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要点研究
——以徐州市园林绿化建设为实证

2024-04-30 05:40高梅
花卉 2024年6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绿化建设

高梅

(徐州市云龙区园林绿化管理处,江苏徐州 221004)

0 引言

建设现代节约型城市园林,是行动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新理念、新思想的必经之路,也是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内在要求。在城市化进程中,通过综合运用各领域的前沿科技、信息手段及管理创新方法,将“节约型”意识贯穿于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全生命周期,既能实现资源的统筹利用,也能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的现代化绿色园林城市。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重工业城市徐州的“华丽蝶变”得到了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等国家媒体的全方位报道。2015年12 月,徐州市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并位居公示榜单首位,市民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不断增强。本文选用“楚风汉韵山水彭城”的徐州作为实例,对如何建设现代节约型绿色园林城市,开展要点分析,为行业发展提供参考。

1 强化现代节约型城市园林顶层规划与设计

1.1 聚焦城市绿化空间、园林土地规划设计和施工管理

随着城市化节奏的加快,城市空间、土地资源的稀缺性日渐突出,市民对园林绿化的需求档次越来越高。江苏徐州,在很多人眼里,是一个铁路枢纽、煤炭重工机械城。然而,近十年来,这座城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并赢得了“灿若烟霞,江北蜀境”的美誉。从煤炭工业之城,转身为国家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徐州市以科学绿化试点示范市建设为契机,坚持总体设计、规划引领,因地制宜、适地适绿,合理确定范围、绿化目标任务,城市绿地规划与国土空间规划无缝衔接,多层规划叠至“一张网”,实现多规合一,增强城乡绿地的系统性、协同性,实现城乡绿地互联互通。

徐州市园林绿化部门,根据国土调查数据和国土空间规划,综合考虑土地利用结构、土地适宜性等因素,科学划定绿化用地,合理确定全市园林绿化总任务量,全面实行落地上图精细化管理。对城市宜林荒山荒地、荒废受损山体开展系统绿化,加大城乡公园绿地建设力度,形成布局合理的山、河、湖、城园林体系。同时,结合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设攻坚行动,充分利用城市废弃地、边角地、房前屋后等城市消极空间拆违建绿、见缝插绿、修复还绿,推进立体绿化,建设小微绿地、口袋花园等,做到应绿尽绿。

1.2 强化科技支撑,将现代化的技术、方法和手段贯穿于园林建设全过程

在新时代,科学、高效建设并管理城市园林及绿化,成为现代低碳城市治理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性课题,而先进的科学技术、智慧化手段和创新管理模式为该课题的攻关,注入了新的动能[1]。例如,在绿化过程中,安装集成式远程传感器,让科技和自然融合共生,实时检测和掌握绿植的生长状况,及时进行动态干预和良性调整;建立绿植病虫害数据库,开展相关药物的研发和技术的攻关项目;制定城市园林绿植养护管理标准体系,实现动态长效管控机制。

1.3 强化城市园林绿地品质管理

建设低碳式城市园林,要深度优化城市空间、土地等资源均衡配置格局,实现空间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提升城市园林绿化品质,市民体验满意指数。针对城运综合站、地铁口、服务区、CBD 等重要空间区域,提升绿化普及率和完整度,宜绿则绿,能绿尽绿,及时补缺植被空间,建设林荫示范大道。开展城市园林绿化“年度体检”,健全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指标数据库,“绣出花”从管理端口下功夫。

1.4 对城市园林绿化实行制度化、体系化管理

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机制,很大程度提高园林绿化建设管理的主动性。特别是制定符合城市实际特点的规范体系,可以大幅度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控制能力[2]。标准化的管理理念可以很大程度减少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对缺乏管理经验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完善土地支持政策,对集中连片开展国土绿化、生态修复达到一定规模和预期目标的经营主体,可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前提下,在依法办理用地审批和供地手续后,将一定的治理面积用于生态旅游、森林休养等相关产业开发[3]。

