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混合感染性疾病的诊治方案

2024-04-28 20:47熊方海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1期
关键词:染病感染性猪瘟

周 莉,熊方海

(1.自贡市富顺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自贡 643200;2.自贡市富顺县飞龙镇政府,四川 自贡 643200)

生猪养殖是我国养殖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生猪混合感染性疾病的增多,对养猪业的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了解各类生猪常见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特点和防治方法,在遇到突发疾病时可以迅速诊断,对症下药,精准治疗,有效控制感染性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尽可能降低经济损失。

1 猪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现状

很多生猪感染性疾病的病毒都是从外国传入的。比如近年来传入的非洲猪瘟,使我国的生猪养殖业遭受重创,导致我国生猪的养殖数量大幅减少,不仅导致猪肉供应量减少,还造成了猪肉价格的下降,严重影响了养猪户的经济效益。很多养猪场减少了对疾病防治的投入,比如辞退兽医,减少消毒次数和预防用药等,甚至还减少饲料投喂的数量和次数。生猪生存环境恶化,导致生猪的各类感染性疾病频发。养殖场的生猪呈现新疾病频出旧病不断,旧病变异毒株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猪的死亡率,严重阻碍了养猪业发展。疾病暴发对生猪养殖场是一个很大的挑战,生猪感染性疾病的暴发对那些规模较小的散养户是十分严重的打击,而解散兽医队伍的养殖场更是难以应对。

2 猪混合感染性疾病的病因

2.1 猪瘟和仔猪水肿病的混合感染 仔猪水肿病又称猪胃肠水肿,主要是大肠杆菌毒素引起的急性疾病,表现为突然发热,局部或全身麻痹及头部水肿。营养良好、体格健壮的生猪常发,春秋多发。该病的发生与饲料喂养有很大关系,比如饲料种类单一、营养不足、饲料类型或饲养方式不当、精饲料比例过高等。近几年生猪养殖场在饲料喂养方面做出了很大改进,养殖场较多采用全价饲料,使得仔猪水肿病不再成为威胁养猪业的主要疾病。但近年来由于猪肉市场价格不乐观,或部分养殖场老板过分注重经济效益,忽视饲料的选用,缩减饲料方面的资金投入,将断奶仔猪的饲料换成了低质饲料,难以满足生长发育的营养需要,使仔猪的免疫力降低。如果没有给仔猪注射猪瘟疫苗,很容易感染猪瘟。如果再感染仔猪水肿病,死亡率大大提高,严重影响猪的经济效益。猪瘟与仔猪水肿病混合感染后,仔猪的体温迅速升高至40 ℃且高热不退,初期会腹泻,后期会便秘,继而又会转为腹泻,还会出现呕吐、四肢水肿无力站立不稳、肌肉抽搐、皮下水肿和局部坏死等症状。

2.2 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也称为猪蓝耳病。该病目前在我国呈现高发趋势,发病急且传播速度快。主要传播方式为呼吸道传播,空气、接触、精液等都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该病常见于仔猪。生猪饲养环境差,卫生条件不过关都是该病的诱发因素。近年来,由于非洲猪瘟对养猪业的打击,不少猪场缩减了养殖规模和资金投入,导致猪场条件恶化,卫生条件差,饲养面积减小,单个生猪的活动面积较小,极易导致猪蓝耳病发生。另外,老鼠也能携带并传播猪蓝耳病病毒。该病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如果公猪或母猪中有一方携带病毒,都可能导致仔猪染病。另外,生猪在转运过程中空间密闭不透风,或频繁接种疫苗,或自然条件急剧变化等都可能发生猪蓝耳病。很容易继发感染猪瘟,造成猪瘟和蓝耳病混合感染,加大猪的死亡率。生猪感染后,体温迅速升高且持续不退,皮肤充血、发红,食欲衰退,精神萎靡,站立不稳,身体麻痹等,后期还出现腹泻症状。妊娠母猪感染后会出现流产。部分感染该病的生猪尾部皮肤变成蓝紫色。

