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研究

2024-04-26 03:08刘俊民彭文郑堃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区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融媒体

刘俊民 彭文 郑堃

[摘 要]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互动和整合。互联网技术为社区体育带来了更加便捷的组织和传播方式,而民族传统体育为现代社区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和深厚的传统基因。这种融合不仅丰富了社区体育的内容,也为民族传统体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本文将探讨“互联网+”时代下,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如何互动、合作和共同发展。

[关键词]融媒体;社区体育;民族传统体育

[中图分类号] G80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8(2024)01-0041-06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Community Sports and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in the Age of Media Integration

Liu Junmin, Peng Wen, Zheng Kun

(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 Xian 701119)

Abstract:With the arrival of the “Internet plus” era, community sports and traditional national sports are experiencing an unprecedented interaction and integration. Internet technology has brought more convenient ways of organization and dissemination for community sports, while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have injected rich cultural elements and profound traditional genes into modern communities. This integration not only enriches the content of community sports, but also provides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for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This article will discuss how community sports and traditional ethnic sports interact, cooperate and develop together in the era of “Internet plus”.

Keywords:Media Integration; Community sports; Ethnic traditional sports

“互联网+”时代,传统行业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业态和模式。社区体育,作为一个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自然也受到了这一变革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悠久的文化遗产,始终在中国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那么,在“互联网+”时代,社区体育和民族传统体育是否可以实现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呢?这成为了当前体育研究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这一议题,分析其现状、挑战和前景,并为未来的互动发展提供思路和方向。

一、互联网时代民族传统体育对促进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建设的作用

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加剧了城市文化同质化威胁程度,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使这种现象更为突出,为积极应对这一挑战,利用互联网在社区体育文化建设中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就显得尤为迫切。更多地居民提供健康的生活方式,帮助城市塑造独特的文化内涵,广泛地促进社区成员间的交往。

(一)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现代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使人们的生产生活越来越依赖科学技术及自动化工具,人们体力劳动的机会逐渐减少,致使人们的身体健康和耐力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再加之生活节奏的加快,许多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生活和工作压力,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许多健康问题开始浮现。在此背景下,基于互联网重新审视并采纳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似乎更为重要。长期以来,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以一种娱乐方式,更有着深厚的文化和哲学内涵。强调修身养性,重视精神的培养和平衡,给人一种西宁的宁心灵与和谐。民主传统体育的這种优势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和关注。例如太极拳——一种旨在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内部力量的运动,通过细致和有节奏的动作,可以增强肌肉,提高柔韧性,并促进良好的血液循环。坚持练习这些活动可以帮助预防和减少许多疾病,甚至可能延长寿命。互联网可以有效打破地域和时空限制,更广泛地挖掘和展示民族传统体育的优势和特色,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帮助社区居民提高身体健康和精神健康水平。

(二)形成社区特色文化。一座城市的魅力往往体现在其独特的文化之中。在全球化时代,每座城市都面临着如何保持自己的独特性和特色的挑战。城市的建设发展并不仅仅取决于经济增长或技术进步,更关键的是其能否维护和传承自己的文化遗产和特色。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文化遗产的国家,其中尤其以民族传统体育为典型。各类传统体育活动均承载着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们反映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展现了多元的民族文化,并包含了深邃的哲学思考。然而,随着现代化的步伐加快,一些传统文化和活动正面临着被淡化或遗忘的风险,这就需要城市管理者和决策者站在更长远的角度来考虑如何科学地在现代化和传统文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互联网就是一个有效载体,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窗口,可以把城市特色体育文化以多种方式通过互联网展现更更多人欣赏,不仅挖掘和发扬本地的民族传统体育,还可以吸引游客,增强人们对传统体育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升社区体育活动的品质和价值。

