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2024-05-01 14:11何德美
科学之友 2024年4期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何德美

科学素养主要涵盖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三个维度。它既包括对基础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包括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追求真理、开放和包容的科学精神以及内化的科学态度与责任。

在数字化时代,科学素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具备科学素养的人能够更好地将已有知识运用到真实的社会环境中,辩证看待事物的起因、发展和结果,从容解决真实社会情境中的生活问题,更有效地获取、评估和应用科学知识,从而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更大的成功。

在课堂教学中贯穿科学素养

科学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渠道,而优化科学课程设计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首先,教师应确保科学教育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使小学生在不同年级都能接受到科学的启蒙教育,避免科学教育的断层。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学习的实践性和探索性,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讨论,自主发现和掌握科学知识。最后,教学应富有趣味性和启蒙性。教师应将有趣的科学现象融入课程内容,使小学生能够接触到现象背后的科学知识。

在教育队伍中创新科学素养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育队伍不只包括教师,还包括家长、朋辈等。优秀的教育者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关键因素,教育者需树立科学理性的思维,这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至关重要。在校内,我们要确保学校教师具备足够的科学知识和教学能力,定期组织科学教育研讨会和培训活动,帮助教师更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教学水平。在校外,我们要与家长这一“家庭教师”密切联系,保证家、校、社之间传递的知识是科学的、真实的、一致的,避免“片面性伪科学”误导孩子科学观念的形成。

在真实情境中践行科学素养

古人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科学知识来源于实践,也应回归实践。教师要有“不怕麻烦”的教学精神,在帮助学生习得知识的同时,积极地开展实践活动。学生在形成一定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基础上,一定要在教师等专业人士的组织陪同下,尽可能地参与多种形式的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小实验“弹跳的泡泡”、野外生物地形考察等。在不同的实践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亲身参与加深对已有知识的理解或更正错误的观念,提高运用科学方法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在学科知识中融合科学素养

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科学与其他学科(如数学、工程技术、生命科学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其知识点之间存有典型的跨学科特性。教师的教学应促进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在阐释现象背后的原因时,不应局限于对某一知识点的讲解,而是应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环境。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入数学中的统计和概率知识来辅助科学研究,也可以利用技术手段进行科学实验和数据分析,还可以借助生物科学中的某一现象进行分析。

在浓厚兴趣中发展科学素养

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需要营造一个浓厚的科学氛围。这可以通过在校内举办各类科学兴趣活动,如“小小科学家”讲座、“小科学家”作品展览等来实现。在知识构建、思维形成、实践探究、外化于行的过程中,形成一个简单的科学实验环,为学生将来中学阶段的分科学习打下基础。此外,学校还可以设立科学奖励,表彰在科学学习和实践中表现出色的学生和教师。

小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共同努力。在校内,教师通过优化科学课程设计、增加科学实践活动、促进科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营造浓厚的科学氛围等多种途径,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在社会中获得更好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校外,家长辅助教学,调整家庭教育在學生教育中的作用,关注家庭教育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影响,同时培养朋辈间对科学话题的兴趣。总之,统筹各方教学因素是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核心与关键,“培养孩子科学素养”不应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是落到实处的行动。

如今,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内容多元化、知识多样化、信息全球化的知识型社会,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至关重要。它不仅关乎个体的生活质量,而且影响社会的创新和进步。小学生正处于知识接受和科学启蒙的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科学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外国语大学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科学知识科学素养科学
蜗牛看牙医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点击科学
基于科学知识图谱的滑雪运动研究可视化分析
科学大爆炸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2000-2017国外关系从句研究动态的科学知识图谱分析
社会化知识及其客观性探析——兼议朗基诺的科学知识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