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征市2012—2018年度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检测结果分析

2024-04-29 15:38张梅闵敏赵姝旻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结果分析病原菌

张梅?闵敏?赵姝旻

摘 要:目的:通过对仪征市2012—2018年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仪征市食源性疾病主要病原体的感染情况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对仪征市食源性哨点医院2012年4月至2018年11月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肛门拭子进行细菌学检验。结果:1 767份肛拭子标本共检测出112株致病菌,检出率为6.33%,其中沙门氏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101株,志贺氏菌1株。结论:仪征市2012—2018年食源性疾病的病原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

关键词:食源性疾病;病原菌;结果分析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from 2012 to 2018

Abstract: Objectiv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etection results of pathogens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from 2012 to 2018, the distribution and changing trend of main pathogens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were understood. Method: The anal swabs of acute diarrhea patients in Yizheng food-borne sentinel hospital from April 2012 to November 2018 were examined by bacteriology. Result: 112 strains of pathogenic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1 767 anal swab samples, with a detection rate of 6.33%; among them, 10 strains of Salmonella, 101 strains of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and 1 strain of Shigella. Conclusion: The pathogenic bacteria of foodborne diseases in Yizheng city from 2012 to 2018 were mainly Vibrio parahaemolyticus, Salmonella, and Shigella.

Keywords: foodborne diseases; pathogenic bacteria; result analysis

食源性致病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尤其是处在生长发育期的儿童及青少年。食源性疾病是由食用不洁食物引起的疾病,其中细菌污染食物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居多[1]。我国感染性腹泻病的发病率常年居高不下,食源性致病菌导致的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公众关注的重点[2]。本文针对仪征市肠道病门诊1 767份腹泻样进行细菌学检测,并对病原菌检测结果及分布情况进行分析,以为食源性疾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本来源

取2012年4月至2018年11月在仪征市食源性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的肛门拭子1 767份,做细菌学鉴定。

1.2 试剂与仪器

三糖铁(TSI)、伊红美蓝琼脂(EMB)、SS琼脂、营养琼脂、改良Y、MYP琼脂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显色、阪崎肠杆菌显色、李斯特氏菌显色、志贺氏菌显色培养基,均为北京陆桥生产;改良科马嘉0157显色、科马嘉弧菌显色、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均由郑州博赛生物提供;血平板,温州市康泰生物提供;小肠结肠炎耶尔森氏菌生化鉴定套装,为北京陆桥提供;胆汁七叶苷、杆菌肽纸片、optochin纸片,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生产;革兰氏阴性细菌鉴定卡,美国BioMerievxINC生产;肠杆菌和其他非苛养革兰氏阴性杆菌鉴定试剂盒,法国BioMerievx.Sa生产;沙门氏菌属、志贺氏菌属诊断血清,浙江天润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革兰染液,北京陆桥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上试剂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生物梅里埃(美国)公司;DPH-9082型电热恒温培养箱,上海一恒科学技术有限公司;AB2-4SI型生物安全柜,新加坡ESCO公司;303A-4型数显式电热培养箱,上海荣丰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3 检验方法

参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5—2012)[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 4789.6—2016)[5]、《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6]等系列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及2012—2018年江苏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手册进行食源性疾病病原菌检测。根据国家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要求,进行严格操作。

1.3.1 增菌培养

将标本分别置于碱性蛋白胨水、GN菌液和氯化钠结晶紫菌液中18~24 h后,再分别接种至庆大霉菌素琼脂、SS琼脂、氯化鈉蔗糖琼脂和麦康凯琼脂平板,37 ℃下培养18~24 h。

1.3.2 平板接种

将增菌后的培养物进行平板接种,分别在志贺氏菌、改良科马嘉0157、阪崎肠杆菌、科马嘉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显色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接种于营养琼脂、血平板以及SS、EMB平板上(36±1)℃培养18~24 h;在MYP平板上(36±1)℃培养20 h;改良Y平板上(26±1)℃培养48 h。

1.3.3 挑选可疑菌落

在SS培养基上筛选出菌落呈无色、半透明、中间呈黑色、革兰染色为G-杆菌的菌株,接种于TSI培养基37 ℃培养18~24 h。在TSI上生长特性为“斜面产碱,底层产酸产气,硫化氢阳性或阴性”的菌株为目标沙门氏菌,生长特性为“斜面产碱,底层产酸,硫化氢阴性”的菌株为目标志贺氏菌。在氯化钠蔗糖琼脂培养基上筛选出外形呈圆形隆起、光滑湿润淡蓝的菌落,接种于3.5%TSI培养基37 ℃培養18~24 h,在3.5%TSI上生长特性为“斜面产碱,底层产酸,硫化氢阴性”的菌株即为目标副溶血性弧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挑取多个乳糖发酵及不发酵的,同时氧化酶阴性和革兰氏染色阴性的菌落接种于TSI培养基,37 ℃培养18~24 h,未见可疑菌落。