(三)利于社区居民交往。民族传统体育在中国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不仅是锻炼身体、娱乐精神的方式,更是一种重要的社交工具。无论哪种传统体育活动,都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都具备连接各种背景和文化的居民,促进他们交往之功能。面对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多样化的社区结构,民族文化差异往往成为居民间交流的障碍,生活习惯、传统习俗和价值观的不同可能导致误解和隔阂。而互联网的广泛普及和便捷应用,使人们可以随时随地了解不同地域、不同形式的特色体育文化,并及时进行线上交流学习。同时,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共同的文化遗产,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一个共同的交流平台,让他们在体验到古老文化传统的同时,了解并欣赏其他文化的魅力,实现在互动中消除隔阂、相互理解和尊重之目的。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如“舞龙”、“赛龙舟”和“拔河”等,都需要团队的协作。社区居民在参与这些体育活动时,不仅仅是体力和技能的较量,更多的是团队合作和精神力量的体现。当居民们能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努力,那么,他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从而为社区创造了一种和谐、团结的氛围。

二、社区体育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现状调查

全民健身大环境下,各地区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尤其在社区体育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正呈现出勃勃生机,不仅为当地经济注入活力,也让民众的业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与其他体育运动相比,民族传统体育更注重参与感,对人们的身体条件和技能并没有过高要求,使得更多人可以加入其中。为了解社区体育发展中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实际情况,本研究通过实地派发问卷联合网络问卷方式展开问卷调研,对西安几个主要区域如新城区、碑林区、雁塔区和莲湖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参与人群、项目选择、地点等展开深入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西安市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当地市民是主要的参与者,也因此成为了研究该地区传统体育发展的核心对象。本次研究中,向500名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居民发放了问卷。经过筛选,其中486份被认定为有效样本,为研究西安市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情况提供了宝贵数据。

数据显示,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的群体中,男性参与者有174人,占据了总数的35.8%。而女性参与者则达到了312人,高达64.2%。相比男性,女性在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度更高。分析原因,可能是随着女性退休年龄短于男性,许多女性拥有更多的空闲时间。同时,健康意识的逐渐觉醒使得她们更加关心身体健康,愿意进行体育锻炼。另外,女性通常更加重视自身的体态保养,并且具有较强的社交需求,喜欢与他人互动交流,这种从众心理和社交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女性更多地参与到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中。

通过对486名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获得的人群年龄分布调查,发现56岁及以上的参与者数量最多,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提示退休或即将退休的中老年人群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这种现象背后存在多种解释。首先,当人们进入老年,他们往往有更多的自由时间,他们有更多机会进行体育锻炼。随着年纪增大,许多人开始更加重视身体健康,这使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各种健身项目来锻炼身体。相对地,35岁以下的参与者比例相当低,仅占13.6%。特别是在25-30岁这一年龄段,由于他们刚刚踏入职场或开始组建家庭,身处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工作和家庭压力相对较大,因此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体育锻炼。此外,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可能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态过于自信,从而缺乏锻炼的紧迫感。而在30-35岁的中年人中,由于他们处于事业的高峰,并且可能需要照顾老人和孩子,因此也难以为自己腾出时间来锻炼。详见表1。

民族传统体育在群众体育文化中具有其独特的地位,它与竞技体育活动在内涵和形式上存在差异。这种体育形式代表了中华民族特色文化和历史传承,而不仅仅是一个锻炼的方式,在娱乐、休闲和身心健康方面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从图1可以看出,西安市民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参与广泛涉及不同职业背景的人群。其中,企业员工和从事科研或教育的人员占据了相对较大的比例,达到了51.5%,究其原因是企业员工工作压力大,他们常常在空闲时间寻求一种释放和平衡的方式。通过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得到身体锻炼,更能够在其中找到乐趣和心灵的安慰。而对于科研和教育工作者,他们的参与很大程度上受到其工作和生活环境的影响。此外,他们更加重视传统和文化的价值,因此更加倾向于参与这类活动。总的来说,不同职业的人们都能在民族传统体育中找到自己的归宿和价值。

