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永宁 “乡村著名行动”赋能和美乡村建设

2024-04-28 17:26李保华林南
中国民政 2024年4期
关键词:闽宁镇区民政局

☉ 李保华 林南

26载沧桑巨变。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见证了闽宁协作、移民搬迁、生态修复、精准脱贫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的光辉历程。闽宁镇已由当年1500户的移民村,蝶变为今天聚集6.6万余人,集特色养殖、特色种植、文化旅游、光伏发电、商贸物流五大支柱产业于一体的业兴、人旺、宜居的现代化集镇。为了更好地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擦亮“闽宁镇”名片,永宁县民政局以闽宁镇新镇区道路命名为先行试点,邀请国内知名专家研究制定《闽宁镇新镇区道路命名方案》,完成了一批承载东西协作脱贫故事、记录产业支撑致富历程、展现生态优先发展成果、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特色道路命名设标、入库上图工作,进一步增强乡村地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功效,赋能乡村产业振兴。

理顺规范命名责任链。一是严格落实申请单位责任。严格执行“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等申请地名命名、更名应当提交申请书”要求。2022年6月,闽宁镇人民政府向永宁县民政局提出申请,书面报告新镇区道路命名的方案及理由,地理实体的位置、规模、性质等基本情况。二是严格落实地名行政主管部门职责。2022年8月,永宁县民政局受理审查、实地勘察,并邀请南京大学胡阿祥教授制定《闽宁镇新镇区道路命名方案》。2023年5月至7月,按流程组织实施会商讨论、专家论证、征求意见等工作,报送永宁县人民政府审议、批复。三是严格落实命名公告备案要求。永宁县人民政府批复后5日内,县民政局通过中国·国家地名信息网、县人民政府网站、县民政公众号、闽宁镇公告栏向社会公告。同时,以永宁县人民政府名义向银川市人民政府备案,并将备案材料径送银川市民政局。

把牢地名文化风向标。一是牢记“1个坚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自治区第十三次党代会总体部署,以道路名称为载体,讲好闽宁协作、结对帮扶、脱贫致富、共建闽宁镇的故事。二是坚守“3项原则”。坚持前瞻性、规范性、系统性原则,结合乡镇建设规划、道路整体布局,由北至南一体筹划,统筹兼顾闽宁文化和命名工作,对贯通道路予以统一命名。三是融合“4类特性”。认真贯彻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把地名命名文化属性和艺术性、特色性、整体性有机统一,融合民族团结、经济发展、移民搬迁、故土情节、闽宁共建等元素,统筹谋划道路名称。

彰显乡村地名新风貌。一是彰显时代特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焦促进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命名“振兴环路”、“金沙路”、“圆梦路”等,展现“干沙滩”变为“金沙滩”的富民强国伟大实践。二是讴歌闽宁协作。记录福建、宁夏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从易地搬迁脱贫大剧《山海情》、两省区行政区划简称中汲取元素,命名“山海街”、“福宁路”、“思源路”等,体现闽宁两省区结对帮扶、脱贫致富、守望相助的深厚感情。三是印记移民搬迁。留住美丽乡愁,留存对搬迁前所处的南华山、六盘山、古雁岭和吉强镇等地域的记忆。命名“南华路”、“古雁路”、“吉强路”等,表达海原、隆德、西吉等县(区)移民群众对故乡的眷恋之情。四是突出共建共享。将福建省旅游名胜、特色古镇、嘉禾屿、同安区等名称予以运用,命名“鼓浪路”、“闽江路”、“嘉禾路”等,记录闽宁协作中福建人民无私奉献的故事。五是寓意美好愿景。采用福建省、福州市、银川市的省花、市花名称,命名“水仙花路”、“茉莉花路”、“马兰花路”,象征着福建与宁夏同舟共济、携手合作,前程如花。

猜你喜欢
闽宁镇区民政局
社会组织变更登记的主要法律问题——董某某不服某县民政局行政登记行政诉讼案
《1999-闽宁镇》油画190cm×190cm 2019年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易地搬迁学生与镇区学生在行为习惯上的差距及对策
用爱接力 守望相连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YOU’VE GOT QUESTIONS? SHE’S GOT ANSWERS
闽宁妇联签订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合作交流协议
YOU’VE GOT QUESTIONS?SHE’SGOTANSWERS (BUT YOUPRO BABLYWON’TLIKE THEM)
谈编导在镇区电视新闻工作中的作用
镇区规划用水水资源论证实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