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进路

2024-04-28 02:53贾磊
观察与思考 2024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主体

贾磊

提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文化思想沿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逻辑进路展开其理论、历史和实践轨迹,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基本遵循。文化自觉引领中华民族在现实世界中批判反思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三个文化主体的新构建,推动了中华文化与人类文明发展接轨,构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文化自信是以价值观自信为核心,包含对内自信和对外自信两个向度,并区分为独特性自信和普遍性自信两个层次,成为贯穿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文化自强是立足于世界文化格局重塑的现实语境,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创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旨归。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在人类文化史上创造了新的中国文化叙事。

2023年10月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达到新的高度,这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文化领域的重大理论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新时代文化工作,全面提升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并系统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从历史性视域来看,习近平文化思想诞生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实践,是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探索、总结新时代文化建设实践经验中创立的,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思想遵循和价值指引。与之对应,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①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2 年11 月18 日。,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坚定文化自信”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 年10 月28 日。,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推进文化自信自强”③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 年10 月26 日。,从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到文化自强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加深。面向中国式现代化实践发展,有必要全面审视分析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内涵意蕴和逻辑关联,并将它们统一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系统框架之中。笔者认为,在习近平文化思想发展脉络中,文化自觉是逻辑起点,文化自信是逻辑主线,文化自强是逻辑旨归。正是在“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逻辑进路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得以展开其理论、历史和实践轨迹,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全新的文化选择。追溯和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进路,有利于从整体上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内涵,对新时代新征程上继续谱写百年大党文化建设发展新篇章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一、文化自觉——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起点

中国式现代化深刻改变了中国社会现实,这必然要求上层建筑的文化对这一历史进程作出新的把握和反映。习近平文化思想处于这样的历史方位,其逻辑起点就在于激发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批判反思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在建构新文化主体中推动中华文化与人类现代文明接轨。

(一)文化自觉是对文化“在场”的反思构建

文化是主体在特定历史阶段的实践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自觉则是主体形成的一种文化理性反思,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的发展趋向”④费孝通:《对文化的历史性和社会性的思考》,《思想战线》,2004 年第2 期。。虽然每个人自出生就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人的存在和发展深受文化的影响,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却将文化从主体世界抽离出来,外化为一种规则或者框架,把内生于人的文化转变为外在的“文化律”。文化自觉就是帮助人将“离场”的文化重新变为自身生命活动的内在维度,让主体在现实世界中体悟到文化的“在场”。文化作为人的生存实践,对于人的影响是超越个体生命周期而延续到整个人类历史进程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人只能被动接受文化对其成长路径、品性行为和价值理念等的影响。事实上,人不仅仅是文化的客体,还是文化的主体,这主要体现在人对文化的选择、批判和建构过程中。文化自觉是主体对于给定文化的扬弃和超越,文化选择是文化自觉在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体现。文化自觉就是强化文化的主体意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解决现代人在文化选择中的失落问题。个体在现实世界中面临着历时态和共时态两大类文化,人必须要选择是否继承历时态文化以及继承什么,同时还要决定是否接受共时态文化以及接受什么。文化选择方式和内容的差异决定了人的社会性差异。无论现代化进程创造了怎样丰富的文化,主体都只能按照自身的精神需要来选择一种相对固定的价值信仰体系。对主体来说,文化选择首先是一种文化接受,即学习掌握现存的中华文化、外来文化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文化反思并对不同文化进行批判,按照实践需要来有目的地选择特定文化系统,这样人就可以摆脱在文化世界中的受动地位,在文化自觉中突破自身文化局限,对文化内容、趋势、传统、创新等作出反思,实现对当前文化的超越。

任何一种文化作为现实都是既定的存在,而人作为主体则是一种超越性存在,是未定的,这种未定性必然要求人为自身寻找一种规定性,因而人会选择某一文化来完成自己的规定性,但人在不断发展中又会超越现实的规定性,继而否定现存的文化并需求一种新的充当规定性的文化。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中,文化自觉就是让主体意识到自身规定性与未定性之间的矛盾,在思维世界中对现存文化的合法性、真理性和时代性进行反思,进而推动整个文化的新发展、新创造。从文化发展的视角来看,文化自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意识到中华文化的优劣势和所处文化境遇;第二,在新的现代化条件下对中华文化进行诠释,以现代化的中华文化服务于今天的发展;第三,将中华文化纳入世界文化语境中,为世界所用,成为人类文化新构建的一部分。从这三层意义来看,文化自觉并不是一种静态的对已有文化的理解,而是意识到某种文化复兴或者新文化创造的前奏。它要求人在不断反思批判现实文化的基础上,构建一个更为理想的文化形态,以此推动现实世界中的文化发展创造。

