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档博(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探索

2024-04-26 03:08韩亚梅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

韩亚梅

[摘 要]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承担着在新时代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职责,应该通过建立协同合作机制,坚持“共建、共享、共育”原则,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挖掘和有效整合三馆红色文化资源,携手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的优势互补与效果最大化。

[关键词]图档博(LAM); 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8(2024)01-0038-03

Research 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LAM

Han Yamei

(Shaanxi Xueqian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100)

Abstract:As important carriers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and patriotic education bases, libraries, archives, and museums bear the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of comprehensively strengthening patriotic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We should establish a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adhere to the principles of “co construction, sharing, and co education”, fully utilize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deeply explore and effectively integrate the red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three museums, and work together to achieve th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and maximum effects of red cultural resources i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Keywords:Libraries,archives and museums (LAM); Red cultural resources; Patriotism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習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时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必须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1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以下简称为LAM)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馆藏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应该携手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协同育人,进一步提高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但目前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LAM利用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在实践中鲜有发生。本文在梳理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理论的基础上,针对LAM红色文化协同育人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继而对有效实现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的路径进行了探索。

一、图档博(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

1.红色文化资源概念。目前学术界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概念表述不一,还没有达成共识。本文认为红色文化资源是指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形成的革命精神及物质载体。其内容可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以物质形态呈现的红色文化资源,包括革命斗争和建设时期所遗留下来的遗址、遗物、纪念馆、烈士陵园等物质载体。另一方面,红色文化资源还包含以非物质形态呈现的革命精神,如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革命和建设时期形成的不怕牺牲、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改革开放等精神。[2

2.图档博(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概念。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是指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在整合、挖掘各自馆藏红色文化资源基础上,按照“共建、共享、共育”原则,开展分工协作,借助现代网络及媒体技术,通过共同举办展览、建立专题数据库、统一服务平台等方式,对受教育者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图档博(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的理论基础—协同理论。协同理论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形成和发展于20世纪70年代,由德国著名物理学家哈肯创立,他于1971年提出“协同”概念,1976年系统地论述了协同理论,随之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协同论主要研究远离平衡态的开放系统在与外界有物质或能量交换情况下,如何通过自己内部协同作用,自发地出现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的有序结构。协同的最终目标是使系统从无序变为有序,从不平衡变为平衡,从而实现系统的增值。[3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是我国主要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都藏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三馆协同整合与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则可以实现育人效果的最大化。

二、图档博(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面临的问题

1.三馆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同问题。按照目前的管理体制,图书馆归文化部门管理,档案馆归档案部门管理,博物馆归文物部门管理,互不隶属,各自为政。而且在日常工作中有各自的运行方式,图书馆、博物馆面向公众开放,档案馆未开放的档案需经相关部门和档案馆审批才能查阅。因此,要实现LAM协同育人,打破管理体系与管理方式壁垒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2.各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条件不足问题。LAM各馆要协同开展红色文化资源育人,首先需要对各自馆藏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但目前只有一部分条件较好的图档博馆对其馆藏的资源进行了数字化。由于经费不足,部分图档博馆存在着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软硬件设施跟不上、配套设施不齐全及场所、技术人员不足等问题,致使这些机构还没有开展,或者只开展了部分红色文化资源数字化工作。

3.各馆红色文化资源数据异构问题。LAM要实现馆藏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统一技术标准是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馆藏文化资源分类标准不同,图书馆的资源按主题分类,档案馆的资源按来源分类,博物馆的资源按实物分类,那么馆藏红色文化资源在进行数字化时,机构不同使用技术标准就不同,最终形成的文件格式必然也不同,因此异构数据之间的相互操作也是一个问题。[4

4.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人员缺乏问题。LAM三馆红色文化资源馆藏分布呈现碎片化,以红军长征为例,关于红军长征的书籍、报刊等保存在图书馆,红军长征期间的相关实物在博物馆保存,红军长征期间的文件、书信、电报等在档案馆保存。因此,必须有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对三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挖掘和有效整合,但图档博各馆通常各自相应业务专家居多,往往缺乏红色文化研究专家。

5.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平台缺乏问题。LAM各馆都有自己的特色馆藏,要进行协同育人就需要在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整合后,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但目前三馆缺乏资源共享平台。同时,现代信息社会网络发达,更多的受教育者希望可以接受实时、个性化的网络红色文化教育,但目前图档博三馆缺乏对外协同育人网络服务的统一平台。

三、图档博(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路径探索

1.建立统一领导机构,加强图档博(LAM)协同育人的统筹协调 。LAM分属不同部门,多部门管理是制约各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利用的主要因素,因此需要由党委政府的宣传、教育部门牵头,从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抽调专人成立专门的领导和工作机构,如红色文化育人中心,负责LAM红色文化协同育人的统筹规划、标准制定、资源建设、资金筹措等协调和实施工作。

