年,中国教育部部署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进一步深化对教育数字化的推进。以上仅为在教育数字化中成绩卓著的国家,据相关学者研究显示,在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在不同程度开展教育数字化探索。2023年2月13—14日由我国教育部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主题为“数字变革与教育未来”的首届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据统计全球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注册参会,进一步表明教育数字化全球已达成了共识,已成为教育发展的趋势。

2.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

“数字中国”在学术界提出较早,可以追溯至20世纪末。面对信息革命汹涌浪潮,美国等发达国家率先作出应对,1998年美国副总统戈尔在加利福尼亚州科学中心开幕式上,作了题为《数字地球:认识二十一世纪我们所居住的星球》的开幕致辞,首次提出“数字地球”这一概念。戈尔的本次演讲对全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学术界受此影响提出“数字中国”的概念,但此时的数字中国应对数字地球,其涉及的内容仅指“利用GPS、卫星通信、虚拟现实等技术对中国范围内各种自然资源进行数字化,以便加强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的数字化运动。”[1在学术界推动下,部分省份开始行动起来,积极开展“数字区域”工程,据相关研究者统计,此时先后出现“数字北京”、“数字福建”、“数字湖南”等十余个“数字区域”工程,由于大部分省级政府受学术界的影响,大都局限于对数字技术应用的层面,诸如对环境资源数字化、电子政府等,仅“习近平同志领导的‘数字福建跳出了技术层面,走向了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數字化、信息化和现代化。”[1这为“数字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作出了关键贡献。

随着2012年全球进入“大数据元年”,人类开启了以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引起各国对大数据普遍关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本轮技术革命,2015年在我国乌镇召开了世界互联网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开幕式致辞中正式提出了“数字中国”的概念,并公布了“数字中国”建设纲领。2016年出台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正式提出“数字中国”发展目标,提出,信息化全面支撑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均衡、包容和可持续发展,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至此,“数字中国”战略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数字中国”作为国家战略不断推进,学术界也开展大量研究工作,认为“数字中国”建设内容包括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生态等。其中,数字社会涵盖内容广泛,有学者研究认为“数字社会即社会本身全面的数字化,是智慧社会的主要形态之一,是现代社会人们在家庭、工作、教育和娱乐中采用新的信息通信和交互的结果。”[2。因此,数字中国从最初仅用于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发展到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而教育数字化是数字中国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

3.是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长期以来,我国推行城乡二元治理体制,采用优先发展城市工商业的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由于长期城乡发展不同步,导致城乡之间差距较大,乡村贫困问题突出,这一问题也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2013年,习近平同志实地考察湖南湘西时,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开始了消除绝对贫困的精准扶贫攻坚战,至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宣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在2017年,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一定成绩时,党和国家开始提前谋划农村全面发展问题,在当年召开的十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和国家既关注乡村贫困个体,也关心整个乡村繁荣问题。

乡村振兴是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和组织五个方面全面振兴。根据精准扶贫的经验,扶贫要先扶智,乡村振兴先要解决乡村人才振兴,乡村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但如前所述,由于我国城乡之间发展差距较大,教育领域的差距自不必说,因此近年来教育公平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和研究的热点问题。城乡之间教育差距是客观现实,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乡村现有的教育资源与迫切需要的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出现了矛盾。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农村远程教育作出了有益的探索。以国家开放大学实施的农村远程教育项目“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以下简称“一村一”)为例,2004年教育部依托国家开放大学(时名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一村一”,利用远程教育线上学习的优势为农村地区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人才,据2021年12月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公布,“一村一”累计招生达87万人,累计毕业55万人,培养了大量各类乡村振兴人才,该项目名称也升级为“乡村振兴人才培养计划”。可以预见,农村远程教育如进行数字化转型,能提供更加成熟优质的教育资源,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乡村人才振兴工作做出更多贡献。

二、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性

1.拥有国际经验可供借鉴

随着全球数字化发展步伐的不断推进,各国纷纷开展各领域数字化转型,其中教育数字化转型成为重要内容。许多国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工作中做出大量有益探索,其中不乏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

