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送来桃花酒

2024-04-27 18:03文周梦蝶
莫愁 2024年9期
关键词:桃花庵酒坛王母娘娘

文周梦蝶

“桃花酿酒,有讲究,一要那,相思泉水的源头,二要再放几滴离别泪,三加浓浓的乡愁。一杯入喉,解相思愁;二杯入喉,尽数风流;三杯入喉,天长地久。执子之手,一生何求?这杯中酒,爱不释手……”阳春三月,桃花盛开,在一个春风沉醉的夜晚,不经意间听到了歌曲《桃花酒》,瞬间便爱上了这首歌的情调,唇齿之间,仿佛也沾染上了桃花酒的味道。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想要留住易于凋零的桃花,那就把它酿成醇香可口的桃花酒吧。酿制桃花酒,其实也简单:首先将采集而来的新鲜桃花用水清洗,然后放在淡盐水中浸泡,除去浮尘杂质,捞起沥干备用。再将白糖或冰糖放进装酒的器皿中垫底,桃花铺在上面,最后放入醪糟,倒进白酒,将酒坛或瓦罐密封之后放置在阴凉处贮存60 天左右,一坛色香味俱全的桃花美酒就算大功告成了。

关于桃花酒,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古代,有个名叫董双成的女子,在房前屋后种了若干桃树。一年春天,雨后的桃林里掉落了许多桃花瓣。董双成觉得非常可惜,于是捡了一些,泡在酒坛子里。后来她打开酒坛,不料引来了王母娘娘。原来,王母娘娘正在为织女犯戒的事儿烦着呢,忽然间闻到了扑鼻的浓香,来到人间,喝了一杯,心中的烦恼顷刻间抛到九霄云外去了。心花怒放的王母娘娘当即把董双成收为侍女,带回瑶池,要她负责用蟠桃园里的落花酿酒。据说蟠桃花三千年才开一次,那样的桃花酒远比金子还要珍贵,从此桃花酒成了王母娘娘在天庭举办蟠桃宴的御用酒。而织女跟牛郎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也是王母娘娘喝了桃花酒后心情大爽,那才额外开恩,欣然应允的。

桃花酿酒千年醉,伊人凝泪心已碎。牛郎织女是否因为桃花酒而喜相逢,那是传说,无从考证,但是很多诗人为桃花赋诗,却是不争之实。比如顾况《听山鹧鸪》:“谁家无春酒,何处无春鸟。夜宿桃花村,踏歌接天晓。”又如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再如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lóu hāo)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当然,最让人向往的,或许是唐寅的《桃花庵遇仙记》了:“……桃花谷里桃花仙,桃花美人树下眠。花魂酿就桃花酒,君识花香皆有缘。美酒消愁愁不见,醉卧花下枕安然。花中不知日月短,岂料世上已千年……”

唐寅是不是喝醉了酒,遇到了仙,不得而知,毕竟“神仙的世界我们不懂”。我只知道,所谓桃花庵,充其量也就是几间茅屋而已,没准还比不过杜甫当年在四川成都盖的那几间破旧不堪、四壁透风的茅草土屋,只不过是他早年在考场失意,毅然决然回到苏州在桃花坞隐居,栽了十几亩桃林罢了。此后十多年里,一生爱诗、爱酒、爱桃花的唐伯虎忘却功名利禄,在此逍遥快活,这也正如他在《桃花庵歌》中所说:“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一个三月的周末,细雨霏霏,春风徐徐,当我再次来到郊外,看到漫山遍野的桃花灼灼其华,嘴里再次情不自禁地哼起了歌曲《桃花酒》:“二两桃花酿成的酒,万杯不及你的温柔,是谁把回忆,轻轻地弹奏?羞得我是脸颊红透透。待到你他日功成又名就,莫忘我在,桃林守候。”

猜你喜欢
桃花庵酒坛王母娘娘
古物晨列所:画家“网红”第一人
今夜的天池
王母娘娘的烦心事
《牛郎织女》教学实录及分析
在戏曲表演中要注重人物“状态”
欲望的酒坛
酒坛飞天
翻洗酒坛(下)
翻洗酒坛(上)
善待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