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024-04-29 15:38苏敏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应用

苏敏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食品安全与人们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食品安全标准是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石,也是我国处理食品安全问题的主要法律依据,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本文旨在深入探讨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期为食品安全保驾护航。

关键词:食品安全标准;食品安全管理;应用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in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peoples attention to food safety issues is also increasing. Food safety is closely related to peoples health. Food safety standards are the cornerstone of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nd the main legal basis for dealing with food safety issues in China. They play a vital role in ensuring food quality and safety. Relevant departments should strengthen the implementation of 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ystem.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of food safety standards in food safety management practice, in order to escort food safety.

Keywords: food safety standards; food safety management; application

近年來,食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尤其是“3·15”曝光的各类食品安全问题,更是引起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广泛关注,对食品监督、检验等相关部门起到一系列警示作用。食品安全标准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工具,其制定与实施在食品安全管理中占据重要地位,成为确保公众饮食安全不可或缺的一环。为确保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食品消费者的权益,可通过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对食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实施全面而有效的监管[1-2]。自2013年起,我国着手开展食品安全标准的整合与清理工作,至今已完成近5 000多项食品卫生标准、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以及食品质量标准的梳理与优化,以消除现有标准体系中存在的交叉重叠、矛盾冲突等问题。然而,在食品生产与管理实践活动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影响我国食品生产和经营工作,阻碍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顺利推动。因此,需要合理应用食品安全标准,全面提升食品安全的整体水平,保障人们的生活质量,确保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1 食品安全标准概述

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对于确保食品质量和维护消费者权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规范食品生产和经营行为,促使企业加强管理和技术创新,提高食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同时能增加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促进食品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主要由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和颁布,在食品安全标准制定过程中不仅要满足国家要求,还要充分考虑实际的食品生产需求和行业特点,以确保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3]。

食品安全标准主要包括五大方面。①食品质量标准中应规定食品的各项指标和要求,如食品的成分、营养价值、微生物限量等,从而确保食品的品质和卫生。②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中,应详细规定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种类、最大使用量和适用食品范围,以保证添加剂的安全性和合理使用。③农药残留限量标准中应规定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的最高限量,保护消费者的健康,防止摄入过量的农药而对人体产生潜在危害。④食品安全生产标准应规定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操作规范和设备要求,确保食品生产过程的卫生和安全。⑤食品包装和标签标准中应规定食品包装和标签的要求,包括标签上的食品成分、营养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便消费者了解食品的相关信息[4]。

2 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实践运用

2.1 食品检验方面

食品检验能为监管部门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助力其精准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也能够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客观、科学的评估依据。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食品检验机构可以根据标准制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和指标,对食品进行检测和评估,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同时,食品安全标准能够为食品检验结果的解释和评估提供依据,如果检验结果超过标准规定的限量或指标,表明该食品存在安全风险,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如召回食品、停止生产等[5]。此外,在没有特定的检验方法或指标时,可以参考安全标准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检验。如果某种食品没有明确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可以参考其他类似食品的标准进行评估,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2 行政执法方面

食品安全标准在行政执法中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可以帮助监管部门进行食品安全管理和监督执法。食品安全标准本身具有法律效力,是国家对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进行规定的规范性文件,监管部门可以根据食品安全标准制定相应的执法规则和标准,对食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执法,依据食品安全标准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罚和制止,从而保障食品安全。同时,食品安全标准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可操作性,相关标准明确规定了食品的成分、微生物限量、农药残留等指标,监管部门可根据相关标准制定相应的执法检查项目和方法,对食品进行抽检和检测,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一旦发现食品不符合标准要求,监管部门可以依据标准进行相应的执法,以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此外,食品安全标准为行政执法提供了公正和统一的依据,由于食品安全标准经过科学研究和专家评审,具有一定公正性和科学性。监管部门实施行政执法工作时,可依据食品安全标准进行判断和评估,避免主观臆断和个别偏见的影响,保证执法的公正性和统一性[6]。

2.3 刑事司法

食品安全标准在刑事司法中可以作为刑事案件审理和判决的依据,保障食品安全,维护公共利益。食品安全标准可为刑事司法提供量化的指标和证据,食品安全标准明确规定了食品质量和安全的要求,包括食品的成分、微生物限量、农药残留等指标,一旦发生涉及食品安全的刑事案件时,法院可以依据这些标准对食品进行检测和评估,判断食品是否符合安全标准,并作为证据用于刑事审理,有助于查明事实和判定罪责。同时食品安全标准可为刑事司法提供判定标准,如果发生食品安全案件,法院可以根据食品安全标准来界定罪名,对违法行为进行定性和定罪,维护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此外,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能够为刑事司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技术支持,在刑事司法中法院可依据食品安全标准进行食品检测和鉴定,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证据的收集和分析,确保刑事审判的公正性和科学性[7]。例如,2022年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实施过程中坚决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开展专项整治、严厉查处违法行为,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监管工作,颇具成效,通过食品安全治理保障食品安全,其中食品安全违法案件51.86万件、吊销许可证2 123件、移送公安机关5 147件,涉案货值金额达到10.91亿元,全年共责令停产停业194家。

