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装打码缺陷分析及管理措施

2024-04-29 15:38孙成虎徐亮曹辉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生产日期食品包装管理措施

孙成虎?徐亮?曹辉

摘 要:食品包装打码是赋予食品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等内容,是消费者选择和判断食品新鲜程度的标准,也是产品质量追溯的重要依据。食品在打码过程由于设备故障、人为设置错误等因素,会出现缺陷,缺陷产品进入市场不仅会侵害消费者权益还会给企业造成损失。本文结合食品包装打码常见的缺陷投诉情况,多方面系统分析了缺陷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为食品企业的包装打码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食品包装;生产日期;打码缺陷;管理措施

Analysis of Defects in Food Packaging Code Print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Abstract: Food packaging code is a standard for consumers to choose and judge the freshness of food, as well as an important evidence for product quality traceability, which is assigned information such as production date, batch number, and shelf life to food. During the production process of food, there may be printing defects due to equipment malfunctions, personnel operation error, and other factors. Products with such defects enter the market not only infringe upon consumer rights and interests but also cause losses to enterprise. This article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causes of defects from several aspects based on consumer complaints, and proposes a series of practical and feasible management measures,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food enterprises to manage packaging code quality.

Keywords: food packaging; production date; printing defects; management measures

預包装食品的生产日期、批号、保质期限大多是通过打码的方式来实现的。常见的打码方式主要有5种,分别是喷墨打码、墨轮打码、色带打码、钢印压码和激光喷码[1]。打码在生产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缺陷,标识缺陷既不符合国家标准和食品安全相关法律的要求又影响消费者对食品能否食用的判断,更是很多职业打假人重点关注的内容,处理不当会严重影响企业的品牌形象,因此在生产过程对包装产品打码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确认和检查至关重要。目前的打码质量检测设备重点针对喷墨喷码和激光喷码方式,对漏喷、位置错误等缺陷的识别率较高,但针对字符不清、字体不对等缺陷往往无法取得理想识别结果[2],人工对打码质量进行检查仍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本文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对预包装食品的打码缺陷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打码质量及人工检查的管理措施,供食品行业人员参考。

1 包装打码缺陷分析

为了保证食品打码质量,食品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会对打码质量进行检查,即便如此,仍会有打码缺陷产品出现并流入市场。笔者对方便食品和预制菜行业质量投诉情况进行了统计,发现方便食品和预制菜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打码缺陷投诉。从表1可以看出,预制菜和方便食品打码缺陷投诉在质量投诉中的比例分别达到9.13%和7.37%,在预制菜行业打码缺陷投诉仅次于异物投诉,不容忽视。

朱为[3]、李祥等[4]研究发现,食品生产企业在对包装食品日期进行喷印过程中通常会受到机械或者外部因素的影响导致喷码出现漏码、错误码、移位码、字符模糊等缺陷。笔者对食品行业包装打码缺陷投诉进行了统计,与上述研究情况基本一致,主要有无码、模糊码、重码、错码4种情况。从表2可以看出,模糊码在食品打码缺陷中投诉占比最大,可能和打码设备状态,油墨、色带等质量及运输过程中的产品摩擦等多种因素有关;无码投诉占比也较大,超过28%,但其造成的后果却比模糊码严重。

2 包装打码缺陷产生原因

2.1 人员

生产人员对打码设备操作不熟练,在打码格式设置、调整,字模的更换,喷码设备的清洗、油墨的更换,打码质量的检查过程中操作不当或者不认真都会导致打码缺陷的产生,常见的缺陷类型见表3。另外,人员长期对打码进行质量检查特别是在晚上极易产生视觉疲劳,如不能及时发现缺陷并采取措施,就会产生批量的不合格产品并导致经济损失。

2.2 设备

在工厂环境下,喷码机长时间连续运转会产生程序错误、喷嘴烧毁、堵塞、污染,喷头压力不足、墨水不足等现象,因此生产日期的标识也会出现字符漏印、断裂、涂抹、日期错误等缺陷。色带和钢印打码频繁与色带和包装材料接触,产生磨损;压缩空气供应不稳定导致打印头的下压力不足而漏印[5];色带未完全移动到位,导致字符上下断裂,生产过程中停机,再次开机后,色带二次打印会导致重码。

2.3 物料

色带打码所用的字模使用时间过长会出现磨损,出现打码缺陷,经常出现8和3,6和9,2和5字模磨损后区分不清。有的色带质量不好,印出的字码模糊连片、重影或字符颜色过淡。色带打码在带有油性的食品袋上的打印效果不好,这是它的主要缺陷[1]。质量不好的油墨喷码后不能快速渗透和干燥,产品在运动过程中会导致模糊或失全。质量差的油墨也很容易堵塞喷头导致喷码中断,导致无码情况。

2.4 方法

产品打码如果缺少标准化的系统管理,如对打码内容、格式、字体的设置,打码设备操作人培训、更换,打码质量检查没有统一规定,就容易出现缺陷。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刚开机或打码设备出现故障再次启动,打码没有检查或虽有检查没有双人复核,导致打码出现错误的概率非常高。喷码设备停用时没有用清洗液及时清洗,停用时间较长,再次开机就极易堵塞喷头。发现缺陷后没有正确的处置方法,如发现产品打码出现缺陷进行返工挑选,但未对有隐患的产品进行严格隔离且逐一挑选,导致缺陷产品流到下道工序。

