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口蹄疫的防控措施

2024-04-28 20:47尹秀芳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隔离区蹄部病畜

尹秀芳

(长治市上党区郝家庄镇政府便民服务中心,山西 长治 047100)

《全国兽医卫生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将其列为有计划控制并进化的重点疾病之一,可见其危害。O 型口蹄疫是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流行的一个血清型,同时也是我国主要流行的血清型。为了控制和预防口蹄疫的流行,国际社会和我国政府一直在加强合作防控,以保障动物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1 临床表现

家畜口蹄疫是一种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主要影响猪、牛和羊等偶蹄类动物。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蹄部变化、口鼻红肿、站立不稳、发抖和蹄壳脱落等方面。

1.1 蹄部变化 患病动物的蹄部出现水泡和溃疡,甚至可能有脓液渗出。这些变化在早期不太明显,但随病情加重,这些病变会逐渐扩大。口鼻的红肿,病畜口唇、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出现充血、红肿水疱和糜烂等症状。这些症状导致动物进食困难,口水增多,甚至出现呼吸困难。随病情进展体重严重下降,病畜免疫力也下降,从而增加动物感染其他疾病的概率和风险。

1.2 站立不稳 由于口蹄疫病毒感染造成口唇及蹄部疼痛,导致行走困难、站立不稳等症状。有些病畜甚至无法站立,只能躺卧在地。

1.3 病畜发抖 发抖是由于病毒感染导致动物体温升高引起机体的一种反应。发抖通常伴随其他症状,如食欲减退、精神不振等。

1.4 蹄壳脱落 病畜的蹄壳和蹄甲受病毒感染会导致蹄壳松脱,蹄甲脱落。了解这些症状有助于及早发现和诊断口蹄疫,有助于养殖场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以减少疫情的传播和病畜的损失。

2 流行特点

口蹄疫病毒能够通过直接接触感染动物、空气飞沫传播、间接接触感染(例如,饲料和水源),以及通过受污染的物品(如工具、车辆等)进行传播。它可以感染多种偶蹄动物,包括牛、猪、羊和山羊等,导致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病畜潜伏感染期动物及隐性感染动物,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病灶污染物是该病的传染源。该病在疫区的发病率为50%~100%,犊牛病死率高,成年牛可自愈,该病发生无季节性,春秋多发。

3 防控措施

在家畜养殖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树立科学养殖和疫病防疫理念,建立更加完善的口蹄疫疫苗管理制度以及消毒方法,引入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疫病防治效果。

3.1 强化人流、物流、车流控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人流、物流、车流和生物安全通道隔离措施,可有效减少口蹄疫的传播风险,保障养殖场的生产安全和动物健康。

(1)人流:养殖场应设立人员出入口,并设置专门的消毒通道。人员进入养殖场前,必须全身消毒,同时应配备专门的工作服、鞋套等个人防护物品。在养殖场内,要严格控制人员的流动,并限制外来人员的进入。工作人员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与其他养殖场接触,减少传播风险。

(2)物流:养殖场应建立专门的物流通道,将进入养殖区域的物资和设备彻底消毒。所有进入养殖场的物资,尤其是动物饲料、水源等必须经过严格检疫,并保持完整的记录。同时,要严格控制养殖场的物资,确保没有携带病原体,防止感染的扩散。

(3)车流:养殖场应设立专门的车辆进出口,并要求所有进入养殖区域的车辆都要彻底消毒。限制养殖场外的车辆进入,避免病原的传入。同时,要确保养殖场内外的车辆流动不交叉,避免通过车辆等途径传播,减少疫情的传播。定期对养殖区域的道路进行消毒,保持环境的清洁与卫生。

3.2 @场一册加强免疫管理 家畜养殖场要建立更加有效的口蹄疫免疫控制策略,制定@场一册净化方案,通过免疫、监测、分群和淘汰,建立健康阴性群。

(1)针对猪、牛和羊分别制定相应的免疫方案,确保养殖场所有动物都能接种疫苗。

(2)采取监测控制策略,定期开展免疫监测和疫苗效力检测,及时调整疫苗接种计划,保证疫苗的有效性。建立定期监测制度,对养殖场中的动物进行常规的健康检查和疫情监测,及早发现和控制口蹄疫的发生。严禁场外的动物进入养殖场,防止病毒通过未知渠道传播。

(3)执行分群控制策略,根据动物的免疫状况、年龄、生产情况等因素,对养殖场中的动物分群管理,减少感染风险。对新进入的动物进行隔离观察,确保其健康状况符合要求后再放入养殖场群体。

(4)执行淘汰控制策略,对已感染或病毒携带者及时淘汰处理,避免其传播病毒给其他健康动物。对养殖场内口蹄疫患畜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病毒的扩散和再感染。

通过定期监测和筛查,确保养殖场内动物的健康状况,并定期评估和筛选出阴性的动物建立健康阴性群。对健康阴性群进行重点保护和管理,减少病毒传播的风险。

3.3 加强养殖场的环境管理 通过加强光照、通风、防蚊、灭鼠、消毒和清洁等环境管理措施,养殖场可以有效防范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动物养殖质量和安全水平。

(1)光照管理 安装合适的照明设备,确保养殖场内的光照充足。定期检查照明设备是否正常工作,及时更换损坏的灯泡或修复故障。调整养殖场照明时间,使动物能够保持规律的作息。

