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现象、批判与“对话”

2024-04-27 15:22于凤仪
新阅读 2024年2期
关键词:对话现代性遗产

于凤仪

2021年5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中译版本《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一经问世即在国内遗产学界掀起波澜。其英文版《Heritage:Critical Approaches》于2012年在英国伦敦出版,作者是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院教授罗德尼·哈里森。本书不仅对学者有研究价值,也对广大读者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拓宽大众对遗产及其相关现象的认识。作者通过现象和理论两条线索深入剖析了遗产及遗产研究的相关议题,讨论了遗产过剩、记忆危机、现代中的遗产、遗产产业与遗产利用,以及其他与遗产有关的现象,又通过行动者网络理论、集群理论、对称考古学、本体论转向、物质性转向、游客凝视、治理术与话语实践等理论,为遗产保护与管理中的相关对象提供学理性的阐释与关联。阅读本书有助于了解18世纪末至20世纪下半段西方世界的遗产保护历程,以及遗产研究的批判性转向。

作者以独立、开放和批判性的视角审视遗产的定义,不同于遗产的“传统话语”及遗产的“话语转向”,作者提出了“对话”遗产,通过审视在社会网络中各个节点的关系,来探讨遗产的形成、概念、性质及分类;同时,作者重新思考遗产的保护问题,对传统的遗产保护模式进行了质疑和批评,呼吁人们重新思考遗产的多元价值和意义,通过社会参与和权力平衡来实现更加民主和可持续的遗产保护。作者还关注到遗产的可持续发展,并提出了遗产未来的概念,这种结合使遗产保护从传统的物质遗产理解扩展到包括社会、文化和环境因素在内的更加综合的视野,其对于我们认识遗产、研究遗产、保护遗产具有开拓性价值。

现象:记忆危机与“过量”的遗产

晚现代阶段,发展过程中快速地更新换代及不确定性与风险性使人们产生了强烈的怀旧情绪,并试图从过去获得一些安定的情感体验,这在西方国家屡见不鲜。而这种记忆危机在历史环境阶段式变换,非物质文化断崖式消弭的中国也有所体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在传统文化中溯源辉煌宏大的历史,寻求共同的精神锚点;国际局势变换谲异,文化作为一道安全防线,同时也作为国际较量的筹码,让人们试图在历史中找到一种力量。由此,人们的视线逐渐向“传统”和“遗产”转移。

在此过程中,遗产“过量”的现象也随之产生,在人们试图寻找与过去的联系时,文化工业语境下的遗产乱象产生,体验经济乘势而起,人们对于过去的理解依托于文化工业提供的“拼贴式”制品和服务,在日常生活中体验文化资本带来的关于过去的“混搭式”产物,比起真实的历史则更贴近一种朦胧的时代印象,无疑会对各种形式的遗产的生存造成威胁。遗产“过量”及其并发现象引发了人们对“什么是遗产”“为什么保护遗产”问题的思考。遗产产生在某种濒危的语境下,而当下所倡导的对遗产的保护与管理、全球范围内对遗产资源的利用和关注真的能解脱遗产濒危性的桎梏、为遗产保护带来曙光吗?这也是本书带领读者所要探索并持续思考的话题之一。

批判:现代性中的遗产与批判

现代性一直是当下人们所关注的热门话题,现代性由通信技术的革新;大众传媒与电子媒介的发展;技术、资本、经济、人口、文化的全球化;资本增资与分配模式的更新;人们闲暇时间的增加,以及对文化制品与服务追求的增长等现象构成。现代性阶段既是线性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也是书中所提及的遗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一方面,现代性的风险性与脆弱性使人们关注过去,滋生遗产;另一方面,现代性也促进了遗产的分类和排序,详细的分类可以对遗产进行系统性的分化,完成排序,在过去和现在的分歧中建立一种秩序体系。遗产数量的快速增长引起了人们对于遗产概念及相关问题的思考,这是批判遗产研究的起源。

