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羽《茶经》卷一释读(五则)

2024-04-26 03:08陆韵竹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4年1期
关键词:茶经

[摘 要]陆羽所著的《茶经》是茶学史上的传世佳作,现存50余种版本。本研究以南宋的《百川学海》本为底本,兹举《茶经》卷一中的五例,通过字词的考释对《茶经》进行释读,在综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不同的诠释,如“嘉木”指代品行高洁;“伐而掇之”是砍下树枝后拾掇茶叶;从“荼”到“茶”是一个词义范围缩小并分化的过程,等等。

[关键词]《茶经》;嘉木;伐而掇之;精行俭德

[中图分类号] S57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8(2024)01-0047-06

Interpretation of Volume One of Yu Lus The Classic of Tea (Five Examples)

Lu Yunzhu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Abstract:The Classic of Tea written by Yu Lu is a masterpiece in the history of tea studies, with over fifty existing versions. This study is based on the version included in “Hundred Rivers and Sea of Learning”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and provides interpretation of “The Classic of Tea” by choosing five examples from Volume One of this book and performing textual explanation and analysis of words therein. Based on a review of previous viewpoints, several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are proposed in this work. Those different interpretations include “Beautiful wood” as referring to noble and clean conduct, “Cutting and picking up” as referring to chopping down branches and picking up tea leaves, and the evolution from “Tu” to “Tea” as a process of narrowing and differentiating the meaning range of the word, and so on.

Keywords:The Classic of tea;Beautiful wood;Cutting and picking up;Practicing diligence in work and frugality in virtue

唐代陸羽所著的《茶经》是全世界最早的一部茶学专著,这部巨作奠定了陆羽“茶圣”的地位,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茶文化产生了旷古绝伦的影响。陆羽在《茶经·四之器》中论述“风炉”的设计时记“圣唐灭胡明年铸”,由此考证《茶经》是在唐军平定安史之乱的第二年,即公元764年前后完成。现存最早的《茶经》刻印本是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咸淳年间左圭辑刻本,收录在《百川学海》中。在南宋刻印以前,《茶经》都是靠手工传抄,难免产生讹误,左氏也并未进行订正,即使民间有不少学者曾对《茶经》进行修订,但都是一家之言。直到清朝乾隆时期官方编修《四库全书》才将校订后的《茶经》纳入乾隆钦定的《四库全书》子集·谱录类。二十一世纪初,王郁风曾对《四库全书》文渊阁本(以下简称“阁本”)的《茶经》进行校订。然而,阁本《茶经》受到清人篡修,诸多原文与《百川学海》本相异,因此本研究选取《百川学海》本作为底本。现今对《茶经》的注释主要有吴觉农的《茶经述评》、沈冬梅的《茶经校注》、张芳赐等的《茶经浅释》、傅树勤等的《陆羽茶经译注》、程启坤等的《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译注》、宋一明的《茶经译注》、邓乃朋的《茶经注释》、郭孟良的《茶经·续茶经》等。这些译注本对《茶经》的解读各有精妙独到之处,对读者阅览和学者研究《茶经》、对了解茶文化都大有裨益。本文兹举《茶经》卷一中的五例,在综述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几点不同以往的诠释。

一、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郭孟良注译的《茶经 续茶经》将本句译为“茶树,是我国南方的一种优良的常绿树种”。[1宋一明的《茶经译注》则提出“茶是南方的优良树种”。2 今人多将“嘉木”译为“优良树种”亦或“优良的常绿树种”,而笔者认为原文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止于此。

明代陈耀文的《天中记》云“凡种茶必下子,移植则不生”,3明代许次纾也在《茶疏》中提出“茶不移本,植必子生”。4这反映出茶树“不迁”的性质。《茶经》卷一记茶树的花如同栀子之类的白花,倘若将“南方”“嘉木”“不迁”“白花”这几个词放在一起,犹如《楚辞·橘颂》所云“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5诗中作者开门见山,点明橘树“受命不迁”的秉性。接着寄意于物,以“深固难徙”表达自己留恋故乡之情。随后通过橘树的外表阐明橘树内外兼修的品性,彰显己志。

