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餐饮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2024-04-29 06:26刘建
食品安全导刊·中旬刊 2024年3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

刘建

摘 要: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高校餐饮作为校园内的重要服务部分,其绿色发展与可持续模式的建设显得尤为关键。本文分析了绿色餐饮的核心理念,探讨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模式,并结合高校餐饮现状,深入研究了绿色餐饮的具体实践。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了高校餐饮在绿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餐饮;绿色;可持续发展

Discussion on the Green Development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de of University Catering

Abstract: With the popularity of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 university catering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ervice in the campus, the green develop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ustainable mode is particularly critical.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re concept of green catering, discusses the basic mod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catering, in-depth study of the specific practice of green catering.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university catering in the process of green develop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university catering; gr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高校餐饮服务的绿色化与可持续发展不仅关乎在校师生的日常生活质量,更承载着推广绿色生活理念、培养学生環保意识的重要使命。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可持续发展已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追求。高校餐饮作为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探索与实践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模式,通过优化餐饮流程、减少食物浪费、推广环保餐具等举措,为师生营造健康、环保的餐饮环境,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1 绿色餐饮理念

绿色餐饮理念是一种新兴的饮食文化,它强调在餐饮服务的全过程中,严格遵循环保、节约、健康的原则,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实现资源的合理利用。在材料方面,绿色餐饮广泛提倡使用环保材料,力求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例如,通过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减少食物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同时提倡使用可持续发展的食材,如当地农产品和季节性食材,以减少食物的浪费[1]。在节约方面,绿色餐饮积极推行节能减排,减少食物加工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这包括采用高效的烹饪设备、合理的厨房设计以及运用现代化的烹饪技术等。此外,还可以通过提供小份餐品、鼓励打包剩菜以及推广电子点餐系统等方式,提高顾客的节约意识,培养良好的餐饮习惯。健康方面,绿色餐饮强调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保持食物的营养价值和原汁原味,避免因过度加工而损失食物的营养成分。同时,通过提供多种食物选择,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包括提供低脂、低糖、高蛋白的食物,以满足不同人群的特殊需求。

2 可持续发展模式

可持续发展模式是一种先进的发展理念,它强调在追求经济、社会进步和满足当代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兼顾环境保护和资源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在高校餐饮这一具体领域,可持续发展模式的要求意味着不仅要着眼于提供高质量、多层次的餐饮服务,满足广大师生员工的饮食需求,还要注重餐饮活动对环境、经济和社会长远发展的影响。具体来说,在环境方面,高校餐饮机构应当积极采用环保材料,推行节能降耗措施,减少食物浪费,降低餐饮服务对环境资源的消耗。在经济效益上,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餐饮服务效率,拓展多元化收入来源,提升盈利能力,确保餐饮业务能够独立稳健运营并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2]。在社会效益上,高校餐饮要致力于构建公平公正的运营机制,保障食物安全,提升服务质量,倾听师生意见,关心社会热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从而在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上取得长足进步。践行可持续发展模式,意味着高校餐饮要在细节中体现对未来世代利益的尊重与保护,通过长期的坚持与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重提升,真正做到以人为本、绿色发展、和谐共生。

3 高校餐饮现状

3.1 食物浪费现象严重

在许多高校食堂,食物浪费现象十分明显。学生可能由于口味不合、取餐过量、误解菜品分量等原因造成食物浪费,而食堂也可能因为食材采购不当、菜品制作过剩等原因导致食物浪费。这种浪费不仅意味着资源的浪费(如水资源、耕地资源、人力资源等),还增加了垃圾处理的负担,影响环境卫生。食物浪费还会导致细菌的滋生,从而影响到食品的安全和健康[3]。为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例如,可以事先提供菜单,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进行选择,食堂根据学生选择情况,合理把握不同种类食物的制作量,从而减少口味不合而造成的食物浪费。同时,食堂也需要加强对厨师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技能水平,从而减少因为误解菜品分量而造成的食物浪费。

3.2 餐具使用和处理不环保

在我国高校食堂运营管理中,尽管在食品安全管控和营养搭配等方面已取得显著进步,但在环保和卫生工作环节,仍有部分食堂在餐具使用和处理方面存在问题。尤其是在一次性餐具的使用上,过量消耗和频繁使用一次性餐具的现象较为普遍,尽管这种餐具方便快捷,但它们通常由不可降解的材料制成,如塑料等,使用后难以自然降解,长期留在环境中,将增加固體废弃物的产生量,对土壤、水源和空气质量造成持久污染,同时也成为野生动物和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而面临健康风险的一个重要源头。

