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下婴幼儿亲子游戏材料的四级圈层管理体系建构研究

2024-04-27 04:09吴丽芳
早期儿童发展 2024年1期
关键词:亲子婴幼儿建构

吴丽芳

摘要:建构亲子游戏材料管理体系可以解决重复浪费,各自为政且无法共享的游戏材料现状问题。研究基于3岁以下婴幼儿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开展,提炼出以儿童为本的“适宜+发展”“实用+留白”“共建+共享”建构理念,形成亲子游戏材料核心库、课程库、教师库、家庭库的四级圈层体系,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成效,真正为亲子教育工作提供便捷,提升亲子游戏质量,提高教师工作效能。

关键词:亲子游戏材料 体系建构 3岁以下婴幼儿

中图分类号: G61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7-0609(2024)01-0080-08

亲子游戏指以亲子关系为主要维系基础,以亲子互动为核心的游戏活动。3岁以下婴幼儿教育机构中的亲子游戏一般由两对以上亲子共同参加,教师会根据不同年龄段婴幼儿的发展需求组织开展,给予婴幼儿最自然、最快乐的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方式[1],促进其健康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将自己的教育观和具体方式方法示范给家长,引发家长的模仿学习和实践,并对家长的亲子互动进行即时性的指导,提升家长的育儿素养。亲子游戏是目前服务3岁以下婴幼儿的早教机构开展亲子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

一、问题提出

游戏材料是指用于游戏活动的一切物品,包括专门为游戏制作的玩具。[2]游戏材料是儿童游戏及多种活动的支柱,也是认识、探索世界的重要工具,不仅具有游戏性,还蕴含着丰富的教育性。游戏材料的科学使用有利于引发、支持儿童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儿童游戏行为与材料的属性(高低结构)、类型以及数量上的搭配等具有直接关系。

目前多数3岁以下婴幼儿亲子教育工作者开展亲子游戏时,都是凭借自身经验准备和使用游戏材料,一是很耗费教育机构的财力、物力和教师的精力,重复准备和浪费资源。二是缺乏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教师各自为政,无法优势互补、协同效力、共享成果。

基于3岁以下婴幼儿亲子教育工作实际需要和游戏材料存在的问题,对亲子游戏材料管理体系进行科学建构,对建构理念和具体内容等进行实践探索,期待能减轻教师工作量,有更多的时间观察、陪伴孩子,与家长互动交流,提高工作效能,同时能节约资源、协同并进、共享成果,从而最大化发挥游戏材料资源的增值效益。

二、坚持以儿童为本的建构理念

“以儿童为本”教育理念需要实现“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有机整合。“为了儿童”体现为一种全心全意为了儿童发展着想的教育伦理 ,“基于儿童”体现基于儿童的体验、基于儿童的视角、基于儿童的社会文化处境,把儿童视为有意义感受的生活主体、权利主体、学习与发展主体的一种教育文化品格。[3]坚持以儿童为本能真正保证儿童有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健康快乐地成长。《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中也明确指出“为婴幼儿提供良好的养育照护和健康管理,有助婴幼儿在生理、心理和社会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4]因此,作为供婴幼儿直接操作的游戏材料,坚持以儿童为本不仅应保证其材料本身是卫生、安全的,且要充分考虑游戏材料的教育性,且有助儿童身心和谐发展。

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儿童的生命。游戏不仅被视为一种学习方式,更被视为儿童主体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游戏精神是实现儿童主体性发展的基本条件。[5]游戏在儿童成长中具有非凡意义,作为游戏重要物质基础的游戏材料,坚持“儿童为本”体现在所选游戏材料是遵循婴幼儿身心特点的,可以有效地引发和推动婴幼儿游戏开展。在亲子游戏材料管理体系建构的过程中,应以儿童为本,坚持“适宜+发展”“实用+留白”“共建+共享”的具体理念。

