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风险管理与机遇

2024-04-29 15:38朱国英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质量安全机遇风险管理

朱国英

摘 要: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新时期背景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水平较以往得到了显著提升,相应的检测机构也因此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风险挑战。本文简要分析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的风险管理因素及机遇条件,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行业发展状态,探索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提供一定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风险管理;机遇

Risk Management and Opportunities for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Organizations

Abstract: With the improvement of peoples health awareness, the quality and safety issue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are increasingly receiving attention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he technical level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e past, and corresponding testing institutions have thus ushered in new development opportunities and risk challenges. This article briefly analyzes the risk management factors and opportunity conditions faced by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institutions, and proposes corresponding risk response strategies, hope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and basis for relevant industry staff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the industry and explore the long-ter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ath of the industry.

Keywords: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and safety; testing agency; risk management; opportunity

农产品质量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直接影响,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而影响农产品质量的因素多种多样,在实际检测过程中,必须进行多方面综合考量,并且采取可靠的检测技术,以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性。这就需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充分了解相关风险因子的前提下,合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同时还要积极抓住时代机遇,不断提高检测技术水平,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

1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的风险管理因素

1.1 法律、法规风险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是一项非常嚴肃的事情,检测机构所出具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强的法律认定属性。一旦检测结果出现较大偏差,形成食品安全事故,相应的检测机构需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第六十五条规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检测人员出具虚假检测报告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没收所收取的检测费用,检测费用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检测费用一万元以上的,并处检测费用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罚款;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当与农产品生产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1-2]如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存在徇私舞弊现象或者所聘用的工作人员缺乏足够的法律认知,很容易在业务开展过程中,发生法律风险事件。另外,行业发展状态并非一成不变,既有法律、法规也会随着行业变化逐渐出现漏洞,法律、法规制度的滞后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风险防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 管理机制风险

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因素存在于农产品产出的任何一个环节,因而要想获得可靠的质量控制效果,必须完善全过程生态管控机制。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在这方面的管理体系显然还存在一定欠缺,管理标准不够严格,或者未达到高度统一,导致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风险事件。比如,检测合同的填写检查不严格,容易出现合同信息不明确、不齐全,甚至约定的检测方法不适用于实际产品等问题,后期产生矛盾冲突。再比如,检测期间数据记录不详细,或者标识不清晰,一旦出现偏差无法快速、精准定位问题来源并及时进行有效的责任追溯,久而久之,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员的个人责任意识就会下降,形成恶性循环。此外,检测后的农产品保存也缺乏足够可靠的监管机制,产品采用了不恰当的方式保存、保存环境不合格等问题频出[3-4],同样是引起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风险的一大重要原因。

1.3 资源配备风险

在市场化经济背景下,我国农产品销售市场目前呈现出明显的不稳定性特征。农产品检测机构很难面面俱到,对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检测范围也相对有限。扩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覆盖面,或者提高检测精度,都需要人力及物资的支持,投入成本较高。特别是一些先进的检测设备,目前还未完全实现国产化,设备购置费用偏高,加上需要聘用高端技术人才,需要使用大量的电能、水资源以及化学试剂,检测机构的现有经费往往难以满足该需求。人力、物力不能及时配置到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当面临复杂且快速更新的产品质量危害因子时,检测机构落后的检测能力自然会导致各种各样的风险。

2 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迎来的机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我国各个行业都被注入了全新活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行业也不例外。特别是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为该行业的检测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帮助。①借助大数据技术,海量检测数据得以进行智能化分析处理,大大减轻了人工劳动成本,提高了数据分析的效率,而且还消除了人为计算分析可能出现的错误隐患,提高了数据处理结果的可信度。如此一来,便可以轻松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内容,丰富检测指标,进一步完善检测项目,使得检测信息更加全面到位,从而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度[5-6]。②自动化技术的诞生,使得很多检测工作由机械代替了人工,实现了智能化作业,进一步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效率。通过将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先进科技与大数据技术相融合,各个检测环节的数据信息还能够实时共享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信息高度共享,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异常,都能够第一时间进行警示,提醒工作人员采取措施加以处理。由此可见,大数据技术等先进科技的深入应用,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带来了很大机遇,如何利用新时代技术优势,提高检测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降低食品质量安全检测风险,已然成为相关机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的事项。

3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对管理风险的有效策略

3.1 建立健全法律、法规管理体系

为了能够适应不断变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需求,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部门应当着力建立一套长期的、动态的法律、法规完善机制。针对不同时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现状,应出台不同的质量安全检测法规,而非长期一成不变地采用一套法律、法规体系,这样才能有效防止因为法律、法规条文滞后于实际情况,导致法律、法规制度成为形式化管理文件。比如,在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线上销售渠道增加,相关法律、法规制定部门应当及时建立和完善该类农产品的相关质量安全检测法律、法规管理体系,消除该方面的法律管理盲区。法律、法规的制定应当尽可能精细化,使得检测机构的各项检测工作都能够有据可依,避免检测机构因为对法律条文理解不够准确,而面临不必要的处罚。同时这样也有助于减少条文漏洞问题的存在,从而提高法律、法规的可依赖性。此外,法律、法规条文中所规定的惩处办法应当具有合理性,避免惩处过轻不足以引起检测机构的重视;或者惩处过重,使得检测机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弄虚作假。

3.2 建立安全可靠的综合管理机制

根据以往的管理经验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风险问题基本都是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或监管力度的不足。因而,要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风险防范和控制能力,需要着重做好制度体系的完善工作。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采取措施。

