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视野下生态移民村的现代化发展研究

2024-05-02 04:42王璐妍何秋红
生态经济 2024年3期
关键词:宜居移民美丽

王璐妍,何秋红

(河海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1100)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多维度进行定位,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宜居乡村至少需要具备居住环境舒适、配套设施健全、文化氛围浓厚和社区服务优良四个方面的特征。可见,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框架。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域的中心,是14 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六盘山片区所在地,是国家实施生态移民的重要区域,其面临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建设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等问题,而“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为甘宁青乡村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学界关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研究成果涵盖了理论、实践和国外经验借鉴三个层面,其中关于西北地区以及甘宁青三省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研究也比较多,但鲜有关于西北生态移民区美丽乡村建设的相关研究。

在这一背景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于2022 年10月出版发行了由黄彦华、黄桂华著的《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查研究》。该著作在明确“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内涵、标准和目标的基础上,选择甘宁青地区典型性的村庄展开调研,并以甘宁青生态移民村与毗邻的迁入地原住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差距及其产生原因,总结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共同性、代表性问题。

《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查研究》一书共分为总论篇、村庄调查篇、问题建议与展望篇三部分。在村庄调查篇中,选取的调查点共4 组8 个村庄,按照“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模式和特点,具体分为中心村城镇化建设模式、传统种植养殖型村庄、特色种植养殖型移民村、劳务型生态移民村四类,调查样本具有典型性,且书中每个章节都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基本情况为出发点,进而关注村民对“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认知度、参与度和满意度,最终反思现有建设实践,并就未来展望及建议进行阐述,这是贯穿生态移民村与原住村之间内在逻辑的主线,将8 个村落的调查内容统合为一个整体篇章的基本肌理。此外,该书注重实证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比法等研究方法,将理论和田野调查相结合。总体而言,《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查研究》在区域层面上为西部发展不充分地区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对于推进区域协调发展进程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对于学者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我国的生态移民措施旨在缓解生态脆弱地区的环境压力,并改善因自然环境恶劣带来的群体生存和生活质量问题。与搬迁前靠天吃饭、靠天喝水的生活相比较,甘宁青生态移民村通过易地搬迁在生产生活基础设施、人居生态环境上都有了显著的改善,基本实现了迁入区开发扶贫与迁出区生态环境修复保护的双重目标。但目前看来,与原住村相比,甘宁青生态移民新村仍存在不少问题。一方面,生态新村的经济基础尚显薄弱,基础生活设施的建设相对滞后,《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查研究》中的调查结果表明,乡村生活污水处理、供水、环境卫生基础设施欠缺等问题亟待改进,生态环境相对于“美”的目标还需进一步美化;另一方面,乡村公共文化资源满足不了村民的文化需求,乡村文化底蕴积淀不深,外加政府在生态移民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容易形成村民对政府的过度依赖,导致大多数村民意识不到自己才是建设的主体。

以上述问题为导向,结合《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查研究》中关于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发展的策略和建议,本文认为现阶段可以在以下方面实施有针对性的优化改进,寻求生态移民村的现代化发展路径。

整合本地资源优势,专注发展特色产业。富起来才能美丽起来,产业支撑是“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基础,为其提供内生动力。在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过程中,马家营村依托本土自然资源禀赋优势,培育绿色农业基地、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并利用民俗文化资源,打造优质、特色的绿色生态农业和生态旅游业。马家营村的经验示范了生态移民村产业发展关键,即深度理解市场需求,精准设定发展导向,优化调适本土资源优势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之间的内在关联,以创设更为丰富和多元的产业发展模式。

