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孕牛流产性疾病及综合诊治措施

2024-04-28 20:47谢永兴曹淑鑫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钩端螺旋体衣原体

谢永兴,曹淑鑫

(临沂市沂南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 沂南 276300)

在养牛过程中,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孕牛会出现流产、产死胎或弱胎等繁殖障碍现象,这些病症会给养牛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在繁殖障碍疾病中由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病原造成的流产,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对妊娠母牛群构成严重威胁,因此要重点防控。为了有效地防控传染性流产,养牛场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1 钩端螺旋体流产

1.1 发病原因

1.1.1 病原特征 钩端螺旋体属于螺旋菌科,其外形呈螺旋状。修复为革兰氏阴性杆菌,对氧敏感,需要在无氧条件下培养。钩端螺旋体的形态呈螺旋状,长约0.18~0.3 μm,宽约0.01~0.02 μm,长度可以超过细胞的10 倍。其代谢特征包括:需氧,最适生长温度为35~37 ℃;无韦奇氏反应,不能利用糖类等多种营养物质作为能量来源;在无氧条件下使用有机物发酵产生能量。钩端螺旋体具有强大的环境适应性,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如水、土壤等。可以通过动物的传播进行人际感染,主要通过避孕套或不洁的注射器等途径传播。钩端螺旋体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较高的耐药性,其耐药机制主要包括基因突变、质粒传递以及基因组重组等。

1.1.2 致病机理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能够感染广泛的动物和人类病原体,它与妊娠母牛流产的发生息息相关。钩端螺旋体可通过多种方式作用于妊娠母牛,直接或间接地导致母牛的免疫力下降、组织受损以及利用其生长繁殖的营养等,从而引发母牛流产。其致病机理有以下几个方面:(1)感染途径。钩端螺旋体通过牛尿、分泌物等途径在妊娠母牛体内引起感染。当妊娠母牛感染时,可引起子宫内膜炎、胚胎胎盘炎等感染性疾病,从而导致母牛流产。(2)免疫抑制。钩端螺旋体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抑制母牛的免疫系统,进而导致其易感染其他细菌和病毒,从而加速妊娠母牛流产的发生。(3)物质毒性。通过释放多种毒素和代谢产物,钩端螺旋体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损害母牛的组织和器官,从而引起母牛流产。(4)组织损伤。钩端螺旋体侵入母牛子宫壁后,注意到在其表面附着微髓碎屑等物质,这些物质可能会引起母牛子宫壁组织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母牛流产。

1.1.3 发病原因 钩端螺旋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类的致病菌。钩端螺旋体通过接触感染牛尿、鼻涕、分泌物等途径,进入妊娠母牛体内,引起多种感染性疾病,如子宫内膜炎、胎盘炎等,从而导致母牛流产。由于钩端螺旋体易受环境因素和物质影响,难以在实验室中检测到,有时即使感染了钩端螺旋体也会出现阴性反应,从而增加了母牛流产的风险。妊娠母牛由于精力和营养不足,其免疫系统处于一种相对抑制状态,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等侵害,导致孕期流产。妊娠母牛年龄、体质、饮食、饲养环境等都会影响其身体健康状态和免疫力,从而增加感染钩端螺旋体和流产的风险。

1.2 临床症状 钩端螺旋体感染引起妊娠母牛流产的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难被及时发现和控制。初期妊娠母牛的小腹部持续出现疼痛,并最终导致流产。发病之后母牛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可以增加流产的风险,同时,这种炎症也可能会导致其他问题,如热、乏力等。钩端螺旋体感染也可能引起胎盘炎,造成胎盘形成不良而流产,同时也有可能造成孕牛体内的血液与更多的反应物质的渗透。妊娠期间,感染可导致牛的体重下降、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眼结膜发炎等异常表现。

1.3 病理变化 感染后,钩端螺旋体可引起子宫内膜的炎症反应,使其出现红、肿、热、疼痛等症状。如果持续时间较长,可导致子宫内膜严重受损,并可以扩散到子宫的其他部位,进而引起并发症如盆腔脓肿。感染还可引起胎盘炎,胎盘的组织出现变性、坏死等病理变化,从而影响胎盘的形成和功能,如果营养物质不能充分输送到胚胎,也会导致流产。此外,由于钩端螺旋体会使免疫系统失调,从而影响其他重要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如心脏、肝脏、肺、肾等。这些器官的病理变化和组织学变化可能是导致妊娠母牛流产的潜在原因之一。