2.加大经费投入,增强三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物质保障。任何活动的开展都必须有良好的物质保障基础,LAM要开展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同样需要良好的物质基础,比如资源数字化的软硬件设施、设备,专门的场所以及专业技术人员。所以政府财政部门要给予充分的资金支持,加大经费投入力度,拨专款购买现代化设施和设备,提供优质的软、硬件配置,并协调相关技术部门选派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予以支持,从而增强三馆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的条件和能力。

3.统一标准,建立关联,实现各馆异构资源整合与共享。LAM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的基础是实现不同类型红色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组织,但目前我国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的馆藏红色文化资源类型和数据格式标准各不相同,并且呈现出海量、分散、异构的特点,因此资源整合与相互操作就是协同育人面临的一大难题。国外为了解决异构资源整合的问题,采用了自建元数据标准来规范这些异构数据信息。我国要开展图档博(LAM)红色文化资源整合与协同育人,同样需要先建立统一的元数据标准。与此同时,LAM协同育人要进行红色文化资源内容深度整合,则需要运用现代RDF、深度学习等新技术来建立起不同资源之间的内外部与语义关联,从而实现精准化服务功能。[5而要实现OAI-PMH元数据的关联数据化,就需要按照关联数据四原则的要求,来明确URI的分配方法、描述关联数据的元数据元素、关联规则和关联信息所使用的生成方法;选定合适的OAI仓储,利用baseURL采集元数据,并且把结果保存在本地元数据库;利用D2R等发布工具,将结果生成映射文件,根据上述过程,将本地元数据库中的数据转换成关联数据。[6通过统一标准,建立关联,这样就可以实现各馆异构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4.组建专家队伍,系统挖掘三馆红色文化资源。由于红色文化资源呈碎片化分布在LAM各馆,不能很好地发挥育人作用,因此各馆要携手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对其进行深入整合和挖掘。可以由红色文化育人领导机构从科研院所或高校挑选一批资深的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学者,组建专门的研究队伍来开展红色文化资源整合研究。一方面,要组织红色文化研究专家对碎片化的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梳理、有效整合。在对红色文化资源内涵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对现有红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分类,继而开展红色文化专题研究,如以红色历史人物、红色经典故事、红色精神、红色遗迹、红色事件等为专题整合LAM红色文化资源,使受教育者接受系统的红色教育。另一方面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背后的思想内涵,尤其是每一种红色文化蕴含的特殊精神,把握好这种精神传承的历史脉络,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将红色文化内核与新时代的新特点、新要求相结合,赋予红色文化资源新的时代意涵,不断推进红色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7

5.借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共同搭建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平台。LAM三馆要携手协同育人,首先要共同建设红色文化资源专题数据库,实现三馆资源共享。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图档博三馆的技术人员可以把不同的红色文献、遗迹、档案等大量的红色资源收集在一起,继而通过红色文化研究专家的分类、整合、挖掘形成专题数据库,实现红色资源的共建共享。图档博三馆构建统一的数据库平台,共同打造红色文化资源库,这样可以为图档博三馆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提供充实的内容选择。同时,现代信息社会,图档博各馆要实现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的最大效果,除了在特殊时间节点联合布展这一传统方式外,还必须善于借用现代网络与信息技术,共同构建红色文化资源协同育人的网络服务平台。图档博搭建的协同育人服务平台是网络环境下向受教育者提供紅色文化资源服务的“窗口”,因此就必须考虑受教育者利用服务平台的体验,强化交互设计,增强红色文化协同育人服务平台的可及性。为此,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应共同搭建服务平台,应用文本和多媒体信息检索技术、数据挖掘技术和信息关联分析可视化显示技术为受教育者提供红色文化服务,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进阶。[8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EB/OL].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9-09/24/c_1125033769.htm.

[2]何其鑫,向国华,余雪源. 红色文化资源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应用 [J]. 江西社会科学,2013(10):236.

[3]杨智勇,谢雨欣.基于协同理论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J]. 档案管理,2022(1):25.

[4]张卫东,孙振嘉.馆际合作视阈下我国档案文化资源整合路径研究[J]. 档案学通讯,2017(4):66.

[5]杨智勇,谢雨欣.基于协同理论的档案信息服务模式研究 [J]. 档案管理,2022(1):28.

[6]郑燃,唐义,戴艳清.基于关联数据的图书馆、档案馆和博物馆数字资源整合研究 [J].图书与情报,2012(1):73.

[7]骆郁廷.“大思政课”视域下红色资源育人探究 [J].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6):73.

[8]庞帅.图档博融合发展提供公共数字文化服务的依据、问题及对策[J].图书馆,2023(7): 22.

[责任编辑 李 帆]

猜你喜欢
红色文化资源爱国主义教育协同育人
红色文化资源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资源的路径探讨
红色文化资源在高校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实施策略
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研究
专业教师与思想政治教师协同育人机制研究
浅谈如何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协同育人视角下高校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由“依附”走向“联动”:学校与政府协同育人策略研究
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保护现状及法律保护对策
SWOT理论视域下商洛市开发红色文化资源的战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