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康:四十年如一日做公益

2024-04-29 04:38
文萃报·周五版 2024年13期
关键词:高德康波司登羽绒服

他是我国最厉害的“村书记”,上任第一天就把村子改了名,发誓要带领百姓改掉过去的穷样子。他也是我国最有钱的“村书记”,给村里投资1.3亿,让村民个个住进别墅区,村委会账面上还常有1000万的可支配收入。

他还是最具有商业天赋的“村书记”,仅靠8台缝纫机和一辆老旧的自行车,就创造出了一个庞大的商业帝国。

他就是高德康,现任波司登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是2023年胡润全球富豪榜第539位,身价370亿。真情回报社会,用四十余年如一日的慈善公益行为交出了波司登人的“温暖”答卷。

“回报家乡、回报社会是我应尽的义务”

1976年6月,在江苏常熟山泾村,一名叫高德康的年轻人在思考如何组织村里的手艺人办一个缝纫组,只因为他有一个朴素的理想——让乡亲们都过得好一点。高德康找了村里的11位村民,凑了8台家用缝纫机和一辆永久自行车,一个小型的村办缝纫组就这样诞生了。

1992年,高德康认识到自己的服装加工厂从技术到质量都非常优质,但是代加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是有限的,如果想要在国际市场崭露头角,品牌化将是企业的唯一出路。高德康正式注册了“波司登”品牌,带领家乡人民开始以自主品牌参与市场竞争的道路。

1994年,波司登刚刚入市就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市场寒冬,工厂生产的23万件羽绒服在销售旺季仅仅卖出了8万件,面对库存压力高德康整夜未眠,让他备受折磨的不仅来自销售压力,更多的来自他对员工的责任感。“好几百人等着吃饭,我必须要为他们负责,为企业负责。你高德康活着,不仅仅只为自己。”也许是因为有这样的信念作为支撑,高德康在一次偶然中发现了新的出路,藉由反季促销,高德康带领公司渡过了这场危机。

2007年,波司登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羽绒服第一股”。

四十年慈善路 温暖千万家

“一个人的成就,不是以金钱来衡量的,而是看你善待过多少人。”高德康曾称,这不是他创业成功后才说的漂亮话,而是一直以来坚持的原则。

给家乡的村民们建400多栋宽敞明亮的别墅,这是高德康在24年前就开始做的事情。1999 年以来,他个人累计出资超1.3亿元建成了康博村,让原来祖祖辈辈散居在河汊港湾之畔山泾村人,欢天喜地乔迁新居——康博苑,过上了让“城里人”都羡慕的生活。如今,康博村已成为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十佳魅力乡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和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在高德康的带领下,2008年波司登为遭遇了特大雪灾的南方灾区人民捐赠了价值1亿多元的羽绒服。2009年,波司登在四川泸州投资建设高速公路时特意新增 8000万预算在大桥两侧增加人行道,解决当地居民过江难的问题。此前,村民过河必须坐渡船,碰到恶劣天气,发生事故的概率很高。

2011年初,高德康还个人出资5000万元发起成立由国家民政部直属管理的“波司登公益基金会”,积极开展扶贫济困、抚孤助残、赈灾救援等公益慈善工作。公益基金还固定开展公益项目,典型的是“情暖中国”,它会每年向孤寡老人、困难学生等弱势群体捐赠保暖物资。为了更精准地扶持困难群众,波司登陆续在各地推进该项目。

由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大型公益宣传活动第四届“CCTV慈善之夜”上,央视给出的颁奖词评价高德康“握紧爱的天梭”。天梭是用于织布的工具,颁奖词以此比喻高德康用创业之路从小走到大,他一直践行“用产品暖人,以慈善暖心”的承诺,尽力帮助人。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据数据统计,2024年前,波司登向社会捐款捐物超过人民币12亿元,公益足跡遍布全国 29个省、108个地级市、558个县,受益群众达119.2万名。

高德康的一位员工说:“刚进企业的时候,公司就跟我们说我们做的是让人感到温暖的产品,要把温暖送给更多人!”

(综合《文史博览》2024.2下、澎湃新闻)

猜你喜欢
高德康波司登羽绒服
新年新衣羽绒服穿搭指南
谁能把波司登拍死在沙滩上
简单清洗羽绒服
高德康获“改革开放40年纺织行业突出贡献人物”称号
波司登关闭海外旗舰店 进军海外计划暂告失败
波司登关闭海外旗舰店 进军海外计划暂告失败
又美又暖
波司登:凛冬将至
波司登高德康:服装店应改变全客层定位
三步挑出好羽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