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转向与重构*

2024-04-28 15:15曹磊
教书育人 2024年6期
关键词:就业观毕业生大学生

曹磊

(江南大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并不断为之努力,满足就业需要。当前,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上升且备受社会瞩目,2022 年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千万大关,其规模和增量均为历史之最,而根据人社部回应,2023 年毕业生将继续保持在千万级,且达到又一新高。由此可见,被社会广泛关注的“史上最难就业季”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年份,而是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屡破新高而随之动态变化的过程。高校毕业生作为就业的重点群体,其就业问题直接关系到民生福祉、国家未来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等众多方面。而当前经济大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层出不穷、就业供需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持续影响着毕业生群体的就业观念转变、就业预期调整等。因此,在这构建发展格局的新时代,高校要充分认识培育毕业生正确就业观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既要加强引导毕业生对就业形势的认知和判断,培育并建立正确的就业观,助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也要从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将就业育人工作当作高校整体发展的重要一环,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探索构建常态化、效能化的就业育人新格局,推动就业育人提质增效,促进新时代的教育事业发展。

一、新时代培育高校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必要性

当前受到经济下行压力及供需结构性矛盾等多重方面影响,毕业生就业难题,既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也是急需转变思路、开创新局的思想问题。因而,要在创新发展的新时代不断培育高校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对促就业、稳就业,高质量推进高校就业工作顺利前行则显得尤为重要。

(一)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题的现实诉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大学生的入学数量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紧随而来的则是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成为困扰广大毕业生的一个重要问题,并逐步成为社会长期存在且被广泛关注的普遍现象。2023 年3 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中提到:“我看今年网上比较关心大学生就业,因为今年大学毕业生在中国再创新高,预计今年毕业的大学生规模是1158 万人,这对就业来讲确实是增加了一定的压力。”同时,李强总理进一步指出,从发展的角度看“这是好事”,因为如此多的年轻人即将走向社会、迈入新岗位,必定会为社会的整体发展注入蓬勃朝气和新活力。由此可见,2023 年大学生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继续增加,大学的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自身生存与发展,也成为社会各界及媒体关注的热点与焦点,更是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同时,从辩证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让越来越多的青年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既能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也能为社会注入新活力,成为社会发展的“生力军”,推动国家进一步发展;反之,如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则会导致毕业生无法将专业知识技能转化至服务社会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从而会影响高校教育教学更深层次的发展,且对国家和社会等其他方面发展带来影响。

基于此,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需要国家的政策和制度引导,更需要社会、高校、家庭、学生个体的共同努力。在此过程中,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是关乎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在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任务的同时,也要帮助大学生实现价值观的塑造[1]。高校必须尽全力、多方位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加以引导与培育,要把“找份工作,养活自己”的初级就业观念,转化为“积极找工作,实现自我人生价值”的现实行动,并通过统筹协调,多措并举,全方位提升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帮助大学生形成行之有效的就业规划与决策,从而在社会实践中实现自我的就业价值观,实现自我更加美好的人生价值。

(二)是逐步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分析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困难等现实状态,既有大学生自身存在的普遍性问题,也有高校在就业工作中教育引导方面的问题。从大学生自身分析可知,一方面存在就业观念偏差和就业心理落差大的普遍性问题,过于看重工作的轻松舒服和薪酬待遇,并当作选择就业的第一要务,而自身的知识技能相对匮乏,就业行为的盲目性大,一旦在求职过程中受到挫折,则心理困惑会愈发明显,进而出现烦躁、情绪低落等问题,更有甚者导致严重的自我怀疑,对步入社会充满恐慌,从而选择逃避就业;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职业道德存在缺失,部分大学生在成功拿到企业的入职通知或已经初入职场后,由于对自我发展认知不清,毕业生在签订协议后与企业发生违约的现象时有发生,由此给企业和大学生个人都造成了极大困扰。立足高校层面,分析可知,缺乏针对性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且形式过于单一化。目前高校主要依托思政课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且集中在低年级阶段,而随着大学生年级升高,思政课的教学相对缺乏;就业指导教育则主要依托大学生毕业前夕的职业规划课程,这就导致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非连贯性,且集中理论学习,形式单一,学生缺乏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锻炼过程,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效果欠佳。

因此,为了进一步有效的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就业观,高校必须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的“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重要论述精神,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把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高校要基于国情社情,把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当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部分[2],既要结合社会就业供需间的结构性矛盾,探索建立国家、社会、学校、家庭、个体全方位的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模式,并强化开展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职业道德与诚信教育,在教育和引导中,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又要有针对性地也在不同学习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就业指导与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在实践中直面职业的特点和要求,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提高职业适应力,使大学生在受教育中意识到个体职业选择和价值实现需要在社会供需间得以体现。

二、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就业观的现实转向

就业观是每一个体在面临选择职业时,所表现出的观念、认知、态度以及心理等,是个体对就业所作出的一种反应性倾向,并会因不同因素影响而发生不同变化。毕业生走向社会,既是角色的转变,也是价值观念的转变。新时代的高校毕业生作为一个特殊且庞大的就业群体,在当前的就业环境中正经历着就业观的现实转向。

