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有效管控运营风险

2024-04-30 04:48董娟
中国商界 2024年4期
关键词:战略规划风险管理流程

董娟

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概述

内部审计的概念 内部审计是一种组织内部的独立评估和检查过程,其主要目的是评估和改进组织的运营效率、内部控制、合规性和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的核心职能包括审计内部财务信息,验证合规性,评估风险管理过程,以及提供有关管理控制的建议。审计通常由专业人员来完成,他们必须保持独立性和客观性,以确保其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内部审计不仅有助于预防潜在的财务不正当行为,还可以为组织提供有关业务流程改进的重要见解,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整体绩效。

全面风险管理的概念 全面风险管理是一种旨在帮助组织识别、评估、管理和监控各种内部和外部风险,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并增加价值的管理方法。该方法要求组织将风险管理整合到其日常运营中,以确保风险不会影响组织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全面风险管理的基本理念是风险无处不在,无论是战略风险、财务风险、合规性风险还是操作风险,都需要被认真管理。通过全面风险管理,组织可以更好地理解其风险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降低这些风险,确保最终目标的实现。全面风险管理还要求建立风险文化,使所有员工都能参与风险管理,以帮助组织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

企业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关系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角色 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核心职责之一是评估和监测组织内部控制系统,以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通过审计财务流程、信息系统和运营流程,可以帮助内部审计员识别潜在风险并提供管控建议,以改善组织的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还能够识别和评估战略风险,这些风险可能会威胁组织的长期可持续性。通过深入了解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模式,内部审计能够为高级管理提供关于如何有效管理这些战略风险的建议。内部审计还在风险识别和评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审计业务流程,它可以帮助组织了解可能影响其成功的各种风险因素。

内部审计与风险评估的整合 这一整合意味着内部审计部门必须密切合作,以确保有效的风险评估,并能够更好地识别、量化和管理风险。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评估中的角色包括提供关于现有风险控制的信息,以及评估这些控制的有效性。他们还可以通过审计过程中獲得的见解,识别新的风险和机会,这些信息可以用于改进风险评估的方法和模型。

开展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策略

建立独立审计部门 要成功开展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首先是要建立独立的审计部门,配备专业人员,以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这一步骤有助于保持审计的独立性,从而减少潜在的利益冲突,并提高审计的可靠性。其次,独立审计部门应该拥有足够的权威,可以自主制定审计计划和流程,而不受其他部门的干扰。这样,审计部门可以更好地根据组织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工作。制定审计计划同样十分关键,它应明确规定审计的范围、目标、时间表和方法,以确保审计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最后,审计流程应包括数据采集、风险评估、测试、发现问题、提出建议以及报告等关键步骤,以确保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建立独立审计部门并制订明确的审计计划和流程是国有企业开展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的基础,它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支持和框架。

提高审计人员专业能力 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是确保国有企业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成功的关键步骤。审计人员应该具备广泛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有效地履行其审计职责,这包括财务、法律、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领域的知识。为此,企业应提供持续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使内部审计人员保持与行业最新趋势和最佳实践的接轨,这可以包括参加专业培训课程、研讨会等形式。同时,企业应鼓励内部审计人员积极参与行业协会和专业组织,以建立专业网络并获取与同行的经验分享,这有助于他们获取最新的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企业还可以制订职业发展计划,帮助内部审计人员规划其职业生涯,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以提高他们的动力和承诺。最后,内部审计部门应确保拥有多样化的团队,包括不同领域和背景的审计人员,以促进多样性的思考和创新。通过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提高审计的质量,为有效的风险管理提供更好的支持。这将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更具影响力和价值,有助于国有企业实现其战略目标。

制定风险管理政策 国有企业要开展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必须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并将风险管理与战略规划相互整合。制定风险管理政策是确保组织对风险的全面认知和有效管理的关键一步。政策应明确界定组织的风险承受能力、风险管理目标和策略,以及相关的风险管理流程。风险管理政策还应强调内部审计在风险识别、评估和管理中的关键作用,明确内部审计的角色和责任。这样可以确保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协作得以顺畅推进。同时,国有企业应将风险管理与战略规划相互整合,确保风险管理不仅是一项独立的活动,还应与企业的长期目标和战略规划相一致。这意味着风险管理应成为企业决策制定的一部分,以确保在制定战略目标时考虑风险因素。内部审计的发现和建议应该与战略规划过程相结合,以提供有关如何调整战略以应对风险的重要见解。综合而言,通过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和整合风险管理与战略规划,国有企业可以更好地理解、评估和管理各种风险,确保风险管理不仅仅是一项常规活动,还是战略决策的一部分,这将有助于在提升企业对市场的适应能力的同时降低运营风险。

总之,内部审计在评估内部控制、审计财务信息和提供关于改进内部控制的建议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也有助于识别战略和业务流程风险。为了成功开展内部审计与全面风险管理,国有企业应采取一系列策略,包括建立独立审计部门、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能力、制定明确的风险管理政策等。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国有企业更好地管理各种风险,提高适应能力,降低风险,为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云天化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战略规划风险管理流程
吃水果有套“清洗流程”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违反流程 致命误判
对战略规划评估体系研究的思考
本刊审稿流程
析OGSA-DAI工作流程
论油气田战略规划与投资风险管理
“一带一路”战略规划探究
图书馆战略规划的制定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