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气喘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治

2024-04-28 20:47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气喘病猪群猪舍

吴 青

(淮南市寿县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安徽 寿县 232200)

猪气喘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是支原体科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猪的一种接触性、慢性、消耗性呼吸道传染病。该病的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具体表现为呼吸困难,有喘鸣声呼吸成犬状姿势,还有腹式呼吸;有的猪呼吸时肋骨可见突起外露,呼吸次数增加,但是体温正常。猪气喘病各日龄猪均易感,但以日龄较小的猪发病率会高一点。如果母猪在怀孕期发病,所产仔猪会携带这种病毒,妊娠期间的母猪发病会比较快且急,死亡率较高。初春或冬季气温比较低是猪气喘病高发阶段,该病暴发的死亡率很高。又因这一时期的温差较大,猪群习惯性聚堆取暖,环境质量低下,也会大幅度增加猪气喘病的患病率,该病有超强的传染性,如果不能及时防控,会给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随着猪气喘病的传播,也会继续发生其他病症并提高死亡率。

1 流行特点

1.1 病猪以及带菌猪均为传染源 一些养殖场会因为购入了隐性带菌猪而导致猪气喘病暴发。猪群感染后及时有效治疗会减轻病情和损失。加强猪场卫生管理,保证科学饲养管理,能减少猪群出现气喘病的可能性,给猪群喂食劣质饲料以及不断更换其他饲料,会病情越来越严重,增加细菌继发感染率,阻碍着猪群良好发育。

1.2 隐性感染病例增多 现阶段随着生猪养殖朝着集约化以及规模化发展,各养殖区都加大了生猪调动的力度,若在诊断时没有察觉隐性感染病猪,会导致出现交叉感染。一些猪场的饲养管理不够科学,饲养密度太高,猪群自身抗病水平低下,很可能导致猪气喘病大范围蔓延,给养猪业造成不利影响。

1.3 易导致猪群继发性感染 感染肺炎支原体,其病变部位为主要肺脏和胸腔,出现组织病变会危害病猪气管和支气管等组织,致使黏膜系统功能发生障碍,病猪的免疫功能下降,呼吸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引发继发性疾病。猪气喘病常与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以及链球菌发生继发感染,加大病猪死亡率。病猪出现继发性感染后会使病理变化更加复杂,导致疾病诊断更加困难,部分病猪的肺脏会出现淤血或者是心包炎。

1.4 春季和秋季多发 冬春季温度偏低,冷风较多,所以养殖人员要做好防寒保暖措施,而一些养殖场一味注重防寒保暖,却忽视了通风工作,导致猪舍内有害物质浓度逐渐加大,刺激呼吸道粘膜,易发生气喘病。饲养管理方法不科学,猪圈卫生环境差、没有做好全面杀毒、管理体系不健全等均会使气喘病发生几率加大,猪舍不及时清理,空气里的肺炎支原体含量增多,也会加大混合感染率,增强治疗该病的困难性。

2 临床症状

2.1 急性型 常出现在妊娠母猪和仔猪身上,病猪的体温正常,呼吸次数会加大,张口呼吸;一般咳嗽次数少而低沉。

2.2 慢性型 病猪早晚吃饭后会发生咳嗽而且是严重性的痉挛咳嗽;咳嗽时站立不动,背部会弓起,颈部甚至头部会下垂,直至咳嗽出分泌物为止。会流鼻涕,体温正常,体态消瘦,发育迟缓。

2.3 隐性型 偶尔才会咳嗽和气喘,发育基本正常,但是射线检查时会发现肺部几乎全部病灶。

3 诊断方法

3.1 临床症状 猪气喘病的潜伏期较长且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养殖人员很难准确判断,发病后出现咳嗽和流鼻涕等症状。如果发病速度较快,会出现一些脓性鼻涕。发病中期咳嗽症状已经减少,但会出现气喘和呼吸频率增加,甚至出现腹式呼吸。发病后期出现张口喘气,而且食欲不振,精神萎靡,逐渐消瘦。

3.2 X 线诊断 诊断该病X 线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在X 线诊断过程中,病猪肺叶内侧和心膈角区有一些不规则阴影,这些阴影的边缘会出现模糊的状态,但病猪肺叶外围并不会出现显著变化。如果病猪出现了合并症,肺部的阴影表现会更加复杂,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分析。如果病猪引发了纤维素性肺炎,会出现分布比较均匀的阴影。

