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要点探讨

2024-04-30 05:40宋晓月
花卉 2024年6期
关键词:园林绿化管理人员部门

宋晓月

(密云区园林绿化服务中心,北京 101500)

0 引言

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不仅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影响人们的居住心情、生活模式,满足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追求。当前,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中,有些地区片面地强调速度、结果,忽视了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导致园林绿化工程出现一系列问题,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社会价值。积极探讨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要点,旨在启发相关部门、相关工作人员,希望各个城市认识到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的重要性,以科学态度,以务实精神,将园林绿化工程的各项养护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发挥出园林绿化工程的社会价值,以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带动整座城市的发展,响应各个城市的发展方针。

1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的意义

抓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可以促进园林绿化工程健康发展、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度,与此同时,还可以进一步改善园林绿化工程的周边环境,为人们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空间,增添一座城市的幸福度、和谐度。具体分析如下。

1.1 促进园林绿化工程健康发展

园林绿化工程的长期运行,需要一些科学的养护管理措施,抓好这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园林绿化工程健康发展。例如,根据园林绿化工程的植物种类、植物部署,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因地制宜,制定一套有效的植物病虫害科学预防方案,提前防范病虫害问题,为植物的生长保驾护航,避免植物出现大面积枯死、大面积坏死现象[1]。又如,当园林绿化工程出现严重的病虫害问题之后,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从养护管理的角度,立即采取应对措施,在第一时间内,控制住病虫害的蔓延,以免出现“相互感染”现象,以免造成“危及生态”“危及居民”的结果。总体来说,这一类养护管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园林绿化工程的经济损失,还可以保护园林绿化工程,维持内部的生态平衡。

1.2 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度

通过恰当的养护管理措施,相关部门可以进一步提升园林绿化工程的美观度。具体来说:一方面,进行精细化清理。相关部门可以安排专业的清理人员,定期对园林绿化工程进行精细化清理,包括:修剪枝干、清扫落叶、处理枯叶等,使整体的园林环境更加整洁,看上去赏心悦目,能够吸引越来越多人驻足观赏。另一方面,进行美学规划和设计。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与美学设计存在一定联系,相关部门可以从美学视角出发,进行园林绿化工程整体的规划与设计,将美学思想融入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之中,一边抓养护管理工作,一边抓美观度。例如,在修剪植物的枝干时,作为养护管理人员,既要尊重每一种植物的生长规律,也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美观性,养护管理人员可以结合美学元素,进行创新性设计,通过巧妙的修剪方式,重塑植物的造型,提升观赏性[2]。

1.3 改善园林绿化工程周边环境

抓好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可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逐步改善园林绿化工程的周边环境。例如,在规范化的养护管理体系之下,园林绿化工程可以健康运行,可以突出植物的“净化作用”,让人们呼吸到更清新的空气。尤其是园林绿化工程周边的居民,可以经常外出,围绕园林绿化工程所在区域,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户外活动,如跑步、羽毛球、太极拳、踢毽子等,城市居民可以充分感受“人与自然共处”的快乐,更舒心、更幸福地生活。另外,随着各个城市不断发展,工商业排出的各种气体、汽车排出的各种气体,都会对空气造成一定影响。对于城市居民来说,生活的幸福指数往往与生活的健康指数密不可分,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迫切渴望享有一种更洁净、更安全的生存空间。进入新时期,在和谐社会的倡议下,相关部门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越来越重视,这份重视,其实也是对居民需求的重视[3]。例如,相关部门可以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方案中,关注植物的配置,调整植物的布局,适当地增加一些“释放类植物”和“吸附性植物”,以释放氧气、吸附有害气体的方式,改善当地空气质量,提升生态环境的品质,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向往。

2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的问题

在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中,暴露出来的典型问题:经费投入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完善、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相关部门要针对这些问题,采取一些合适的应对措施,提升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的有效性。具体分析如下。

2.1 经费投入不合理

园林绿化工程要消耗一定经费,才能有序地开展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但是,在实际情况中,有些园林绿化工程投入的经费过多,超出了正常预算,给相关部门造成很大的经济压力。而且,有些园林绿化工程投入进去的经费,并未合理地利用,存在“随意使用”“随意浪费”的不规范现象。与这种现象相反,有些园林绿化工程则过于保守,尤其在经费投入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长期秉持“节约第一”的理念,投入的经费越少越好,根本无法支撑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导致整体的养护管理工作成效较差[4]。总体来说,在园林绿化工程中,无论是过高的投入,还是过低的投入,都属于投入不合理现象,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这种现象,并制定一套合理的投入计划,理性指导各个阶段的养护管理工作。

2.2 管理制度不完善

在养护管理环节,相关管理制度不完善,仍然是一项突出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评估制度不够完善。对于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相关部门要有一套严格的评估制度,客观判断养护管理工作是否达标。然而,有些园林绿化工程缺乏这样的评估制度,在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中,习惯以个别领导的主观视角,主观化评估各项养护管理工作的情况。长此以往,很难保证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另一方面,监督制度不够完善。相关部门要想提升养护管理工作的质量,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监督措施。当前,有些园林绿化工程并不注重监督工作,忽视了养护管理环节的进度、成效,忽视了养护管理工作中的种种问题,相关工作人员过度放松,很难做到“高标准”,很难追求“精细化”[5]。在这样的氛围下,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很难迈向更高水平。