(二)文化自觉是在人的自觉基础上构建文化新主体

文化自觉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文化主体性的高扬,“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意义上坚定的自我”①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求是》,2023 年第17 期。。文化自觉并不是抽象的话语,而是人为了寻求自身解放和发展的过程,其建构和实现的历史前提是社会的发展。在历史上,人成为文化主体是以人类进入文明时期为标志的。在原始社会,人类刚刚脱离本能的动物世界,此时原始人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主体意识,缺乏自我感觉,因而谈不上文化主体的存在。随着人的实践活动拓展,人以自身为尺度来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形成了早期的繁荣文化,比如: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古希腊古罗马的哲学等,此时人作为文化主体仍然是朦胧的、不完整的。这一时期的文化主要是人对客观世界的探究,没有深度涉猎人自身,文化主体蕴含在各类神话观、宇宙观之中。进入现代社会,人的文化主体意识虽然不断凸显,但现实世界中社会结构和生存结构的变化造成了人对于自我认识的模糊,特别是工具理性的发展让自我更容易迷失在现代化造就的文化景观之中,从而无法对生活世界进行反思批判,失去了追求生命中真善美的热情。这些没有批判意识的个体,就是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文化自觉则是要重新恢复人的批判意识,引领人们去重新发现和认识现实世界中的价值构建,让人能够在庸碌的经验世界中追求自我超越。在这个意义上,“作为个体的人对文化的自觉,也就成了个体对其自身的自觉”②王纵横:《从个体文化自觉到人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2 年第2 期。,逐步恢复被人所遗忘的自我原像,开拓出新的自我超越之路,实现本质力量的自由自觉的回归。

在考察文化自觉的历史流变时,我们还面临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百余年前,中国现代化是在何种情境下开启的?为何文化自觉在当时并没有出现?历史告诉我们,面对西方的侵略,中国的先行者最早是在文化领域以中学与西学的辩论来探索现代化转型,政治、经济和社会的现代化转型都是奠基于这种文化反思之上。从19世纪下半叶开始,中国知识分子原本是想借鉴西方文化来摆脱民族困境,却因未能把握文化叙事主体而造成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形而下”的认识危机,由此导致了在文化主体世界中西方文化对中华文化的替代,失去了传统的文化自觉。从中华文化历史来看,每每面对文化危亡,中华民族总能够焕发出强烈的危机意识和巨大的精神力量来努力保存自身的传统文化,但与之矛盾的是,这种危机意识和精神力量无法持久,或者容易被外部力量所侵蚀,致使传统文化易于遭受外部冲击。这种文化自觉的二重性矛盾根源在于文化主体自身,即传统文化主体在伦理理性下只追求“应该的”,而不是“应是的”,更无法确定“如何做”。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梁启超等人才提出了再造新民。由此可见,历史上的文化自觉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但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坚实的主体基础。今天中国式文化现代化则是要重构一种新的文化主体,即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出发的新主体。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新时代文化自觉实现了中国共产党、知识分子和人民群众这三个文化主体的新构建。中国共产党以文化自觉对中国社会实践进行省察,并为中国人民提供了全新的历史唯物主义文化叙事,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文化思想资源,在现代化进程中为人类造就了追求自由解放的文化新时代,成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引领者”。知识分子是社会中最先实现文化自觉的群体,他们以敏锐的学术眼光和独立的研究精神,密切关注文化的历史与现实,研究解决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匮乏和文化失范等问题,通过形而上的思辨来引领人们对文化的整体自觉和秉持坚守,促进带动中华民族的整体文化自觉,成为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先觉者”。人民群众在文化自觉中实现了对于自身存在和对象世界的更高层次的理解把握,摆脱了过去时代那种被奴役的、蒙昧的文化状态,以独立的理性来认识自己、解放自己,释放自身的本质力量来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将自身塑造为一个更为完整的人,成为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民”。