楚辞中常见“好”“姱”“佳”“丽”等字,唯独在此用“嘉”,可见其独特之处。“后皇嘉树”,王逸注曰“皇天后土生美橘树,异于众木”。嘉,《说文》云“美也”,[6《尔雅·释诂》云“善也”,7《尚书》云“嘉靖殷邦”,8《礼记》云“尔有嘉谟嘉猷”,9《诗经·东山》云“其新孔嘉,其旧如之何”。10可见“嘉”不仅是单纯的“好”,还蕴含“美善”“不凡”之义,且饱含赞誉之情。

古人亦有对茶树品格的称赞。如明代许次纾的《茶疏》云:“古人结婚,必以茶为礼,取其不移植子之意也”。11无论在生理特征还是风俗民情上,茶都被视为从一而终,金石不渝的对象。故“嘉木”也可用来指代高尚的道德品行。苏轼的《叶嘉传》以拟人的手笔为茶写下一篇千古传记,所谓的“叶嘉”,也就是“嘉叶”之倒写。其中“臣邑人叶嘉,風味恬淡,清白可爱,颇负其名,有济世之才”,[12将茶叶的品行纯洁,令人敬爱等品质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外“天下叶氏虽伙,然风味德馨,为世所贵”,13一句直击主题,以茶喻人,阐明德艺双馨者实属世间之极品。

因此,“南方之嘉木”不仅包含“生长于南方的优良树种”的字面意义,而且涵盖了“品行高洁”等人文品质,体现了陆羽在道德层面上对美善的称颂与追求。

二、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

本句在张芳赐等《茶经浅释》中被译为“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干粗达两人合抱的大树,伐倒后方能采叶”[14。程启坤等《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译注》记“在巴山峡川一带,有树围要两人合抱的大茶树,要将树枝砍下来才能采茶”。[15这里所探讨的是如何采摘数十尺高的茶树。对于“伐”字,前人注解的分歧较大:一类观点认为是砍倒整棵茶树,另一类则认为是砍下部分枝条。诚然,数十尺高的茶树攀爬上去采摘颇为不便,但是砍倒整颗茶树和砍掉部分枝条是完全不同的两种采摘方式,不能这样囫囵而论。

首先,砍倒整棵茶树是一种破坏性的采摘,过度砍伐枝条也是如此。虞富莲在《中国古茶树》中介绍过古茶树消亡的原因,其中之一就是过度采摘。[16现今在茶园砍倒整棵茶树和砍掉枝条的采摘方式都有存在。但显然,与有节制地砍掉部分枝条相比,砍倒整棵茶树是一种竭泽而渔式的过度性采摘,不值得推崇。结合陆羽“精行俭德”的品行,笔者认为《茶经》中的“伐”应当表达的是“砍掉枝条”而不是砍倒整棵茶树。由此可以进一步推敲 “伐而掇之”的“掇”字,对于此字,前人一律翻译为“采摘”,笔者认为这样翻译不够精准。“掇”和“采”之意有所交叉,又有所分别。比如诗经中既有“薄言采之”,又有“薄言掇之”。《茶经》中应是“掇”之意,而非“采”之意。

《说文》云:“采,捋取也。从手从木。”17《关雎》云:“参差荇菜,左右采之。”18《周礼》云:“行以《肆夏》,趋以《采荠》。”19此外还有诸如“采药”“采花”“采矿”“采珍珠”等用法,可见“采”的意思是从活体植物或自然界中采摘物资,这一点从文字形体上也能看出来。