(2)通风管理 建立良好的通风系统,确保空气流通,减少疫情传播的机会。定期清洁通风设备,清除积尘和异物,保持其有效使用。调整通风系统的运行时间和速度,根据季节和气温变化进行调整。

(3)防蚊管理 定期清理养殖场周围的积水,消除蚊虫滋生的环境。使用环保的防蚊产品,如蚊香、蚊帐等,确保动物的居住环境免受蚊虫侵扰。定期检查防蚊设施的状况,修复损坏的蚊帐或更换使用时间较长的防蚊产品。

(4)灭鼠管理 定期清理养殖场内的垃圾、杂物等,减少老鼠隐匿的环境。设置合理的捕鼠器具,如老鼠夹,灭鼠药等,进行防鼠处理。加强巡视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老鼠问题,防止疫情传播。

(5)消毒清洁 建立科学的消毒清洁规范,制定消毒周期,并使用针对病毒有效的消毒剂。定期对养殖场内的设施、器具和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洁。增加员工的卫生意识,包括佩戴口罩、穿戴专用工作服等,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3.4 科学喂养提升动物免疫力 为了防范口蹄疫,养殖场需要科学喂养,保障饲料的丰富、水源干净。先粗后细,定时定量,按照生长阶段添加微量元素和其他抗病中草药等。(1)要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方案,包括饲料配方、饲料的营养成分和饲料比例等。确保动物获得充足、均衡的营养,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感染口蹄疫的风险。(2)提供多样化的饲料,包括青贮、干草、精饲料等,以满足动物的不同需要。尽量避免单一饲料和粗饲料的长期喂养,增加饲料的种类和品种,提高饲料的品质,使动物摄入更多的营养物质,增强免疫力。(3)保障饮水环境的卫生和水源的质量。定期清洗和消毒饮水设施,定期更换水源,确保水质清洁卫生。同时,定期监测水源的质量,确保水中没有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4)将饲料的粗细度与动物的消化能力和需要相结合,采取先喂粗饲料再喂细饲料的喂养方法。合理控制饲料的喂养量,在固定的时间和间隔内进行喂养,避免喂养不规律和过度喂养导致的消化不良和免疫压力增加。(5)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动物的需求,添加适量的微量元素,如锌、铜、硒等,以提高动物的免疫力和抵抗力。此外,可以适量添加一些具有抗病作用的中草药,如黄芪、银杏叶等,以增强动物的抵抗力和自愈能力。通过以上具体对策,养殖场可以有效防范口蹄疫的发生和传播,提高养殖动物的抗病能力,保障养殖业的稳定发展。

3.5 正确处理感染动物患处 对家畜感染口蹄疫后的口部和蹄部等柔软部位的处理。(1)用清水或消毒水彻底清洁感染的口部和蹄部等柔软部位,将周围的污物和细菌清除掉。使用煮沸晾凉的温水冲洗,也可以使用含有碘、氯等成分的消毒水清洗。在清洗干净的口部和蹄部等柔软部位上使用一些药物进行局部处理。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红霉素等,这些药物可以有效杀灭感染区域内的细菌。此外,还可用消炎和止痛药,如来苏儿、克辽林溶液等,以减轻口部和蹄部等柔软部位的炎症和疼痛。(2)对严重发炎或溃烂的口部和蹄部等柔软部位,可以使用外敷药物。常用的外敷药物有氧化锌软膏、冰片、黄连、硼砂、儿茶等,这些药物可以帮助清除伤口分泌物,并起到干燥、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3)对严重感染致溃烂或坏死的,还需要特殊处理。可能需要将口部和蹄部等柔软部位切除、剪除,以清除病变组织。剪除后再次进行清洁和用药操作。

3.6 隔离感染家畜 养殖场一旦发现家畜感染口蹄疫,立即需要采取隔离措施以遏制病情蔓延。设置合理的隔离区是关键举措,应选择一个远离其他健康动物的地方,确保隔离区有充足的空间可供动物活动。在隔离区内为不同种类的动物设置不同的区域,防止交叉感染。在隔离区入口处设立消毒浴,包括浸泡在含消毒液的浴缸或将消毒剂洒在地面上。进出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戴口罩和手套,并在进入或离开隔离区前进行充分的手部清洁和消毒。使用含有效消毒剂的水对隔离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尤其是动物从隔离区移除后,可以选择0.1%的高锰酸钾进行区域消毒。隔离区内的动物应提供清洁的食物和饮水,确保它们获得足够的营养。除必要人员外,严格限制人员进出隔离区。确保隔离区外的动物不接触感染动物和被污染的物体。对隔离区内的动物定期测量体温和观察,发现新感染动物时,立即单独隔离。隔离区内的动物应定期接受兽医的检查和治疗,及时了解病情并及时采取措施。疫情解除后,要对隔离区进行彻底清洁和消毒。

猜你喜欢
隔离区蹄部病畜
奶牛蹄部护理措施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牛羊急性瘤胃臌气的治疗
如何保证奶牛蹄部健康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中国英雄
夏季需防羊腐蹄病
反刍家畜瘤胃积食的中兽医诊治临床研究
动物园饲养动物损害责任的类型化与规则设计
福建省建成国内首批肉鸡无禽流感隔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