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
——郑州经开区推进读书活动综述

2024-04-29 11:26戴红燕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4年3期
关键词:开区书香师生

■戴红燕

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郑州经开区教文体局一直重视师生阅读工作,坚持把阅读作为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先导性工程、基础性工程和战略性工程来抓,深入推进“书香校园”建设,大力实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注重工作的系统化、全员化、特色化,提出了“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的读书目标,倡导“人人都是阅读者,人人都是阅读引领者”,努力让阅读融入师生的生活和学习。

一、阅读活动:从课内到课外的延伸

“使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为了推动师生阅读,经开区教文体局把“书香校园”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点,每年开展一次“书香校园”评选活动,以评促建;每年举办一次中华经典诵读大赛和演讲比赛,以赛促读。各中小学大力开展各类读书活动,以活动为抓手,引导师生“多读书、常读书、善读书、读好书”。

2019 年9 月,郑州市启动了中小学午餐供餐工作,经开区教文体局及时响应,创新开展了“午餐+延时”服务,充分利用午餐前后和下午延时服务时间开展阅读活动。“双减”政策实施以来,阅读工作更是被经开区教文体局和各中小学作为课后服务的重头戏。经开区建构的课后服务“1+1+X”模式被评为河南省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典型案例,其中的第二个“1”就是指学生阅读。在落实过程中,各校因地制宜、因需施策,效果良好。如滨河一小常态开展“七个一”阅读活动,外国语二小坚持打造“日、周、月、期、年学生读书工程”,实验小学积极推行“同伴共读、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85 中学定期举办古诗词竞赛活动等。

二、阅读资源:从线下到线上的互联

经开区教文体局按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标准为各中小学配备了丰富的图书资源及配套设施,全区中小学生均图书数量达国家一类标准。各校以师生需求为导向,每年都新增纸质图书。各校购置图书来源、审核经费支出情况列入学校年度考核目标。

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趋势,经开区图书馆将24 小时街头自助图书馆建在学校门口,方便师生借阅。85 中学、实验中学、外国语学校等学校图书馆与郑州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经开区图书馆进行联网管理,实现了资源共享。朝凤路小学、蝶湖小学等学校与大河书局共建校园阅读中心,面向师生和家长开放,致力成为学校的文化高地和师生、家长的精神家园。

在做好线下师生阅读工作的同时,经开区依托超星阅读平台,精心打造师生线上阅读活动品牌,连续6 年举办教师共读活动,面向学生开展“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书香激扬青春”“典耀中华”等主题读书活动,营造了“人人参与、全员共读”的读书氛围。基于数据分析,经开区教文体局每年召开一次线上共读总结表彰大会,推动线上共读常态化、可持续发展。

三、阅读课程:从校本到区本的对接

阅读的关键无非是明确“读什么”“怎么读”“什么时间读”“读得如何”。经开区教文体局鼓励各校“一校一案”“一校一品”,积极探索构建适合本校师生的阅读课程体系,用课程为阅读插上飞翔的翅膀。例如,外国语小学分层分级开设阅读课程;实验小学将阅读与学科课程、思政教育、德育活动相融合,推进阅读工作;外国语二小开发了晨诵课程和读写绘课程……

在各校积极建构校本化特色阅读课程的基础上,经开区教文体局还制定了《经开区中小学演讲课程指导纲要》等规范性制度,倡导全区中小学开设演讲课程,每年评选一次演讲课程先进校。同时,提供专项经费支持部分学校开设英语模联、英语戏剧、科林英语分级阅读等课程。

四、阅读环境:从单一到立体的呈现

良好的阅读环境可以激发师生的阅读热情。经开区各中小学都建有图书馆,各校都开辟有阅读场地,全力满足师生阅读需要。此外,各校充分利用教室、楼梯、廊道等空间建设图书角,在大厅、楼梯、宣传栏等处,布置名言警句、名著导读、学生读写绘摄作品等,让孩子们随时随地都能沉浸于阅读。

例如,滨河一小开辟了低学段绘本馆、中学段图书馆、高学段图书馆三个阅读场馆,每层楼以不同内容、主题设置阅读专区,并在走廊上配置个性化书架,给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书的海洋、书的世界。龙美小学打造了开放型图书馆——“彩虹书屋”,其特点是“三无”,即无岗、无门、无借还手续。

各学校在优化校内阅读环境的同时,还大力引导广大家长积极创造条件,为孩子居家阅读营造氛围。例如,滨河一小倡导家长和孩子每天一起阅读30 分钟,每月评选“最美阅读家长”。瑞锦小学以家长学校为载体,积极组建“妈妈读书会”学习共同体,为家长提供阅读指导,促进亲子共读,让阅读影响一个家庭。

五、阅读机制:从制度到习惯的升华

经开区教文体局注重阅读工作配套制度建设,在“书香校园”建设、课后服务落实、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等方面建章立制,从时间、场所、人员、课程、资源、经费和评价等方面系统推进,确保阅读工作有序、稳定、长效开展。各中小学纷纷建立图书管理制度、荐书制度、师生阅读激励表彰制度等,明确责任,把好阅读关,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在制度的保证和激励下,师生阅读由被动到主动,学生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例如,锦凤小学建立图书自主管理制度,全校图书管理实现了学生自治。龙美小学、蝶湖小学四年级学生阅读量高达1000 万字,“人人会写诗,班班有诗集”成为校园特色。

六、阅读指导:从好读到善读的进阶

阅读是一项技术活,仅仅“想读书”“好读书”还不行,还应“会读书”“读好书”,这样才能实现“读书好”的目的。每周至少开设一节阅读课,这是经开区对各中小学推进阅读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各学校定期推出具有校本特色的推荐书目,形成校本化、序列化、梯度化的阅读阶梯,供学生根据自身成长需求自主阅读。局长、校长、教师也会适时荐书,引领阅读方向。各学校在课后服务中均开设了读、写、演、讲、诵、辩等各类社团,既丰富了课后服务内容,又提升了学生核心素养。

量变带来质变,近年来经开区学校和师生在各级各类“书香校园”评比、诵读比赛、诗词大会、汉字大赛等活动中取得了骄人成绩,如《以阅读为支点,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获河南省义务教育阶段校内落实“双减”工作典型案例,学生读书案例获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优秀案例,“书香经开”项目获评河南省“终身学习品牌项目”,等等。

书香氤氲,书声琅琅。在阅读赋能中,经开区青少年学生精神气象日渐丰盈,学校文化内涵日渐厚重,实现了风景这边“读”好!

猜你喜欢
开区书香师生
宁乡经开区“万名工人学党史”
书香万卷,前行万里
徐州经开区打造“三个一”安全监管模式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张家港经开区统筹推进安全与发展
一场被书香浸染的演讲
最是书香能致远
书香何来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