(一)“适宜+发展”,保证材料与游戏高度关联

1.适宜。适宜指游戏材料适合3岁以下婴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考虑材料的材质、外观等对婴幼儿的心理影响,材料形态可爱,色彩单纯、明快、柔和,材质柔软或致密、光滑、细腻、温润或轻盈等能引起婴幼儿的兴趣、好奇和愉悦,符合年龄特点和审美心理。材料所包含的任务难度和复杂程度要适中,既有一定的挑战,又是儿童通过努力可以解决的问题。还要充分考虑材质的大小(重量、体积、长度、宽度)、易握性、零件、数量等对婴幼儿的影响,例如游戏材料作为亲子互动的媒介,如果材料过于单一,亲子互动有可能受限,但也并非材料越多越好,过多的材料会分散注意力,降低亲子互动的质量。同时不同类型的游戏对材料数量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例如在一些精细动作游戏中,投放的材料不仅要适合婴幼儿已有的精细动作水平,且数量也要适宜,投放材料太少,练习达不到效果,投放太多容易造成小肌肉疲劳等。此外,不仅需要系统考虑亲子游戏的任务及目标难易程度方面,还要充分考虑婴幼儿的个性特点,包括能力、兴趣和发展速度方面的差异性。

2.发展。发展指材料在游戏中能有效支持婴幼儿的学习和发展。亲子游戏不仅有助于促进婴幼儿身体和语言的发展,还能有效促进婴幼儿的认知、情感与社会性的发展。[6]因而所選游戏材料要能传达正确的教育观和价值取向,体现人类社会文化多样性,具有“不偏颇”“不歧视”等特点;所选材料的色彩、形状、各成分之间的关系应恰如其分,所要传达的概念能得到正确的表现,能提供丰富的感官刺激,能促进思维、想象、创造的发展;所选游戏材料有助于婴幼儿早期学习和发展人际交往技巧,既要考虑游戏材料本身的特性,更要关注对亲子游戏的推进作用。例如,逼真性程度较高,模拟实物的游戏材料较受3岁以下婴幼儿的欢迎,但是多变、可操作性强的,类似一些“半成品”材料如积木、橡皮泥等,则有助于婴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发挥。可见,作为能给婴幼儿直接具体刺激的游戏材料,应充分体现对婴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实用+留白”,保证材料的高效性和创造性

1.实用。实践是为了服务一线教育工作者,解决实际需要,节约教师的时间,提高效率,应基于一线教师实用的立场,考虑科学实用且高效便捷性。因此要充分考虑游戏材料的结实耐用性,优先考虑不易受损、清洗消毒方便、婴幼儿可以大胆摆弄、可重复使用和共享的材料,所选材料不是高高在上,不是“看看”而已,不是摆设,也不是娇贵的,而是可以真正拿来“操作”;要有科学的内部体系和管理制度统筹各方力量,整合资源来降低成本,节约财力、物力;此外还要有清晰的材料目录和有序的存储摆放,充分考虑材料领用、归还的便捷性,能让教师充分共享成果,真正提高一线教师的工作效能。

2.留白。适当的留白可以让教师、家长、婴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游戏材料的体系建构,尊重每一位参与者的独特理解和重新解读,发挥创造性。例如,鼓励教师根据自己的班级情况对材料进行自主改编,体现自己的教学风格;鼓励家长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选择游戏材料,适合亲子互动特点;鼓励婴幼儿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游戏材料,激发游戏兴趣。此外,留白能体现材料管理体系并非满满当当、固定不变的,而是呈现动态变化,是相对稳定又保持一定弹性的。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婴幼儿当下的情绪情感、发展水平、兴趣爱好等对材料进行更新、轮换,家长可以结合自己家庭当下实际情况和孩子的发展变化携带游戏材料,真正做到材料随着婴幼儿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尊重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尊重每个人的游戏体验,尊重与众不同的创造想象。

(三)“共建+共享”,达到材料资源整合和共同进步

1.共建。体系建构不只是部分教育管理者的力量,也不是主体各自为政,而是有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的,应理顺各部分关系,合理配置资源,体系构建是融教师、家长、孩子等各方力量的过程,也是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优势,集众家所长,协同并进的过程。具体可以通过教研小组研讨、家长沙龙等方式发动大家群策群力,并注重收集反馈建议,及时反思、更新、改进。此外,教师、家长、婴幼儿等各主体在参与建构时的共同研讨,也是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过程,通过实践,让全体成员对游戏材料的理解认识达到共同进步、共同提高。

2.共享。游戏材料管理体系建构的目标是为一线教育工作提供全面、有深度、有延展性的资源利用,就其本质而言是以体系连接、整合之力将原有的分散、互不协同、割裂的游戏材料变成整体的、可共享的材料。例如,原来由教师单独准备材料,易耗费人力和财力,形成体系后可以互相参考和借用,达到有效节约资源,避免重复浪费。通过共享成果提高自身的游戏材料应用水平,有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形成更优的游戏环境,保障亲子游戏高质量开展。教师还可以节约时间,有更多的精力与孩子、家长互动,能更好地观察与陪伴婴幼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水平,让婴幼儿获得更好的发展,家长得到更好的提升。

