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民政局 全力推动衔接并轨 筑牢低收入人口返贫防线

2024-04-28 17:26
中国民政 2024年4期
关键词:低收入救助常态

安徽省淮北市制定落实《低收入人口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常态化帮扶衔接并轨实施方案》,持续强化政策、人员、业务融合,探索开展低收入人口与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常态化帮扶衔接并轨工作。

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建立“四个纳入”工作机制,将衔接并轨工作纳入政府年度工作要点、政府常务会议研究专题、绩效目标考核、民政重点工作评估予以推进。建立市、县(区)民政和乡村振兴部门定期会商机制,镇(街道)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民政、乡村振兴、医保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统筹推动衔接并轨工作。强化考核问效,建立常态化走访调研、业务指导、跟踪督办机制,每年开展市级集中督查1次,反馈问题整改“回头看”集中检查1次,实现全市22个涉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任务的镇(街道)全覆盖,并强化考核结果转化运用。

整合力量,完善认定体系。整合村(社区)两委班子、社会救助协理员、乡村振兴专干、村组网格员等基层力量,建立3672个主动发现排查监测帮扶工作网格,实现防止返贫监测工作网格与社会救助工作网格“二网合一”。明确将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特困人员、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成员边缘户、刚性支出困难家庭成员和防止返贫监测对象等5类对象纳入监测帮扶。联合乡村振兴部门,以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7900元为基准,综合物价指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低保标准、劳动能力、因病因灾支出等因素,制定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体系。

统筹政策,实施多元救助。一是统筹政策衔接。统筹低收入人口救助帮扶政策衔接,推动低收入人口在医疗、住房、教育等方面的兜底帮扶政策适用,持续加大控辍保学工作力度,提升基本医疗保障、农村住房安全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统筹产业、光伏、小额信贷等方面帮扶政策的分标准适用,大力发展农业产业,着力增强低收入人口产业帮扶和就业培训、就业指导、就业岗位开发力度,促进低收入人口稳定增收。二是购买专业服务。2023年,为5类低收入人口购买助残、家庭清洁等第三方专业服务,直接受益人群近2万人,服务40万余次。设立一站式社会救助服务站点,为低收入困难群众免费提供康复义诊、法律援助等服务。三是链接慈善资源。在全省率先建立“淮慈救助帮扶信息平台”,通过线上申请、线上链接、线下服务的方式,实现低收入困难群众救助需求信息与慈善救助资源信息实时共享、精准匹配。2023年,组织实施慈善救助项目7个,救助各类困难群众3100余人次。积极推进村(社区)“救急难”互助社建设,覆盖率达92%。

规范管理,提升服务质效。强化33个社会救助服务中心和390个社会救助服务站的标准化建设,试点建立低收入人口综合救助服务中心,设立低收入人口申请受理窗口、认定窗口、综合救助窗口,实现“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加强规范管理,简化优化办理流程,在工作专班的统一组织安排下,每年开展一次集中排查。镇(街道)、村(社区)工作人员日常入户走访群众时填写一套摸排表格,一次性告知群众申请认定为低收入人口的条件及需要提交的申请资料、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授权书,根据低收入人口认定标准一次性提交评审会议进行分类审核认定,实行分类管理和常态化救助帮扶,切实提高服务对象满意度。

猜你喜欢
低收入救助常态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水下救助抢险
娶低收入老婆
水下救助抢险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
主动适应新常态 积极争取新作为
新常态下的艰辛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