1.4 实验室诊断

1.4.1 染色镜检 取妊娠母牛子宫分泌物、胎盘、胎儿或其他可能感染的组织样本。将样本制成涂片,固定后放置甲醇中浸泡30 min。用革兰氏染色剂染色约为20 min。用自来水清洗掉多余染料,将涂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钩端螺旋体呈现淡蓝色,弯曲的形状,一端钩状。如果观察到该细菌在特定部位如母牛子宫内壁处比较密集的分布,则可以判断感染程度较严重。同时,对阳性牛可以根据细菌数量及其分布区域的不同评估患病的严重程度。

1.4.2 凝集溶解试验 钩端螺旋体血清凝集溶解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首先准备一组有钩端螺旋体抗原的血清,并将其分为不同的浓度。同时还需要制备一组正常血清作为对照。取一定量的血清样本和前述的不同浓度的抗原混合,使其充分结合。在混合物中加入红细胞,然后加入适量的盐水均匀混合。通过观察是否出现凝集和溶解反应,来判断被检测样本中的抗体含量。如果出现凝集反应,则说明被检测样本中存在特异性钩端螺旋体抗体。凝集的程度和时间可以反映出抗体的含量,比如凝集得越快,程度越高,抗体含量就越高。如果出现抗原的溶解反应,则说明有溶菌酶存在,可以进一步确认该菌株属于钩端螺旋体。

1.5 预防措施 对急性感染牛群,尤其在出现流产之后,为了预防子宫内膜炎以及清理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可以选用四环素,土霉素,头孢塞呋,替米考星等抗生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例如选择使用长效土霉素注射液,20 mg/kg.bw,并搭配使用头孢噻呋钠缓释剂,10 mg/kg.bw,可以有效的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钩端螺旋体是一种致流产的病原体,可以引起妊娠母牛的流产和早产等问题。防控该病应做到定期对养殖场的母牛进行钩端螺旋体的检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定期给使用母牛必要的疫苗或药物,如口服土霉素或者肌肉注射头孢噻呋钠,可有效减少钩端螺旋体的传染。保持牛舍干净卫生,维护优良的饮用水源,减少致病细菌在环境中的存活。新进的母牛需进行隔离观察和必要的检疫措施,以避免病原菌的传播。合理饲喂,增强牛体抵抗力,健康的母牛更不易感染疾病。加强兽医师和农民的识别能力,对发现的疑似感染及时隔离和治疗。

2 衣原体流产

2.1 发病原因

2.1.1 病原学特征 衣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的细菌,属于支原体科。它们与其他支原体一样,是非常微小的细菌,通常直径只有0.2~0.3 μm,不能自主繁殖,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体内。牛衣原体的细胞壁较薄,没有荚膜,通常由三个分层构成,其中有多种细胞外蛋白,可以帮助其寄生于宿主细胞内,并抵抗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牛衣原体也可以产生各种酶和代谢产物,以进行能量代谢和生长。衣原体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没有固定形态,通常呈线状或球形。它们具有类似细胞核的DNA,但是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它们通过细胞质内的原核体管理遗传信息。牛衣原体有很强的适应性,可以侵入各种不同种类的细胞,并导致多种不同的感染,例如,生殖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等。由于它们的寄生特性和特殊的细胞结构,常规的抗生素难以对其产生作用,因此预防和治疗牛衣原体感染需要采取其他措施。

2.1.2 致病机理 衣原体是一种细胞内寄生菌,它可以在动物和人类体内引起多种疾病。在妊娠母牛中,衣原体感染可以导致早期流产、死胎和新生犊牛出生时的问题。衣原体致妊娠母牛流产的主要机理:(1)直接侵入胎盘和胎儿。衣原体可以通过感染母牛的生殖道进入胎盘和胎儿,破坏其正常发育和功能。它会影响胎儿的营养供应和氧气运输,导致胎儿死亡和流产。(2)诱导宿主免疫反应。衣原体感染会激活母牛免疫系统,导致炎症和免疫反应。这些反应会产生许多细胞因子和化学物质,进一步破坏胎盘和胎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过程。(3)导致母牛的内分泌失调。衣原体感染可能干扰母牛的内分泌系统,使其分泌的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降低,或者使其在不正常的时间释放,影响胎儿正常发育。