(一)体制内的就业偏好显著增强

近年来,由于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经济环境的稳定性遭受冲击,下行压力增大,对国内很多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体创业环境的冲击巨大,就业市场相较以往随之缩小,公司裁员、用工减少等现实状况不断出现,致使更多高校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时趋于保守,就业首要选择项更加趋于稳定性更强的公务单位、事业型单位以及国企等体制内单位。据国家公务员局消息显示,2023 年度国考报名过审人数首次突破250 万人,将近260 万考生挤压3.7 万多个岗位,报录比约为70 比1,部分热门岗位更是出现数千比一的现象,“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俨然成为毕业生参加国考的真实写照;同样,在智联招聘数据方面显示,毕业生对国企的就业偏好逐步位居榜首,选择民企等就业意愿下降明显,由此可见,毕业生对这些传统的“金饭碗”岗位较疫情之前更加青睐,竞争日趋白热化[3]。从外部环境看,毕业生通过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感受到诸多企业,特别是民企受到冲击大,而体制内单位相对影响小,在这种比对下,对体制内工作的向往愈发强烈;从自我内部审视看,毕业生保守性的就业观念依然占据主导,自我发展需求单一,且面临风险和压力时,缺乏敢于破局的冲劲和干劲。因而,在外在的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内在自我审视的不明确性共同作用下,毕业生的就业观念转向求稳的体制内“集群化”就业偏好越发明显。

(二)慢就业的就业态度愈发突出

“慢就业”一词并非由来已久,而是一个随着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显露出的一个新兴概念,较早见于2015 年发表的《“慢就业”:如此“任性”为哪般?》一文中,此后,“慢就业”的话题热度顺势快速蔓延至各类大众传媒,走进社会各类学者及高校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视野。诚然,对“慢就业”的具体定义,尚未有明确的规范,但关注的重点却是相对统一的,即毕业生群体在选择就业过程中,呈现了“慢”的态势,这种“慢”不仅体现在就业的行动和速度上,也体现在就业的观念和态度上[4]。而根据“慢就业”类型分析来看,可区分为积极型和消极型,前者主要表现为毕业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比较明确,或是继续备考深造,或是分析市场拟创业,或是提升技能适应职场需求等,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后者则表现为毕业生或是对自我的认知不清、定位模糊,或是家境殷实、不为生计忧等,而长此以往,也会滋生慵懒散漫等不良习性,逐步沦为“懒就业”,甚至“怕就业”“不就业”,如此不仅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也给家庭、社会、学校及个人增加负担。但不论毕业生属于哪种“慢就业”类型,客观上都延缓了毕业生整体就业工作进程,如果放任不管,必然会增加扭转当前严峻就业形势的难度,对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稳定、高校人才培养、个体价值实现等带来一定程度上的不良影响。

(三)就业心理的负面性态势明显

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心理特质,且这种特质贯穿于求职就业的整个过程,尽管不同阶段有着不同反应,但对个体的就业价值观的形成、发展和成熟却有着重大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化发展,引导着就业模式的转变和就业制度的改革,既给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广阔平台施展才华、展现自我的发展机遇,也因就业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导致毕业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尤其当毕业生基于现实感受到自己是作为千万分之一的就业个体而存在时,不免会深感就业难度之大,自我之渺小而就业希望之渺茫[5],并且在就业过程中常常需要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影响自我就业选择和价值判断。从近年来对大学生就业观的分析,就业心理问题相对突出,不仅影响个体能否顺利就业,也对高校整体就业工作带来了巨大阻力。其主要表现为求职准备前期的依赖性、焦虑和浮躁、畏难和自卑等,求职中的偏执和自负、盲从和攀比等,求职不利后的恐惧和“摆烂”等心理,一旦陷入各种就业心理困境而无法及时调适时,极易导致职业发展目标的丢失和就业价值观的“崩塌”,不利于毕业生个体与社会整体的发展。

(四)就业期望的关注点发生新转向

就业期望是毕业生在选择就业时对工作环境、从事岗位、薪酬待遇以及工作地点等综合判断,是毕业生就业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高校毕业生群体由于物质生活条件以及学习工作环境等方面远超以往水平,对就业期望的关注点也发生了相应变化,但受到国内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调整和产业发展状况、国与国间政治变化带来的政治经济波动与风险、影响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公共安全事件等众多因素影响,让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时期不断展现出不同特征。如对薪酬待遇、就业地点等常规性的关注依然居高不下,但随着经济发展态势起伏、就业竞争压力增大等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毕业生就业期望有所下降。如根据智联招聘相关调查并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就业调研报告》,在2022 年,有55%的高校毕业生受到当前形势的影响,降低了就业期望,尤其在薪酬方面,平均期望月薪同比下降约6%,毕业生面临经济和就业市场带来的压力,展现了相对理性的就业预期。而在就业期望的其他方面,影响毕业生就业期望的因素更多的是对从事的岗位及环境、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行业发展与个人价值实现等,且在择业或从业过程中,感到技能适配和价值实现等存在矛盾时,往往不愿降低自我的就业期望来迎合现状,而是选择放弃就业机会或重新择业的方式追求物质回报及生活工作的相对平衡性。

