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的桥

2024-04-26 09:31颜妙
时代报告·奔流 2024年2期
关键词:洪亮新桥利民

颜妙

志存高远练本领

名人故里竞风流,在国学大师王闿运故里湘潭县云湖桥镇山塘湾,云湖河及其支流静静地穿流而过。在云湖河山塘湾地段,始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的团结桥,将云湖桥镇石井铺和石潭镇古城两个村庄连在了一起。建桥伊始,桥右岸的山塘湾周家,一名男婴呱呱坠地,母亲为其取名“新桥”,意在庆祝这座新桥的顺利建成。

时光荏苒,周新桥成长为一名俊朗的青年,来到了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身为农村青年,周新桥深知父辈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艰辛,他相信,只有渊博的知识、过硬的本领才能改变农民的命运!在湖南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业后,他被推荐至湖南农函大继续深造,于1993年12月来到了环境艰苦恶劣的南疆军区。

在部队的5年时间里,在南疆军区政治部宣传处,周新桥努力锤炼本领。他发挥特长,刻苦钻研,成为一名优秀的军旅新闻工作者。其作品多次发表在《人民军队报》《解放军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报》《新华每日电讯》等报刊上,为此,周新桥先后4次受到南疆军区和兰州军区部队嘉奖,连续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并受到南疆军区通报表彰,连续3年被部队评为“优秀报道员”,荣立三等功两次,于1996年被南疆军区授予“昆仑卫士”荣誉称号。

1998年,周新桥作为军地两用人才回到地方工作。随后,他受聘于湖南卫视采编部门,兼任《湘潭晚报》特约记者、编辑。正当家人喜上眉梢,庆幸农村伢子终于跳出了农门时,周新桥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2000年年初,他回到家乡,回到他热爱的农业战线,成为湘潭县畜牧水产兽医局的一名工作人员。

“我出身农村,对广阔大地有着深厚的感情,而且,农村资源丰富大有可为,我希望能够利用自己所学特长,为农民增收、为农村发展贡献一点儿微薄的力量!”周新桥说。

从此,像极了家门口那座默默连通两岸的团结桥,周新桥努力地成為连通和服务三农的一座“桥”。

心系农民显情怀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禽畜肥美,它们不仅丰富着人民群众的餐桌,更是寄托着农民致富的梦想,下乡指导也就成了周新桥的日常工作。“洪亮,这段时间家里的鱼都还好吧?”2023年6月10日,周新桥来到云湖桥镇云湖村洪亮种养专业合作社,这是他众多服务对象中的一个,他高兴地说,“你的合作社符合市财政局、市水利局相关惠民惠农政策,我今天特意给你送来这个好消息,也看看有什么需要我帮助的地方。”

4年前,谭洪亮还是一名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考虑到母亲年迈需要自己照顾,这些年小赚一笔的谭洪亮决定回农村发展,却不知道该干点儿什么才好。早就听说同乡人周新桥是农业方面的专家,他打来了咨询电话。

“这是好事呀,农村需要你!”周新桥综合分析了家乡资源优势,让谭洪亮从事水产养殖和种植业。2019年3月,洪亮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了,两年后被列为市县财政、水利、科技重点支持对象。2021年冬,周新桥为合作社引进新鱼种“花骨鱼”,这种鱼肉质鲜美,每公斤市值达70元,可就是非常考验养殖技术。为此,周新桥经常下乡和谭洪亮一起探索,花骨鱼终于获得了大丰收!很快,合作社的花骨鱼远近闻名起来,吸引了周边养殖户前来拜师学艺。