图1 民族传统体育职业分布情况从表2的数据可知,民族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的参与者中,主要的教育背景集中在高中、中专和大专学历,这一群体占了总数的69%。相比之下,只有15.1%的参与者的教育程度为初中或更低,而拥有本科或更高学历的参与者比例为15.8%。这样的数据分布告诉人们,相对高的学历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与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意愿和行为有关。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的提高的同时,也对心灵的充实和身心健康的追求日益加强。拥有高中及以上学历的人群往往更加注重生活质量,他们更容易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为此付出努力。与此相反,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群体在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时表现出较低的热情。这或许是因为他们受限于较低的教育水平,对于锻炼的重要性和传统体育的价值可能认识不足,从而影响了他们的锻炼积极性。而对于那些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他们的工作环境往往更为优越,对体育的理解和重视也较为深入。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体育价值观念,这对于民族传統体育的长远发展极为有利。但是,这部分人群在体育锻炼的选择上似乎存在一定的倾向性。多数人会选择更为现代、时尚的健身俱乐部作为他们的锻炼场所。由于很多健身房并不提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这些高学历人群在选择锻炼项目时可能受到限制,从而更倾向于选择那些简单、易学且更为流行的现代体育项目。这就意味着为了推广民族传统体育,应在更多的场所提供这类项目,以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

三、社区体育中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代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现代化进程中,信息技术、数字科技和媒体的蓬勃发展为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这种转变尤其在年轻一代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他们的休闲和锻炼选择受到了现代化和全球化的双重影响。高强度的健身课程、智能健身设备和各类新型运动方式逐渐成为他们的偏好。这些现代运动方式往往与时尚、效率和科技紧密相连,与传统体育活动相比,它们更容易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在这种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如太极、武术和各种民间舞蹈,逐渐失去了在现代社会中的核心地位。尽管这些项目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但由于缺乏与现代生活相匹配的创新和宣传,很多年轻人对其并不熟悉,甚至忽视。

(二)政府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缺少扶持和引导。政府在体育资源的分配上,往往更倾向于竞技体育和现代体育,因为它们可以快速带来明显的成果和国际声誉。相比之下,民族传统体育在短期内可能难以产生这样的效应,因此在很多政策层面上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缺乏政府的资金投入和扶持,民族传统体育很难得到广泛的普及和宣传。没有充分的资源和平台,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很难与大众接触,更不用说吸引人们参与和喜爱。此外,由于政策支持不足,很多地方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时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系统性的策略。此种情况下,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都面临着巨大的困难。这不仅仅是体育的问题,更关乎一个民族的文化遗产和身份认同。如果不对此进行及时的关注和纠正,我们可能会失去这些宝贵的文化瑰宝。

(三)相关知识匮乏,宣传力度不够。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价值,但在现代社会中,由于宣传和教育的不足,大部分公众对其的了解非常有限。许多人可能只知道某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名字,但对其背后的文化、技巧和历史背景知之甚少。这种知识的匮乏不仅减少了民众对传统体育的兴趣和参与意愿,而且也削弱了社会对这些项目的重视程度。由于宣传不足,民族传统体育很难与现代生活方式相融合,导致其逐渐失去了在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应该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和普及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教育渠道,深入介绍其文化和历史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欣赏并参与其中,从而真正传承和保护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四)民族传统体育参与者主体比较单一,项目开展不系统。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主要集中在中老年群体,年轻一代对此并不熟悉或缺乏兴趣。这主要是由于年轻人对新兴和现代化的运动项目更感兴趣,而传统项目在吸引力和宣传上存在不足。另外,民族传统体育的组织和开展往往缺乏系统化的策略。很多活动是临时或季节性的,缺乏固定的时间、地点和教练指导。这不利于形成稳定的锻炼习惯和社区参与度,也使得那些对参与感兴趣的人因为信息不明确或不便利而放弃。这种局面反映了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深度关注和专业化管理仍然不足。要真正发扬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需要更加科学和系统地进行规划和推广,同时吸引和培育更广泛、多元的参与者群体。

