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现状与提升策略

2024-04-29 10:50
教育观察 2024年3期
关键词:幼儿教师广西幼儿园

林 枫

(广西开放大学文理学院,广西南宁,530023 )

一、引言

《广西壮族自治区“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学前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强化师资保障,打造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1]教师专业发展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是衡量幼儿教师专业性的重要标准,幼儿教师不仅要组织好日常的教学活动,而且要对课程教学进行钻研创新,积极参与各种教育科研活动,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实际教学问题,以此提升自身的教育科研素养。为了解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并提出提升建议,本研究以傅艳艳等人编制的“教师教育科研素养调查问卷”[2]为工具,于2023年9—10月从广西南宁、柳州、桂林、百色、河池、玉林、钦州、贺州八个地区的农村幼儿园中随机选取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该调查问卷从教师的教育科研定位出发,在充分考虑教师教育科研特征的前提下,针对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构成因素进行编制。该调查问卷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人口学信息,即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教师的性别、年龄、学历等内容。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包括科研观念、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四个方面,共有29道具体问题。第三部分以是非题的形式调查教师的科研实践与培训需求情况,是对第二部分科研观念、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的补充。调查问卷通过问卷星在线发放,共获得291份有效调查问卷。291名研究对象的基本信息如下:性别方面,男性36人,女性255人;年龄方面,18—25岁97人,26—35岁93人,36—45岁74人,46岁及以上27人;学历方面,高中或中专127人,大专136人,本科28人。

二、问题分析

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后发现,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现状并不乐观,科研观念、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四个方面的状况均不佳,具体分析如下。

(一)科研观念缺乏

科研观念是开展科研的先导,是教师对“自己能不能做科研”问题的看法,它构成了教师开展一般性工作的基本动机,影响着教师科研的方向。[3]本研究调查发现:89%的研究对象认为科研是一项高深的工作,离自己比较远,不属于自己的工作范畴,认为自己只需要照料好幼儿、按照既定计划完成日常教育任务即可;5%的研究对象认为科研可有可无,对自己的工作没有影响;只有6%的研究对象认为有必要开展科研。由此可见,大部分研究对象认为科研属于科研人员的专有工作,而不是教师的本职工作。

(二)科研意识不强

科研意识是指教师对幼儿园开展科研活动价值的认可意识,以及自身进行科研活动的意愿。[4]本研究调查发现,64%的研究对象希望幼儿园为其提供教学成果评优的机会与条件。大部分研究对象希望通过参与科研解决日常教学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职业认同感。但是,也有部分研究对象表示,自己参与科研是因为“领导要求完成”或“参与科研有机会获得奖励”。这种以评优升职为目的的科研意识对幼儿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不利。

(三)科研知识储备不足

本研究调查发现,只有21%的研究对象在工作中经常查阅教育理论资料,且多为年轻教师,大部分年长教师运用自身经验实施教学活动。对于科研知识和方法的学习补充,83%的研究对象存在认知误区,认为写论文就是做科研,往往只看重科研结果,忽视科研过程中的学习、积累和探索。72%的研究对象反映难以理解教育理论书籍的内容,甚至认为书中的论述与实践不符或脱节。这种认识导致幼儿教师很少研读有助于科研素养提升的教育理论书籍,科研知识储备不足。

(四)科研能力较弱

科研能力是指教师基于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和方法,以严谨的治学作风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教育领域中的某些问题进行探索研究,找出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从而提升教育质量的能力。[4]本研究调查发现,大部分研究对象缺乏系统的科研知识,对教材重点的分析较为粗浅,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学习状态和身心发展状况的观察力较弱,不能有效地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中,难以自主开展科研活动。究其原因,这可能与研究对象的学历水平不高有一定关系。90%的研究对象为本科以下学历,其入职前接受的科研训练不足。农村幼儿园也难以为教师提供充分的科研机会和条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科研能力的提升。

三、影响因素

(一)配置水平偏低

职称可一定程度上反映教师的教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职称结构能侧面反映师资的配置情况。[5]根据2021年教育统计数据,在广西学前教育专任教师中,未定职级的占比为85%,中级及以上职称的占比仅为4%,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占比为18%,专科及以下学历的占比为82%。[6]相比城市,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配置相对较差。因此,从2021年教育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职称和学历结构不够合理,影响了师资配置水平。

尽管当下国家加大了对学前教育师资培养的支持力度,但由于众多因素,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的专业性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同时,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队伍中,还有一部分从小学转岗来的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学前教育专业学习或训练,在实际教育工作中未能遵循幼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此外,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往往更注重技能训练,学生的科研素养未能充分培养,这也影响了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科研素养。

