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2024-05-02 13:26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4年1期
关键词:社会化主体农业

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中心

□ 白阳

目前,铁岭市农民合作社达到7848 个,其中,191 个农民合作社获评省级示范社资格,35 个获评国家级示范社资格;农业农村部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数量达1830 家,256 个家庭农场获评省级示范家庭农场资格,123 个家庭农场得到中央财政项目资金扶持。近年来,随着铁岭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不断发展壮大,为构建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创造了新的组织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探索创新。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管理体制不须,公益性服务能力不高。在事业单位改革过程中,市县两级将农业、农机、畜牧等公益性服务机构统一到“农业服务中心”,但在合并后主体功能定位不够清晰,管理体制不够顺畅,部门之间缺乏沟通联系,农业服务资源统一整合不够到位,使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服务相对缓慢。特别是乡镇原“农村五站”被改制合并后,也存在体制不畅通、机制不活、队伍不稳定、保障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基层农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受到削弱。

2.大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不充分,引领带头作用不强。目前,铁岭市农民合作社总量较多,但经营规模较小,经济实力不强,管理水平不高,服务范围不宽,部分运行还不够规范。据了解,全市注册登记的各类农民合作社近万家,年检约占75%,其中,国家级示范社40 家,占比0.4%;省级200 家,占比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少,产业规模小,集约化水平偏低,产业链比较短,拉动能力明显不足,尤其是缺乏大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有规模的电商平台企业。其他民办经营性服务实体,主要经营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为主,服务内容单一,有时也出现过坑农、害农问题。

3.农村金融和农业保险服务落后,制约农业经济发展。近年来,铁岭各类涉农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逐渐向工业、商业等向非农化方向发展,涉农服务组织贷款难已经成为发展的主要掣肘因素。同时,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业务非常有限,难以满足农业发展要求,特别是全程化农业、设施农业、规模化农业发展需求。在商业保险方面,由于自然灾害难以预料,商业性农业保险赔付率高,保险公司积极性不高,造成农业保险发展缓慢。

二、加强体系建设的有关思考

(一)完善职能,引导支持

一是作好顶层设计。把建设现代农业经营体系纳入市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编制《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推动有序发展。

二是深化事业单位改革,巩固提升公益性服务。在已建立现代农业服务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理顺体制,提高公益性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农村供销社、农村金融、邮政等机构的作用,为农业提供更优质服务。

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环境。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认真组织实施种子工程、标准农田建设、黑土地保护、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生态农业建设、土地托管服务等重点项目,简化办事程序,保证扶持资金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农村金融和政策保险服务,加大财税支持力度,落实设施农业用地政策;加强服务价格监测,强化服务合同监管,规范服务行为,并鼓励建立服务主体名录库,纳入全市信用信总共享平台,加强动态监测;建立全市农业社会化服务行业协会或联盟,发挥其联系政府、服务会员、整合资源、自律规范的功能。

(二)推动多元化融合发展

一是培育壮大各类服务主体。把专业服务公司和服务型农民合作社作为骨干力量,推进其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不断增强服务能力,拓展服务范围;支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展壮大,使其成为组织小农户接受社会化服务的重要力量,充分发挥其居间服务优势;要引导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推动“种养加销游”一体化,发挥带动作用;鼓励支持供销社、农垦、邮政发挥系统优势,着力完善服务机制,不断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二是推动多元服务主体联合、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服务主体以资金、技术、服务等要素为纽带,积极发展服务联合体,推动服务链横向拓展,纵向延伸;鼓励支持农民合作社在自愿前提下联合、兼并或重组,推动其资源整合发展壮大;鼓励支持建立“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接和分离机制,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三)创新服务模式和组织形式

一是积极推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因地制宜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等服务模式;采取政策扶持、典型引领、项目化推进等措施,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托管服务的覆盖率;要加强标准建设、价格指导、质量检测、合同监管,促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规范发展。

二是鼓励各类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方式。推广行之有效的“服务主体+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户”“服务主体+各类型经营主体+农户”等组织形式,促进形成利益共同体;推动农资企业、农业科技公司、互联网平台等各类涉农组织向农业服务延伸,采取“农资+服务”“科技+服务”“互联网+服务”等方式,推进技务结合、技服结合,创新发展;引导各类服务主体建立健全服务标准和操作规范,实现“约定有合同,内容有标准、过程有记录、人员有培训、质量有保证、产品有监管”的规范服务。

三是创新农技服务机制。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县域统筹,强化县级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建设,引导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管理等创新要素在县域集散,构建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应保障必要的经费支持,鼓励支持其担负公益性服务主责,改善试验示范条件和技术服务设备设施;进一步创新服务机制,探索建立农技推广责任制度;完善以服务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考评体系,建立考评结果与经费支持挂钩、贡献与收入相匹配的激励机制。

三、政策措施和建议

一是建立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形成合力。由政府领导挂帅,明确牵头部门,落实相关部门责任,完善协同推进工作机制,形成合力。

二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方针。突出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服务供给,加大以田间路系、水系等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对重点种植业基地进行宜机化改造,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通过土地作价、投资建设、财政入股、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经营性农产品公益性批发市场建没;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向乡村延伸,进一步健全完善乡镇区域服务中心,实现“涉农服务事项进一个门,办样样事”,并引进社会资本,建设农业社会化服务基础设施项目。

三是提升各项政策落实的执行力。财政部门将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组织纳入优先支持范畴,统筹整合涉农资金,保证资金及时足额拨付到位;综合采用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先服务后补助等方式,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农业服务项目。税务部门要落实对农业机耕、排洪、病虫害防治、植物保护、农牧保险以及相关技术培训业务免征增值税等税收优惠政策;金融部门要拓宽服务范围,创设支持农业生产托管的金融产品,着力解决好目前贷款难、融资贵问题;各类保险机构要进一步推进政策性保险和商业保险的应用,探索新险种,扩大服务面,提升服务质量。

与此同时,农业农村部门要健全发布制度,定期更新发布上级和市级认定的农民合作社示范社、示范家庭农场、规模养殖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社会化服务立体名单,充分利用总平台网络优势,为有关部门落实政策提供便利,加快推进铁岭市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猜你喜欢
社会化主体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