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城市园林绿化施工中苗木栽植与保护措施

2024-04-30 05:40康君超
花卉 2024年6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苗木生长

康君超

[中讯通达(北京)企业管理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概述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是判断一个城市生态水平的重要因素。目前城市绿化主要有公园绿化、小区绿化、道路绿化等等,随着打造城市绿色理念的发展,园林绿化栽植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短期内完成较高施工质量的园林绿化工程,就与城市园林绿化施工技术人员自身专业素养的提高和不断改进、提升施工技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1.1 城市绿化建设工程

绿化施工前应对项目所在地的地理位置、生态气候、土壤成分、水分等方面进行分析,以北京房山十渡旅游休闲廊道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为例,该工程处于十渡镇的山区范围,全长25.7km,施工总承包价1.2 亿元,主要包括慢行道路(木栈道、透水砖步道)20km、绿化工程1.5 万m2、生态修复工程48 万m2,工程体量大。其中道路两侧绿化将形成成连惯的慢行系统,进一步优化沿线生态环境,减少旅游商业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干扰。因拒马河穿境而过,空气湿度相对较大,但道路两侧土壤成分相对瘠薄,因此在选择园林植物时,考虑当地环境对苗木成活率的影响;苗木自身的生长态势、色调与十渡层峦叠嶂的背景相互融合、相互配合的设计效果,尽量弱化人工干预的痕迹。

1.2 苗木的选择

影响后期绿化效果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绿化苗木自身的种类、特性和品质,依据乔木、灌木、草花的配置与当地山地环境相结合的原则,优先选用当地苗木种类。

当地植物自然生存能力强,本地植物移植较外地植物引进而言成活率会更高,更具有选择优势,并且与当地植物、动物会形成更加稳定的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相互补充。道路两侧乔木在选择时,尽可能选择自身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即使在较为恶劣的环境下也能够健康成长的树木,例如国槐、白蜡、五角枫等在可选范围内树身高大、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等特点的树木,这样才能在栽植后保证成活率的基础上,营造良好的景观氛围,增强园林景观的美观性和观赏性[1]。

1.3 土壤处理

在苗木栽植之前,对土壤进行细致而全面的处理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到苗木的成活率和生长状况,更直接影响到绿化工程的质量和长期效果。

(1)深翻土壤。通过深翻,可以将土壤表层的硬结、板结打破,使土壤变得更加疏松,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和呼吸。深翻还能将深层的肥沃土壤翻到表层,为苗木提供更多的养分。这一步骤通常需要使用专业的翻土机械,确保翻土深度和均匀度,为后续的土壤处理打下坚实基础。

(2)松土工作。松土可以进一步细化土壤颗粒,增加土壤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有助于根系的生长和吸收水分养分。松土还能去除土壤中的石块、杂草等杂物,为苗木提供一个更加纯净的生长环境。在松土过程中,应注意不要破坏土壤的层次结构,以免影响土壤的整体肥力。

(3)施肥。通过施肥,可以迅速补充土壤中的养分,提高土壤的肥力水平,满足苗木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在选择肥料时,应根据土壤的性质和苗木的需求来确定肥料的种类和施用量。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可以搭配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同时,施肥方法也需要讲究,可以采用撒施、沟施等多种方式,确保肥料均匀分布在土壤中,避免烧根、烧苗等问题的发生。

除了深翻、松土和施肥外,土壤处理还包括其他一些辅助措施。例如,对于酸碱度不适宜的土壤,可以进行酸碱调节,使其更加符合苗木的生长需求。对于病虫害较严重的土壤,还可以进行土壤消毒处理,以杀灭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概率。

2 苗木栽植与保护

2.1 苗木的挖掘与运输

近几年对园林绿化施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苗木的挖掘与运输技术也有相应的指标和标准。在挖掘种植穴时,应垂直下挖;槽壁要尽量平整光滑、上口与下口口径一致;挖出的底土、表土及穴底的碎石、草根、树根等杂物分别堆放,穴底预留一部分活土。遇到山区土质瘠薄、杂草碎石多等不适合栽植的土壤时要彻底换土。种植穴大小比苗木土球略大略深,预留出浇水施肥的空间。在斜坡挖穴、槽应采取鱼鳞坑和水平条的方法、在新垫土方地区挖树穴、槽,应将穴、槽底部踏实[2]。

