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探析

2024-05-02 09:24郑益华
成才之路 2024年10期
关键词:保障措施双减小学数学

郑益华

摘要: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教育领域开始积极探索如何有效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同时保证教育质量不降低。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作业设计对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培养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阐述“双减”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探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和保障措施,旨在为“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保障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4)10-0093-04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莆田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立项课题“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和创新研究”(立项批准号:PTJYKT22132)研究成果

“双减”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措施,旨在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以改善他们的学习环境,保障其身心健康。在“双减”背景下,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时,应以“减法”为原则,减少不必要的作业量,同时以“加法”为手段,增加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有效训练,从而实现数学教学的高效发展[1]。本文对“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策略进行探讨,期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数学作业设计的创新与优化。

一、“双减”对数学作业设计的要求

“双减”政策对数学作业设计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些要求旨在确保数学作业更加科学、合理、有效,同时减轻学生的学业压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首先,“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在这一要求下,数学作业设计不再追求数量,而是更加注重作业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设计出既能有效巩固课堂所学,又能全面锻炼学生数学素养的作业,这样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数学知识,还能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轻松与愉悦。其次,“双减”政策要求减轻学生的校外培训负担。在这一要求下,数学作业设计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学习能力。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和探究性强的作业,如制作数学模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最后,“双减”政策要求提高教育的公平性。在这一要求下,数学作业设计应更加注重平等对待所有学生,避免“一刀切”的现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和需求,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内容,这样不仅有助于满足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还能让他们在数学作业中感受到公平与尊重[2]。

二、“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1.结合数学学情,设计单元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设计数学单元作业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即数学学情,包括学生的知识储备、技能水平,还涉及他们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以及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3]。首先,教师可以日常教学观察、课堂互动、作业反馈等方式,全面收集学生的数学学情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准确判断学生的数学学习起点,为设计针对性的单元作业提供重要依据。其次,单元作业不仅是对学生的检测,更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途径。通过批改和分析学生的作业,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在知识掌握、方法运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调整教学策略,实施更加精准的教学。这种基于学情的动态调整,有助于确保教学始终与学生的实际需求保持同步,提高教学效果。最后,在设计数学单元作业时,教师应注重数学作业的连贯性和系统性。每个单元的数学作业都应围绕该单元的核心知识点进行设计,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逐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单元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数学学情,设计单元作业。首先,教师需要通过日常教学观察、课堂互动、作业反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对“三角形”这一单元的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学生對三角形的基本概念、性质、分类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等是否理解,并识别出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然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让学生探索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方法,或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三角形问题。最后,教师可以尽量在课堂上让学生完成部分作业,以减轻学生的课后负担。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合理安排作业的量和难度,确保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作业。

2.秉持“双减”理念,设计分层作业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双减”政策应运而生,其核心目标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和课外培训负担,让学生在更加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4]。首先,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必要性。不同的学生在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性决定了传统“一刀切”的作业方式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因此,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分层作业,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他们的数学学习机会和平台,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其次,提高教学效果。通过分层作业的设计,教师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学习错误,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后,激发学生兴趣。传统的作业往往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缺乏挑战性,容易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而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能力,为每个学生量身定制适合他们的作业,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分层作业。(1)基础层(占比50%)。这一层次的作业主要目的是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业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内容。1)完成课本上的基础习题,巩固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如“小明有2.3元,小红给了他3.4元,现在小明一共有多少元”这类题目旨在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小数的加法运算。2)通过口算练习,如快速计算一系列小数的和,以此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3)通过填空题、选择题等形式检验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掌握情况,如判断等式是否正确等。(2)提高层(占比30%)。这一层次的作业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作业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内容。1)解决与现实生活相关的问题,如计算打折后的商品价格,这类题目可以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2)分组合作讨论,如探讨如何用小数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这种合作形式有助于学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3)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小游戏,如“小数大闯关”,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并激发学习兴趣。(3)拓展层(占比20%)。这一层次的作业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跨学科思维。作业内容可以包括如下内容。1)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研究计算机中数据采用二进制表示的原因,这类题目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2)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科技创新活动等课外拓展项目,以此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3.关注现实生活,设计实践作业

实践作业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其设计应紧密关注现实生活,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首先,实践作业有助于学生深化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中,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原理,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其次,实践作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自主探究,面对问题时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和策略,这种过程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5]。再次,实践作业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在实践作业中,学生往往需要与他人合作完成任务。通过合作,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沟通、协调、分工和合作,从而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最后,实践作业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的平台。通过展示自己的实践成果,学生可以感受到自己的进步和成就,从而增强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一课时,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实践性作业来加深对条形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首先,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日常生活中寻找数据和规律,如家中各种物品的数量、家庭成员的年龄、学校食堂的菜品种类等。通過将这些真实的数据转化为条形统计图,学生能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动的生活实例相结合,从而更加直观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实用性。其次,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调查和收集班级同学对不同学科的兴趣程度。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分工协作,如何整理和分析数据,并最终将这些数据以条形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上网搜索当前社会热点问题的相关数据,如环境污染指数、人口增长趋势等,并要求学生用条形统计图来展示这些数据,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现实世界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还能够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信息检索和数据处理能力。