3.3 菜品种类和口味单一

在满足大多数学生口味这一核心诉求上,高校食堂的菜品设计与供应面临着不小的挑战。由于学生群体多元且口味各异,加之用餐时间紧张、营养需求多样,许多高校食堂在菜品研发与供应上倾向于采取相对保守和集中的策略。①在菜品种类上,由于受制于库存管理、烹饪时间、人工成本等因素,食堂往往难以像校外餐厅一样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尤其在早餐时段,部分学生可能因无法快速获取喜欢的食物或者选择空间受限而转向选择校外餐饮或外卖服务[4]。②在口味方面,食堂通常会根据季节、节日或者地域特色推出代表性菜肴,但受限于食材供应、烹饪技术以及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的特殊饮食需求(如素食、低糖、低脂等),口味选择的丰富性也可能受到一定限制。这导致部分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的外卖服务或外出就餐,也可能导致食物浪费现象增加,同时影响食堂服务质量及学生满意度评价。

3.4 餐饮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餐饮服务水平是衡量高校食堂综合服务质量的关键指标,然而,当前一些高校食堂在服务态度、服务效率、卫生状况等方面仍存在较大的改进空间[5]。①在服务态度方面,部分食堂员工缺乏对顾客需求的关注和回应,服务流程不够流畅,甚至出现对师生需求视而不见的情况。②在服务效率上,食堂的结账速度、上菜速度未能达到师生的期望值,尤其在高峰期,常常出现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影响就餐体验。同时,由于设备老化或操作不熟练,出餐不准时、出餐错误等问题也屡见不鲜。③卫生状况方面,食堂的厨房卫生状况欠佳,餐具清洁程度不一,甚至存在交叉感染的风险。这些都与高校食堂对于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目标有所偏差,不利于构建安全、健康的就餐环境。④部分师生反映食堂的营业时间不合理,无法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营业时间过长或过短都会造成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师生的饮食需求。

4 高校餐饮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实施对策

4.1 加强食物浪费管理

①可以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例如智能设备或手机应用程序,为师生提供便捷的在线点餐和预订服务。这种系统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口味偏好定制餐食,有效减少现场点餐时因缺乏准确估计而导致的过量取餐和食物浪费。在食堂内部署专门的监督人员,其主要职责是提醒和引导师生在取餐时根据实际需求适量选择,避免盲目取餐和过度浪费。通过监督和指导,可以有效提高师生对食物浪费问题的重视,从而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6]。②通过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如主题讲座、海报展示、社交媒体推广等,向师生宣传“光盘行动”的理念和重要性。同时,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那些积极参与并表现出色的个人或团体,以激励更多人加入减少食物浪费的行动中来。③建立完善的厨余垃圾处理流程,确保食堂产生的厨余垃圾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这些垃圾可以通过分类收集、生物降解等方式转化为有价值的资源,如有机肥料等,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可以借此机会教育师生认识到厨余垃圾的价值和正确处理的重要性。

4.2 推广使用环保餐具

为了进一步推广环保理念,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减少资源浪费的目标,高校要积极倡导并提供可循环餐具,包括不锈钢碗、木质筷子和可清洗的餐盘等,它们不仅结实耐用,而且可以反复使用,避免了频繁更换一次性餐具的麻烦。通过选择这些可循环餐具,能明显减少塑料垃圾的产生,降低对环境的压力。为了进一步强化师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鼓励师生们自带餐具。为了激励大家积极参与,可以推出一系列优惠措施,如为自带餐具的师生提供折扣或积分奖励。以上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更能培养师生们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在推广使用可循环餐具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卫生和清洁的重要性。因此,要严格规范餐具的消毒和清洁流程,以确保每一件餐具在再次使用前都经过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处理。通过加强卫生管理和严格执行食品安全标准,确保循环使用餐具的清洁卫生,为师生们提供一个安全、健康的用餐环境。这样不仅能够消除使用可循环餐具带来的健康顾虑,也能为环保餐具的推广提供坚实的支撑和保障。

