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小说的“生活流”式叙事特点

2024-04-27 15:42毕先娇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4年3期
关键词:秦腔

毕先娇

摘 要 以《秦腔》为例探讨贾平凹小说中“生活流”式的叙事特点,包括自由联想、叙述碎片化、时间流动感等元素。分析小说中人物情感如何反映“生活流”,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立体性。探讨小说情节如何在“生活流”叙事的背景下展开,包括农村城市化、家庭纷争和文化冲突等。

关键词 《秦腔》  生活流  叙事特点  人物情感  小说情节

本文以《秦腔》为例深入剖析贾平凹小说的“生活流”式叙事特点,探讨“生活流”式叙事如何与小说背景、人物塑造、情感表达及主题探讨相互交融,构筑出一幅文学的奇妙画卷。

一、贾平凹小说的“生活流”式叙事

“生活流”式叙事是贾平凹小说的一种独特叙事风格,以生活的流动性和真实性为基础,塑造出生动而具体的人物形象,将故事情节融入日常生活中,贴近人心,强调人物内心的感情和思考。

贾平凹小说中常见的“生活流”元素如自由联想、叙述碎片化、时间流动感等,都构成了他独特的叙事风格,使他的小说更具真实性和深度。贾平凹的小说常常充满自由联想,他的文字不拘泥于线性的叙述,而是允许自由流动的思维和联想。这种自由联想赋予了他的作品更多的层次和深度,读者在阅读时常常会感受到作者思维的跳跃和多样性。这反映了现实生活中思维的自由流动和错综复杂性。贾平凹的叙事风格表现为碎片化的叙述,他将故事元素分散在不同章节和段落中,不按照传统的时间线性来叙述。这种碎片化的叙述方式增加了作品的悬念和读者的阅读体验,也更贴近生活的不确定性和混乱性。贾平凹小说中常常表现出强烈的时间流动感。他通过回溯、闪回等手法将故事中的不同时间段交织在一起,让读者感受到时间的变迁和生活的历程。这种时间流动感使得作品更具生活的真实性,因为在生活中时间往往也是非线性的,人们常常会回忆过去或者展望未来。贾平凹小说的“生活流”元素不仅体现在叙事结构上,还表现在人物内心世界的展现上。他通过深入人物的思维和情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在动机和矛盾。这种深刻的内心描写使得人物更加立体和具体,引发了读者的共鸣。贾平凹的小说常常反映乡土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交融。他通过“生活流”元素将传统的乡土生活与现代社会的冲突和矛盾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交融不仅在叙事中体现,也在人物形象和情感冲突中得以体现。

二、《秦腔》中的“生活流”式叙事

《秦腔》中的“生活流”式叙事与小说内容相互交融,丰富了人物塑造、情感呈现、时间流动和文化冲突等内容,共同构建了一个深刻而多维的文学世界,引发读者对现代性与传统、个人与社会等重要主题的思考。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自由联想,将各种情感和记忆相互交织在一起,这体现了“生活流”式叙事的特点。例如,主人公夏风回到故乡清风街,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家庭、乡土、爱情等多方面的情感的联想。夏风的思维不是线性的,而是像水流一样穿梭于不同的情感片段之间。这种自由联想的情感体验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人公的内心纷扰以及对乡土文化逐渐消逝的担忧和迷茫。小说中时间的流动感常常是非线性的。作者通过人物的回忆和内心独白来呈现时间的相对性。一个明显的例子是夏风对乡村和城市不同时期的记忆交织在一起。这种时间的非线性流动感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物在不同时期的情感和思考以及乡村城市化进程对时间流逝的影响。小说中的叙述常常呈现碎片化的特点,这与“生活流”式叙事相契合。人物的回忆、情感以及日常生活都以碎片化的方式交织在一起。例如,在夏风的回忆中,关于他的父母、兄弟姐妹、爱人白雪的情节以及关于清风街的生活场景都以片段的形式呈现。这种碎片化的叙述让读者像拼图一样逐渐理解人物的复杂性,同时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经验和情感的碎片化特点。小说中的人物内心世界也反映了文化冲突和传统文化的瓦解。在乡村城市化进程中,人物常常面临着传统价值观与现代性价值观之间的冲突。例如,夏天义代表传统的乡村文化,坚守土地与传统农耕方式,而君亭代表现代性,主张城市化和商业发展。这种文化冲突在人物内心反映出来,通过“生活流”式叙事得以更加深刻地呈现。