十渡位于山区,受海拔的影响早晚气温凉爽、空气十分湿润,中午太阳上升,气温急剧升高,水分蒸发量大,紫外线照射异常强烈,具有一定的山地小气候。因此我们在做苗木运输时,需提前规划好路线,合理搬运装车、顺利从苗木基地发车,避免在崎岖的山路上苗木大量堆积在一起,导致因太阳直晒、长距离运输影响自身呼吸而产生的苗木发热从而影响成活率的后果。

在树木挖掘前应合理的修剪病虫枝、细弱枝、徒长枝以及影响景观效果的枝条,但要保证苗木根系土球完好。不得折断树木主尖、枝条,不得擦伤树皮,可用覆盖物对车上的苗木进行苫盖保湿、树干缠绕草绳保湿,减少苗木在运输途中的蒸腾作用。车辆在运输时要尽量保持行车平稳、降低苗木之间的磨损,尽量中途不停车,一次到达施工地点。苗木到达施工现场后要立即栽植,不能立即栽植的要提前选好假植地点,注意及时浇水、埋土保护好假植苗木的根系。

2.2 确保土壤质量

苗木赖以生存的基础是良好的土壤,同时也是完成设计意图、呈现施工效果的有效保障。土壤质量的好坏会直接影响苗木的成活率,良好的土壤有利于植物栽植后期存活生长。在苗木移植时要根据苗木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土壤,本项目经过详细的现场调查及严格的场地分析后,得出场地内具有砂石料堆积,渗透性、保水性差的结论。对于不符合种植需求的土壤,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如草坪类、地被类、草花类、灌木类、乔木类,根据各自最低根系发育空间及生长特性,按照设计方案结合现场植被情况进行定点放线,确定种植范围后翻地、平整,边缘线自然流畅,并做无虫害化、施肥处理[3]。

2.3 苗木的栽植

首先,要意识到苗木栽植技术在城市绿化工程中的重要意义,才能正视在园林绿化工程中面临的许多问题。苗木市场的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监管部门对苗木品质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使得市场乱象频生,以至于有些工程使用不合标准的苗木最终影响城市园林绿化的品质,达不到设计预期。针对这些问题需从以下3 个方面开展工作。

(1)严格按照园林设计方案中的苗木,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苗木。在栽种前要对苗木的树冠以及树根系部分进行修剪,对苗木根部带有土球防腐物的部分进行切除。在种植时要对裸根的苗木穴底挖成锥形状,如是土球的苗木穴底则要踏平,即根据不同的植物底部情况挖掘不同的种植穴。

(2)根据“营造出错落有致的景观氛围”的设计要求,运用不同的种植方式来达到预期目的。例如,种植行道树时,相邻两株植物之间的间距都应相等且每株植物与道路之间的间距都应相等。苗木的分枝点高度必须一致,出现不一致时,应将较高苗木种植在树列中间位置,使林冠线呈平滑的拱形,杜绝形成凹形;而在灌木、地被植物的分层种植时,片植灌木边缘轮廓线上的种植密度应大于规定密度,平面线形应流畅,外缘成弧形,高低层次应分明,形成流畅的边线,同时轮廓外缘在立面上应成弧形使相邻两种植物自然过度,合于自然[4]。

(3)在进行苗木移栽时,需谨慎小心。例如,对于乔木类尽量避免树皮受损、脱落的情况,如果夹层受到影响,但没有完全断裂,那么苗木还是会正常的汲取营养物质保存生命力;但如果完全断裂,则无法为苗木提供生存的动力了。苗木出现树皮受损时,需及时处理,园林绿化工作人员先用毛刷对损伤部位进行清理,再用杀菌药杀菌,最后采用合适配合比的细胞分裂素溶液在损伤处进行涂沫等,通过这些技术方法促进损伤部位尽快愈合。

后期为了防止雨水等杂物腐蚀到植物的伤口处,也为了防止伤口腐烂就需要采取抹漆、捆绑薄膜等措施,并在伤口复原后取出。对于苗木严重的伤口,一般要将植皮用刀具把破皮处切下来,进行杀菌处理将脱落的树皮再贴合,边角处采用杀菌物抹匀,采取薄膜将树皮与受损处紧紧连在一起,以避免细菌和雨水对伤口的二次侵害,养护两年左右就可以再次正常生长。