3 包装喷码质量管理措施

3.1 建立食品包装打码标准

企业应根据打印设备、产品种类、包材类型等实际情况,制定食品包装打码标准,对打码位置、字体大小、排版格式,生产工厂代码、生产时间年月日、生产线及班次代码等进行规范,可采取如图1所示的模式。

打码要求字迹清晰,字体大小根据包材做到比例适中,不能有倾斜,打码区域的选择或设计应便于字体的清晰识别。可以在年底把下一年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设计和计算好,制成一张生产日期/保质期表,由相关领导审核批准,下发到生产车间,产品打码前按此表执行[6]。

3.2 打码的设置和检查

(1)打码机启动前或者调整喷码信息,由打码操作工检查喷码机配套物料(字模、色带、墨水/稀释液/清洗液、清洗瓶等)是否配套齐备,按照上述包装打码标准设置喷码信息。

(2)刚开机先打在空包上,每列各取一包空包,双人对打码是否符合标准进行确认。从包材上剪下打码部分交给品质管理人员贴在打码检查记录表上,经领导审核。工作过程中随时观察打码质量,如印字模是否模糊、喷码机喷头是否堵塞,必要时进行清洁,清洁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3)喷码操作工和质量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打码质量。所有打码设备打出的产品需按顺序放在一起检查。如果只是随机抽查一个打码机的打码质量就会忽略其他打码质量,放在一起检查形成对比反差,容易发现存在的差异。在检查打码质量时,要对照打码标准逐字符检查,边检查边朗读出来,通过声音刺激大脑神经,做到大脑和眼睛对字符判断的一致性。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增加先进的喷码检测设备,据朱为[3]的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喷码质量检测技术对喷码不合格产品的漏检率为0%、误检率为0.02%,即准确率为99.98%。

(4)生产过程中如发现打码模糊、错误等,应立即停机将受到影响的产品隔离存放,自发现问题的时间点向前排查至上次检查的时间点,直到完全符合要求为准。对问题产品进行完全返工处理并进行彻底清场,故障排除后重新打码时应和刚开机一样,确认打码质量并进行双人复核。

3.3 设备管理

企业应根据生产设备和食品包装材质选择适合的打码设备。例如,预制菜的多列拉伸膜包装机更多的是应用热转印打码机,包装膜较薄的产品如袋装方便面如果采用热转印打码机容易破坏包材,纸质材质的包材使用喷墨喷码机油墨的渗透效果更好。喷码设备长期运转,油墨在喷嘴周围堆积、凝固导致喷嘴失效,因此应定期对喷码设备进行维护和清洁,特别是停机时间较长时,应排空墨水用清洗剂进行彻底清洗。不同品牌打码设备价格差异大,其打印质量的稳定性和故障率差异较大,企业应慎重选择。

3.4 物料管理

打码设备的物料属于耗材,色带打码、钢印打码都会用到字籽,长时间使用出现磨损是必然的结果,因此必须多配几套相同的字籽,更换下来的不合格字粒一定要及时处理掉,防止误用。要选择清晰不模糊、附着性好的色带,新采购的色带要先试用,合格后再批量使用。对于喷墨喷码机来讲,墨水是非常重要的,应选用与喷码机匹配的墨水,切忌只图低价不考虑质量,否则喷码机故障率会非常高,严重影响喷码质量和生产效率。

3.5 人员管理

企业应对打码设备特别是喷码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培训,确保其熟练操作。制定打码管理制度,对食品包装打码标准,打码改变、检查,双人复核,出现打码缺陷的处置措施等进行规定,同时组织全员进行学习,做到全员参与打码质量管理。

4 结语

食品包装打码缺陷是常见的质量投诉之一,是每个企业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根据生產设备特性、包装材质、生产环境科学合理选用打码方式和设备,是确保打码质量的基础。企业可以引进食品包装日期喷码智能视觉检测系统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准确率;制定打码管理标准和质量管理规范,针对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采取有效的检查确认方法,做到智能检测和人工检查相互协同,在实施的过程中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持续改进,预防和减少打码缺陷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汤繁稀,杨钦,杨明朗.食品包装生产日期打印的规范化研究[J]包装工程,2016,37(22):186-190.

[2]袁先珍.食品包装日期喷码检测系统设计[J]包装工程,2020,41(5):109-113.

[3]朱为.应用于饮料包装的复杂背景喷码质量检测方法[D].长沙:湖南大学,2020.

[4]李祥,李培英.食品袋体日期喷码缺陷检测系统设计[J]食品工业,2021,42(3):227-229.

[5]井泽坤.食品包装喷码缺陷视觉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21.

[6]熊传武,王海.食品安全管理实践集[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22.

猜你喜欢
生产日期食品包装管理措施
生产日期何时不再难找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设计优秀作品选登
食品包装机械的自动化技术
生产日期“易除抹”不是个小问题
如何识别改期食品
食品包装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