2 现代经济型园林建设

2.1 探索“良方”——建设绿色网络、打造园林城市

徐州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重视顶层设计对园林绿化的指导,理顺机制,形成合力,成立工作专班,研究编制城市园林绿化“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及任务,确定全市园林绿化生态空间。同时,推动园林绿化建设步伐。重点推进东方锦城、和平桥、民富园、黄山、老龙潭公园等口袋公园和区域公园项目,盘活泉山街头、王陵路、苏堤路等微绿地建设,开发清河园、邳州锦江、滨湖等10 余个绿地小广场,丰富绿化功能区,增加市民游览地标数量。完善精细化、标准化管理体系,多部门联动持续开展园林绿化法律法规和绿色环保知识宣贯,方式方法创新灵活,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全方位增强市民爱绿惜绿植绿意识。建立徐州苗质好种示范基地,与中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高科院所合作,培育本土优质树种,在新品种、新工艺、新材料上下功夫,持续开展园林绿化育苗技术创新创业,探索新的绿植产业发展路径,壮大市场规模,形成省级特色的绿植产业矩阵。

2.2 因地制宜,合理种植城市绿化行道树

徐州市园林绿化主管单位及部门,牵头拟定了《城市道路植树种树发展规划(2020—2025 年)》,增加适合当地地理环境、自然气候相适应的树种的培育和种植,丰富道路树林的多样性,搭建更舒适的人文景观。城市园林绿化选树育种,既要考虑经济性,也要考虑生态性和社会性,提现节约、生态、美观的综合价值,因地种植,因地培育[4]。同时,对于既有的道路树的生长情况,要进行及时监测观察,与时俱进关注相关产业市场发展。

结合所在城市的自然地理、水文气候特点,选育适合生长规律的绿植,因地制宜,并与当地的人文景观更好协调,突出地方特色。开展当地乡土树种的培育与开发,保护当地的生物多样性,还能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早在2019 年8 月,徐州市就上线了城市园林绿化集成监管数据监测平台,该平台涵盖了气象水文监测、智能滴灌、照明、病虫害监测、巡检巡更、考核评价、移动终端APP、信息管理等模块,实现了资源的有序统一整合,园林绿化一张图,利用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定位等技术,开展绿化资源全方位监管,显著提高了城市园林绿化管理的工作效率。

2.3 建设材料的绿色利用

在园林建设中,花岗岩、大理石等天然石材主要用于广场和园林铺装。但是,天然石材具有价格高、透水性差、污渍难清理、弹性不足等特点,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建议选用成本低、环保、透水性好的透水砖和混凝土路面砖作为替代品,用于口袋公园和广场小径的路面铺砌。透水混凝土砖承载能力高,透气性好,外表可着色、绘图案,非常适用于市民广场、口袋公园等道路[5]。同时,将拆迁产生的废石板回收利用,用于古典园林广场和园林道路的建设,增添了古色古香的感觉。建筑过程中产生的碎石和砖块被收集起来,形成森林小径。在传统的园林绿化管理过程中,木材通常被运用于楼阁、栈道,围栏。木材经过特殊加工处理,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腐作用,但是具有成本高、资源稀缺等劣势。因此,可采用喷有木纹色的硅酸盐板或钢材替代,硬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3 现代节能园林的维护与管理

当前,尽管我们的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较往年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在管理能力、治理能力方面还存在很多亟待进步的空间。例如,规范化尚未全面落实,管理体制松散、团队意识淡薄是主要挑战。因此,我们要全面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开拓创新思维,强化日常监督管理,助力城市园林绿化管理工作再上新台阶。

3.1 园林绿化中注意节约水资源

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应充分考虑降水、供水、地(表)下水等因素,特别是水资源的承载空间[4]。同时,在选植选绿的过程中,要根据城市水资源分布和城市实际,优先选用适合本土区域地理和气候特点的绿色植被;在水资源规划设计阶段,要充分结合路径、设备、管网,选择更科学、合理的低碳、节约和循环的供水方式。

