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定县绿色食品发展思考

2024-05-02 23:42
云南农业 2024年3期
关键词:牟定县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胡 艳

(牟定县共和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 牟定 675500)

近年来,为进一步加快乡村振兴,牟定县绿色食品发展以突出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坚持生态优先、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方式,健全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农业环境保护和治理,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积极开展绿色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保持“生态牟定、绿色农业”的发展优势。坚持绿色农业生产模式,走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搭建起“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

一、品牌打造

牟定县按照“稳粮、强畜、促特、兴果、融合”的工作思路,正向着快速、绿色、健康、高效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县有24家企业134个产品(有机产品1个、绿色产品133个)使用标志。其中新认证企业5家18个产品(绿色食品17个、有机食品1个)。全县农产品注册商标33个(云南省著名商标4个、名牌农产品11个);“中国农产品交易会”等各类金奖、银奖17个;“牟定腐乳”被国家质检总局认定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腐乳产品获得国家级和省级金奖、银奖共7个,获得云南省名牌农产品7个。县内2 hm2以上规模连片农产品生产基地100%纳入监管范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8%以上,监测合格率达100%。

二、资金投入有限,企业发展缓慢

(一)企业规模偏小,融资难度较大

就牟定县目前情况看,绿色食品加工企业总数已达30多家,但规模偏小,辐射范围不宽。虽然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带动能力不强,难以引领更大范围农业专业化生产和农民进入大市场。受金融政策限制,龙头企业发展缓慢,规模弱小,加工层次低,对新产品的研发几乎为零。财政扶持力度弱,企业融资难,流动资金不足,用于绿色食品开发的资金投入有限。

(二)缺乏精深加工,精品名牌较少

主要表现在种植养殖业和传统发展模式上,近几年来虽然得到了较快发展,可所生产的绿色食品基本上用于群众的直接消费,而高科技和深加工项目少。现代市场是品牌化的市场,虽然近年来所生产的玫瑰、腐乳、辣椒、野生菌等农产品在省内外有一定知名度,但大部分产品与产品质量从知名度到占有市场份额的优势都不明显,甚至带来企业无序竞争,缺乏大局意识。

(三)加工技术滞后,原料基地不足

牟定县大多数绿色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水平低,还停留在传统生产上,生产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传统工艺和生产季节的限制,深层次加工比重小,多层次开发品种少,不能适应无公害、有机、绿色、健康快速发展的消费市场需求。由于单家独户分散经营的土地、林地等要素难以集中连片,不利于规模化经营,造成生产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生产成本高、所需原料供应严重不足的“瓶颈”。

三、强龙头,充分展现绿色食品优势

(一)加大绿色食品产业扶持力度

一是保持适当的资金投入增长幅度。建议县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绿色食品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逐年适当增加对绿色食品产业开发的投入比重。二是改革资金投放方式,实行以奖代投。改变过去对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单纯投放的做法,拿出部分资金实行以奖代投,对县、乡(镇)两级管理部门开发生产基地按面积给予奖励,对企业认证按数量给予奖励。三是加大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市场前景好、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高新、特色及出口创汇企业,在技术改造、银行贷款、资产重组等方面给予贴息支持或补贴,助其做大做强,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对基地农户的牵动力。四是加大对绿色食品龙头企业原料基地关键环节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财政扶持资金的政策引导作用,对在绿色(有机)食品种养基地生产过程中承担示范推广任务的基地和农户,给予适当补贴,提高绿色食品质量。五是加大对绿色(有机)食品质量监控工作的支持力度。侧重扶持重点骨干加工企业配备自控自检仪器设备,对绿色食品管理部门开展的质量(包括产品与产地环境)抽查检测经费和新申请绿标产品的申报经费给予补贴,提高质量监控能力和水平,维护绿色食品质量和信誉。六是加大对绿色食品市场开发的支持力度。对经营规模较大的绿色食品配送中心、专业批发市场、专营店和连锁店、网店给予补贴支持,对大型经贸(会展)活动给予专项支持,做好政府搭台汇集资源,企业唱戏分享资源工作。