二、文化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年版,第36 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大战略的提出正是奠基于文化自信基础之上,这种自信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自信,是文化独立性自信与普遍性自信的统一。在世界文化坐标体系中,习近平文化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构建了框架宏大的文化叙事,而文化自信则成为贯穿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主线。

(一)文化自信的本质是价值观自信

文化涉及不同领域的丰富内容,但这些内容都会指向一种深层次的固定化的存在,即价值观。一种文化如果缺少价值观这个灵魂,就不可能给主体带来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价值观念在一定社会的文化中是起中轴作用的……文化之争,本质上是价值观念之争。”②《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105 页。价值观涉及主体关于价值的根本观点,关乎个体、民族和国家的信仰追求。不同主体社会实践的丰富性决定了价值观的多样性,而在不同价值观中必然存在一种居于主导地位的核心价值观,正是这种共同的价值观能够为社会的运转和秩序的稳定提供精神依托,“如果没有共同的核心价值观,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就会魂无定所、行无依归”①习近平:《论党的宣传思想工作》,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 年版,第111 页。。中国式现代化不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观念反映,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构成,为现代化实践提供了牢固、清晰的文化秩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人民在历史发展实践中,按照自身文明发展逻辑来主动选择和建设的结果,彰显了历史的必然性与合法性。从时间与实践两个维度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已经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身份验证,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文化之林的文化标识,是读懂当代中国人精神生活的基本依据,是世界认识和解读中国形象的权威名片。中国式现代化坚定文化自信立足于两个基本判断:一是社会主义价值观在与资本主义价值观对比中彰显比较优势,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视角来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公有制生产方式、人民民主制度、共同富裕追求等要优于西方式现代化的政党轮流执政、私有制生产方式、选举民主制度、贫富两极分化等,社会存在上的优越性决定了作为社会意识的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优越性;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强大引领作用,中国式现代化改变了中国社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公共生活逐步替代了传统的私人生活,这意味着必须要有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为人提供实践尺度和道德原则,成为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基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在这样的历史情境下进入中国人的现实生活,调节着社会群体和不同个体的社会交往,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价值共识和精神凝聚力。

(二)文化自信包含“对内自信”与“对外自信”两个向度

文化自信“是人的一种深度发展,是人在文化上增进自我、扩展自我的表现”②廖小琴:《文化自信: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齐鲁学刊》,2012 年第2 期。。文化自信不仅仅表现为主体对于客体文化的自信,同时也表征为主体本身的自信。正是文化自信让主体打开了一种全新向度的精神生活,在这里主体自信和文化自信是统一的。“文化自信源于并依赖于人的主体精神自信和本质力量的自信……没有人自身主体精神的自信和本质力量的自信,也就很难有文化的自信。”③王泽应:《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道德与文明》,2011 年第5 期。现代化让中国人置身于多元文化的丛林,中华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外来文化等不断涌入中国人的现实世界。中国人既能够从文化丛林中汲取丰富精神资源,同时也会面临文化渗透等挑战。在现代化世界中,如果中国人失去文化自信,放弃了自己生活其中的文化历史传统,完全选择外来的文化作为精神寄托,这样的主体很大可能会走向精神上的无根和价值上的虚无。中国式现代化“既不可能掏空中国文化的实体性内容而使之变成一个空洞的容器,也不可能与中国文化恒久的传统割断所有的血缘联系”④吴晓明:《中国式现代化与独立自主的文化精神》,《光明日报》2023 年9 月4 日。。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文化自信表现为一种开放的文化心态,即主体能够观察意识到异质文化的先进性,主动从中汲取优秀文化元素并将其纳入本土文化中,而不会担忧因吸纳外来文化而导致本土文化被吞噬,这是文化自信的“对内”向度。正是这一向度让主体在接触其他异质文化时能够保持对自身文化的准确评判和坚定自信。同时文化自信的“对内”向度意味着主体所选择的本土文化具有更强的兼容性与稳定性,和其他文化共有更为丰富的同一性因素,这就为推进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奠定了基础。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是主张提倡跨文化交流的开放性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求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将中华文化精神标识传播到其他文化世界中,让更多中华文化元素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需求相契合,这是文化自信的“对外”向度。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自信在新时代已经催生出风靡世界的文化形式,比如:《国家宝藏》《中国诗词大会》《我在故宫修文物》等电视节目,《洛神水赋》《只此青绿》《富春山居图》等舞台表演,《战狼》《流浪地球》等影视作品,在这些新颖的文化创意背后正是对价值理念、人文情怀和艺术创造的文化自信。随着中国文化符号走向世界,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的时空范围将大大拓展,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性意义也会愈加凸显。