4.3 提高菜品多样性和口味质量

为了营造更加丰富多彩的就餐环境,高校要致力于提高菜品多样性和口味质量,让每位师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美食。各地的美食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因此,食堂要积极引入各地具有代表性的地方特色美食。无论是辣味十足的川菜、清淡鲜美的粤菜,还是香气四溢的鲁菜,都将尽力还原其地道的口味,让师生们品尝到家乡的味道。这样的举措不仅能丰富菜品种类,更能让师生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中华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为了让师生们享受到更多的新鲜美食,还可以根据季节变化和师生的反馈,定期更新菜单。如春夏之交,可以推出清爽的凉拌菜和鲜美的海鲜;秋冬之际,则提供热腾腾的炖菜和滋补的汤品。此外,在重大节日或是特殊时期要推出特色菜品,让师生们在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和文化的魅力。当然,美食的背后离不开厨师的精湛技艺。因此,高校可定期组织厨师培训,邀请业内专家进行授课,以提升厨师的烹饪技艺和创新能力。同时,还要鼓励厨师们进行菜品创新,推出更多独具特色的菜品,满足师生们对美食的追求。通过以上措施,不断提升菜品质量,让师生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养成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

4.4 提升餐饮服务水平

为了让每位师生在食堂都能享受到温馨、舒适的就餐体验,高校要全面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尤其是要加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意识。优秀的餐饮服务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因此,高校要加强餐饮从业人員的培训,从服务态度、职业素养、操作技能等方面入手,以确保每位员工都具备高度的服务意识和敬业精神。通过培训,员工们能够真诚、热情地对待每一位师生,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确保师生在食堂得到愉快的用餐体验。

为了及时了解师生的需求和意见,要建立多渠道的反馈机制。例如,可以在食堂内设置意见箱,方便师生随时提出宝贵的建议;同时,可建立在线反馈平台,让师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反馈。通过定期收集和分析这些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质量。为了减少师生在食堂等待的时间和排队的烦恼,可以推广预约和排队系统。师生可以通过预约系统提前选择菜品和用餐时间,避免现场等待;同时,排队系统可以合理分配取餐窗口和座位资源,确保师生能够有序、快速地完成就餐。这些措施将大大提高就餐效率,让师生在繁忙的学习和工作之余,能够轻松享受到美味的餐食。

4.5 借助科技手段推动绿色化和智能化

为了积极响应绿色环保理念并提升餐饮服务的智能化水平,高校可以借助科技手段进行全面的改进。可以通过引进自动化、智能化的餐饮设备,如自动售餐机、智能结算台等,这样不仅能够大幅提升服务效率,还能减少师生排队等待的时间,有效降低人力成本,实现餐饮服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这些设备不仅能够简化操作流程,还能通过数据分析为食堂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借助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也能对食堂的餐饮数据进行深入挖掘与分析。这些数据包括师生就餐时间、菜品选择偏好、口味需求等,通过分析这些数据,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师生的餐饮需求和习惯,从而更加精准地优化餐饮服务,合理调配资源,减少浪费。为了进一步提升师生的环保意识,高校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宣传,如宣传栏、微信公众号等,定期发布节约粮食、绿色环保的相关信息和倡议。倡导师生养成文明就餐、按需取餐的良好习惯,共同营造一个节约、环保的餐饮环境。

5 结语

高校餐饮的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针对目前高校餐饮在绿色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着诸多挑战,高校需从多方面入手,如加大资金投入、引入先进技术、加强人员培训等,以推动餐饮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才能真正实现高校餐饮的绿色化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旭.高校餐饮标准化体系展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4):9-12.

[2]王紫雅,陈少辉,毛毅力,等.高校食堂餐饮浪费的因素与对策研究:以皖南医学院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3(11):19-21.

[3]张旭.高校餐饮标准化体系展望[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4):9-12.

[4]刘伟.精细化在高校餐饮服务管理中的功能分析[J].食品界,2021(10):122.

[5]李国强,刘明明,胡波,等.高校餐饮浪费现状和对策研究:以安徽中医药大学为例[J].高校后勤研究,2021(4):16-18.

[6]吕强.高校餐饮环保的创新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20(22):60-61.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绿色
节俭绿色
绿色低碳
绿色环保
绿色大地上的巾帼红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
再造绿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