《说文》云:“掇,拾取也。”又云:“拾,掇也。”20“拾”就是从地上捡起来的意思,如《史记·货殖列传》:“俯有拾,仰有取”。21又有“拾芥”即拾取地上的小草,比喻取之极易;“拾石为砚”即从地上拾起一块石头用作砚台。且“掇”后又引申为“搬”或“端”之意,如《水浒传》:“旁边只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告了门。”不论是“拾”还是“搬”,都有一个弯腰向下的过程。另外,“拾”还有收敛、收集的意思,如:《韩非子·说林下》“妇人拾蚕”。[22现代汉语中也有“拾掇”一词。可见“掇”字与拾取、收集密切相关,而且其针对的多为高度较低、靠近地面的目标。

综上,“伐而掇之”的“伐”字应指局部的“砍掉枝条”,而“掇”并非是在活体植物上进行的行为,故译为“采摘”不妥,应取其“拾掇”之意。故而,“伐而掇之”可理解为:采茶人爬上茶树,砍下枝条,扔在地上;待砍完树上所有可用的枝条,再去树下拾掇。即便“伐”意指砍倒整棵茶树,也是在砍下来的枝干上摘取叶子,亦非“采”之意。

三、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

《茶经》注曰:“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从木,当作‘,其字出《本草》;草木并,作‘荼,其字出《尔雅》。”[23“其字”说的是“茶”字的各种不同写法。本节将基于历史文献重点分析从“荼”到“茶”字的历史演变和字体最终定型的过程。由于古籍中对“”字的记载相对较少,本文对“”与“茶”的关系不再探讨。

《说文》云:“荼,此即今之茶字”。24明代《正字通》记:“茶之始,其字为荼,如春秋书‘齐荼,汉志书‘荼陵之类”。25可见“茶”和“荼”有着很深的渊源,然而两字并非只是古今字而已,在含义范畴上有明显区别。

唐代封演在其《封氏闻见记》中记载:“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26这表明饮茶是从唐朝兴盛起来的活动。然而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并无“茶”字记载,可见《说文》成书之际,并未给后世所饮之茶定名。[27东汉以前的古籍中,多用“荼”字来指代茶。

“荼”字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如“谁谓荼苦,其甘如荠”,28这里“荼”与“荠”并举,指代可食用的植物。《尔雅·释草》曰:“荼,苦菜,释曰:此味苦可食之菜,一名荼,一名苦菜。《本草》一名荼草,一名选,一名游冬”,29可见“荼”是一种可食用的苦菜;再如《神农百草经》云:“主五脏邪气,厌谷胃痹。久服安心益气,聪察少卧,轻身耐老。一名荼草,一名选”,[30此处的“荼”可以推断出是一种可以解毒的药材。又如《华阳国志·巴志》记:“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封于巴,爵之以子......桑、蚕、麻贮、鱼、盐、铜、铁、丹漆、荼、蜜、灵龟、巨犀、山鸡、白雉、黄润、鲜粉,皆纳贡之”,[31说明“荼”曾作为西南地区上缴周武王的贡品;再比如《周礼·地官·掌荼》云:“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32指周成王特设官职“掌荼”收集掌管茶叶以供丧事使用,可见“荼”还可以作为祭品。

综上所述,先秦时期“荼”作为一种苦菜,可食用,可药用,还可祭祀用,但用处都不同于后世那般的饮用,直到汉代的文献中才渐渐出现后世饮茶的记载。虽然这个时候“茶”字尚未出现,文献中用的还是“荼”字,但从文献和文物中可以窥见世人饮茶的踪迹。

文献方面,西汉王褒《僮约》云:“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荼净具”,33即当客人来访时,仆人要拔蒜、切菜、做飯、烹荼等,烹荼之前还要准备好茶具。这说明当时的“荼”已经脱离了食用的范畴,并且还有专门的器具。《僮约》又云:“牵犬贩鹅,武阳(都)买荼”34。对此,现代学者方健等人曾撰文,对西汉时期的茶叶市场做出论述,并证明《僮约》当中的“荼”就是作为饮品的茶,而不是作为药材或食材的苦菜。[35还有,据陈寿的《三国志》、张华的《博物志》和郭璞的《尔雅注》记载,吴王孙皓在宴会上“赐荼葬以当酒”,来照顾不胜酒力的大臣韦曜。这里“荼”与酒并称,可见是饮品而不是药品或者菜羹。

