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

2024-04-30 05:40叶国斌
花卉 2024年6期
关键词:火灾林业森林

叶国斌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林业和草原局,云南曲靖 655000)

1 生态文明建设与森林防火概述

在我国经济社会得到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对自然社会的保护工作也在持续加强,当前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完善。要想实现生态建设、安全生产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在加强经济建设的同时,提升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森林火灾是对我国自然资源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不仅能够保护好我国的自然生态系统,还能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做好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与森林防火之间关系密切,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任务就是发展林业,而发展林业的核心任务就是保护森林资源。森林火灾一般具有破坏面积大、破坏程度重、可控性低等特点,对我国的林业资源破坏远远超过水灾、地质灾害以及病虫害破坏[1]。而造成森林火灾的原因也多种多样,除了自然因素之外,人们的不文明行为也大大加剧了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因此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同时保护好我国的林业资源,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已经成为我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2 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联系

森林防火能够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仍处在提升的重要阶段,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我国的森林防火工作极为重要。森林资源相较于其他自然资源具有生长周期长、恢复难度大等一系列特点,在发生大规模火灾时,我国的林业资源必然会造成严重打击。此外,森林资源除了包括各类珍稀的动植物和高价木材,还具有调整我国生态环境、维护我国物种多样性等作用,为此我国在森林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森林火灾一旦发生,必然会对我国的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3 森林防火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存问题

3.1 森林火灾隐患较为复杂

我国的许多林区都处于封育阶段,其中的地势环境较为复杂,并且在封育期间,地面上必然会堆积较多的枯枝落叶,很容易为森林火灾的爆发提供条件。再者,近几年全球的气候条件都在不断恶化,一些极端天气的出现更加剧了森林火灾爆发的可能性。此外,造成森林火灾的因素也各种各样,除了自然灾害之外,部分人员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各种偶然因素都有可能引发森林大火。因此,在森林防火方面要准备的工作内容较多,不仅要加强人员培训,还需要加大人员配备数量,提升防火检查力度。

3.2 可利用资源不足

在森林防火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资金投入是需要合理运用的,若不及时更新防火设备,会影响到森林防火的有效性。伴随着我国森林防火预警程度的提升,在防火设施方面所需要的资金数额也在不断增加。但是我国分配在森林防火方面的资金是有一定数额的,必须要根据防火预警的程度进行择优分配。这就造成了部分地区的防火设施分配数额较少,在部分防火站点的维修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进而造成了森林防火的难度增加。

4 森林防火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措施

4.1 强化保护森林理念,建立专业的保护机构

对于我国来说,森林资源是非常宝贵的资源,需要得到重点保护,所以必须要加强我国的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来有效维持我国林业生态安全。各林业相关部门需要给工作人员树立起足够的森林保护意识,加强工作人员的理念培训,使得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有担当的去参与森林防火管理工作,时刻保持警惕和压迫感,以最认真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勤恳地完成防火管理工作,确保森林资源的安全。同时,相关部门还需要成立一个专业的保护机构来加强对于森林的保护工作,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改进管理制度,为我国的林业生态安全保驾护航。森林防火管理工作的核心应该是预防,林业生态管理部门需要通过更多的渠道和形式宣传防火知识要点,尤其是林区周遭的地区,增强民众森林防火意识,以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为基础,贯彻森林防火知识,从源头上来降低森林火灾的发生概率。与此同时,林业生态管理部门还可以借助互联网和信息平台,为民众普及森林火灾带来的危害和防火知识要点,使得民众提高警惕,谨慎用火,为林业生态安全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4.2 提升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

在进行生态文明建设、加强森林防火的过程中,相应部门可以结合具体防火巡视需要,成立森林防火小组,并对小组成员展开专业的扑火技术培训,提升防火灭火能力。在培训过程中还要注重培训内容与当地的林区特点进行结合,提升防火扑救的有效性。在小组训练过程中,也要加强对应工作人员的体能训练,提升其保障自身生命安全的能力。在培训结束后,相应人员还要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既要充分提升森林防火人员的各方面能力,也要对其不足进行针对性指导和加强化训练,进一步提升每位工作人员的自保能力。

4.3 完善森林火灾的预防机制

在森林防火工作的建设和完善过程中,构建科学合理的森林火灾预防机制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的重要措施。在构建预防机制的过程中,一方面林业机构要建立严格的入山审批制度,加强对进入林区人员的检查,减少部分人员不文明行为造成火灾的概率。此外,对于进入山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控制,减少车辆进入数量,同时加强对林区周围村镇的防火检查力度,控制居民用火,消除生活用火造成的安全隐患[2]。另一方面,加强对林区所处地区的自然天气检测,制定动态的防火预案,充分发挥防火检查站的各项作用。

4.4 加强各类先进技术和防火设施在森林防火工作中的应用

4.4.1 信息技术

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在森林防火检测监控技术方面也得到了飞速的提升,各类遥感技术和航空检测技术都能在极大程度上提升我国森林防火的有效性和准确性。此外,通过加强科技手段的利用,将相应工作人员的防火经验与森林防火的信息化监控技术进行有效融合,也能进一步提升森林防火的效率和准确性,大大减少了相应人员在森林巡护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威胁。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森林发生火灾风险较高。所以,森林资源管理者需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来提升目前防火管理工作中技术不足的缺陷。提升森林防火工作的主要原则是预防和预测。

