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雪山大地》读后

2024-04-27 15:22江丹
新阅读 2024年2期
关键词:建设者草原时代

江丹

《雪山大地》的作者杨志军通过“深情回望父亲母亲与几代草原建设者的艰辛探索足迹,展示了草原牧人的精神天路”。精准的时代节奏、宏大的时代主题,辅以扎实的细节、生动的人物、真挚的情感让这部作品鲜活感人。

忠诚于时代的草原变迁史

在杨志军笔下,草原在一次次時代转折中发生巨变。

从草原部落变成人民公社,建设现代教育、医疗、贸易;从草原退化危机,到建设自然保护区和国家公园;从散居的帐房到集中的新城、传统的放牧到发展新的旅游业,建设高原蔬菜基地和优质牧草基地。作者用一波三折的事件和扎实可靠的细节吸引读者走完草原几十年的变迁路。作者忠诚于自己所熟悉的草原,忠诚于自己所了解的时代,忠诚于自己的父辈,忠诚于他所看到的巨变。

不落声响的草原英雄谱

作者塑造了一批草原建设者群像,如敢作敢为的干部强巴、赤诚慷慨的牧民角巴、鞠躬尽瘁的苗医生等。这些草原建设者,不是从天而降的“神灵”,也不是横空出世的“天才”,他们是草原上的普通人,但却在使命和信仰的驱使下,做出割舍和选择。作者在书写这些草原建设者的时候,几乎没有写他们面临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时的纠结,没有写个人家庭生活与工作理想之间的矛盾,他们将草原建设付诸行动,这是父辈一代人的品格——对使命、信仰的坚定不移。这种“不写”恰恰是另一种方式的呈现,无声胜有声。

草原的时代巨变中,建设者的“牺牲”似乎无可避免,他们为了这项远大的事业付出时间、精力,甚至是生命。小说的结尾便是新一代草原干部才让的追悼会,才让是在丹玛久尼自然保护区和阿尼玛卿草原因为生态优良和地位重要而成为国家公园之后,在第一批大面积的大棚式高原蔬菜基地和优质牧草基地建成之时,因劳累猝死在办公室。还有小说里的苗医生,她响应号召来到草原,投身于草原的医疗建设,即便自己染上了麻风病,依然坚持研究,最终牺牲于此。还有赛毛、姜毛等生活在草原上的普通人,她们是隐藏在丈夫身后的妻子,她们心怀一种朴素的爱,爱家人,爱草原。

草原和城市人民情深相融

藏人角巴与汉人强巴是书中重要的角色,他们民族不同,生活的地域不同,但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守护草原、发展草原。角巴的家庭把来到草原生活的强巴的儿子洋洋当作家里的一分子,而强巴一家也把桑杰去往西宁的儿子才让当作家庭成员,两个家庭在真挚的互动中成为一家人。他们是在草原和城市之间建立起超越血缘关系的群像代表。强巴、苗医生、王石、李志强等人投身草原的教育、医疗、贸易、生态等各方面的建设,也是与草原牧民的一次探索互动。在小说中,大量的篇幅展示了以角巴为首的牧民如何响应、支持草原的发展,草原如何在特殊时期成为城市的后盾,向城市输送大量的牛羊肉分担了粮食不足的问题,承接了从西宁搬迁而来的保育院保障了一群孩子的健康成长,草原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城市的干部和知识分子度过动荡岁月。这互动相融的深情,是《雪山大地》最动人之处,它来自作者对草原的敬意和爱。

作者系济南日报报业集团首席记者

猜你喜欢
建设者草原时代
建设者
《金忆元街的建设者》
讲解《草原图》
《当周大草原》
一生的草原
建设者
“劳动者”与“建设者”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