1.3.4 血清学和生化试验

(1)沙门菌、志贺菌鉴定。挑取1.3.3中疑似沙门菌、志贺菌的目标菌落,做生化试验。生化试验结果为表1的菌株可鉴定为沙门氏菌,表2的菌株可鉴定为志贺氏菌。

(2)副溶血性弧菌鉴定。挑取1.3.3中疑似副溶血性弧菌的目标菌落,做生化实验。对于动力实验阳性的菌落,利用多价血清不凝集排除霍乱弧菌。嗜盐性试验:挑取菌落分别接种在不含盐胨水、7%盐胨水、11%盐胨水中,37 ℃培养24 h观察生长情况。副溶血性弧菌在不含盐及11%盐胨水中无法生长,在7%盐胨水中生长旺盛。符合上述生化反应的菌落再进一步做生化试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表3的菌株可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

2 结果与分析

2.1 样品检测结果

对1 767份肛拭子标本进行检测,共检测出112株致病菌,检出率6.33%。其中,检出沙门氏菌10株、副溶血性弧菌101株、志贺氏菌1株。

2.2 致病菌检出情况分析

对2012—2018年度仪征市1 767名腹泻病人的病原菌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由表4可知,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为5.72%(101/1 767),沙门氏菌检出率为0.57%(10/1 767),志贺氏菌检出率为0.057%(1/1 767),致泻大肠艾希氏菌未检出。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出率较高,其余致病菌检出率较低,分析原因如下。

(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海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多,而海鲜制品的储存、加工、烹饪等环节容易受到细菌污染,从而导致广泛存在于海产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的感染率上升。江苏属于沿海省份,目前我国沿海地区的副溶血性弧菌感染率已超过常见肠道病原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等,已成为夏秋季细菌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7]。

(2)样本需在使用抗生素前采集,有些微生物在抗生素的作用下,生物性状及数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检出率降低;样本采集时应严格实行无菌操作,避免由于样本受到污染、采集部位不准确、虚假采样,导致的无效检测;肠道中大肠菌群为优势菌,样本保存不当会导致大肠菌群过度繁殖,影响其他致病菌的检出。

(3)由于每个实验员的个人素质、经验、习惯不同,导致不同的检验人员得到的结果可能不一致。对此,必须要求检验人员按规范程序操作。对于革兰染色镜检、发酵产气、触酶、氧化酶等鉴别试验应当仔细观察[8],避免经验主义。有些细菌存在血清的交叉凝集,判定时一定要先做生化试验,生化试验结果符合后,再做血清凝集试验,生理盐水不凝集,才能判定为某种细菌。同时,要严格实行双复核制度,避免产生漏检。

(4)本次检测未关注某些肠道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柯萨奇病毒、溶组织阿米巴原虫等,可能造成漏检。

3 结论

通过对仪征市食源性哨点医院肠道门诊就诊的急性腹泻患者的1 767份肛门拭子进行细菌学鉴定及结果分析,得出仪征市2012—2018年食源性病原菌主要是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为确保检测质量,今后应规范样本采集送检流程,加强检测人员的责任意识,强化实验室管理,为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病原菌的溯源以及医学救治等方面提供有力的科学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孙本海,金仲品.1354份腹泻患者的粪便标本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1,6(7):57-58.

[2]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Consultation to develop a strategy to estimate the global burden of foodborne diseases[M].Geneva:WHO Consultation,2006.

[3]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沙门氏菌检验:GB 4789.4—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志贺氏菌检验:GB 4789.5—2012[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

[5]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致泻大肠埃希氏菌检验:GB 4789.6—2016[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6.

[6]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副溶血性弧菌检验:GB 4789.7—2013[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3.

[7]谭维维,黄建萍,许海燕,等.2014-2016年南通市670份食品致病菌污染状况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8,45(8):1401-1404.

[8]曹利蓉,张霞,郑婕.2010年微生物盲样室间质控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杂志,2012,6(9):523-524.

猜你喜欢
结果分析病原菌
杧果采后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致病力研究
多重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6种常见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
MALDI-TOF MS直接鉴定血培养阳性标本中的病原菌
民勤县玉米新品种田间比较试验探析
浅论创新教育视阀下“三固”教学模式引入当前大学课堂的意义
秦山核电厂稳压器接管600合金焊缝应力腐蚀及检查
连南瑶族自治县工商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皇姑区孕妇尿碘检测及结果分析
大学生人格问卷UPI测评的结果分析与应对方法
壳聚糖对尿路感染主要病原菌的体外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