4.4.2 预防技术

新的时代需要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来推进森林防火管理工作。如无人机技术、红外线监测技术、森林瞭望塔等。目前,我国许多林场都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有效的森林防火预警机制,这对于森林防火管理工作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次,随着各个林场对于新防火技术的深入引用,在整个森林防火管理体系中,逐渐的形成了互联网信息监测体系,这对于加强森林火灾预警和预测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互联网信息监测体系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一旦发生森林火灾,森林资源管理者可以通过此系统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确认火点,并及时的通知管理部门和消防部门。

4.4.3 护林防火技术

首先,防火隔离带的建立。社会的发展带动了经济和科技的快速提升,对于如今的森林资源保护手段来说,先进的技术层出不穷,在这其中最为常用的控制手段,防火隔离带手段,能够把发生火情的林业区域,与其他林业区域进行有效的隔离,通过切断火源传播途径来防止森林火灾的蔓延,把火灾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这样能够使周遭的环境有效地避免受到破坏[3]。所以,防火隔离带主要的作用就是用来隔离林业作业区域,一旦发生火灾或进行森林用火时,能够有效地阻止火灾的蔓延。其次,加强林业用地烧荒技术,确保林地用火安全。对于烧荒来说,它是一柄双刃剑,有其优势,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这就要求使用烧荒人员必须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能够根据火情现场审时度势,细致的分析现场情况,并且制定出最为准确的解决策略,抓住时机,直接果断地开展烧荒手段。同时,工作人员还要随机应变。在工作人员灭火作业过程中,针对客观实际情况,利用身边的有效资源进行多种形式的应对措施。最后,建立现代生物防火技术,能够变被动防火为主动防火。森林防火工作中通过现代化的生物技术进行防火,能够有效降低火灾的发生率。例如,木荷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木荷树种本身具有不易燃烧和含水量高、含油量少的特征,在林区布局中采用木荷树种营造防火隔离带特别理想。木荷林带中光照少,地表不易生杂草,气温低,可以有效的阻隔地表火势蔓延。

4.5 加强相关法律完善

针对当前我国森林火灾法律规定不够完善的问题,不仅会影响火灾防控效果,在由人为因素引起的森林火灾问题中,无法起到良好的法律约束效果,综合处罚力度稍显不足,所以需要对法律法规进行完善。在森林火灾的法律规定中,需要明确引起火灾事故的责任主体,并根据行为和火灾后果,制定相应的处罚标准,确保引起火灾的主要人员能够受到应有的处罚,发挥出法律的约束作用,提高引起森林火灾等违法行为的成本,从而能够全面提高森林火灾打击力度。

4.6 加强对森林防火的宣传

不仅要提升森林防火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也要提升人民群众对森林火灾的认识,了解森林火灾造成的危害和带来的危险,进而实现全民防火。在进行森林防火宣传过程中,森林防火工作人员和消防人员首先要确定好宣传的模式,要充分保障森林防火宣传的广度和深度。其次要做好工作分配,负责不同区域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保障民众在发现森林火灾时能够及时采取正确措施,联系消防人员、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宣传,要通过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发放宣传标语,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改变传统方式,利用微博,头条以及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传播信息[4]。

4.7 储备消防设备

在森林防火管理的过程中,森林生态安全将会受到基础的防护设备影响,同时通信设备将会影响到信息的传递速度,也会影响到救援部队到达的速度。在设备更新方面,森林部门应该加大这方面的研究力度以及资金投入力度,防火设备要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与进步,并且安排专职人员进行定期检修,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设备能及时派上用场。防火设备将直接影响到防火工作的最终效果,因此一旦发生森林火灾,要确保通信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同时防火设备能够及时缓解火情。

4.8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总的来说,森林火灾系人为所致。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林区流动人口也在逐渐增加,因此发生森林火灾的概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因此,有必要做好野外火源的监测。科学合理的监督工作能够提高森林防火管理以及森林生态安全优化的工作质量,确保每个工作人员保持较高的工作积极性,与此同时,这样的监督机制可以使各个部门各司其职,在防火工作中分配好各自的责任,在对森林火灾的安全隐患进行监督管理时,更是要在工作人员和部门工作的落实情况上多加注意。在森林防火监督管理的过程中,加强对森林防火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建立健全的监督制度,不断优化防火队伍内部人员的综合素质,重视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培养[5]。另外,必须严格控制过往路人和车辆,严禁将火源带入山中。节假日要以火源管理为重点,落实管控措施,严格规范生产生活用火,降低发生火灾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消除火灾。此外,要建立森林保护、防火管理制度和消防巡查制度。在关键季节,必须将林区防火禁令和封山防火公告发到每个家庭,并张贴在村组明显位置,坚决杜绝在野外使用火种。

4.9 森林保护发展前景规划

现如今,我国的森林保护工作还处于发展中阶段,各项保护措施和相关的法律法规都还不到位。所以后续发展中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完善各项保护措施,加大管护力度,增强执法力度,规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执行标准,建立健全具体的管护制度和操作流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当中,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也应积极融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加在森林保护工作中的资金和科技投入。比如科学运用网络技术对森林资源进行实时监控,从而能够时刻掌握森林保护具体情况,及时发现保护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从而采取相应的完善对策。

5 结语

综上所述,森林防火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作之一,森林火灾给我国的自然资源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严重威胁。当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森林防火的重视程度都在不断加强,通过加强对森林防护人员和消防人员的培训工作、建立科学完善的森林防火防控机制、加强森林防火重要性和火灾危害性的宣传工作,能够有效提升我国森林防火的力度,进而提升我国林区资源保护的水平。

猜你喜欢
火灾林业森林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land produces
哈Q森林
哈Q森林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哈Q森林
哈Q森林
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
林业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