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各地的春节“味道”

2024-04-29 05:02
青岛画报 2024年2期
关键词:共生中华文化联合国

2023年12月22日,第78届联合国大会协商一致通过决议,将春节(农历新年)确定为联合国假日。决议的通过,将赋予这一传统佳节更多世界性,推动春节丰富文化内涵的广泛传播,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如今已走向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把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春节。一些国家政要、国际机构领导人在农历新年发表祝词,已成为春节期间的“固定节目”。春节,已不仅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春节,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等中华文明理念,也承载着家庭和睦、社会包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全人类共同价值。中国推动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的务实行动。春节正式成为联合国假日,积极体现联合国倡导的多元、包容文化价值理念,必将有力促进世界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

巴西东北部城市累西腓地标“零点广场”,光影交错、乐声悠扬,一场春节大型灯光秀点亮了这座老城的夜空,鲜艳的五星红旗、红灿灿的中国剪纸、吉祥的灯笼“福”字……拥有近200年历史的古建筑披上了喜庆的中国春节盛装。2022年11月,累西腓市政府通过法案,成为巴西首个将中国春节设立为官方节日的城市。

世界同欢庆,环球共此时。春节,广受欢迎、愈加红火,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文化盛事。春节以中华文化自信亲和、崇尚共生的魅力,为各国人民带去春的祝福和温暖,拉近彼此距离,让东方古国与世界同频共振、相知相融。

在沙特阿拉伯利雅得“世界大道”公园,6块大型电子屏幕一起点亮“中国红”;在英国伦敦,巨型摩天轮“伦敦眼”亮起红色和金色;在美国旧金山联合广场,龙的雕塑带来热烈、浓郁的节日气氛;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新春龙舟大赛点燃春节的活力;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龙年主题展览讲述着古往今来东方世界赋予龙的美好寓意……

春节走向世界的背后,是日益提升的中华文化影响力。放眼全球,动荡、战乱等种种问题持续困扰世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和霸凌行径大行其道。中华文化秉持“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价值取向,追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的高远理想,推崇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这些都为回答世界之问提供了重要启示。

过去的一年,世界并不太平,人类依然面临严重挑战与威胁。春节,寓意春天的开始,饱含人们对万象更新的期盼。在21世纪国与国日益相互依存、命运与共的时代背景下,世界拥抱春节,也在期待拥抱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

中国与世界相约“春节时刻”,在“中国红”传递的喜庆中,一同拥抱春天的生机、跃动和希望,一道携手并肩前行,共期美好未来。

猜你喜欢
共生中华文化联合国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联合国呼吁提供55亿美元以免3400万人陷入饥荒
人与熊猫 和谐共生
共生
汉字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优生共生圈培养模式探索
联合国提议2015年召开第五届世界妇女大会等5则
中华文化传承创新的路径建构
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