3 食品安全管理应用食品安全标准现状

在实际的食品生产经营过程中,行业标准和部门标准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食品生产过程中存在标准不明确的情况,从而削弱食品安全标准的应用价值。同时,部分企业对食品安全标准的重视不足,企业领导层的法律意识和生产责任意识不强,没有将食品安全标准作为生产依据。个别企业为降低成本使用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剂,给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此外,在食品安全管理环节中,部分工作人员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理解不透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食品分类系统的准确界定。另外,一些食品安全标准中有特殊性注解,对指标的限量值有所限定,但部分人员忽视了这些特殊注解,无法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4 食品安全管理应用食品安全标准优化策略

4.1 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

当前,我国面临着食品安全标准交叉的问题,为提升食品安全标准在我国的法律地位,需构建统一、权威性的安全标准,以避免在我国各个地区开展食品安全管理活动时出现“一地一证”的情况。为实现这一目标,相关部门需要结合各地区的食品类型,逐步完善食品安全标准并提升其法律地位,避免食品行业出现标准不统一的情况,通过制定统一、权威的安全标准,确保食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质量和安全水平得到有效监管和控制,保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充分认识到食品安全标准落实工作的重要性,加强与不同执法主体的沟通,以提高执法主体间的沟通效率,减少各个部门与企业之间在食品安全标准上的矛盾,通过形成合理的执法局面更好地保障食品安全。此外,为实现这一目标需加强对食品安全标准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强化对各地区的监督和管理措施,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情况,加强对企业的监督,确保企业按照安全标准生产和销售食品,加大食品领域的执法力度,确保食品安全标准得到有效贯彻和落实[8]。

4.2 优化食品安全标准机制

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涉及多个方面,主要包括前、中、后的管理活动,这些活动的有效开展需要在全过程中渗透食品安全管理的理念,以指导各个部门的工作有序进行。为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相关部门需要做好标准统一工作,确保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部门标准之间的协调一致,以避免不同标准之间的矛盾问题。新标准发布后,为确保其得到准确理解和有效执行,可通过多个渠道在全国范围开展宣传活动,以调研食品安全标准的执行情况。同时,需要做好安全食品标准的追踪工作,以确保标准质量具备权威性和科学性,确保各部门与管理机构之间的工作能够顺畅衔接。

4.3 开展食品安全标准宣传工作

针对部分食品生产企业在食品安全标准应用方面存在的意识不足问题,需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普及工作,可以提高食品企业对食品安全标准的认知和理解,提升食品生产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公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食品产品。此外,宣传工作还可以促使企业建立健全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升其管理水平和能力,培养负责任的食品企业文化。同时,为加强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工作,相关部门可开展多样化的宣传活动,以帮助食品企业深入理解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激发企业严格控制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积极性,从源头上实现对食品安全的把控。此外,在宣传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部门应以权威、科学的方式进行解读,向企业提供准确、实用的食品安全知识,帮助企业建立正确的食品安全观念。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工作内容应突出强调食品安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食品生产企业自觉肩负起保障食品安全的重任,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安全可靠的食品产品,共同构建一个安全、健康的食品环境。

4.4 促进食品安全信息化管理活动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交流渠道逐步拓展。在食品安全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使用抽样系统、业务管理平台以及共享数据和标准系统等工具,打破地域和空间方面的制约。为推进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完善,需加强食品安全监测的现代化与专业化建设,以具有法律效力的安全监测报告为依据,确保食品安全管理的高效实施。同时,需要构建全国性的食品安全信息平台,助力地方政府部门实时掌握地区性的食品安全管理执行情况和专业监测数据。通过对比分析各地的食品安全标准确保新政策得到准确解读和落实,提升食品安全管理的效率和质量,切实保障人们的生命健康。

5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保障人们的饮食安全,避免各类食品安全问题的发生,相关部门需在食品安全管理环节深入实施并有效应用食品安全标准,提升食品安全标准的法律地位,做好对食品安全标准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周晶,吴灵敏,徐成辰,等.基于農产品及食品元素分析使用的标准品现状与管理对策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23,51(24):218-222.

[2]燕娜娜,崔敏,徐伟杰,等.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实践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标准化,2023(20):159-162.

[3]陈璇,胡继兵,钱骏峰.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3,14(8):1-4.

[4]邢邵平.食品安全标准跟踪评价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食品工业,2023(7):34-35.

[5]马立霞.销售组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简述[J].质量与认证,2023(2):71-73.

[6]张泓,隋海霞,邢航,等.食品接触材料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建设[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2022,34(5):1010-1015.

[7]杨韬,程宇斐,黄建萍,等.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在食品质量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食品工业,2022(7):52-53.

[8]方海燕.从食品安全现状谈食品安全标准化体系的建设[J].现代食品,2021(13):17-19.

猜你喜欢
应用
配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探讨
带压堵漏技术在检修中的应用
行列式的性质及若干应用
癌症扩散和治疗研究中的微分方程模型
红外线测温仪在汽车诊断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微课的翻转课堂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