(三)文化自信区分“独特性自信”与“普遍性自信”

文化自信是有层次的,从唯物辩证法来看,文化自信可以划分为独特性自信与普遍性自信两个层次。每一民族在其所生活的地域范围内通过历史沉淀而形成独特的文化存在,这时就会出现第一层次的文化自信,即主体因所属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性而自信,但这种独特性是大多数民族文化兼有的特点,因而这一层次的文化自信更多是一种无意识的文化自信。在当代中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自信的鲜明底色,我们讲的文化自信首先就是对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彰显自信。当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进入世界历史之中,并为其他民族所接受而成为带有普遍性的文化,那么此时第二层次的文化自信就会出现,即因文化的普遍性而自信。习近平文化思想就是要在文化独特性自信的基础上追求文化普遍性自信,在更高层次的文化自信中实现对过往“儒化”“西化”“苏化”等各类文化发展逻辑的超越。可以说,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出场为全球提供了不同于西方的文化价值理念,对西方文化中心论产生巨大挑战和比较优势,打破了西方的线性文化史观,在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寻求一种普遍性的文化建构。就这个意义而言,文化自信是“对自我的文化身份的守护,同时也是向非我的文化异在的开放”①金惠敏:《论文化自信与新的全球化时代》,《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 年第8 期。,它始于民族文化而成于世界文化。比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天下”概念就是一个价值普遍化的范畴,即寻求以普遍性的文化秩序来对普遍性的空间进行支配,这一概念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下转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民族的变为世界的。当前全球现代化面临着重建普遍性文化的问题,这种普遍性的重建就是打破西方文化所谓的普世性,建立综合各民族文化优长的普遍性,实现全人类共真、共善、共美。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文化思想可以成为全球文化普遍性建构的重要参与者,通过批判改造中华文化中的概念和范畴,撇弃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化思维,让更多中华文化元素转变为普遍性的世界文化元素。

三、文化自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旨归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合规律性的历史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新的文化使命就是“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②《习近平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人民日报》2023 年10 月9 日。。新的文化使命阐明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逻辑旨归,即立足于世界文化这个现实语境,以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人类发展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一)文化自强回应世界文化格局重塑的时代需求

文化自强是一个动态的发展性概念,蕴含着持续不断的文化创造过程。只有实现新的文化创造,才能够赋予文化自强以现实性。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成不变的文化,相反,西方和中国历史长河中曾经出现多次文化转型,如:西方文艺复兴、中国宋明理学等。“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①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求是》,2019 年第12 期。,反之,固步自封的文化观必然会导致文化与新的现实语境脱节。习近平文化思想所讲的文化自强并不是仅仅发生在中国语境下的孤立历史事件,而是在全球文化交往中的时代产物。因此,文化自强不仅要突出中国特色,也要拓展世界视野。长期以来,西方国家利用先发优势妄图以西方文化垄断全球思想文化产品市场,将西方文化作为历史终结的最终文化范式,以武力干预、文化渗透等方式来强制其他民族和国家接受西方文化中心论。正是在西方文化观念的引领下,全球发展陷入困境。从社会层面来看,各个国家和民族为了对抗西方文化霸权而产生较为严重的社会撕裂,身份政治成为现代社会不可回避的话语议题,造成了社会的碎片化和阶级意识的消解。从自然层面来看,西方文化界虽然已经将生态主义上升为一种显性话语,但这并不能掩盖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发展中国家生态为代价换来资本增殖的现实,同时自然也在技术理性下被“合理”地破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并没有在西方文化中得到解决。从人自身层面来看,现代社会个体与自我的关系愈加紧张,西方文化无法为主体提供安身立命之所,人在现实生活中疏离了过去的神圣精神世界,沦落为原子式的个人,成为雅斯贝尔斯所说的“mass-man”。因此,人类发展的当代现实矛盾与困境,呼唤一种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新文化观念,推动人缓和主体与自我、社会和自然的矛盾关系。反观中国,贯穿于近现代中国文化发展史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认识和定位中华文化。近代以来,中国知识分子对文化产生了自大和自卑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有的一味肯定中国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元素,有的则是完全否定中国文化,信奉文化虚无主义,而文化自强则成为“破解文化自卑与文化自大两极对立心态的钥匙”②邹广文、华思衡:《以新的文化创造实现文化自强》,《教学与研究》,2023 年第9 期。。中国式文化现代化是要以文化自强让中国具备为全球提供思想文化公共知识产品的能力,从而颠覆自启蒙运动以来,西方国家对于人类思想文化公共知识产品的垄断地位,真正实现人类文明世界观的深刻变革,为世界文化发展进步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人类现代化进程构建了全球“文化村落”,这就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阐述必须要立足于世界文化这个现实语境,“凡是民族作为民族所做的事情,都是他们为人类社会而做的事情”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年版,第257 页。。人类新文明是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文化觉醒,是主体对于现代生活的自我领悟和价值评估,是对人的实践所创造的现代世界的反思性重构,这是一个为全人类的未来而出现的文明,是向人类未来各种“新”而敞开的文明。

