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2024-04-27 13:40夏兖明
文理导航 2024年14期
关键词:教学案例课程思政高中数学

夏兖明

【摘  要】新高考对高中数学课堂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去改变?如何做到与时俱进?课程思政这一种新兴的模式符合当下的要求。本文将从三个角度探讨在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通过理论与例题的结合,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一些参考,以便更好地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提升学生的素养能力。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一、为什么(Why)要开展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从近几年高考试卷分析来看,除了引入了多选题这个新型题型,更多的是为了发挥考试的导向区分作用,体现高考的育人功能。高考的数学题目既突出了数学的本质,又坚持以能力为主、思维为辅、素养为基的出题原则。高考数学强调在实际的基础上考查理论,通过真实情境再现,让学生体会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感受到中国文化的自信,科学把握了数学试题的开放性和引导性,科学把握了數学核心素养的考查与评价,稳中有变,体现了基础、应用、创新、拓展、综合五大特征的新高考要求。原有的高中数学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新高考要求,所以我们要引入思政课程这一模式,去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能力。

对学生在高中数学课程中能力的要求,由最早的四基四能到现在的六大核心素养,那么引入课程思政模式后,如何看到变化?怎么去评价?怎么去检验?标准是什么?体现的方法有很多,但我们更多的是在数学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去衡量、去实现思政育人。下面以一道概率统计的多选题为例浅析。

例题1(多选题)福鼎市某中学举行“习爷爷故事进校园”演讲比赛,总共有6名选手(包括小明和小文)晋级总决赛,为了保证比赛的公平,现进行抽签决定出场的顺序(1号表示第一个出场,依此类推),事件A表示“小明是1号”,事件B表示“小文是偶数号出场”,事件C表示“小明和小文出场号和为奇数”,事件D表示“小明和小文出场号和之和是7”,则(   )

二、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是什么(What)

(一)扎实学识是前提

高中数学的教学可以分为下面几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第二部分是让学生学会应用知识,第三部分是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数学体系,第四部分是让学生透过数学进行思考和探索,从而延伸升华到立德树人层面(思政角度)。因此,要在思政角度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教师必须对数学学科本身和思政内容具有深入的理解和把握,扎实的学科知识是在思政角度下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数学知识、广泛的文化素养和思政能力,对社会现象、人生哲学、思政典故等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这样才能在思政角度下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应用知识、构建数学体系、思考和探索人生哲学等,从而真正实现思政育人的目的。

(二)立德树人是本质

教师在高中数学课程设计时要学会三问:内容缘何如此设计?如何在课堂呈现?如何让学生在思政方面有所收获?所以,立德树人是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的本质,这就要求教师需要有较高的思想境界和思想政治素养,要求教师要深刻地理解立德树人的核心价值观并进行高中数学课程的思政设计,如自由、平等、公正、担当、友爱等。只有理解才能走进学生、只有走进才能融入学生,只有融入才能引导学生,只有引导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才能在数学课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才能对学生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方面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三)教技创新是抓手

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前提是扎实的学识,本质是立德树人,关键是如何在课堂进行呈现?教学技能的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创新在于与众不同,与众不同就能吸引学生,有吸引,就有互动,有互动,就有思辨,有思辨,就有探究,有探究,就有结果,有结果,就有理论,有理论就有思维,有思维,就有应用。下面以一道三角函数中求解的填空题为例浅析。

(2)解放思想,人生处处有风景,数学处处有图形,引导学生学会思政转换思想。

有的学生最终答案是左开右开,而不是左闭右开,学生不一定会讲出来,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再次思考,什么是临界状态?为什么上一次你吃了闭门羹(左闭),而下一次为你打开心扉(右开)?在错误中不断成长,学生收获的不只是知识点更是一种思维、一种哲学。讲解方式一更多的是从传统的模式切入,对于部分学生来说可能理解上有些困难。讲解方式二是思想角度下进行探究,强调代数与平几的结合,强调的是在思政角度与数学课堂的融合,在动态几何画板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去发现、思考、讨论、实践、归纳总结,最后升华到思政育人的层面。

三、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要怎么做(How)

(一)回归教材,资源挖掘要有深度

要尊重教材、回归教材,对教材中的思政、育人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比如教师在进行随机试验概念讲解时,可以通过案例(扔硬币)、视频(体彩摇奖现场),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它的定义和特征,并对学生归纳出来的特征进行提炼(三大特征:重复性、明确性、随机性)。教师在此基础上进行思政教育,现在每天都在重复的学习(重复性),为了自己心中一个明确的目标(明确性),虽然说最终的结果是不确定的(随机性),但青春无悔,我们无悔,因为我们全力以赴。

如何对数学教材内容进行思政挖掘?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政引导和教育,要想真正取得成功,是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强调的是求真务实。

(二)多管齐下,创新方式要有亮度

教师要学会多管齐下,既要传承原有的教学模式,比如板书、课堂归纳与小结,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教学方式,课堂的呈现要有温度、力度,更要有亮度。从试验模拟角度出发,除了传统的几何画板,我们还可以使用Excel、Geogebra等,给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真实的试验模拟。从课堂呈现角度出发,除了PPT、视频、黑板等,教师还可以利用希沃白板、云课堂、希沃竞技小游戏、希沃自带小功能等不同方式呈现,学生不一样的体验和选择,在体验中找到合适自己的方式。从课堂互动与交流角度出发,除了指定回答、随机提问、小组协作与探讨,还可以利用随机点名小程序、希沃蒙层、拆盲盒等方式进行互动与交流,即增加了课堂的趣味性,又增添了神秘性和不确定性,让学生高度关注,让课堂教学充满了乐趣。

(三)紧扣热点,融入教学要有效度

要紧扣学生关注的热点(生活、社会、时政等),有效利用其中的思政育人的资源,融入高中数学教学。比如,有的学生把考试的成功归结为运气,教师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在条件概率和全概率的教学中,通过相关的例题或者试验,让学生去探究运气和成功的关系。

通过上面的分组设计和讨论回答,学生发现要想做对单选题,关键还是在于对知识的掌握。猜对答案是偶然事件,是不切实际的,不能通过这种偶然事件诠释自己考试的得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政教育,成功没有偶然和捷径,只有踏实的付出,方能收获成功。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高中数学教育的任务不再是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教师应当与时俱进,从为什么(Why)、是什么(What)、怎么做(How)三个方面去理解和掌握思政角度下的高中数学教学。

猜你喜欢
教学案例课程思政高中数学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