2.3 工作人员专业性不足

从事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不能长期带着一种因循守旧的思维,要有开拓、进取的意识。现阶段,结合园林绿化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有些养护管理人员过于依赖自己的传统经验,并没有关注到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趋势、发展环境、发展政策,没有积极引进一些新时期的养护管理方法。这样的养护管理团队,很难解决工作效率低、工作成效差、工作投入高等问题,很难跟上新时期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步伐。随着园林绿化工程不断升级,这一类养护管理人员要面对诸多挑战,其工作压力也会越来越大[6]。另外,面对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有些养护管理人员积极性不足,经常表现出敷衍了事、消极怠工的态度,并没有认真落实日常的养护管理工作。在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时,这些养护管理人员可能会相互推诿,根本没有主动承担的责任感。对于这一类养护管理人员来说,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管理工作只是一份按部就班的工作,只是一份简单、枯燥的工作,其内心深处并不认同这份职业,甚至带有一种职业抵触的情绪。由此可见,新时期的园林绿化工程,迫切需要一批有新思想、有责任感的养护管理人员,需要一支专业性较强的养护管理团队。

3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养护管理的关键点

为了更好地落实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相关部门要把握工作要点,注意这以下工作内容:①合理规划整体的经费投入。②完善各项管理制度、管理流程。③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具体分析如下。

3.1 合理规划经费投入

园林绿化工程后期的养护管理,是一项系统化工作,相关部门要立足长远发展视角,合理规划经费投入。对于经费超标的现象,相关部门可以制定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预算方案,积极传达给一线的养护管理人员,提醒养护管理人员规范使用各项经费,并以科学的方法论,有效落实各项养护管理措施,节约养护管理的总成本,养护管理人员切勿随意使用经费,要以集体利益为先,理性控制养护管理环节的投入[7]。此外,针对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相关部门可以定期召开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经费研讨会议,认真探讨各个阶段的经费投入情况,然后,综合各方面因素,协调经费投入的比例,循序渐进地提升经费投入,确保经费投入合理化,可以适应新时期养护管理工作的日常需求。

3.2 积极完善管理制度

在园林绿化工程中,对于长期的养护管理工作来说,制度建设是一种保障。具体来说:一方面,设置养护管理评估制度。园林绿化工程的养护与管理,不能过于主观化,要形成统一的评估标准[8]。基于此,相关部门可以设置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评估制度,倡导公正、公开,并科学指导养护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激励养护管理人员不断学习、不断创新,彰显新时期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的高水平。另一方面,设置养护管理监督制度。在常态化的养护与管理工作中,有些养护管理人员可能会失去热情,逐渐降低自己的工作标准。相关部门可以构建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监督制度,安排专门的监督人员,对养护管理环节的进度、成效进行严格监督,与此同时,渗透高标准的养护管理理念,倡导精细化的养护管理流程,积极推行与时俱进的养护管理模式。

3.3 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性

养护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可以从两个方面去提升。

(1)相关部门可以构建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培训体系,对养护管理人员的日常培训事宜进行妥善安排。该培训体系可以围绕两条思路展开。①线上培训,不限制场地、时间,养护管理人员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随时登陆线上平台,灵活查阅线上培训资料,进行自主化学习。②线下培训,号召人人参与,鼓励相互分享、相互学习。在线下培训中,相关部门还可以设计一些有意义的实践项目,如土壤肥力监测、绿化设施使用、环境卫生清理等,充分展示新时期的养护管理技能,调动养护管理人员的积极性。

(2)相关部门还可以制定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激励体系,详细介绍各项激励措施,并突出激励工作的地位与价值。该激励体系可以细化为3 个版块:①物品激励,为优秀的养护管理人员颁发一些奖品,包括:荣誉证书、纪念礼物等。②奖金激励,直接给杰出的养护管理人员发放奖金,如一等奖金、二等奖金等。③资源激励,对于卓越的养护管理人员,提供学习、交流、体验的机会,促进养护管理人员的自我发展。总体来说,在园林绿化工程的运行中,通过培训体系、激励体系,不仅可以提升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还可以提升养护管理人员的职业素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园林绿化工程的发展中,后期的养护管理工作非常关键,相关部门要带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认识养护管理的要点,从以下方面去改进:首先,合理规划经费投入,对于经费超标的现象,制定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预算方案,针对经费投入不足的现象,召开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经费研讨会议。其次,积极完善管理制度,设置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评估制度,构建园林绿化工程养护管理监督制度。最后,加强工作人员专业性,通过培训体系、激励体系,提升养护管理人员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园林绿化管理人员部门
论园林绿化种植与养护管理
园林植物配置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论豆科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哪些是煤电部门的“落后产能”?
医改成功需打破部门藩篱
7部门
花境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我国多部门联合行动打击网上造谣传谣行为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