(二)文化自强旨在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

从字面意思来理解,文化自强的“强”是一个比较性的开放概念,是让中华民族文化在世界文化坐标中引领潮流,也是让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能够比前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更显生机;而“自”则是指向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化资源及当代中国具体实践,是追求一种不同于西方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思想和文化的范围里,现代决不可与古代脱节”①贺麟:《文化与人生》,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 年版,第4 页。,中国推进现代化绝不能抛弃作为思想遗产的传统文化,“未来的‘超现代’有可能在某些方面与‘前现代’相通”②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年版,第417 页。。文化自强是要“建立既体现时代精神又具有充分的中国民族风格与做派的新型文化”③李翔海:《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哲学省思》,《中国社会科学》,2002 年第6 期。,这种人类新型文化是融合中华文化(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和外来优秀文化的新文明,它的“实质内容就是要解决中、西、马三种文化传统、三大文化思潮的关系问题”④方克立:《“马魂、中体、西用”: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道路》,《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4 期。。在习近平文化思想视域中,文化自强首先是奠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阐明:“历史和现实都证明,中华民族有着强大的文化创造力。每到重大历史关头,文化都能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年版,第6-7 页。中华文化是人类文化史上从未断裂、消亡的文化,即便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即将遭遇覆亡风险时,这种文化仍然绵延不绝并以特殊的方式进入现代,成为人类文化丛林中的重要存在。中国共产党强调,充分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来促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以中华文化的现代化解决好当代中国的自然、社会和人生等现实问题。同时还要借助于中华文化来实现当代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建构,在现代化中重新确立中国文化主体性,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文明意义。文化自强在很大程度上首先是对中华文化进行再造,以现代化的文化叙事推动中华文化的当代重构。马克思主义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中形成的,是具有鲜明现代性特点的文化,能够改变中华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两个结合”中“所形成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⑥陈方刘:《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矛盾及化解之道》,《科学社会主义》,2021 年第4 期。。中国式现代化借助于马克思主义既能够批判和重构中华文化,又能够对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进行吸收,对西方文化进行借鉴,进而为中国文化的发展打开一条沟通中西、汇聚古今的思想大道,实现对于中华传统文化、西方文化、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文化的借鉴和超越,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确立中国文化谱系。文化的价值和生命力不仅在于自身,还体现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和影响中。中国式的“式”就包含着世界先进文化元素,但不是直接拿来主义的外来文化要素,而是适应于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外来文化要素,“以一种新文化,替代一种旧文化,此新文化,必已兼摄旧文化之长,此为辩证法的真理”⑦吕思勉:《中国文化史》,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 年版,第454 页。。中国式现代化在跨文化交流中能够更好吸收当代人类文化发展成果,“推动各国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⑧习近平:《携手同行现代化之路——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人民日报》2023 年3 月16 日。,为自身文化创造提供更为鲜活的素材,将这些先进的文化要素纳入中国场域之中。中国式现代化在对世界其他民族文化进行批判超越的同时,要提出崭新的文化构想并付诸实践,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为人类发展造就新的文化生命体。

猜你喜欢
中国式现代化主体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
翻译“主体间性”的辩证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