3 猪混合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

3.1 猪瘟和仔猪水肿病混合感染 首先应当加强对该疾病的了解,了解该病的临床症状,做到在生猪感染该疾病时能够及时做出诊断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当确诊为该混合感染性疾病后,应将病猪隔离,单独治疗,防止疾病的大规模暴发。还应对其他健康猪进行预防,提高猪的免疫能力,给每头猪接种5 头份疫苗加强免疫。对症状较轻或感染初期的病猪,紧急注射猪瘟高免血清,对一些面临疾病威胁的猪也可注射猪瘟高免血清。同时应当结合猪的体重应用硫酸卡那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钠,防止继发感染。对病死生猪及剖检后的尸体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染病猪污染过的场地、用具、饲料等进行消毒,加强卫生管理,降低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另外,在生猪饲养过程中,应加强管理,提高仔猪的饲料质量,调整饲料配比,以满足仔猪的营养需要,提高免疫力,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降低猪群的死亡率。还应当在仔猪饲料中添加蔬菜和维生素,提高染病猪的免疫力,帮助其更好地消化吸收饲料,促进染病生猪的痊愈。

3.2 猪瘟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 要确认疾病类型,了解该混合感染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必要时应请专业兽医对染病生猪进行检查和确诊。对确诊病猪先注射猪瘟疫苗。如果染病较重或猪瘟疫苗效果甚微,可采用一些抗生素药物,如青霉素、卡那霉素等对染病猪治疗。对呼吸道症状严重的猪,还可用肾上腺素。如果染病猪高烧不退,可用阿尼利定退烧。如果上述治疗缓解症状,可用免疫球蛋白等药物治疗,必要时可在专业兽医指导下配合中药辅助治疗,比如应用黄芪多糖,可增强猪的免疫力,抑制疾病恶化。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当做好该病的预防工作,做好对生猪的健康管理工作。一旦发现疑似症状,要将生猪隔离治疗。并在其日常饮水中加入专门预防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中药饮品。同时还应当对生猪的圈棚和母猪产房进行定期消毒,通风换气,确保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做好保暖工作,还应保持养殖场地环境的整洁卫生。如果妊娠母猪出现流产,应对其及时隔离,对流产的猪胎做好无害化处理,防止疾病的感染和传播。

3.3 把控仔猪的挑选 要防止混合感染性疾病,确保生猪的健康生长,最重要的是仔猪的挑选环节。挑选健康仔猪能降低混合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要在经济能力之内,挑选质量最好、最健康的仔猪。挑选仔猪时,可以到其他养殖场考察,筛选品种和质量最好的仔猪。同时要对仔猪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不会携带病毒,避免对猪群造成损失。

3.4 保持养殖场卫生,做好消毒工作 养殖场的环境卫生直接影响生猪的质量,也会影响到生猪感染性疾病的发生概率。要定期对养殖场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定期通风换气。同时,还应重视养殖场周围的环境,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同时还应防治鼠患,老鼠会携带和传播一些致病原,因此要尽量避免养殖场内有老鼠出现。在养殖场消毒的过程中,应当注意消毒方法,选择合适的消毒药品,并轮换使用,减少消毒药品对生猪健康情况的影响,也要防止病原对消毒药产生耐药性,提高消毒的质量,实现养殖场的绿色发展。

3.5 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做好防治结合 要防止生猪感染性疾病,仅凭治疗是远远不够的,首先应做好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同时做好对染病生猪的治疗工作,防治结合才能实现最好的效果。预防是最重要、最关键的环节,因此要首先做好生猪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工作。首先应当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对生猪进行定期防疫。对生猪的健康状况要定期监控,对生猪进行体检,做到卫生防疫。还应为生猪营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控制冬季夏季养殖场的温度和湿度,确保环境适宜。当生猪出现疑似症状时,应当及时对生猪进行隔离观察。这样才能做到防治结合,从各个环节入手防止生猪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4 结束语

生猪养殖业目前在我的养殖业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位置,但目前正面临着混合感染性疾病高发的瓶颈,严重制约了生猪养殖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应当对目前生猪养殖业中常见的混合感染性疾病进行研究,采取相应措施防治混合感染性疾病。比如选择健康无病的仔猪,比如保持养殖场的卫生,定期消毒,做好通风,另外还要防治结合,预防为主,从根本上杜绝混合感染性疾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染病感染性猪瘟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偶感
感染性肺炎如何选药治疗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均匀网络上SIR模型三种不同逼近方法比较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爱 情
浅谈猪瘟防治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食饵染病生态流行病系统的稳定性与最优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