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视频生产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2024-05-02 23:44赖文丽
电视技术 2024年1期
关键词:云端模块内容

赖文丽

(东方市融媒体中心,海南 东方 572600)

0 引言

文章深入研究新闻视频生产系统,聚焦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关键技术,探讨系统原则、意义以及实际应用案例。通过综合分析系统组成和功能,旨在为新闻产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深刻见解,推动创新发展。同时,揭示技术驱动下的新闻生产变革,并展望其对信息传播和媒体行业的重大影响。

1 新闻视频生产系统发展背景

1.1 传统新闻视频制作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新闻视频制作模式存在明显局限性。首先,受限于传统技术,采集与传输速度有限,导致新闻报道时效性不足。其次,制作过程烦琐,依赖于大量人工操作,效率低下。同时,传统模式难以应对多样化的观众需求,缺乏个性化推荐和互动性。最后,硬件投资庞大,对资源的依赖性高,制约了新闻机构的灵活性和创新力。

1.2 新闻视频生产系统的意义

传统新闻视频制作模式的局限性导致新闻视频制作效率低、质量难以保障、创新不足等,为解决这些问题,充分运用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造新闻视频生产系统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该系统推动了媒体行业朝着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创作质量。其次,系统通过个性化推荐和用户参与功能,满足了观众的多样化需求,提升了用户体验。最后,新闻视频生产系统促进了信息的迅速传播,有助于及时报道和紧急事件处理。系统对新闻产业的影响还在于提供了更全面的数据分析和传播效果评估,帮助媒体机构更好地了解受众和市场趋势。

2 新闻视频生产系统关键技术

2.1 5G

5G 作为新闻视频生产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能够提供高速、低延迟的通信网络,实现了更迅捷的数据传输和即时通信。其超高带宽和低时延特性使得实时采集与传输更为高效,为新闻报道提供更迅速、精准的信息流。5G 的整合使得多媒体内容的高质量传播成为可能,支持高清视频和虚拟现实等创新形式。此外,5G 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为新闻生产系统的安全性奠定了基础,为提升用户体验和新闻制作效率提供了强大支持[1]。

2.2 云计算

云计算在新闻视频生产系统中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实现资源共享和弹性扩展,提高了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通过将计算和存储转移到云端,可以进行更高效的新闻制作,减轻本地资源压力。云计算还支持多用户协同工作,促进了信息的快速交流和团队协作。由于云计算避免采用昂贵的硬件,而且维护成本较低,具有一定的经济性。其所具备的开放性和可扩展性使得新闻视频生产系统更易于整合新技术和新功能[2]。

2.3 大数据

大数据在新闻视频生产系统中具有关键作用。通过分析海量数据,系统能够实现更智能的内容制作和个性化推荐,提高用户体验。大数据技术还支持深入评估新闻传播效果,从而优化内容策略和提升传播效能。将其应用于用户行为分析、趋势预测等方面,可以使新闻制作更加精准和具有针对性。同时,大数据的引入为新闻产业带来更全面的市场洞察,助力媒体机构更好地理解受众需求和行业趋势。可见,大数据技术在新闻视频生产系统中不仅提升了生产效率,还为媒体行业创新和发展带来了重要机遇[3]。

2.4 人工智能

通过自动化视频编辑、语音识别和图像识别等技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更快速、精准的新闻制作。智能推荐系统基于用户的喜好和行为,个性化提供内容,提升了用户体验。AI 还能通过分析大量数据来揭示趋势和模式,帮助媒体机构做出战略性决策。在新闻传播中,虚拟主持人和深度学习生成的合成内容也展示了AI 的创新潜力[4]。

3 新闻视频生产系统组成

3.1 5G 采集传输模块

5G 采集传输模块在新闻视频生产系统中整合了多个环节,以实现高效、实时的新闻报道。第一,信号源。信号源包括各类摄像设备、音频设备和传感器,能够实现快速、高质量的信号采集。第二,采集编码环节。对信号进行高效压缩编码,以减小数据体积,确保在传输过程中不损失关键信息。第三,传输网络环节。利用5G 网络的高带宽和低时延特性,实现即时、稳定的信号传输。第四,云制播服务环节。通过云计算技术将采集的内容上传至云端,实现实时编辑和制作。第五,互联网播出平台环节。将制作完成的新闻视频推送至互联网,以实现广泛传播,包括新闻网站、社交媒体或其他数字媒体渠道,为观众提供多样化的访问方式。第六,演播室环节。通过超高清演播室、转播车、5G 传输技术等实现远程演播,将新闻主持人、嘉宾等远程集成到实时新闻报道中[5]。这样可以提供更灵活的制作方式,减少地理位置的限制。第七,媒资系统环节。对采集到的内容进行媒资管理,包括存储、检索和共享。通过云存储和智能检索技术实现了媒资的高效利用,为新闻生产提供了更好的基础[6]。