三、人物塑造和情感表达

贾平凹在《秦腔》中通过流动的叙事方式展现人物的心理和情感,强化了人物的立体感。

作者通过人物的内心独白、回忆和思考,以流动的方式呈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这些瞬间性的思考和情感变化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波动和心理成长。夏风回忆起童年时光,他的脑海中显现出天空和云朵的形状,以童年的天空与城市中的现实展现出内心世界的流动性,抒发了他内心情感的复杂性和对童年时光的怀念。作者常常将不同时间段的情感和回忆交错在一起,以展现人物的成长和演变。这种时间线的交错增加了情感的层次感。时间线的交错通过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得以呈现。夏风的思绪从现实的窗外景色飘回了十年前的夏天,这种时间的流动感强调了时间对记忆和情感的影响。贾平凹常常通过碎片化的叙述方式来描写人物的情感。这种碎片化叙述增加了人物形象的复杂性,读者需要自行拼凑和理解这些碎片,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人物。小说中常常通过不同的片段和回忆来构建人物内心世界的情感。通过流动的碎片化叙事方式,贾平凹为《秦腔》中的人物赋予了立体感和深度,让读者感受到人物丰富的情感世界。

四、故事情节和主题的表现

《秦腔》中的情节在“生活流”式叙事的背景下展开,通过非线性、碎片化的叙事方式深入探讨了农村城市化、家庭纷争和文化冲突等主题。这种叙事方式丰富了情节的层次,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为背景的社会变迁。

小说中“生活流”式的叙事让读者能够亲身感受到清风街农村城市化的不同阶段。这一进程通过夏风和其他村民的生活经历得以呈现。夏风回到故乡后,发现土地流转、农贸市场建设等城市化举措逐渐改变着村庄的面貌。例如,他亲历了夏天义与君亭之间关于土地利用权的争执以及农贸市场建设对村庄的影响。这些事件以碎片化、非线性的方式呈现,强调了城市化进程的渐进性和多样性。小说中的人物之间存在复杂的家庭纷争,这些冲突常常在“生活流”式敘事中展开。夏风与白雪的离婚、夏天义与君亭的对立、兄弟姐妹之间的矛盾都以非线性的方式交织在一起。对这些家庭问题的叙事方式允许读者深入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矛盾和情感纠葛,同时反映了农村家庭在城市化进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小说中的文化冲突主要围绕夏天义和君亭之间的对立展开。夏天义坚守传统农耕文化,认为土地是农民的命脉,而君亭则主张城市化和商业化,视土地流转为发展的必然。这一文化冲突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和内心独白得以生动呈现。“生活流”式叙事强调了这一对立的复杂性,不断突出两种文化观念之间的冲突和摩擦。“生活流”式叙事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时间的流动性。小说中的事件和回忆以非线性的方式穿插,让读者像回忆过去一样跟随人物的思绪和情感。这种时间流动感与农村城市化进程、家庭纷争以及文化冲突的交织相得益彰,加深了情节的复杂性和深度。

在贾平凹的《秦腔》中,“生活流”式叙事犹如一股清流,穿越着乡村的山水、人物的内心、时间的流逝,将生活的点滴汇聚成一幅鲜活的画卷。通过这种独特的叙事方式,贾平凹不仅展现了中国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曲折和冲突,也表达了对乡土文化的眷恋和对传统的思考。

猜你喜欢
秦腔
“秦腔名旦”是怎样练就的?——《双官诰》、李娟及秦腔艺术的传承
三生万物——近现代秦腔发展模式管窥
宁夏现代秦腔“三部曲”的实践意义
“反思”中的自由践行——我排秦腔《狗儿爷涅槃》
在“秦腔现代化与现代秦腔实践之路”研讨会上的发言
《主角》与秦腔:彼此成长
互联网时代下秦腔的传承与发展对策探索
品豫剧,听秦腔:谁有滋味谁响亮
秦腔文献整理方法刍议
名家与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