(二)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社会地位不高

本研究调查发现,92%的研究对象认为自己的社会地位不高,不仅体现在薪酬待遇方面,还体现在社会认可方面。在薪酬待遇方面,黎爱群等人调查发现,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工资收入偏低,月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比为 62%,处于最低工资水平。[7]在社会认可方面,广西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整体条件较差,吸引力不足,经常出现师资短缺的问题。为保证人员配备,部分幼儿园会降低招聘要求,招聘一些学历或能力不高的教师。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人们对农村幼儿教师产生刻板印象。此外,本研究调查发现,广西农村地区幼儿园以民办幼儿园为主,获得的政府财政资金支持较少,在教师配置上普遍采用聘用制。缺乏政策和资金支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薪酬待遇得不到保障,从而降低该职业的吸引力。长此以往,农村地区幼园不仅吸引不到高素质的教师,更加速了现有优秀教师的流失,形成恶性循环。这也影响了部分教师从事幼儿教育事业的意愿和状态,不利于长期积累的科研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三)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科研训练较少

本研究调查发现,71%的研究对象希望幼儿园能够提供学习环境,75%的研究对象希望获得培训进修的机会。研究对象表示,面对烦琐的工作内容、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很难有精力和条件参加或开展科研活动。此外,因条件有限,大部分幼儿园未给教师提供系统的科研方法和培训机会,教师无法通过实践练习来提高科研能力。

四、提升策略

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需要多主体的协同发力,包括加大支持力度、健全职后教育培训体系、优化教学管理等方面。

(一)加大支持力度,营造浓厚的科研氛围

开展科研不仅需要教师内部动机的驱动,而且需要外部条件的鼓励与支持。[8]浓厚的科研氛围是促进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的外部力量,相关部门可以通过以下举措激励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积极参与科研活动。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应关注到不同年龄、学历和职称教师的科研需求,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科研训练或指导。另一方面,幼儿园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活动,支持教师组建科研小组,引导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中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发现有价值的科研问题。浓厚的科研氛围能够增强教师开展科研的价值感和成就感,从而增强教师对幼儿教育事业的认同感。

(二)健全职后教育培训体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

职后教育培训体系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条件,相关部门应在职后教育培训体系中融入科研素养培养内容,以提升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科研素养。《行动计划》有关打造高素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要求可为健全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职后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参考。《行动计划》指出,制定幼儿园教师和教研员培训规划,实施全员培训,重点加强幼儿园园长、乡村幼儿园教师、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健全高校、教科研机构和优质幼儿园采用送教下乡、幼教专家下基层、在线培训等方式对帮扶边境、基层、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儿园的长效支持机制。[1]一方面,教育管理部门要积极推进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的常态化与规范化。例如,加大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培训的经费支持,提供包括科研素养提升在内的培训机会,丰富培训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切实提升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科研素养。另一方面,幼儿园要重视教师科研素养的提升,注重园本教研。教师的学习具有整体性、缄默性和情境性等特征,校本培训和学习在教师的专业成长中具有独特作用。[9]园本教研活动是以幼儿园为本位的日常教学研究,以幼儿园园长和教师为主要参与者,旨在有步骤地解决幼儿园的实际问题。对广西农村地区幼儿园来说,通过园本教研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素养、改善幼儿园的教学质量,是较为直接、经济和可行的方式。园本教研活动应以幼儿园为基本单位,以教师为主体,并积极争取教研员、大学教师等外部人员的专业支持,以更好地提升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和科研能力。[10]

(三)优化教学管理,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

烦琐的教学管理任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从而影响其科研素养的提升。为解决这一问题,幼儿园应合理安排教师的教学管理工作,保障教师开展科研活动的时间和精力。同时,教育管理部门应建立合理的科研激励机制,不但在科研数量和经费上给予农村地区幼儿教师一定倾斜,而且将科研成果与评优评先、职务晋升、物质奖励等挂钩,激发农村地区教师参与科研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例如,提供针对农村地区幼儿园的教科研项目,设置农村地区幼儿园科研专项经费。

五、结语

广西农村地区幼儿教师的科研素养与广西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密切相关。但科研素养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需要多主体、多部门通力合作,整合资源,长期助力。教育管理部门应提供政策保障和方向指引,幼儿园应创设浓厚的科研氛围,教师应增强科研自觉意识。

猜你喜欢
幼儿教师广西幼儿园
我爱幼儿园
幼儿教师能力提升策略
欢乐的幼儿园
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三个维度
爱“上”幼儿园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