有研究者对世界上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领跑的国家经验进行总结,认为以下方面值得借鉴。首先,不断升级改造数字化基础设施。在这方面作出重大成绩的有美国、俄罗斯、德国、新加坡等国家。其中,美国在2013年便推出“连接教育计划”,将高速网络接入学校。据相关数据统计,至2019年美国99%的公立中小学接入了高速光纤,每位学生的平均网速达670kbps,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设施基础。其次,稳步提升数字教育资源供给能力。这方面欧洲的法国成绩突出,法国教育部成立国家远程教育中心,整合各层次在线远程教育项目多达3000个,并为项目提供教育培训资源。欧盟还发布《数字教育行动计划(2021—2027年)》,要求整合各类教育资源,并建立统一线上教学平台。再次,推行数字技术支持的教学创新平台。这方面,美国的可汗学院做了大量工作,利用高校的大数据分析,帮助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需求。再次,注重培养教师的数字素养和技能。这方面许多国际组织做了大量工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了《教师信息与通信技术能力框架》,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发布了《欧洲教育工作者数字能力框架》及《欧洲公民数字能力框架的自我反思》等一系列旨在提升数字化背景下教师数字素养和应用技能的指导性文本。再次,高度重视教育数字化标准规范研制。为了规范教育数字化发展,世界主要标准化组织和机构制定了一系列教育数字化相关标准。其中著名者为美国高级分布式学习组织ADL,其研究制定并发布了XAPI标准,为国际上教育大数据分析所推崇并广泛使用。ISO联合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研制的系列国家标准也很有名。最后,优化完善数字技术应用伦理规范。如何确保数字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成为近年来热点问题。关于此问题,各国都在进行探索。2019年,我国政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了国际人工智能与教育大会,会议的重大成果之一是与会代表审议通过了《北京共识——人工智能与教育》,提出要确保教育数据和算法使用合乎伦理、透明且可审核,并采用新兴人工智能技术和工具确保教师和学习者隐私数据保护和数据安全。[3。这些通过实践探索得出的国际经验,可以为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2.我国数字乡村建设稳步前进

数字乡村概念是在数字中国的背景下提出的,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数字乡村”的概念首次被提出。此后,为大力推动数字乡村建设,国家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2019年,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又发布《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指出,“数字乡村是伴随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以及农民现代信息技能的提高而内生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和转型进程。”[4;2019年12月,农业部、中央网信办联合发布《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2020年7月,中央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数字乡村试点工作的通知》;2022年5月23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实施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工程。推进数字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持续开展数字乡村试点。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深化农村光纤网络、移动通信网络、数字电视和下一代互联网覆盖,进一步提升农村通信网络质量和覆盖水平。加快建设农业农村遥感卫星等天基设施。建立农业农村大数据体系,推进重要农产品全产业链大数据建设。发展智慧农业,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和“数商兴农”行动,构建智慧农业气象平台。推进乡村管理服务数字化,推进农村集体经济、集体资产、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数字化管理。推动“互联网+”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推进涉农事项在线办理,加快城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共享。深入实施“雪亮工程”。深化“鄉村地名信息服务提升行动。”[5为数字乡村建设明确了要求,指明了方向。

随着数字乡村战略的推进,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据人民邮电报报道显示,至2022年底,5G网络已经覆盖我国县城所有城区,实现了“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这表明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在不断消弭,而农村远程教育深度发展遇到的最根本的问题也在不断被解决。

3.农村远程教育在在线教育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1979年2月6日,遵循邓小平同志“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不但要依据生产建设发展的需要,而且必须充分估计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要制定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教育手段的措施,这是多快好省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途径,必须引起充分重视”,正式成立了广播电视大学。因此,中国广播电视大学自诞生之日便承载着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教育的使命。1998年12月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并于1999年4月下发《关于开展“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研究工作的几点意见》,要求广播电视大学“探索并构建广播电视大学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专科教育和本科教育(专科起点)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框架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学生学习方式可选用文字教材、广播、电视、CAI课件、学习网站等进行自主学习,辅以教师必要的面授教学。[6对广播电视大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开展人才培养进行了升级。

2004年,为了解决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教育部推出“一村一”试点项目,将该项目交由在远程教育方面实践多年、经验丰富的广播电视大学负责实施。[7因此,21世纪国家最早推进的农村人才培养项目“一村一”项目,自一开始便被赋予现代教育技术支撑。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村一”项目非常注重网络平台建设,现可资利用的网站有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网、“一村一”远程教育网、大学生村官学习网,在具体学习中,各地还利用微信、QQ等聊天工具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可以说农村远程教育现已有较为丰富的线上教学经验。正因为“一村一”在培养农村人才及探索教育信息化方面作出的贡献,2021年4月6日,“一村一”荣获联合国系统内教育信息化最高奖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哈马德本伊萨哈利法国王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奖”。

三、对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思考

1.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开放大学转型探索与思考》一文中提出:“开放大学体系均认识到教育数字化是开放大学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开放大学转型的牛鼻子。开放大学虽然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来办学,但教育数字化怎样转、转什么却是一个新课题。”[8荆德刚提出的问题不仅仅是国家开放大学校长应关注的问题,亦是开放大学系统所有教职员工应该思考的问题。