目前园林绿化施工当中遇到苗木损伤的情况,只是用泥土简单的涂抹一下,使其发挥一定的保护作用,从外表看苗木复壮,可以正常的进行光合作用,自身机能焕发新的活力。然而这只是一种假象,这时候苗木的状态处在一种“假活期”的状态,生长速度是非常慢的,同时也因为泥土本身具有细菌类的污染成分,处理不当的话往往不久就会度过回光返照期,彻底枯死。

2.4 施肥管理

根据苗木的生长阶段和土壤肥力状况科学制定施肥方案,是园林绿化施工中至关重要的一环。苗木的健康生长和优美形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能够获得均衡而充足的营养供应。因此,在选择肥料种类和确定施肥量时,必须细致入微地考虑多种因素。

(1)了解苗木的生长阶段。不同阶段的苗木对养分的需求存在较大差异。例如,幼苗期需要较高比例的氮肥以促进叶片生长,而在开花结果期,磷钾肥的需求量则相对增加。因此,施肥方案必须根据苗木的具体生长阶段进行调整,以满足其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2)注重肥料的营养成分和释放速度。有机肥料营养全面、肥效持久,但释放速度较慢;无机肥料养分含量高、见效快,但长期使用易造成土壤板结。因此,应根据苗木需求和土壤条件,合理选择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的搭配使用,以达到最佳的施肥效果。

(3)施肥量的确定。施肥量过少,无法满足苗木生长所需;施肥量过多,则会造成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因此,在确定施肥量时,应综合考虑苗木大小、土壤肥力和目标生长量等因素,科学计算出合理的施肥量。

2.5 处理病虫害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苗木与当地果树、农作物、动物之间相互的组合形成丰富的植物种群和生态群落,多样化的种类、特殊的组成和分布会导致病虫害种类繁多且结构复杂。首先,要加强植物检疫,严禁将危险性病虫传入或传出,从虫源或者病源方面防止交叉感染。其次,充分利用城市绿地间地理分离或者寄生植物的不连续性而形成的地理上的生殖隔离,杜绝病虫害的发生、流行和生长繁衍。此外,还需在苗木的易受害生育期内加强防治[5]。

2.6 修剪与整形

通过精心的修剪,不仅可以去除病枝、枯枝和过密枝,保持树形的美观和整洁,更重要的是,修剪还能促进苗木的通风透光,有效防止病虫害的滋生,为苗木的健康生长创造有利条件。修剪和整形工作并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需要根据苗木的种类、生长阶段和整体景观需求进行精细化操作。不同的苗木种类具有独特的生长习性和形态特点,因此,在修剪时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采用针对性的修剪策略。例如,对于生长迅速的乔木,需要定期去除过密的枝条,以保持树冠的开阔和通风;而对于灌木和花卉等低矮植物,则更注重形状的塑造和细节的处理,使其更好地融入整体景观。

除了考虑苗木的种类和生长阶段,修剪和整形还需要紧密结合整体景观需求。在城市园林绿化中,苗木不仅仅是独立的个体,更是构成整体景观的重要元素。因此,在修剪时需要充分考虑苗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以及其在整体景观中的角色和定位。通过巧妙的修剪和整形,可以使苗木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与其他景观元素相互呼应、协调统一,从而提升整体景观的层次感和美观度。此外,修剪和整形还是调节苗木生长势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地去除部分枝条和叶片,可以调整苗木的养分分配和生长方向,使其更加符合人们的期望和需求。例如,对于生长过旺的苗木,通过适当的修剪可以抑制其过度生长,促使其向更加健壮、匀称的方向发展;而对于生长较弱的苗木,则可以通过修剪去除病弱枝条,集中养分供应给健康枝条,从而增强其生长势和抵抗力。

值得注意的是,修剪和整形并非一劳永逸的工作,而是需要定期进行、持续维护的过程。随着苗木的不断生长和外界环境的变化,修剪和整形的需求也会不断变化。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建立健全的长效机制,定期对苗木进行检查和修剪,确保其始终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美观形态。

3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城市园林绿化施工过程中苗木的栽植与保护工作应始终贯穿全程,以提高苗木的种植存活率,尽善尽美的体现绿化施工景观效果。需要提高苗木栽植技术、深入研究保护措施及其原理,以设计方案为目标,将现代绿化施工技术应用到施工中去,使我国打造绿色生态城市环境的发展更进一步。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苗木生长
碗莲生长记
苗木供求信息
生长在哪里的启示
生长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最新苗木行情
最新苗木行情
《生长在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