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

2024-05-02 03:03黄艳珊
学习月刊 2024年1期
关键词:商圈网格女儿

黄艳珊 万 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层党建是联系党和人民的重要工作,良好的基层党建是引领乡村振兴的重要政治基础。湖北恩施州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女儿城商圈党委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以“组织联建、治理联动、村企联合、服务联享、活动联办、示范联创”为抓手,运用共同缔造的全新理念,带动女儿城商圈“点上出彩、线上美丽、面上风景”,探索出了商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新路径。

一、女儿城商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

从“各自为政”到“党建引领”。恩施市委组织部根据商圈内产业布局、党员分布现状,选派12名党建指导员下沉商圈企业,聚焦打破条块分割、破除行业壁垒,以党建为引领推动商圈高质量发展。成立商圈党委,选派市场监管局干部任商圈党委书记,分行业推选群众公认、影响力强的同志任党委委员。党委下属7个党支部,并构建了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为纽带的群众组织体系,形成“一核多元”大党建格局,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

从“一人行百步”到“百人行一步”。为确保党建引领经济发展落地见效,通过“党建+网格”模式,组建以蔬菜、粮油、民宿、餐饮等行业为一体的女儿城商会,带动各类市场主体1460家、从业人员1.2万余人的庞大集体“齐步走”,恩施女儿城年接待游客400万人次。

从“粗放随意”到“精细管理”。为强化商圈管理,筹资280余万元打造集党群服务、商务洽谈、矛盾调解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党群服务中心。高标准建设聚集旅游咨询、线路引导、应急救援、休息歇脚等综合服务的张富清红色驿站。搭建市场监管服务站、警务室、法律服务室、红色书吧、创梦空间等阵地,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从“放水任流”到“贴心服务”。近5年来,恩施市文旅局常态化组织“非遗进商圈”吸引游客,8个部门的21个项目在女儿城实施,推动商圈持续繁荣;市场监管局常年开展“你点我检”食品安全行动;市妇联每年为商圈3000余名妇女开展“两癌”筛查;市总工会开展“夏送清凉”“金秋助学”行动惠及500余户商户。为解决商圈市场主体融资问题,商圈党委主动对接农商行等金融企业,为560余家商户开辟绿色通道,发放贷款近1亿元。

二、女儿城商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主要经验

(一)画好横线和纵线,完善体系,让治理单元变小格

基层是直接面对群众的一环,女儿城商圈所在的窑湾社区管理范围大、人员结构复杂,社区干部人数相对较少,如不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各部门权责模糊,容易出现“打乱仗”的现象。为此,商圈党委着力划好网格,充分发挥网格作用,理顺机制。

一是划清网格管理底线,做好网格党建。网格化管理是推动基层治理的有力载体,也是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化解社会矛盾和防范社会风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将行业和地域深度结合,优选28名“红色街长”担任微网格员,引导行业自律,开展志愿服务,融入基层治理,构建三级网格化服务体系,做到网中有格、按格定岗,人在格中、事在网中。

二是建好联动指挥竖线,理顺党建引领体制机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女儿城商圈所在的窑湾社区治理“四级八个一”(一社区一大党委,一网格一党支部,一路段一党小组,一楼栋一党员)体系不断完善优化,实现了治理体系横向到边、纵向到底。搭建“社区—网格—党小组—楼栋”四级联系架构,夯实基层社会治理基础,让万人社区实现治理有效。

(二)筑牢线上和线下,温情服务,让服务成效更突出

随着社会发展,群众需求多样化决定了基层治理精细化。面对如何将党建引领理念转变为基层治理效能的问题,女儿城商圈着力做了以下工作。

一是探索线上智慧治理平台。运用片区积分制管理程序及女儿城智慧管理平台,让各类基础信息一目了然,极大方便了社区治理。

二是强化线下阵地服务功能。主动问需于民,实现硬件配套升级。女儿城市场监管、司法、公安、交通等9个部门窗口前置,为市场主体集中提供审批代办、法律援助、现场协调等服务,每年服务2000余人次,市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三)用好本土和外援,整合资源,让治理力量更强大

女儿城所在的窑湾社区在基层治理中存在“小马拉大车”问题,主要表现为社区资源与服务需求不对称、社区网格资源与任务要求不对称。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商圈党委着力从以下两方面展开工作。

一是与辖区单位同创共建。以社区党组织为载体,统筹“双报到”机关单位、辖区企业等各类组织,组建社区大党委,推动组织联建、党建联抓、党员联管、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服务联做。

二是与辖区居民合力自治。邀请社区党员、志愿居民及“五老”等“主心骨”力量加入社区治理。乡贤能人、党员、退役军人、志愿者等积极分子成立“五共”互助理事会、红色志愿服务队、卫生监督理事会等自治组织,在每个领域发挥良好作用。