面对这样一个新课题我们如何解决,著名的科学家牛顿曾说过:“如果说我所看的比笛卡尔更远一点,那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的缘故。”因此,要想解决此问题,必须学习借鉴别人的已有成果。如前所述,随着数字革命的不断推进,各国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已达成共识,并开展了积极实践。欧美等发达国家,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方面走在了前列,探索出诸多经验。面对这些经验,我们应学习鲁迅先生提到的拿来主义,先将经验成果悉数拿来。但全部拿来也不意味着照单全收,因为西方发达国家与我国国情不同,发展水平也不同,许多经验并不一定适合我们。因此,拿来后,我们还必须进行鉴别,吸收对我们有益的成分,摒弃不利的成分。另外,我们还要根据我国农村远程教育具体情况,与借鉴的国外经验结合,探索出适合我国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

2.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稳步推进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

人类历史上每次变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历一个长期的过程。如我国70年代末推行的改革开放,刚开始也并非在全国范围内改革开放,而是选取深圳、珠海、厦门、汕头四个城市为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试点。后来,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以经济特区为示范,最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改革开放。再如农村远程教育的代表“一村一”在实施之初,并不是铺开全面招生。据记载,2004年秋季该项目首次招生,仅选定全国66个县进行试点,当年实际仅招生4963人。之后每年试点范围不断扩大,经过7年的积累,至2011年,全国44所省级电大的1100多个教学点都被纳入试点工作,年招生人数飙升至70000余人。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尤其面对巨大变革性工作,一定要遵循“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必须奉行这一原则。笔者认为,应该选取农村远程教育基础条件较好,经验较为丰富的“一村一”教学点先行试点,在试点过程中,要及时总结经验,及时优化做法。每年按情况可以扩大试点范围,直至所有农村远程教育最终实现数字化转型。

3.与农村其他教育类型合作,共同推进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

正如哲学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所有类型的农村教育也是普遍联系的。我们不能仅仅只关注农村某种教育类型数字化转型,就宣布农村教育实现了数字化转型,必须要实现农村所有教育类型均实现数字化转型。我们知道,虽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和数字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村通信设施发生了巨大改善,但也不能否认农村与城市当下仍存在“数字鸿沟”,要实现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更需要农村各种教育类型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数字化转型。

具体而言,农村远程教育自一开始便拥有数字教育的基因,一直以来都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远程教育。在远程教育方面不仅设备等基础条件较好,经验丰富,而且拥有一定数量的熟悉线上教学的师资。农村远程教育应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做好示范引领,帮助农村中小学及农村其他类型的成人教育,使其尽快步入数字化教学的轨道。另,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不仅仅要依赖于农村通信设备等硬件条件,更需要提升广大农村群众的数字素养,这就需要各种教育类型齐心协力。中小学开设专门数字提升的课程,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农村社区教育、农村老年教育等教育类型要利用自身群众基础较好的优势,积极为农村社区群众和老年人开设简单实用的数字素养培养课程。通过农村各种教育类型的共同合作,相互推动,农村所有教育类型一定能够如期实现数字化转型。

四、结语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推进,人类为了应对数字化革命的汹涌浪潮,提出了“数字地球”的理念,“数字地球”要求人类各个领域实现数字化,教育数字化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对应“数字地球”也提出了“数字中国”,数字中国必将是全领域的数字化,我国各种类型的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数字中国”的应有之义。我国为了推进整个国家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在乡村推行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而乡村教育在当今形势下只有实现数字化转型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就决定了包括农村远程教育在内的农村教育必须进行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转型对农村远程教育而言是一个新课题,但我们拥有国际上其他国家教育数字化转型的经验可资借鉴;随着我国在农村地区推行的数字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乡村通信设置不断改善;农村远程教育自诞生之日便拥有数字化教育方面的基因。这为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农村远程教育,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探索出符合自身发展的数字化转型之路;采用先试点后推广的策略,稳步推进农村远程教育数字化转型;与农村其他教育类型合作,共同推进农村教育数字化转型。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推动农村远程教育实现数字化转型,为乡村振兴战略,为数字中国建设作出自身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欣荣,潘欧文.“数字中国”的由来、发展与未来[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99-106.

[2]王文,刘玉书.论数字中国社会:发展演进、现状评价与未来治理[J].学术探讨,2020(7):48-61.

[3]吴砥,李环,尉小荣.教育数字化转型:国际背景、发展需求与推进路径[J].中国远程教育,2022(7):21-27.

[4]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19(15):25-30.

[5]中办国办印发《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N].人民日報,2022-5-24(1).

[6]杨志坚.历史视野中的广播电视大学[J].中国高等教育,2011(9):10-12.

[7]张小永.乡村振兴视域下农村远程教育生源问题探析——以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为例[J].陕西教育(高教),2020(3):70-71.

[8]荆德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开放大学转型探索与思考[J].山东开放大学学报,2023(1):4-9.

[责任编辑 李 帆]

猜你喜欢
数字中国数字化
数字化:让梦想成为未来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论经济学数字化的必要性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践行先进计算 助力建设“数字中国”
“数字中国”:竞逐世界科技制高点
浅谈“一村一镇一地图”建设
数字化制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