四、“互联网+”时代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对策

(一)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在21世纪的技术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有机会通过现代化手段焕发新生。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来重新解读和展示这些古老的体育项目。首先,利用VR技术,用户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各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无论是太极、武术还是民间舞蹈,都能让参与者感受到传统运动的魅力和技巧,同时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其次,通过AR技术,我们可以为民族传统体育增加互动性和教育性。例如,当用户在现实中模仿某个动作时,AR技术可以实时为其提供反馈,指导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最重要的是,这些技术不仅仅是为了技术的应用,而是真正地将传统体育与现代元素结合,让它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同时也传承了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这种结合不仅可以吸引年轻一代,还能激发更多人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和兴趣。

(二)政府管理部门进行积极的引导、扶持和鼓励。政府在文化遗产和民族传统的继承与发展中扮演着决定性的角色。对于民族传统体育,政府的支持尤为关键。首先,资金的投入可以为这些体育项目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场地,使得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并参与这些活动。不仅如此,资金还能支持研究、开发和推广这些传统运动的现代化教育材料。此外,通过各种公共宣传活动,如展览、演示和比赛,政府可以大大提高民众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关注度和兴趣。这些活动不仅可以为民众提供了解和体验的机会,还能鼓励更多人加入到民族传统体育的行列中,共同为传承和发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而努力。

(三)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水平。在数字化和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媒体的影响力不可忽视。为了让民族传统体育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和认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成为必然选择。首先,通过短视频、直播和互动教学,可以使得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更生动、直观地呈现在公众面前。例如,可以制作关于太极、武术或民间舞蹈的短视频教程,让观众在短时间内就能了解和学习基本技巧。社交媒体平台如微博、抖音和微信等,也为宣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定期发布相关的活动信息、故事背景和参与者的分享,能有效地增加用户的互动和参与度。

(四)增加交流、比赛等方面的频数。为了进一步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热度和影响力,组织各类交流活动和比赛显得尤为重要。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为参与者提供一个展示和学习的平臺,还能增强各个民族、年龄层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可以组织各民族之间的体育交流活动,如太极、武术、民间舞蹈等,让每个民族都有机会展示自己的独特文化和技艺,同时也学习和欣赏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定期举办比赛和锦标赛,旨在发掘和培养新的才华,同时也激励更多的人参与和努力。通过比赛,可以真实展现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性和观赏性,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

五、结语

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着数千年的智慧与传统。每一种运动背后,都有一段史诗般的故事,一种独特的哲学。然而,在“互联网+”的大潮下,我们面临着一个双刃剑:一方面,技术为我们提供了传播和普及传统体育的新渠道;另一方面,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也使许多传统逐渐被边缘化。正因如此,我们更应珍视并传承这些传统,借助现代科技,让其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机。不仅要加强对传统体育的宣传和教育,还要创新其形式和内容,使之更贴近现代人的生活和需求。愿每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都不再只是历史的记忆,而是活跃在每个角落,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这份宝贵的遗产,让它代代相传,永远流传。

[参考文献]

[1]刘俊民,彭文.社区体育市场的开发与管理模式构建[J],拳击与格斗,2021(11).

[2]张小沛,戴健.社区体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功能、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22(5):1-7.

[3]吕延滨.共享理念下开封市社区体育资源优化利用与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22.

[4]王凤娇.文化自信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社区体育推广路径研究[A].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2021年全国武术教育与健康大会暨民族傳统体育进校园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中华武术)、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武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21:495.

[5]常旭.新时代民族传统体育人文价值的实现路径[J].当代体育科技,2021,11(29):182.

[6]张胜.体育强省建设背景下西安市高校体育服务社区体育的对策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21.

[7]王佳.土家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时滞性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6.

[8]蒋琪.阆中市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态势及路径探索[D].成都体育学院,2020.

[9]迟青瑞.全民健身背景下宁夏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D].宁夏大学,2020.

[10]王春光,王石峰.“互联网+”时代社区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动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26(04):7-9.

[责任编辑 张宇龙]

猜你喜欢
社区体育民族传统体育融媒体
吉林省区域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
融媒体时代领导者媒介形象重构与认同
融媒体背景下健康类纸媒的转型
试论全媒体时代儿童灾难新闻的审美
民族传统体育与跳跃投掷类游戏
浙江省金华市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融媒体业态将决定报业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