三、新时代高校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重构路径

通过分析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形势,结合大学生就业观转向的现实境况,从政策支持、高校教育、家庭引导以及个人成长等四个维度帮助高校大学生培育和重构科学的就业价值观。

(一)加强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政策。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始终备受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事关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在此过程中,党和政府千方百计促就业。一方面,从近年来国家对就业扶持的力度看,正在不断建立健全支持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各项政策,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项目、推进一系列导向型政策岗位,支持大学生应征入伍,鼓励高校毕业生深入基层、扎根基层、立志基层,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在基层就业中建功立业。另一方面,政府积极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落实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的相关制度保障,通过加快经济转型升级与结构调整,拓宽就业渠道,强化就业市场服务,逐步解决就业供需匹配之间的结构性矛盾。正如李强总理在讲话中指出:“要广开就业渠道,帮助支持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劳动和奋斗去实现自己更加美好的人生价值。”如此,加强政策制度建设让更多的高校毕业生获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毕业生“集群化”就业偏好达到合理分流,并进一步转变就业观念和消极就业态度,促进大学生在就业实践中树立科学就业观,实现美好人生价值。

(二)完善教育指导体系,培育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群体在就业偏好、就业心态及心理等现状,出现这类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大学生自我的科学就业观还不够成熟。对此,高校在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对大学生科学就业观教育指导,具体可以概括为“一体四化”的教育指导体系。高校要坚持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体融入就业教育指导全过程,引导新时代大学生将个人理想融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需求,让思政教育在培育大学生科学就业观的过程中切实发挥引领作用。高校应当科学化的设置学科专业,强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将专业学习、就业实践与产业发展相统一,培养道德素质好、专业技术强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就业核心能力;应当结合学科特点,打造专业化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实施精准化教育,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和就业实践的兴趣;应当提供全程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从课程设置、价值观培育、就业形势分析与就业实践帮扶、就业信息提供与技能培训等众多方面开展有针对性、实效性和连续性的就业指导服务;应当开展实战化的就业演练,深化校企合作,校企互助共培,提升专业学习与就业岗位的适配性,在不断地就业教育引导中积极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就业价值观。

(三)巩固良性家庭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就业观

家庭环境是学生在成长中接触到的第一环境,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影响学生个性发展和价值观塑造。尤其在就业价值观方面,融合了传承式的家庭教育对毕业生就业选择产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家庭能够基于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出发,利用有效的信息和渠道对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发展上提供积极引导,让学生在面临选择时有着相对合理的就业期望;另一方面,则是将家庭的期望强加于学生职业选择,过多的干预学生自我就业意向,导致学生在职业选择与发展过程中失去自我。因而,良好的家庭理性教育不仅影响学生个性发展,而且对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价值观有着极为重要的引导作用。面临当前的就业形势,家庭首先要理性的对待子女就业问题,结合经济发展现状,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职业规划和价值认同;其次要培养就业选择的自我意识,把加强引导和尊重个体相结合,让学生在就业选择时发挥自我的主观能动性;再次要引导子女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不仅要满足个体发展需求,同时要具有奉献精神,承担起对国家社会及家庭的责任意识;最后要协同家校资源共同服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解决学生就业心理困难等现实问题,促进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

(四)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发展个人科学就业观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机遇与挑战并行,在面临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要有敢于破局的勇气,不断转变思想认知,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科学就业价值观。高校大学生在学习成长中应当具有前瞻性,制定科学的、长远且动态调整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并有计划的逐步实施;应当把提升专业知识硬实力与实践能力提升软实力相结合,打好专业知识基础,并在实践中提高技术能力;应当转变自我发展观念,将个人成长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打破对“铁饭碗”的执念,在职业发展中不断培养社会责任意识,走向基层、走向国家发展需要的地方实现自我人生价值;应当增强抵御风险,抗击挫折的心理素质能力,面对求职时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及时调整就业心理困惑对自身的影响,在不断的磨砺中形成理性的社会认知和职业发展认知,增强社会适应力,培育科学就业观。此外,大学生还应当在创新创业培训与实践中提升创业能力,拓宽职业发展路径,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总而言之,在当前经济发展现状下,新时代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依然突出,必须坚持不懈的培育大学生科学的就业价值观,以此保障和促进高校就业工作稳中有进,最终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要求和服务国家整体发展战略。

猜你喜欢
就业观毕业生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疫情后,青年农民工就业观变了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当代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研究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最“叛逆”的毕业生
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学生就业观教育的融合
“愿去民企”体现毕业生务实就业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