首先,城市园林绿化规划与设计,要衔接水资源的分布及优化配置,最大程度降低耗水量,提高利用效率。例如,选育低耗水量的绿植,夏冬青、落叶松、法国梧桐等。其次,改造现有的绿化供水设备设施,降低用水量,改喷灌为滴灌,减少水资源耗费。再次,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水处理,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最后,政府、高校、企业要建立“政、产、学、研、资”联动平台,加大对绿化水资源的投入和管理力度,提高城市园林绿化供水的循环、绿色、低碳、环保水平。

3.2 全面加强城市园林绿化及养护人员队伍建设

首先,加强绿化养护队伍建设,提升城市绿化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建设一流的养护团队。园林绿化管理部门,联合专业院所、企业组织开展绿化养护人员的技能再提升培训,提升养护能力和选育治理水平。2023 年1—10 月,徐州市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组织3 期养护人员技能培训班,培训专业技术人员260 余人次,聘请绿化养植行业专家,通过理论指导+现场实操的方式,提供专业性强,课程丰富的病虫害防治、施肥等专题培训,提升养护效率。其次,建立健全园林绿化养护考核管理标准化体系,实现“质”与“量”的“双提升”。市园林绿化管理处修订《园林绿化考核管理实施细则》,优化定量化一级指标9 项,二级指标16 项,精简流程5 个,加入后评价机制,显著提升了考核的效率和效果。最后,强化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全过程跟踪,实现闭环式管理。将PDCA 循环方法和1+3+N 管理模式引入绿化养护领域,打造有颜值,有品质的标杆工程,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质量管控水平。通过上述相关措施,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让绿树成荫,四季常青,春色满城,十步一景,水清地绿,为市民提供一个多氧、鲜氧、营氧的品质宜居环境。

3.3 实现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全面回收、循环再利用

城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绿色垃圾排放量较往年也有大幅度增加,这也是城市化建设过程的必然产物[6]。因此,需要综合运用技术和管理手段,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循环利用,例如,天津子牙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通过对绿化植物的废弃物进行二次加工,变废为宝,成为绿化的肥料,既节约了环保成本,还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上下游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

有机覆盖物是指树木残根、枯枝落叶、草皮木屑等有机物质经过生产工艺加工处理后,铺设在园林绿树或草坪的浅层地表,起到防止水分蒸发、土壤脱盐、改善土质等效果。有机覆盖物的节能、环保再循环利用和推广,对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和运用过程,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价值,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有机覆盖物可以促进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综合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中含有大量的氮、磷、钾等有机营养物质,这些有机物是植物成长过程中的必须要元素。因此,可以通过一定的生态技术和化学工艺进行复合处理,集中转化为有机覆盖物,用于改善土壤肥力和成分,促进绿色植物生长[7]。这种再循环综合利用的方式既能实现废物资源的充分高效利用,降低养护及管理成本,同时还能减少对空气、地表、水资源等环境的污染,具有经济、环保等多重效益。

4 结语

在城市化过程中,通过不断提升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和管理水平,能够在城市长期发展中体现整体优势,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城市更好地与自然深度融合。近年来,特别是在智能化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城市绿化的维护和管理已经有了丰富的知识指导和手段。现代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建设及管理部门能够更快捷、高效的掌握城市绿化的实操技能,更大程度地助力城市发展迈向更美好、更生态的方向。一个城市的整体具有很大的发展前景,与城市各方面的发展维度密切相关。通过不断加强对城市园林绿化的维护,利用更现代化的方式和技术管理城市绿化,最终实现城市绿化的目标。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绿化建设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绿化用女贞树上的果实,可以采来入药吗?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城市绿地绿化种植与养护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建国以来我国历次大规模绿化历程及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