4 预防方法

4.1 药物预防 药物免疫属于猪气喘病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之一,猪肺炎支原体对抗生素类药物的抗力不高,所以药物预防方案有较多选择。如用黄芪多糖与氟苯尼考和多西环素搭配,比例控制在1∶1∶1,浓度介于0.2%~0.5%,拌料或饮水,用于病猪或潜伏感染猪。对发病的猪,给药1 次/d,连用3 d;病猪需连用7~10 d。病情较重的可搭配选用金霉素与支原净,两种药物的用量分别控制在400 ppm、100 ppm,药物比例1∶100,料或饮水,给药3 d。若未出现明显好转则需继续给药3 d,或用强力霉素,用量控制在100 ppm,拌料或饮水给药1 次/d,连用3 d。

4.2 疫苗预防 疫苗免疫的使用十分广泛,多以规模化养猪场为主,通过注射疫苗的方法降低生猪感染概率。关于疫苗接种,仔猪通常可免除接种,8 月龄以上的仔猪,通过颈部肌肉注射,半年注射1 次。成年猪通常于10 月进行免疫接种,主要使用弱毒疫苗。发现生猪发生感染要单独隔离治疗。疫苗注射期间,需将疫苗注射到胸腔内,多以颈部注射为主,可以保证良好效果。首次注射后,禁止使用抗生物类药物,以防对疫苗效果和功能产生影响。对病情较轻的可采取止咳因子肌肉注射。疫苗可选用冻干疫苗,有风险的地区,需于春、秋、冬季节集中防疫。

5 防治措施

5.1 做好检疫管理工作 规模化猪场要尽可能以自繁自养,预防外来生猪携带致病菌。中小型规模猪场在购买仔猪期间需重视做好检疫管理,保证无疫病。对集中养殖的猪场,不论规模大小,全部需隔离饲养60 d 以上,保证外来生猪不染病,并采取严格消毒和集中喂养。由于不同生长阶段的生猪对疫病的感染概率不同,需保证生猪喂养科学合理,严禁饲喂霉变饲料。季节、温度等发生变化时,应对猪舍采取必要的通风与全面消毒,并严格控制温、湿度。要保证仔猪喂养密度合理。为防治病原体出现耐药性,消毒药剂需轮换使用。

5.2 重视环境管理 在环境管理方面需保证通风条件,做好换季通风的同时还要对猪舍进行合理设计,进行集中饲养的时候猪舍高度应当超过3 m,四周墙壁则需预留通风口,规格控制在1 m×0.5 m。针对养殖规模较小的情况而言,猪舍设计期间可以半开放式为主,设置开放通风口,使通风效果可以得到保证。猪气喘病属于非接触传染,可利用空气等介质快速传播扩散,一定要确保良好通风效果,可位于适宜区域建设猪舍,确保良好的通风、光照。猪舍内部需保证卫生条件干净整洁。针对潜藏发病隐患的仔猪应当采取隔离管理。同时对猪舍采取综合管理,做好周期灭菌。

5.3 科学制定免疫程序 现阶段,计划免疫属于常用的预防措施。在制备肺炎支原体疫苗时,其和传统菌苗存在区别,病原体的培养存在较大难度;菌苗培养需要保证安全可靠,并确保不存在毒副作用;接种疫苗的选用需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确保可以有效减轻缓解症状。针对猪气喘病的防治,免疫是关键的一环,所以要制定科学可行的免疫程序,为猪气喘病防治提供可靠保障,确保生猪健康成长发育。

5.4 提前药物预防,科学有效预防 基于临床实践得知,提前进行药物预防,对猪气喘病传播扩散的控制具有较为良好的显著效果。药物预防期间,药物选择需确保高效低毒。基于防治经验来看,敏感性较高的防控药物主要包括喹诺酮与泰妙菌素等。针对药物防治,尽可能以联合用药的方式为主,同单独用药方式进行对比,效果更为显著。与此同时,可同中药药剂搭配使用,使猪群免疫力能够得到有效提高,如黄芪多糖或是免疫肽等,疗效较为显著。临床用药期间,需对泰乐菌素与土霉素等加以重点关注,此类药素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需对用量做出严格控制。针对药物预防,重点在于用药时间合理有效。除此之外,若出现不良应激的情况下,或是邻近区域疫病相对较重时,需保持用药时间不少于2周,确保猪群具备良好的抗病能力。

6 结语

在生猪养殖阶段,疾病是不可避免的问题,而猪气喘病就是其中一种。猪气喘病的危害影响较大,采取科学免疫和防治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意义。猪气喘病的出现多以病菌感染为主,且表现出相应的流行病学特点,务必加强科学免疫和防治,通过科学合理地免疫和防治措施,确保生猪健康成长发育,提高生猪养殖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气喘病猪群猪舍
治疗猪气喘病的措施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冬春换季对猪气喘病的预防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猪气喘病的预防及诊治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猪群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