3.2.1 建立标准化的检测管理制度

只有检测标准统一化、规范化,才能最大限度减少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进而获得理想的检测结果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控制效果。比如,对于不同类型的农产品,应当分别采用何种检测技术、检测设备、检测分析软件;按照什么样的检测步骤开展检测工作;需要由具备何种资质的人员执行检测工作以及检测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需要以何种格式进行存储等,都需要列入标准化检测制度文件[7-8]。在开展实际检测工作的过程中,检测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标准化操作要求执行各环节任务,不可擅自省略或变更操作流程及操作方法,以免造成检测数据误差。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较为复杂,该项目标的实现难度也较大,检测机构可以引入先进的智能化监控设备,确保各项标准落实到位。

3.2.2 完善风险识别评估机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除了能够确认农产品品质以外,还可以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农产品质量风险类型,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质量管理策略。要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风险管理能力,完善其风险识别评估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融合背景,农产品检测机构可以积极引入危害分析及關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HACCP)管理体系,从农产品的生产、流通到销售等各个环节,对产品进行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监管,确立关键控制点,然后利用大数据采集技术,对各节点的数据进行完整记录,并自动完成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管控标准的比对,及时发现偏差项,并进行警示提醒,提高农产品质量风险的识别率[9]。对于风险评估的指标,检测机构也应予以必要的补充,除了与产品本身质量相关的指标以外,还应适当增加与市场预测、行业发展目标等相关的内容,全方位、多维度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进行评价。这样不仅有助于减少常规风险问题的发生,还可以起到对未知风险的预测和防范作用,提前发现并遏制风

险因子。

3.2.3 健全风险管理责任体系

现阶段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对于人力的依赖程度还相对较高,而且即便引入智能化技术代替人工,在传统管理模式向智能化模式转变的过渡期间,也还需要大量的技术人员提供支持。日后智能化技术完全引入之后,还会产生新的风险挑战,同样也需要一定的人力资源参与其中,进行管理体系优化改进。为了能够明确管理责任,提高责任追溯能力,检测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健全风险管理责任体系。对于各项检测工作,应当指定风险管理责任人,并按照具体工作内容,制定月度或年度管理计划,定期组织相关人员上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风险情况,确保风险管理计划能够按要求执行。同时也要专门组织一支复合型人才队伍,主要负责制定风险管理制度,确保检测流程、检测标准的合理性、合法性与可行性。与此同时,检测机构也要重视风险管理的培训宣传工作,不断强化检测技术人员的风险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自身岗位职责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感。

3.2.4 建立全方位的监督管理体系

制度的有效落实离不开可靠的监督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督管理制度,构建全方位的监督管控体系,不断丰富检测内容,提高检测要求,从而充分发挥检测人员的个体能动性,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行业水平的不断提升。其中,要特别注意完善关于检测风险评估类的文件,从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多个阶段,做好风险防范工作。同时要完善日常风险识别机制,做到定期审核、评估、改进,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风险控制的警觉意识必须时刻“在线”。此外,监督管理体系的建立还需要与奖惩机制深入联动,当发现与质量安全检测标准不符的问题时,应第一时间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避免质量不过关的产品流入市场;同时也要针对检测机构自身的行为进行全面监督,一旦出现不按规范要求执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任务的现象,同样需要及时叫停检测工作,并且采取必要的惩治办法。而对于过程中积极发现并消除检测安全风险的人员,应当给予相应的奖励,以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3.3 加大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工作的资金投入

除了上述策略以外,要想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效率及检测质量,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还要加大对质量监管部门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强有力的政策,投入充足的人力物力资源,才能从根本上发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作用。资金投入的范围主要包括检测设备的购置与维护、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市场的规范化建设等。其中,加大对相关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设备的扶持力度尤为重要。现代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类型多样化,传统的检测技术已经表现出明显的落后问题,采用先进的检测设备辅助检测,是当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技术改革的必经之路[10]。与此同时,高精尖人才的引入也不可或缺,在技术变革的过渡時期,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完成技术更新,在人才聘用和技能考核方面,检测机构要相应增加资金投入比例,以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实力,使检测过程更加高效、快捷、先进,适应新时代下农业结构的升级发展。

4 结语

经过以上分析阐述不难发现,在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面临着较大的风险管理挑战,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对检测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行业工作人员应当对此形成全面而正确的认识,立足长远,以前瞻性的眼光看待行业发展趋势,并积极学习先进的技术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综合能力,为行业的技术革新提供充分的技术支持。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也要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发现既有检测技术中的不足,并努力融合新技术方法,探索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新路径。这样才能适应行业发展趋势,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的长效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EB/OL].(2022-09-02)[2024-02-03]. https://www.moa.gov.cn/govpublic/ncpzlaq/202304/t20230418_6425498.htm.

[2]赵明明,朱玉龙,王婧,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刍议[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23(5):15-20.

[3]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机构运行与管理[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20.

[4]马祖力亥.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质量控制工作探析[J].新农民,2020(25):21.

[5]师红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体系构建及运行管理[J].兽医导刊, 2019(18):28.

[6]徐为霞.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的体系构建及运行管理[J].农家参谋,2018(16):22.

[7]朱金红.浅谈化学检验检测实验室风险管理[J].山东化工,2023,52(2):191-192.

[8]唐牧,邵丹.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管理及服务能力提升研究[J].中外食品工业,2022(11):59-61.

[9]林法志.检验检测机构的风险识别与控制探讨[J].环境与发展,2020,32(8):227.

[10]赵立群,宫国强,张宁.检验检测机构实验室的风险评估和控制[J].中国检验检测,2021,29(2):90-91.

猜你喜欢
质量安全机遇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混合模式研究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的创新策略分析
我国农产品农药残留的困境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