文物方面,长沙马王堆还出土过有关茶事的文物,比如写有“槚笥”的竹筒。《茶经》云:“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又《广韵》《本草》《正字通》都曾记载“巴南人曰葭□”。《古音丛目》引扬雄《方言》“蜀人谓茶曰葭”(不见于今本《方言》)。“葭”与“槚”都是见母鱼部二等字,可通。故而“槚笥”即指茶盒。周世荣对马王堆的文物进行考证后指出现存文物332、333号竹笥内均发现有植物青叶类或残留黄绿、草绿色叶类等”。[36马王堆出土的帛画中还有关于仕女敬茶的记录,这是对汉代贵族烹用茶饮的写实。这些文物均表明,汉代时已有专门的饮茶活动。

如前所述,从“荼”到“茶”是一个词义范围缩小并分化的过程。“荼”在典籍中曾泛指可食用、药用、祭祀用甚至饮用的苦菜,后来特指可以冲泡饮用的茶叶。那么“茶”这个称呼又是从何而来呢?现存最早使用“茶”字的文献之一即《茶经》,如前所述,卷一记:“其字或从草,或从木,或草木并。注曰:从草,当作‘茶,其字出《开元文字音义》”。《开元文字音义》是唐代的著作,而唐代之前的文献大多将“茶”写作“荼”。《正字通》云:“惟陆羽、卢仝以后则遂易‘荼为‘茶。其字从艸、从人、从木”。[37《尔雅义疏》记:“至陆羽著《茶经》始减一画作茶,今则知茶不复知荼矣”38至于为何要简省一笔,尚有待考证,或许是讹误所致,或许是追求简便,抑或是有意分化出一个字形来承担“茶”这个后起之意。

故而,笔者将“荼”和“茶”两者的关系简述为如下两个方面:

1.由表示苦菜的“荼”发展为表示茶叶的“荼”是词义缩小和分化关系;

2.由表示茶叶的“荼”演变为表示茶叶的“茶”则是笔划简省的关系。

四、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

邓乃朋《茶经注释》“人工栽培的茶树不能结果或结成种子,茶苗经过移栽也极少能生长繁茂”39。张芳赐等《茶经浅释》“大凡种植茶树,若不播子实生,移栽的很少生长得繁茂”40。傅树勤等《陆羽茶经译注》“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41。吴觉农《茶经述评》“凡是栽种时,不使土壤松实兼备,或是栽种后很少能生长得茂盛的”42。对这句的翻译,学者们各持己见,区别详见表1。

这段话在前后句的关系上,张芳赐等和傅树勤等人的译文都是因果关系:前一句指种植时的不当操作,后一句指这种操作带来的不良后果。而邓乃朋和吴觉农虽然都将前后句视作并列关系,但表意却有不同。《茶经注释》译为:“茶树不结种,茶苗不茂盛”前后句是用“和”连接,都是指茶树没长好的结果。但《茶经述评》指出:“栽种时不使土壤松实兼备是不当操作,栽种后生长不茂盛是不良结果”这里的前后关系是用“或”来表示并列。

综观各家译文,笔者更认同的版本是《陆羽茶经译注》,结合上下文“凡藝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傅树勤等学者的翻译可以形成鲜明的对举关系。他们认为“法如种瓜”是一种适应性更强的种茶操作,用类似于种瓜的方法种下茶籽,只需要三年就可以采摘茶叶了。“艺而不实”是一种不当的栽培操作,其结果就是茶苗长不茂盛。这四句前后两两一组,每组的两句之间都是条件关系;故而两组逻辑一致,形成对举。