3.2 云端新闻视频制作模块

云端新闻视频制作模块通过云计算技术提供了高效、灵活的制作环境。第一,该模块允许编辑团队通过云端平台实时协同工作。多用户同时编辑和制作,无须受制于地理位置,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编辑人员可以共享资源、实时预览和编辑项目,实现了团队协作的无缝对接。第二,云端制作模块提供了强大的视频编辑工具。编辑人员在云端平台进行剪辑、修图、添加特效等操作,无须强大的本地硬件支持。云端新闻视频制作模块还支持自动化流程,如自动化剪辑和字幕生成。这些功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提高生产效率,节省时间成本,使编辑人员能够专注于创造性的工作。第三,云端制作模块在存储和备份方面也发挥着关键作用。云存储解决了大规模媒体文件的存储问题,并通过备份功能确保了项目的安全性[7]。

3.3 云端互动模块

云端互动模块通过整合云计算和互动技术,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互动体验。第一,云端互动模块包括实时的用户反馈和互动功能。观众通过社交媒体、在线评论或投票等方式,与新闻视频内容进行实时互动。这种互动性不仅提高了用户参与度,也为媒体机构提供了有价值的反馈信息。第二,模块允许制作者在云端平台集成社交媒体内容。通过整合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分享和标签等内容,新闻视频可以更好地反映和回应观众的需求,增强了内容的个性化。第三,云端互动模块支持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技术的整合。观众通过AR 应用与视频内容进行互动,得到更沉浸式的体验,这对于新闻报道中的特殊事件和场景展示具有显著的创新性。云端互动通过推送个性化内容、定制播放列表等方式,根据观众的兴趣和喜好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新闻服务,增强了用户黏性。

3.4 新闻传播效果评估模块

新闻传播效果评估模块旨在通过数据分析和评估工具,全面了解新闻内容的传播效果和观众反馈。第一,新闻传播效果评估模块收集和分析大量的用户数据,包括观看时长、观众地理位置、点击率、评论和分享等。通过这些数据,媒体机构深入了解受众行为,评估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和影响力。第二,新闻传播效果评估模块通过高级分析工具,如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技术,深入挖掘观众的偏好和趋势。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观众需求,优化内容制作策略,提高信息传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三,实时的社交媒体监测和分析功能。通过监控社交媒体上的评论、分享和话题讨论,媒体机构可以迅速了解观众对新闻内容的实际反应,及时做出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变化和话题热点。

4 新闻视频生产系统应用案例

4.1 澎湃新闻视频敏捷化生产系统

澎湃新闻视频敏捷化生产系统在5G 技术、大数据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等支持下,打造视音频采集制作平台,实现新闻从采集、传输、发布到互动等全媒体内容的生产和分发,支撑媒体策、采、编、发全流程化的生产管理。澎湃新闻视频敏捷化生产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时政新闻报道、社会新闻报道和文化新闻报道等活动中。例如,在2022 年全国两会期间,澎湃新闻记者依托新闻视频敏捷化生产系统实现两会新闻的融合报道,同时依托5G 技术实现两会新闻生产的移动直播+短视频的一次生成和多渠道呈现。

4.2 松下P2 Cloud 现场新闻生产系统

松下P2 Cloud 现场新闻生产系统是基于云计算架构开发部署的融媒体新闻生产平台,其业务生产流程包括选题策划、信源采集、内容共享、成片制作、现场直播和节目播出等。松下P2 Cloud 现场新闻生产系统的关键技术包括H5 快速剪辑器技术、摄像机双向交互技术、视频局部重编技术进而视频直播服务无公网穿透防火墙技术等,为广播电视融媒体平台新闻融合生产提供技术支持。P2 Cloud 现场新闻生产系统基于中视云新闻采集、新闻传送、新闻制作、新闻发布系统,通过公有云提供覆盖全国区域的新闻现场事件报道、省内移动新闻报道、全国事件报道、就地发布等新闻服务。

5 结语

新闻视频生产系统在5G、云计算、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其原则性设计和应用案例展示了数字时代新闻制作的创新与多元化。通过深入的探讨,期望能够激发更多关于新闻生产系统的研究,推动媒体行业迎接科技潮流,实现更高水平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效能。

猜你喜欢
云端模块内容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云端之城
美人如画隔云端
行走在云端
云端创意
主要内容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