对此,一是强化并推广特色生态农业,打造绿色有机农产品品牌,进一步探索农村电商、绿色旅游等新路径;二是鼓励生计模式的再造,依靠现有生计基础,通过开展多样化的技能培训,不断优化农产品、劳务输出等发展模式,进而通过充分就业不断实现生态移民的经营性增收,提高区域群众的生活质量;三是借助政策资源以激励各类项目、资金、技术和人才向产业聚集,有效结合税收、财政补贴、产业发展等政策措施,从而助推生态移民搬迁安置区劳动力获得充分且高质量就业机会;四是支持企业扩展产业链,融合现代经营理念,培育本土企业,形成产业集群,扩大就业岗位,进一步提升生态移民的生计能力,稳固脱贫成果。

升级农村基础设施,优化生态治理体系。绿色是乡村的底色,生态是乡村的优势,尤其对于生态脆弱地区而言,更应树立绿色发展理念,不断提升生态移民区的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甘宁青乡村没有大型工业,因此也不存在工矿污染、水体污染等问题。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治理主要聚焦于人居环境的改善和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推进,其本质上是对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

一方面,对于生态移民村而言,优化农村基础设施,特别是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升级是关键所在。例如《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查研究》中对六盘山片区的村庄调查表明,该区域搬迁的原因之一就是水源短缺导致的贫困,所以村庄搬迁到安置区后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改善当地的供水设施。此外,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的升级还包括构建污水收集与处理系统、农村公路的修建与养护、建立垃圾集中处理机制等。另一方面,乡村生态环境质量的持续提升需要多方参与并密切合作。作为乡村生态建设的主导力量,村干部需要采用线上线下的联动策略,以提高生态文明理念与政策的宣传效果,并设置相应的监督和罚款机制,鼓励村民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到生态宜居建设与监督工作中;作为乡村文明建设的主体,村民则需要逐渐培养生态文明意识,纠正长期以来形成的不利于生态保护的粗放式生活习惯,并积极参与到生态宜居环境的建设中,包括庭院的绿化美化亮化,垃圾集中处理,响应“厕所革命”等。

完善社区公共服务,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甘宁青“美丽宜居乡村”建设调查研究》中曾提到随着“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取得的成效日渐显著,村民的需求方向也发生了转变,从以前对基础设施等硬件条件的需求转化为对乡村文化、乡村文明等软件条件的需求,他们期望能享受到更丰富的文化生活。

对此,乡村文化建设的路径仍有待深入探索。一是当前的公共文化服务需要进一步强化其对生态移民村文化振兴的推动作用,政府需主导并积极提供公共文化设施、公共文化产品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以满足村民对公共文化的需求;二是深耕乡土文化,让村民个体的日常生活通过乡土精神文化元素的实践来得以丰富,例如人居环境的设计,民歌民谣的传唱等,这不仅可以形成乡村的文化自信,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乡村公共文化的建设;三是利用数字化治理技术整合村民群体,在数字时代,微信群等社交媒介的使用可以丰富村民的民主参与渠道,推进村民与村干部、社区物业等多方角色的良性互动,促进多元群体利益整合,从而保障乡村治理工作的稳定有序,使民众能积极参与到村落建设中来。

加大教育扶贫力度,激发村民内在活力。劳动力素质高低是支撑农村发展、保障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换言之,想要实现生态移民村的持久发展,首要任务便是冲破“社会文化贫困”的束缚,其中最关键一步即是优化移民安置区的教育质量。除为村民搭建文化学习和技能培训的平台外,还需要帮助村民强化自己竞争和经营的意识,以提升移民群体的文化水平和自我发展能力。凭借“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的内在活力转换,来激发村民参与“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的主体性。

甘宁青生态移民在解决区域贫困、保护生态环境、实现跨越发展中展现出了无限的活力,也为未来我国生态移民村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提供了广泛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但“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现代化过程,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经验探索中探寻生态移民村摆脱贫困、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乡村现代化的现实模式与出路。

猜你喜欢
宜居移民美丽
相约天然氧吧 感受宜居“金匮”
宜居的海底城市
移民安置
移民后期扶持
宜居大化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签证移民
谁是最美丽的虫(三)
宜居星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