但是《陆羽茶经译注》的翻译也并非完全正确。《说文》云:“艺,种也。”《广雅》曰:“植,种也”。“艺”和“植”的本义就是“种植”,翻译成“移栽”,恐不妥。后文“法如种瓜”也是在讲“直播种子”的方式,不宜牵扯到移栽的问题。由此结合前后文,笔者对这段的理解如下:(由于土壤条件对茶树生长很重要,如果不具备上等的土壤条件,即使精心按照程序去做,也可能出现不尽人意的茶树生长情况)“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指“如果遇到栽培了茶树幼苗却未好好结果的情况,或者种植了茶树幼苗之后它却长得不茂盛的时候”就意味着土壤条件不够理想,这时就必须采用不同的种植方法,即类似于种瓜法的种茶法;“法如种瓜,三岁可采”,指按照种瓜法去种植茶籽,三年后就可以采摘茶叶了。

五、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

本句中有两处存疑:其一有关断句;其二则是该如何理解“精行俭德之人”。

断句甲:郭孟良注译的《茶经 续茶经》、程启坤等《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译注》等认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43][44

断句乙:傅树勤等《陆羽茶经译注》、吴觉农《茶经述评》等提出“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45][46

断句甲当中“为饮”和“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可断可不断,意思都是说茶作为一种饮品,最适合精行俭德之人。强调的是茶适合哪些人。而断句乙则是指茶的性味至寒,做饮品最适合不过了。强调的是茶适合做饮品。笔者赞同断句乙。

从功用来看,茶可以药用,如《神农食经》:“荼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47再如华佗《食论》云:“苦荼久食,益意思”48;茶还可以食用,如顾炎武《日知录》:“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事”,49自秦起,人们便开始将茶烹制成羹饮来食用,这约略是在西元前316年被秦灭掉的巴、蜀等地,但此时的羹饮与后世将茶作为饮料有所不同,茶被烹制成菜汤,是作为食物来使用;茶还可以作为贡品或祭祀时用,上文提及的《华阳国志·巴志》中便记有将茶作为贡品,还有《周礼》记:“掌荼,掌以时聚荼,以供丧事”,直到汉代以后的相关文献中才开始出现可供饮用的“荼”的记载,如《僮约》记:“脍鱼炰鳖,烹荼尽具”以及晋朝文学家左思在诗作《娇女》中吟道:“止为荼荈据,吹嘘对鼎沥”[50写出小女外出游玩归来,对着正在烹茶的鼎内使劲吹火的生动画面。可即便如此,“荼”尚未完全实现从食物到饮品的转变。魏晋南北朝作为过渡时期,此间的僧人甚是喜爱在茶中加入盐、姜甚至豆子来适当缓解饥饿,提神清思。

直至唐代的文献中,才出现作为饮品的“茶”字,《茶经》卷六记“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51这类加入各种佐料的饮法。陆羽对这类饮茶方式十分鄙夷,他认为这样饮茶如同“沟渠当中的废水”,但他又对这种止不住的习俗感到很无奈,因此才会在《茶经》卷一的开篇便强调茶的用处“为饮最宜”。结合前句可知,茶性至寒,作为饮品,味苦清淡,饮之助人醒黠清明。

本句若是断句为“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则不是对茶作为饮品这一用处的强调,而是在突出品行道德。综观全文,除了此处,整部茶经中再无第二处论及品行道德的地方。

再者,即使陆羽确实是在强调品行道德,那么为何“精行俭德之人”身体不适时,喝了茶就会有如同服用了醍醐、甘露这类物品般舒适的感受?换言之,难道不是“精行俭德”这类的人们,身体不适时喝茶,就不会有畅然舒爽的感受吗?此外,陆羽自幼在佛门长大,受到佛教“众生平等”“不做分别想”等思想的浸润,不会将人分为三六九等。

