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2年级引入分级阅读标准推荐书目途径初探

2024-04-27 15:41李莹
新阅读 2024年2期
关键词:书目学段整本书

李莹

《〈3—8岁儿童分级阅读指导〉团体标准推荐书目》(以下简称“推荐书目”)是依据《3—8岁儿童分级阅读指导》团体标准,经由专家团队多方研讨、专业推荐、深入审读等多个评审环节,基于不同阶段儿童阅读能力的发展特点,研制出的一套供3—8岁儿童使用的推荐书目。其中6—8岁书目适用于小学第一学段(1—2年级)的学生,语文教师如何利用这份标准书目,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从而提升第一学段儿童的阅读素养,培养他们的阅读能力?下文围绕这个问题进行探析。

● 阅读教学中引入推荐书目的依据

语文教材统编以来,教材中出现了“快乐读书吧”板块,该板块编排了“整本书阅读”的相关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也在“拓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概念。“整本书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得以强调、提升。与单篇文本相比,整本书的内容更丰富,信息更多也更复杂,学生在具有一定阅读能力的基础上,阅读整本书更能满足阅读期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针对1—2年级学生,课标给出的整本书阅读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在第一学段,语文阅读教学最主要的目标是利用有趣的内容来激发或者维持学生的阅读兴趣,在此基础上,渐渐增加文字量,引导学生向往美好的情境,感受有韵律的语言,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发挥想象力,尝试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再来看看目前在一、二年级语文书中,“快乐读书吧”中的推荐书目,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教材在第一学段并未推荐具体的书目,也就是说,教师、学校需要自主选书,此时,推荐书目就可为教师和学校发挥积极作用。针对6—8岁儿童的推荐书目,大多是图画书,辅以儿歌、童谣,内容涵盖人文社科、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多个方面,以讲故事的方式走进儿童,最有利于实现课标对第一学段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 阅读教学中选择推荐书目的角度

引入儿歌集,感受语言的乐趣。课标在“整本书阅读”中建议学生在第一学段阅读儿歌集,以感受语言的韵律。第一学段的儿童往往喜欢用指读、分角色朗读等多种方式读书,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儿童的这一特点,从推荐书目中选择《荷花荷花幾时开》《十兄弟》这样儿歌配图画的绘本,朗朗上口的节奏让学生获得了朗读的乐趣、朗读的自信心,进而更愿意读长篇文章,为更高学段的朗读奠定基础。同时,儿童在阅读有韵味的文字时,也能增强其对中国语言文字的感受力,产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引入主题图书,深入理解教材。教育部统编版教材在编写时有不少创新之处,比如,单元构架的双线并进,第一条线是人文主题,第二条线是语文要素。“人文主题”这条线为根据课程主题选择整本书配合阅读提供了抓手。

教材想要引导儿童和伙伴友好互助,一起快乐生活;感受、珍惜家人之间的爱;爱家乡的美丽风光,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与“爱”相关,推荐书目中有大量可供补充阅读的图画书:《我依然爱你》《去找奶奶的那一天》《爷爷的散步道》讲述了隔辈亲,祖孙两代的爱与陪伴。

当下教材中涉及较多的是教会儿童如何爱他者,与他者相处。而对于如何爱自己,教材中的篇目不多,推荐书目中的一些有关生命教育的书可以补充这一短板。比如,《熊瞎子掰苞米》的故事中,熊瞎子掰一个苞米,扔一个苞米,到最后一个苞米也不剩,但是他依然可以酣然入梦,这个故事告诉儿童,快乐很重要,有时候没有得到想要的东西也没有关系;《太阳与蜉蝣》中的蜉蝣,虽然只有一日的生命,与太阳相比,何其短暂,但它也没有沮丧,过一日,就有一日的好风光。总之,推荐书目中还有许多关于“爱”的书,教会儿童感受爱、懂得爱、回馈爱,将为儿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

引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书,提升文化自信心。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从象形字入手,让学生认识了中国汉字的起源,领略了中国汉字独特的魅力。教师可以从推荐书目中选择《三十六个汉字》,这本书用一个简短的故事将36个象形字串联起来,在情境中学习汉字,可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 推荐书目引入课堂的方式

选定书目之后,教师应该如何在校内使用这些书目,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来合理化、最大化地发挥这些书目的价值。

早读或课前展示。“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是开启学生一日学习生活的最佳选择。除了读语文书,教师也可以适时选择一些儿歌集、童谣集让学生朗读。很多教师会设置“课前十分钟”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虽然不能限制学生用以展示的内容,但是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推荐书目中选择与本节课内容关联性强的书,来读绘本或说绘本,这样可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使教师自然地导入新课。在使用这一方法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让他们讲述不同的故事,有些孩子性格活泼热情,喜欢给故事编造情节,有些孩子较为内敛沉稳,可以娓娓道来一些充满温情的故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特长,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交流激情。

阅读课上阅读、分享交流。教师不能期待每个孩子都能在课余时间阅读,有相当一部分孩子并不是来自有阅读习惯的家庭,这样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电子产品而牺牲阅读的时间。因此,教师可以在每周的阅读课上,和学生一起阅读与本周语文学习相关的书。由于图画书画多字少,教师可以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与身边的同学分享故事中有趣的情节,人物滑稽的动作、幽默的语言,甚至还可以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来排演课本剧,推荐书目中的《多彩中国故事绘》《中国神话有意思》等都可以被编排成剧本。学生可以在排练、修改、再排练、表演剧本的过程中,初步体会人物的语言、神态等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为实现更高学段阅读目标奠定基础。

重视图书角的搭建和陈列。在“书香校园”的倡导下,学校和班级也十分重视学校图书馆(室)、班级图书角的设置。班级图书角的书应该由教师和学生来共同挑选,教师可以从推荐书目中选择图书来布置图书角,教师要重视图书的陈列方式,考虑书籍的相关性、承续性、拓展性。比如,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第六单元的主题是“伟人”,教师可以挑选推荐书目中的《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天下乘凉梦:袁隆平的故事》《小太阳》《草原上的小姐妹》等,教师可以把前两本书摆在一起,学生在学习完有关毛泽东、朱德、刘胡兰的故事后,心中涌起对革命伟人的无限崇敬,接着再读《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天下乘凉梦:袁隆平的故事》,更能增强“看齐意识”,树立好好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将《小太阳》《草原上的小姐妹》摆在其后,学生的眼光转向平凡生活中的人,慢慢体会感受到“英雄来自人民”。通过推荐阅读,尽早培养学生的选书能力。

“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相信这一套精心挑选的推荐书目,会成为儿童阅读的养料,助力他们快乐成长!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基础教育地方教材分社

猜你喜欢
书目学段整本书
推荐书目《初春之城》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本刊邮购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