(二)优化绿色食品产业生态环境

一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进一步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工作力度,持续开展“碧水蓝天”等公益活动,推动绿色有机农业可持续发展。二是加快农村生活污染治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规划建设建制镇和较大村庄污水处理设施。加强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项目建设,并通过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乡(镇)分级处理等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三是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引导农民施用农家肥或新型有机肥,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作物病虫害生物防治等综合技术,推动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三)提升绿色食品基地建设水平

一是在土地流转上实现突破。应抓住国家推动绿色有机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建设的有利契机,切实改变基地农户“小且散”的经营模式,通过转包、转租、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形式,引导农村土地向产业大户、种植能手、龙头企业转移。加快基地集中连片、规模经营,形成以土地为纽带的利益联结关系,促进土地、资金、技术等要素集中配置,提高集约经营水平。二是在基地标准化上实现突破。健全绿色有机食品地方标准,完善整地、播种、施肥、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各环节操作技术规程。加强标准化培训,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提高标准化技术到位率。三是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实现突破。龙头是关键,基地是根本,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保障。牟定县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民联结仍处在“龙头企业+基地”的初始阶段,没有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应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构建“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民”的新型利益联结机制。

(四)拓展绿色食品企业牵动能力

龙头企业下联基地,上接市场,直接决定产业链条长短和反哺基地能力。应重点抓好以下环节:一是扶持重点龙头。应克服重招商但不注重招商引资质量的倾向,积极汲取以往“龙头跑了、基地没了、优势丢了”的经验教训,对已成功引进实力强大的龙头企业,要千方百计在原料基地保障、配套服务等方面给予强力支持,发挥其品牌、资本、技术和营销等优势,扩大生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二是培育本地龙头。鼓励引导地方优势企业,积极加入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基地建设,支持地方特色品牌积极申报绿色有机食品标志使用权,支持企业扩能改造和兼并重组,进一步壮大绿色有机食品龙头企业群体,加快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化步伐。三是加快产品开发。聘请科研机构对牟定县产品深度开发进行研究和评估,进一步明确绿色有机食品开发重点,加快研发高端产品,抢占高端市场,提高生产经营效益,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增税。

(五)加强绿色食品产业名牌培育

要把品牌建设作为发展绿色有机食品产业的核心和关键,全力进行突破。一是加速提升品牌数量和质量。认真落实牟定县有关品牌建设的政策措施,鼓励扶持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生产经营主体,培育自主品牌、注册商标品牌。加强名优产品评选、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商标注册和著名商标保护等工作,在食用菌、瓜果菜、优质米等初级产品中,培育壮大一批特色产品品牌,重点保护腐乳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二是强化市场营销。一方面,利用大型会展平台组织生产经营主体“走出去”开拓市场,提升农产品知名度,闯市场、创品牌;另一方面,依托牟定县“三月会”探索举办绿色有机食品大型展会,进行绿色有机食品展示。

(六)推动绿色食品技术研发推广

绿色食品将传统农业与现代科技融为一体,绿色食品的生产、加工和包装储运等各环节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作支撑。如在生产环节要进行优良品种的选育、作物病虫害的生物防治、有机农药和生物肥料的研发、先进栽培技术和饲养技术的研发等;在加工环节要进一步提高科技含量,掌握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不断对原有食品加工业进行改造和更新;在包装环节要使用安全、易回收利用和可降解的包装材料,保障绿色食品质量安全;在运输环节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管理手段,保证绿色食品在储运过程中不受污染、不变质。并且节能环保。实力雄厚的大型食品企业要树立科技创新的观念,加大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建立研发中心,进行自主研发,打造自己的品牌,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猜你喜欢
牟定县绿色食品龙头企业
牟定县“一村一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促农增收
庆丰收 感党恩 促振兴
山西省级扶贫龙头企业和扶贫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单出炉
2018年全球农化产品销售前20名的龙头企业
牟定县茶叶绿色高效生产技术模式初探
《绿色食品工作指南》(2018版)
什么是绿色食品
牟定县白马山州级自然保护区现状及保护措施建议
2016年湖南省新认定农业产业化省级龙头企业名单
再生资源行业持续整合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