三、形成四级圈层体系,为亲子教育工作提供便捷

基于以儿童为本的“适宜+发展”“实用+留白”“共建+共享”建构理念,形成亲子游戏材料核心库、课程库、教师库、家庭库的四级圈层体系(见图1),以达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的成效,服务亲子游戏,真正为一线教育工作者提供便捷。

(一)核心库——开放式共享使用

基于3岁以下婴幼儿教育机构中公共活动区域环境创设的需要,从“自主亲子游戏的适宜性”角度出发,收集筛选出一批适合放置在公共活动区域的游戏材料,归总到核心库。

“核心库”的材料是由全体教师共同准备的。选择最受3岁以下婴幼儿欢迎的游戏材料开放式陈列摆放在公共室内区域或户外场地,材料的放置是婴幼儿“看得见、拿得到、放得回的”[7],是大家可以共享的。一般而言,在正式开始亲子游戏活动前,部分先到的家长和婴幼儿会有一个等候过程,他们此时可以自发地在公共活动区域开展亲子自主游戏。核心库材料主要满足亲子自主游戏所需,应具备形象有趣、有吸引力、能快速引发亲子游戏的特征。

放置在户外场地的核心库材料主要有促进婴幼儿动作发展的如滑梯、球类等。放置在室内区域的核心库材料主要有促进婴幼儿语言、认知、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的绘本、玩偶、娃娃家材料等。同时,考虑到公共活动区域场地的有限性和保证游戏材料吸引力,核心库中的游戏材料无须一次性全部在外陈列展示,可有序轮换或者定期更新。

(二)课程库——仓储式共享借用

基于亲子游戏课程开展的需要,从“促进亲子游戏高质量开展”的角度出发,教师按具体亲子游戏目标从各类材料中选取,并按一定人数进行配套,归总后形成课程库。

“课程库”的游戏材料由各课程组教师分组准备,是组内教师根据游戏需要群策群力,以仓储式存放在固定场所,教师开展亲子游戏前按具体需要前往借用即可。课程库的材料可以反复多次使用,供每位教师借用共享。课程库可以节约教师的时间和精力,避免重复浪费,同时通过共享方式也能让每位教师、婴幼儿和家长都用上更高质的游戏材料,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配置课程库时不仅要保证材料与游戏密切关联,且要考虑材料的耐用性、消毒方式、清洗方式、存储方式以及配置数量等。以运动游戏《小猴摘桃子》为例,根据游戏目标收集、选取猴子头饰(约15个)、水果玩具桃子(约50个)、长绳子(2根),夹子(约50个)进行一一编号后按序装入游戏箱中,箱子外部醒目处张贴标识后登记入库。当某位教师需开展《小猴摘桃子》游戏时,只需前往课程库的固定仓库借用该游戏箱,用好后按箱归还即可。

要保证课程库真正服务一线教师,幼儿能够共享优质资源,需要建立完善的课程库保障机制,对材料的存放、使用等方面进行规范要求。例如,游戏箱有统一标识标牌;对每个游戏箱和箱内的材料进行编码;每个游戏箱外醒目处应张贴规范标识并标注相对应的游戏名称以及具体材料名称、数量等;保证游戏箱的辨识度,方便借用、归还和存放。仓储场地要固定,仓库内有专用货架,游戏箱按编号在货架上整齐码放,保证存放有序和找寻方便。此外,还应有规范的材料保管和使用制度,包括定期消毒、清洗、清点,制定防潮、防霉制度以及借用、登记、归还、材料更新和专人负责制度等。

(三)教师库——教师个人(班级)个性化使用

基于教师个人对亲子游戏材料的个性化理解,从“鼓励自主创新”角度出发,留白给教师,由教师对游戏材料进行改进和再创造。

“教师库”的材料是教师个人准备、由教师个人管理和使用、体现教师自主性的材料。材料主要有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指教师针对自己所带班级而专门设置和准备的个性化游戏材料,如有位教师发现有个“班级小宠物”更有助于3岁以下婴幼儿的情绪稳定,经过思考后,她每次组织亲子游戏时都会用一只手偶小兔来导入和引领游戏,那么教师便可将这只手偶小兔纳入自己的教师库。第二类是无法重复使用的一次性材料,例如在精细动作游戏《小猪吃面条》中撕面條所需的皱纹纸是无法共享借用给下一批次班级的,只能由每位教师个人自行准备。第三类是教师结合自己对游戏的理解认知,创新改进后的游戏材料,例如原2~3岁婴幼儿课程库《叠高》游戏箱中有可乐罐、积木两类材料,有教师认为可以让婴幼儿尝试不规则形状物品叠高,因而特意又准备了一批拳头大小的石头用于叠高游戏,这批石头也自然归总到游戏材料教师库中。