(四)练好内功强外宣,提炼总结,让党建治理品牌更醒目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培育创新党建品牌是基层党组织凝心聚力的重要抓手。创建党建治理品牌对于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仅可以凝聚群众力量,还可激发基层治理活力。“跟党一起创业,跟党一起奋斗,跟党一起圆梦”成为在女儿城创业人员的共同心声,先后有30人向商圈党委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有12名同志加入到党组织。女儿城商圈党委先后获评“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州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其案例入选全国“小个专”党建典型经验汇编,成为叫得响的党建品牌。

三、女儿城商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启示

密织组织“网格”,建强战斗堡垒。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筑牢治理坚实“底座”。一方面“织牢”组织体系,丰富完善“党建+”网格化的基层治理模式,发挥“党建+能人”的治理优势,用好“积分制”模式,实现日常工作在“网格”中落实、平安建设在“网格”中落地、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化解、文明创建在“网格”中提升。另一方面做强集体经济。学习谷城县五山镇堰河村采取集体经济组织引领、全村人民参与合作社的发展模式,实行“集体经济组织+企业+农户”的经营方式,以企业经营理念推动“三变”,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同时,借鉴东湖高新区七峰街道经验,做大做强村集体公司,让老百姓一直身处利益链之上。

用“启蒙教育式”的理念,培养并不断增强群众责任感。基层工作中,大家普遍认为“工作难做、老百姓不听摆”,根本原因是群众会开得不够多、不够深入,对党的政策宣讲不到位。为此,宣讲者一要“备好课”,只有自己将政策学透,才能将政策讲透。二要创新宣讲方式,广泛采取促膝而谈的交心式、喜闻乐见的文艺式、新媒体的创新式、传统的会议式等方法,一定要将党的各项政策、声音传递到老百姓的心里,引导老百姓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增强社会责任感。

积极问需于民,使各项惠民政策落地见效,增强群众认同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复杂形势、复杂矛盾、繁重任务,没有主次,不加区别,眉毛胡子一把抓,是做不好工作的。”群众工作事多、事杂,每个群众的需求不一样,社区提供的服务自然也不一样。因此,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把群众的需求“捡在手里”,探索群众需求分类管理制度,科学调整制定相关政策,因户因人落实惠民政策,答好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创新服务模式,摸清群众诉求,精准施策解决社会矛盾,增强群众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改革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采用大数据的手段,赋能基层治理。学习海南澄迈县在原有社会网格治理体系的基础上,开通“格事通”,打造活力网格新平台,创新基层模式。一方面线上搭建“钉钉”“智慧社区”等自治平台,开发小程序,设立民情收集箱、民意接待站,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另一方面推进“大数据+基层社会治理”,提升网格化、精细化管理服务水平,以“安全、治理、惠民”为目标,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探索开发智慧化、全天候、全方位服务体系平台,打造基层治理智慧社区、数字社区,真正将智慧化赋能基层治理,全面提升治理效能。

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发动群众参与,增强群众价值感。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要把握开展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共同缔造的契机,在决策上问需于民、将群众需求“摆进去”,在发展上依靠于民、将群众“拉进来”,将结果交到群众手上评价管理,让群众在全过程参与中共享胜利成果。改变干部在干、群众在看的局面,与人民群众同频共振、同题作答,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用“竞争”理念激发内生动力,不等不靠不要,增强群众获得感。一是目标考核激发干。制定考核办法,用好管好发挥好“网格”作用。“积分制”管理评价方式可将村民变为股东参与分红,帮助村民树立不劳不得、少劳少得、多劳多得的鲜明导向。用好“红黑”板,向等靠要、丑习陋习亮剑。二是典型引领激励干。大力选树基层社会治理深度融合的先进典型,开展先进下沉“尖刀班”“大党委”及模范下沉党员等评选活动,充分调动机关党员干部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热情。扎实开展“五佳五好”等群众性评选活动,以正面引导激发群众自治活力。三是文明创建推动干。深入开展文明社区、文明校园、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群众明是非、辨善恶、知荣辱,汇聚向上向善的道德力量。

用“店小二”理念服务群众,千方百计把群众难事转化为干部家事,增强群众幸福感。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关键在于走群众路线,提升政府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本领。达到“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基层治理目标,关键在政府的服务不缺位。一是打造为民服务“新阵地”。组建市群众工作部,优化市矛盾调解中心职能,用好“市民之家”政务服务,把群众当家人看,把群众难事当家事办,切实做到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二是建立健全社会公众参与评价机制,优化为民服务“新途径”。探索实施“线上匿名评价+线下实地走访”模式开展干部满意度评价工作,真正做到服务绩效由群众来评判,并将考评结果纳入干部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全面提升服务群众的水平和能力。

猜你喜欢
商圈网格女儿
用全等三角形破解网格题
打造世界级文旅窗口 构建千亿级黄金商圈
大三的女儿
反射的椭圆随机偏微分方程的网格逼近
海的女儿
重叠网格装配中的一种改进ADT搜索方法
农产品电商圈的“乌托邦”
基于曲面展开的自由曲面网格划分
商圈商业的秘密:创新
商圈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