置于晚现代性的遗产,已经不再单纯被政治权力控制,而是更多地涉及公众的参与,随即面临着遗产理念、治理模式、普遍价值等内容的批判。本书涉及的遗产批判对象有很多,批判作为一种思维贯穿本书的始终。一是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全球性遗产保护准则——《公约》的普适性进行批判,主要包括公约对遗产的定义、公约所建议的如何适当管理这些遗产的实践及遗产普遍价值这一理念本身,《公约》天然地排除了一些利益相关方;二是对于物质与非物质、现代和过去、自然和文化等关系的二元体系的批判,作者认为应该从行动者网络理论与集群理论出发充分探究各种人与非人因素之间的关联和协作;三是要明确晚现代性中,对遗产的保护必然充斥着创新,就算是对遗产进行修复,也需要为遗产找到合适的文化背景并赋予其新的文化意义。这样的现象在中国尤为明显,除去遗产本身“优秀传统文化”的身份,还被赋予提升民族凝聚力、增加文化自信等新的意义;四是对知识话语与权力话语主导的现象进行批判。遗产在过去的两个发展阶段中更多的关注遗产的纪念意义,关注表征政治与专业知识领域对遗产的解读和对遗产保护工作的引领;五是强调物的能动性。过往的遗产研究往往更加注重遗产的物质性与纪念意义,忽视遗产本身的情感特性,而作者认为遗产不仅仅是物的集合,而是在各种人与非人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产物,强调物也具备“主观能动性”并有着丰富的文化意涵。

对话:对话遗产与遗产未来

哈里森认为遗产的发展过程可以被分为三个阶段:18世纪遗产逐渐得到专家及相关协会与爱好者的重视,可供不同群体共同讨论社会事务的公共领域生成,在这个阶段遗产被逐渐纳入公众托管的范畴,知识阶层对遗产开启了专业化、制度化的管理;19世纪至20世纪末遗产被用于强调国家身份,国家对遗产的定义、分类和管理进行了全方面干预;20世纪末至21世纪初遗产被置入全球化与社群的視野中关照,但也出现了诸多问题,例如遗产“过量”、遗产的官僚化治理、遗产的商业化和去语境化、“遗产全球策略”的分歧等。

与此对照的是遗产研究领域的两种思路:一是遗产的传统观念,主要强调遗产的物质性并对其开展实证研究;二是遗产的“话语转向”,即更加关注遗产的非物质属性,关注遗产话语。这两种遗产研究面向在遗产发展的三个阶段中被逐步提出,而相较于上述两种主流的面向而言,本书的作者提出了“对话”遗产。“对话”遗产的前提是承认环境或集群之间的关联性,脱离二元论的局限,并意识到自然和文化遗产不可分割,且人与非人都具备普遍权利,承认物的能动性,需要通过与遗产物品、地点和实践的“对话”来确定其与当下的关系,而不仅仅是将其视为过去的解读。“对话”遗产的一种具有可行性的方式为“混合论坛”,即将政客、专家、社群、个人等不同利益相关方召集起来就遗产话题实现合作。

结语

《文化和自然遗产:批判性思路》在遗产保护和管理领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将为国际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作者笔下,遗产是一种多元、主观的概念,其价值和意义需要通过多种视角和参与者的共识来确定,遗产在当下被生成,也在当下生成新的意义,在保护遗产时需要考虑关联性、物的情感及“对话”的作用。通过对遗产概念和遗产保护模式的批判性思考,作者呼吁建立一种更加民主、包容和可持续的遗产保护框架。本书不仅对学者和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也对从业人员和决策者提供了宝贵的思考和指导,并鼓励读者去思考遗产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去思考遗产保护工作的必要性,以及在遗产保护中群众的角色、遗产保护的目的等一系列问题,将遗产从知识话语和政治话语中投射到更广大的层面。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

猜你喜欢
对话现代性遗产
遗产怎么分
复杂现代性与中国发展之道
浅空间的现代性
千万遗产
由现代性与未来性再思考博物馆的定义
浅谈梦窗词之现代性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