(四)家庭库——亲子(家庭)个别化使用

基于家庭的配合参与,从“提升家长育儿素养”的角度出发,给家庭“留白”,由家庭准备游戏材料。这一做法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家长可以从中学习和了解游戏材料准备的一些方法;二是家庭是婴幼儿早期成长和发展的重要环境[8],家庭成员共同准备游戏材料有助于构建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增进家长和婴幼儿的游戏主体意识。

“家庭库”材料主要来自于家庭,是对教育机构游戏材料准备的延伸和补充。一般由教师事先布置给家长,由家庭成员共同完成并携带到亲子游戏现场使用。随处可见的自然资源和生活用品都是可贵的游戏材料[9],家庭库中的游戏材料多数来自日常家庭生活用品、废旧物或大自然常见材料等。例如,配对游戏《找朋友》中,由家庭自带干净的袜子;又如涂鸦游戏《弹珠滚画》中,由家庭自带“鞋盒盖”;又或者父母和孩子一起去草地捡拾的落叶用于拓印游戏《花裙子》等。

按四级圈层体系建构后的核心库、课程库、教师库、家庭库的材料(见表1)既可共享也需自创,既有统一又有个性,在便捷共享的基础上体现创新发展。

四、结语

本研究注重融合教师、家长、婴幼儿等各方力量,大家各司其职,发挥共建共享、整合资源、优势互补的作用,形成亲子游戏材料核心库、课程库、教师库、家庭库的四级圈层体系。核心库材料由早教中心统一管理,呈开放式,全体人员共享使用;课程库由各课程组管理,呈仓储式,教师间互相借用;教师库由教师个人管理和所教班级个性化使用;家庭库由家庭自主管理和亲子个别化使用。通过构建四级圈层游戏材料管理体系,以期为3岁以下婴幼儿亲子教育实践提供便捷,提高亲子教师工作效能,助力亲子游戏高质量开展。

[参考文献]

[1]刘文利,李佳洋.游戏对婴幼儿早期教育的重要作用[J].教育家,2020(28):69-70.

[2]邱学青,王春燕.材料对教师组织游戏活动的影响[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13(12):1-3.

[3]李召存.以儿童为本:走向“为了儿童”与“基于儿童”的整合[J].学前教育研究,2015(7):9-13.

[4][8]《3岁以下婴幼儿健康养育照护指南(试行)》[Z/OL].(2022-11-29).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2-11/29/content_5729421.htm.

[5]陈红梅.0~3岁儿童游戏发展的阶段特点[J].学前教育研究,2002(2):48-49.

[6]林芷立.0岁~3岁婴幼儿不同类型亲子游戏的实施与指导[J].早期教育(教科研),2014(1):50-52.

[7][9]程雪琴.游戏材料设置的安吉实践[J].幼儿教育(教育教学),2021(5):15-19.

A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a Four-level Closed-Loop Management System of Parent-child Play Materials for Infants and Toddlers under 3 Years Old

WU Lifang

(Hangzhou Youth & Childrens Center, Hangzhou 310013)

Abstract: Creating a comprehensive system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rent-child game materials can resolve the issues of wasted resources due to duplication and the lack of cooperation in the sharing of games. Research into the practical needs of education for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under the age of three has distilled key concepts: “Appropriateness + Development,” “Practicality + Improvement,” and “Co-construction + Sharing.” These ideas have coalesced into a quadrilateral framework encompassing core materials, curricula, teacher pools, and family resources, achieving an integration of resources and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that genuinely increase the convenience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an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play while also boosting the efficacy of teaching.

Keywords: Parent-child Play Materials; System Building; Infants and Toddlers under 3 Years Old

(責任编辑:王 慧)

.

猜你喜欢
亲子婴幼儿建构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护理婴幼儿五不宜
建构游戏玩不够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隔姜灸治疗婴幼儿呕吐60例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