故而,笔者认为这里的“精行俭德”不是对一般性道德操守的泛泛强调,而是特指在饮茶之道和茶艺技术上的修为;“精行俭德之人”也并非类似“君子”的雅称,而是对像陆羽这般爱茶、懂茶之人的一种代称。茶的古朴归真相较于酒的奢靡昏聩,更能彰显品饮者的高风亮节,古人因此常常以茶示俭。“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肢烦、百节不舒”对应于身体上的劳累和不适,而爱茶、懂茶之人通过饮茶能缓解这些症状。事实上,只有爱茶、懂茶之人,才能从“味至寒”的茶中品味回甘生津,先苦后甜的茶之真味,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美好体验,进而缓解身体上一系列的不适。无论是“精”、“俭”的态度,还是“行”、“德”的修养,都是特指茶道这个领域内的修学和追求。可见,中国茶道植根于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沃土,有着坚实的中国根基和深广内涵,并与儒、释、道家思想深度交融,成为人们修心养性的重要门径[51

六、结语

本文针对陆羽《茶经》卷一中的五例原文,在充分尊重前人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新的诠释:如“嘉木”指代品行高洁;“伐而掇之”是砍下树枝后拾掇茶叶;从“荼”到“茶”是一个词义范围缩小并分化的过程;当土壤条件不理想时,用种瓜的方法种茶;“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的断句方式以及“精行俭德之人”的含义等等。这些新的诠释有助于深入理解《茶经》的真实含义,对在当代社会发掘古老《茶经》的宝贵价值有着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3][43]郭孟良.茶經·续茶经[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16,91,16.

[2]宋一明.茶经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4.

[4][11][12][13]杨东甫,等.中国古代茶书大全[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85,285,355,355.

[5][7][8][9][10][18][21][22][28][29][38] 赖咏.四库全书[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13: 5350,2364,802,833,2230,2185,3353,4726,2253,2460,2473.

[6][17][20][24]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205,268,605,46.

[14][40]张芳赐,等.茶经浅释[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1:5,6.

[15][44]程启坤,等.陆羽《茶经》解读与点校译注[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60.

[16]虞富莲.中国古茶树[M].云南:云南科技出版社,2016:126.

[19][32]吕友仁,李正辉.周礼[M].北京:中州古籍出版社,2010:210,167.

[23][42][46][47][48][51] 吴觉农.茶经述评[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19:311,314, 344,346,340.

[25][37] 张自烈,廖文英.正字通[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1996:923,923.

[26] 封演,张耕.封氏闻见记[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1:125.

[27] 杨化冰,杨庭硕.《茶经》所载茶之异名考释[J]. 青海民族研究,2019(02):134-140.

[30] 孙星衍.神农本草经[M].孙冯翼,周劲草,等(校注).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18: 74.

[31] 常璩,严茜子.华阳国志[M].济南:齐鲁书社,2010: 2.

[33][34][35] 方健.“烹荼尽具”和“武都买荼”考辨──兼与周文棠同志商榷[J]. 农业考古,1996(02):184-205.

[36] 周世荣.关于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简文—(木古月)(槚)的考订[J].茶叶通讯,1979(3):15-18.

[39] 邓乃朋.茶经注释[M].广西:贵州省湄潭茶叶科学研究所,1980:8.

[41][45] 傅树勤,等.陆羽茶经译注[M].湖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3:3.

[49] 黄汝成.日知录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20:79.

[50] 吴小如,等.汉魏六朝诗鉴赏辞典(新一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8:401.

[51]陆韵竹.中国茶道的“净”“和”精神[J].福建茶叶,2024(01):4-7.

[责任编辑 张宇龙]

猜你喜欢
茶经
“征圣”“宗经”:一种中国式的修辞方式
——基于《茶经》的考察
《茶经》札记(二)
《茶经》札记(四)
《茶经》札记(三)
《茶经》互文主题的英译
《茶经》札记(一)
陆羽及其《茶经》对茶业工作及茶艺教学的启示
《茶经》:世界现存最早的“茶叶百科全书”
营养学中看《茶经》
径山寺、径山茶陆羽和《茶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