2.1.3 发病原因 (1)母牛感染衣原体。母牛感染衣原体是导致妊娠母牛流产的主要原因。衣原体可以在母牛的生殖道、眼睛、呼吸道等部位寄生,如果感染量较高,就容易引起炎症反应,严重时可能导致母牛流产。(2)繁殖管理不当。如果繁殖管理不当,比如饲养环境差、饲料不合理、空气质量差等,会影响母牛的身体状况和免疫能力,使母牛更容易感染病菌,从而增加了妊娠母牛流产的风险。(3)饲养压力过大。如果母牛的饲养密度过大、长期处于过度运动、过度疲劳的状态下,会导致母牛身体状况下降,免疫力降低,从而增加了妊娠母牛流产的可能性。(4)营养不良。母牛在妊娠期间需要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如果摄入的饲料不足或者质量差,会导致母牛身体状况下降,从而影响其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了流产的风险。(5)非特异性感染。除了衣原体感染外,还有一些其他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也可能导致妊娠母牛流产,比如奶牛伯氏杆菌病、传染性鼻气管炎等。

2.2 临床症状 衣原体致妊娠母牛流产的发病症状不明显,有时甚至没有任何症状,这是衣原体感染的一大特点。但是,在感染后的几周内,妊娠母牛可能会出现一些轻微的症状,由于衣原体感染引起母牛的内分泌失调,可能导致乳房肿胀。受到衣原体感染的妊娠母牛可能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情况。在感染初期,妊娠母牛可能会出现轻微的发热。受到衣原体感染的母牛可能会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情况。如果衣原体感染比较严重,那么妊娠母牛可能会在妊娠早期就发生流产。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非常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认为其他疾病的症状,因此,若怀疑妊娠母牛受到衣原体感染,最好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诊断。

2.3 病理变化 衣原体感染的病理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炎症反应和损伤。衣原体感染可引起子宫内膜炎,影响胚胎着床和发育,导致胎儿死亡和流产。流产之后母牛可能会出现子宫颈炎,导致子宫颈口松弛、不收缩,增加胎儿流产的风险。衣原体感染可引起输卵管和卵巢炎,导致输卵管阻塞、卵巢功能障碍,影响受孕和妊娠发育。衣原体感染可引起生殖系统的粘膜和周围组织损伤,导致上述炎症反应加重,增加胎儿流产的风险。

2.4 实验室诊断

2.4.1 染色镜检 取一支无菌棉签,将其沾湿后从病畜(牛)的病灶处采集分泌物或组织样本。将采集到的样本涂抹在清洁的玻璃载片上,晾干后用甲醇固定。将载玻片放入姬姆萨染色液中,在加热条件下染色10~15 min。用自来水冲洗载玻片,晾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牛衣原体呈现为青紫色小圆点状,大小约为0.2~1 μm,位于细胞质内。由于牛衣原体没有细胞壁,所以在姬姆萨染色中不会出现细胞壁染色的情况。如果载片上看到了颜色相同的圆点,但大小不一,很可能是其他细菌或病毒。

2.4.2 间接血凝试验 从疑似感染的母牛采集静脉全血,将血置于无菌离心管中,离心10 min,收集上清液为血清样本。将感染良好、纯度高的衣原体菌株进行培养、裂解,制备出含有衣原体抗原的悬浮液。将配置好的衣原体抗原悬浮液和0.9%生理盐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试剂,用来检测血清样本。在96 孔微量板中分别加入不同稀释倍数的血清样本。向每个孔加入等体积的衣原体抗原试剂,并混合均匀。放置在37 ℃恒温箱中反应30~60 min。加入4%羊红细胞悬液,混合均匀。再次放置在37 ℃恒温箱中反应20~30 min。通过观察微量板孔中红细胞的输聚状态,根据血清的稀释倍数及输聚情况,判断衣原体间接血凝试验的结果。IHA 的结果判定一般根据血清样本稀释倍数,如1:16 以下为阴性反应;1:32~1:64 为可疑阳性反应;1:128 以上为阳性反应,阳性反应越高,表示感染程度越严重。

3 结语

预防和控制牛流产的发生是养殖业者应该非常重视的问题。了解牛常见的传染性流产病因并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可以有效地降低疾病的传播风险。只有采取综合的防控措施,才能有效地减少牛流产的发生,保障牛群的健康和生产性能,促进养殖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钩端螺旋体衣原体
福建省北部地区鼠类钩端螺旋体感染状况及分离株分子特征研究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猪衣原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控
猪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和防控
PCR检测衣原体及支原体感染的临床意义
衣原体感染导致母猪繁殖障碍的诊治
家畜钩端螺旋体病的诊断及预防
女性生殖道支原体及衣原体感染对妊娠的影响
梅毒螺旋体TpN17抗原的表达及纯化
犬的钩端螺旋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