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国内外先进税收经验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建设稳步发展

2024-04-30 00:04李九领闪千惠
中国商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优惠长三角纽约

李九领 闪千惠

党中央对长三角地区税收治理议题高度重视

2019年,长江三角洲(以下简称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党中央强调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离不开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还特别指明应建立互利共赢的税收分享和征管配套机制。为了贯彻新时期发展战略,税务总局积极创新税收治理体系,在16项税收服务举措的基础上,陆续推出了支持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10项税收征管服务措施,形成了“16+10”税收征管支持体系。

为了促进经济发展,许多国家形成以一个较发达城市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城市的区域,如国内的京津冀城市群,国外的东京湾、纽约湾、旧金山湾等。由此可见,依托区域城市群建设全球经济中心是当今世界城市融合发展的基本规律。我们可聚焦于国内外已基本成熟的一体化区域,借鉴其成功经验,根据长三角地区现状,提出切实可行的经验借鉴。

国内外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税收政策经验

东京湾发展的税收经验 东京作为日本第一大城市,是实施经济一体化的重要试点对象,其发展高度依赖政府的整体规划。经济结构的开放性、产业的集聚和外溢,以及配套税收政策的综合作用使得东京湾的竞争力明显提升。具体做法有以下几点:

一是鼓励企业科技创新。为了鼓励公司研发,日本税法规定,法人税扣除中涵盖研发投入的一定比率。同時,为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设置研发投入和减少比例来衡量当年研发支出的增减比例,并将税额扣除率与研发增减比率相结合,研发费用的增长幅度愈大,税额扣除率愈高。另外,还对中小企业设备投资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以促进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研成果产业化。

二是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挥税收在合理配置资源方面的杠杆作用,纠正外部效益和外部成本所造成的企业决策偏差。税收负效应通过征税和征费将其纳入成本,对企业进行限制;税收正效应通过补贴鼓励企业生产。因此,税收促使东京湾产业从制造业向高端产业发展,重视第三产业中高附加值的服务业,使核心竞争力产业向信息技术、知识密集型服务转变。通过基本免税法鼓励金融业发展,有利于东京湾经济水平的提高。

三是利用所得税优惠吸引优质企业和个人。中小企业作为东京湾一大经济主体,为了鼓励和扶持优质私营企业,加大对中小企业的税收支持,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改革措施。个人所得税改革调整所得扣除项目,降低灵活就业人员的税收负担;在员工工资、设备投资和研发投入等方面给予减税,为湾区产业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纽约湾发展的税收经验 纽约湾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因金融、科技推动经济转型而享有世界“金融湾区”之称。从税收收入的行业分布看,以金融、保险等为主要支柱产业,其他相关配套服务业具有重要地位,其税制结构呈现出了一种“高端”特点。

区域规划助力纽约湾经济发展。纽约区域规划署进行了四次区域规划,高效的城市规划对纽约湾的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纽约湾通过法律政策与协调机制整合资源,实现了帕累托效应,提升了城市群水平。通过建设有活力、宜居、可持续发展的商业环境,改善城区环境等措施,提升了商业环境竞争力,促进纽约湾城市群的再发展。以纽约市为例,它的税收政策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鼓励新建房屋建筑或住房改造。以税收优惠为主要手段,通过降低或减免房地产税和租赁税提高住房利用率。二是针对个人业主或承租人的税收优惠。业主或租户在满足特定条件时,可享有商业租赁税或不动产税优惠。

调整产业结构,扶持经济发展。纽约附近的一批港口城市是美国城市化最早、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其中心区内产业结构呈现多元互补的格局。纽约湾出台了一系列税收政策,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纽约市建立产业发展局(IDA),该局充分利用纽约的基础设施和税收优惠政策等吸引小微企业,以期扶持企业发展和促进就业。IDA帮助公司利用债券等进行资本市场融资,企业在IDA发行的债券利息以及通过IDA购买的房地产等可以减免税收。

国内京津冀发展的税收经验 产业转移对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产业转移也有不利影响,对迁入地而言,产业迁入会带来基础设施、资源等方面的压力,对迁出地而言会造成一定的税源损失。在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税收优惠,政府充分挖掘区域内经济发展缓慢地区所具有的潜力,加强了区域内各地的合作往来。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迁出地的税收损失,促进迁入地改善营商环境,有关部门建立了税收利益协调机制,由迁出地区政府主导,将符合迁入地区产业布局条件的企业纳入税收分享范围。

进一步完善我国促进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的税收政策建议

发挥税收优惠的激励作用 税收优惠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鼓励企业创新。一方面,丰富并创新税收优惠形式,扩大抵扣范围,建立小微企业评估体系,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给予补助扶持。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和宏观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可以加大企业所得税研发加计扣除力度,完善第三产业税收优惠激励机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向高质量转变。

建立税收分享机制 政府可以合理安排地区间产业布局、建立税收利益分享机制,促进地区间资源配置优化、要素合理流动。在长三角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为补偿迁出地和迁入地,从迁移企业获得的税收应纳入税收分享机制,并将企业盈利后的税收按一定比例由迁出地和迁入地共享。通过税收收入分享,解决产业转移过程中的利润分配损失问题,有效优化地区间产业结构,推动地区间协同发展。

提升税收信息化和便利化水平 加强税收大数据建设。长三角应推进“以数治税”的税收治理模式,实施税收跨区域协作机制,共联共建电子税收服务平台。优化长三角税收营商环境。打造透明便利的税收营商环境,简化办税流程,提升纳税便利度。完善电子税务局建设,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数据共享,优化涉税事项数据填报服务。

总之,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对长三角地区财税政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有关部门需加紧研究国内外城市群的相关经验教训,并结合我国现状,多举并措优化长三角地区税收政策,最终推动该区域一体化建设稳步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猜你喜欢
优惠长三角纽约
成为纽约人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有优惠!有靓货!房企铆足劲的“金九银十”来袭!
优惠订阅
我把纽约搬走了
读者优惠购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纽约往事
纽约双管齐下防治拥堵
把“优惠”做成“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