4年后,洪亮种养专业合作社拥有25亩鱼苗培育基地、80多亩成鱼基地,辐射周边两个乡镇,发展社员近百户,安排多名贫困户和残疾人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石潭镇双红村福瑞家庭农场,是县、市、省三级示范家庭农场,也是周新桥悉心指导、长期服务的一个对象。在周新桥的引导下,农场负责人张伏良从武汉进了几批江汉鸡,油茶、果树基地也建了起来,开业第一年就收益颇丰,近年又与上市的立华牧业公司联合,发展势头强劲。正当农场稳步发展时,却接二连三遭受打击,尤其是禽流感大面积爆发,持续半年之久,对农场造成了沉重打击。想社员之所想,急社员之所急,周新桥与局里的科技特派员、高级畜牧师刘鹏飞一起帮张伏良想办法,终于助农场度过了难关。如今,福瑞家庭农场每年出栏的肉鸡达十几万只,散养土鸡近两万只,年收入达几十万元。油茶林、果树林也都已挂果,迎来了丰产期。

踏着晨露出发,披着晚霞归来。这些年,周新桥的足迹踏遍了莲乡500多个村落,去往服务对象家就像回自己家那般熟悉,一个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在他的帮助下办得红红火火,奏响了一曲曲乡村振兴的乐章。

振兴乡村树典型

周新桥的书桌上,一直珍藏着一张照片,那是他和战友们在昆仑山下的合影。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军旅岁月里,周新桥学本领、涨见识,也深刻地认识到了宣传推介的重要性。他经常利用双休日和业余时间深入基层一线,采访群众中的好人好事,用身边的鲜活典型鼓励更多人。

云湖桥镇响石村党支部书记许利民,就是周新桥推出的一个扎根农村、服务农民的典型人物。他曾自掏腰包20多万元修水渠;本村的许帮家境贫寒,他全程资助许帮上学,为其找工作,又帮小伙子管理工资;何鑫与奶奶相依为命,房子成了危房,许利民捐钱并争取资金为他建新房……如今,许利民当了十来年的村支书,带领当地村民忙建设、抓收入,他也因此成功获评湘潭市“最美群众贴心人”。周新桥不仅通过笔墨推介许利民,还积极为许利民所在的村争取上级有关资金支持,为当地农村面貌的发展变化贡献了自己的力量。这些年,周新桥还撰写并发表了大量集中歌颂湘潭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作品,积极为招商引资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多篇报道被国、省、市级媒体评为优秀作品。2002年年底,周新桥被湘潭县政府评为招商引资先进个人;连续三年被湘潭县委宣传部评为优秀通讯员;连续两年被《湘潭日报》评为优秀通讯员,其中,他撰写的《招商引资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荣获全国地州市党报党刊二等奖。

任重道远不停歇

农民在地里劳作,郁郁葱葱的农作物迎风摇曳;孩子围着大树跑,传来银铃般的笑声;知了不知疲倦地唱着歌,小桥流水轻轻地伴奏……每每投入到广阔农村的怀抱,周新桥总会被这画卷般的美好景象深深打动。为了这份美好,为了把家乡建设得更美好,他能做的就是竭尽所能、全力以赴。

“桥哥淡泊名利,默默地为老百姓做了很多好事,被老百姓传为佳话。”这是云湖桥镇石井铺村党总支书记赵国云的一番话。他介绍,近年来石井铺村的美丽乡村变化很大,这背后就有周新桥的一份赤子情深,他主动协调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家乡修路修水利,特别是2020年年底,他在市交通局为村里争取了亮化工程,在村道上安装了62盏路灯,极大地方便了老百姓的夜间出行。

2021年的春天,石井铺村又发生了一件民生大事——团结桥重建工作的筹备指挥部正式挂牌了。原来,经过50来年的风吹雨打,方便两岸百姓的团结桥破损不堪,已经成为危桥,周新桥看在眼里,也放在了心上。从2020年开始,他就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桥的现状,着手推动团结桥的重建,目前,有关立项、规划、设计等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壮观的新桥将屹立在云湖韶河之上!

猜你喜欢
洪亮新桥利民
清朝乾嘉时期名人洪亮吉
长江口新桥水道潮汐不对称性研究
汽车车身无损修复技术应用分析
新型捕收剂BK610和BK612在利民选煤厂的应用
果树大容器育苗技术的研究
李洪亮作品
垃圾分类:虽然“繁琐”但利已利民
新桥水库溢流坝设计探讨
盐城利民的黄龙梦
关于双重有效应力——回应洪亮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