4.倡导学生参与,自主设计作业

在当前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学生参与和自主学习成为了教学的重要方向。倡导学生参与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6]。其一,提升学生的主动性与参与感。传统的作业模式往往是教师布置、学生完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而倡导学生参与作业设计,则意味着学生需要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根据自己的兴趣、经验和理解,设计出真正符合自己需求的作业。这样的过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让他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提升参与感和成就感。其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自主设计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创新思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不断调整和完善作业设计,这样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例如,在教学数学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一课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主设计作业,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对“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知识点的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设计一个关于“长方体与正方体”体积计算的实验,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来验证公式。或者,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创作一个以“长方体与正方体”为主题的数学故事,将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故事情节中。通过自主设计作业,学生不仅可以巩固和深化对“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知识点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三、“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的保障措施

1.理念认知保障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的首要保障是理念认知的更新与提升。首先,正确理解新时代数学作业的效能。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作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是学生巩固和提高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更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深刻认识这一重要性,正确把握新时代数学作业的效能[7]。其次,教师需要改变以往的数学作业认知,树立创新意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数学作业往往采用“一刀切”的方式,缺乏针对性和个性化,这种作业形式不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法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树立创新意识,勇于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作业形式。最后,教师需要树立优化意识,对数学作业进行持续的优化和改进。数学作业的设计和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进行持续优化和改进。因此,数学教师需要树立优化意识,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和困难,及时调整作业的难度、内容和形式。通过收集和分析学生的作业数据,教师可以了解他们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和易错点,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补充。

2.交互平台保障

在“双减”背景下,为了提升数学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效果,交互平台的建立与保障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平台不仅为数学教师提供了学习和交流的机会,还为学校推进数学作业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首先,提升数学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交互平台作为一个开放、互动、共享的教育资源库,为数学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教师们可以在这里找到各种优秀的作业设计案例、教学方法和策略,从而拓宽自己的教学视野,提升自己的作业设计能力。其次,促进学校数学作业教学改革。学校可以利用交互平台积极形成数学作业有效性或数学作业教学改革的议题。通过平台上的讨论和交流,学校可以及时了解教师的教学动态和创新实践,从而为数学作业教学改革提供有力支持。最后,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为了更好地利用交互平台,学校可以每周开展一次优秀数学作业分享活动,为教师提供一个展示自己作品和设计思路的舞台。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平台展示自己的作品和设计思路,分享教学心得和体验,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推动数学作业设计水平的整体提升。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专家或优秀教师在平台上进行在线讲座或培训,为教师提供更深入、更系统的学习机会和专业成长支持。

3.作業系统保障

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数学作业的设计与实施对于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确保作业活动能够有序、高效地进行,必须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数学作业系统[8]。首先,一个优质的数学作业系统要能够准确、及时地反馈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通过作业中的练习和测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学习进度以及存在的困难,这种反馈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其次,数学作业系统应从多个维度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学生的作业态度、时间管理、解题方法选择和创新性等方面。通过全面、客观的评价,教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后续的个性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持。再次,数学作业系统的设计应与实际的数学学习内容紧密相连。作业中的题目和练习应紧扣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确保学生能够通过完成作业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应用能力。同时,作业系统应注重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习的实用性。最后,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数学作业系统应当鼓励和支持作业的创新和拓展。教师可以利用系统设计一些开放性、探究性的题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同时,可以提供一些拓展资源和学习建议,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深入研究。

四、结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的实施是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设计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好的作业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而不合理的作业设计会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影响学习效果。因此,在设计数学作业时,教师应结合数学学情、设计单元作业,秉持“双减”理念、设计分层作业,关注现实生活、设计实践作业,倡导学生参与、自主设计作业,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吴存明.小学数学高品质作业的本质和设计进路[J].教学与管理, 2022(29):59-63.

[2]李文鑫.素养引领:小学数学单元作业设计的应有之义———以“年、月、日”素养作业设计为例[J].西藏教育,2022(09):37-41.

[3]王静.数学文化视域下微项目式作业设计与实践[J].基础教育论坛,2022(18):54-55.

[4]张静.聚焦“双减”政策,优化小学数学作业设计[J].江西教育,2022(35):53-54.

[5]吕思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中国教师,2022(09):106-108.

[6]许峻山,雷盛年.小学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策略[J].甘肃教育,2022(18):105-108.

[7]胡怀智.新课标导向下的小学数学主题式作业设计[J].辽宁教育, 2022(17):79-81.

[8]侯新慧.小学数学基础性作业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小学数学教育,2022(17):18-19.

Exploration of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Strateg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Double Reduction"

Zheng Yihua

(Fengting Development Zone Central Primary School, Xianyou County, Fujian Province, Xianyou 351254, China)

Abstract: Under the promotion of the "double reduction" policy, the education sector has begun to actively explore how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academic burden and off campus training burden of students, while ensuring that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does not decrease. Mathematics is a fundamental discipline, and its homework design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helping students master mathematical knowledge, cultivate mathematical thinking, and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article elaborates on the requirements of "double reduction" for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explores the strategies and guarantee measures for mathematics homework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guidance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reform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reduction", and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Key words: "doublereduction";primaryschoolmathematics;mathematicshomework design;strategy;safeguard measures

猜你喜欢
保障措施双减小学数学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恩施茶叶质量安全现状及保障措施
高职院校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的保障措施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