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作品《怀念战友》民族唱法演绎的探析

2024-05-02 19:04张伟
音乐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塔吉克族唱法战友

〔摘 要〕本文从声乐作品《怀念战友》的创作年代、歌词赏析、曲式分析、音乐风格,民族唱法演绎过程中气息运用、高音咬字、人物情感表达等方面展开分析,结合笔者在学习练习演唱过程中的体会、遇到的问题、重点难点的把握等方面进行阐述,以探析声乐作品《怀念战友》的民族唱法演绎。

〔关键词〕:《怀念战友》;民族声乐;唱法演绎

一、《怀念战友》的创作情况

《怀念战友》是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插曲,1963年电影上映后,这首声乐作品也随之成为家喻户晓的歌曲,在广大人民群众中传唱,作品伴随着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至今仍影响广泛,成为经典。

(一)《怀念战友》的创作背景

《怀念战友》这首歌曲的作者,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雷振邦。雷振邦是中国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国家一级作曲家,曾任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家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协会副会长,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从1955年到1980年,他谱写的电影歌曲代表作多达一百余首,包括《刘三姐》《五朵金花》《冰山上的来客》《董存瑞》《马兰花开》等40余部影片经典音乐作品。2019年6月,《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雷振邦改词编曲)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1962年,当雷振邦接到为电影《冰山上的来客》创作歌曲的任务以后,他立刻赶赴新疆,为创作歌曲收集素材寻找灵感。按照导演赵心水的设想,在剧本中班长牺牲以后就要有一首歌颂战友情的歌曲出现,来表达战士们失去战友的悲伤和缅怀之情。为了自己创作的歌曲拥有真实的情感,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雷振邦来到了喀喇昆仑山上高处的哨所进行采风,可刚到山上,雷振邦就听见了身后发出一声巨响,那是刚刚走过的山路发生了雪崩,如果雷振邦稍晚两分钟出发,就必然会葬身于雪崩之中。可见,当时边防哨所的自然环境是多么的险恶,戍边战士的生活条件是多么的艰苦。在同边防战士们生活的那些日子里,雷振邦收集到了非常多的创作素材,了解到了非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和悲壮的英雄事迹,深刻地感受着戍边战士们质朴热烈的爱国情怀和向往美好生活的真实情感,这使雷振邦的内心世界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就这样,在一个狂风大作的夜里,就在喀喇昆仑山上的这个哨所里,脑海中伴随着剧本里班长巍峨高大的冰雪雕像,雷振邦的创作灵感犹如泉涌,《怀念战友》的旋律和歌词在他的笔下奔泻而出。当雷振邦谱写完最后一个音符时,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泪水夺眶而出打湿了那一行行五线谱。

(二)《怀念战友》的军旅情怀

《怀念战友》是一首军旅题材的声乐作品,讲述的是边疆战士戍边卫国的故事。歌词采用了多重的比喻手法,表达了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特别是对战友牺牲的无限悲痛与怀念。每当笔者听到《怀念战友》这首歌曲,就会被深深地打动,不仅旋律优美,歌词所表达的意境更是让人触景生情,心生悸动,笔者也好奇如此深情的歌词背后是怎样的感人故事。《怀念战友》这首歌的歌词质朴直白,没有任何多余的装饰,用天山脚下、哈密瓜、都达尔这样的新疆元素简单明了地表达出了祖国边疆的富饶壮阔,又通过离开可爱的家乡和与心爱的姑娘分别,渲染出战士们对家乡的热爱,对爱情的真挚。没有高大上的谄媚和粉饰,有的只是最质朴最真实的情感,然后再以最纯粹的情感衬托军旅男儿的袍泽之情,雷振邦先生用曾经目睹过的雪崩来诠释这段感情的深情与悲壮。可爱的家乡,香甜的哈密瓜,飞奔万丈的雪崩和牺牲战友雄伟的身影,这没有经过任何雕琢的词句,真实地诠释着雷振邦先生在创作这首歌曲时真挚的情感,平和而蕴含激荡,朴实而情真意切,把一段军旅故事描绘得感人至深,把军人的雄伟形象和战友情义表达得淋漓尽致。

二、声乐作品《怀念战友》的音乐分析

《怀念战友》这首歌曲独特的音乐特点,无论是歌曲前后跌宕起伏的音乐结构,还是音乐中运用的塔吉克音乐特点,都是这首声乐作品能成为经典的重要原因。

(一)《怀念战友》的音乐结构

《怀念战友》是一首充满民族风格的单二部曲式结构的歌曲作品。整首歌曲的调式为:g小调转降B大调,行板,2/4拍。结构为:前奏,A段副歌;B段,尾奏。《怀念战友》的前奏有九小节,前奏是由柱式和弦和长音所组成,配以新疆手鼓节奏,确定了边塞军旅歌曲的肃穆基调,在前奏的高音部分有紧密排列的柱式和弦,微音乐营造了一种心潮澎湃的情绪,之后前奏的结尾逐渐舒缓,为即将进行的演唱进行了铺垫。歌曲A段,旋律悠扬婉转,没有波动,作曲家雷振邦采取了多利亚调式,用比喻的手法将自己离开家乡的状态,比作断了秧的哈密瓜,表达该调式的特点是:相比自然小调,旋律主音的上方是一个大六度,这个六度就是多利亚六度。歌曲B段,开始由小调转为大调,歌曲的主音从“re”转为“sol”,特别是整首歌曲的高潮部分——“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永”字用了一个八度大跳,充分表达出了战士们对牺牲战友的深切怀念和缅怀之情,直入主题,简单明了,遂将整个旋律推至高潮。最高音直接到达小字二组G,在旋律上完全将情感升华,好似是对牺牲战友的深情呼唤,又好似在意念中若即若离地又一次看到了战友的身影,内心充满了激动,特别能够触动歌者和听众的灵魂。然而随着旋律音高的急转直下,像是歌者回到现实,平复了内心激动的情感。《怀念战友》 AB两段旋律的情绪变化非常明显,雷振邦借用西方的大小调色彩转换强化了音乐的情感表达,在跨越两个八度的大起大落之中,真切地融入了歌词的意境。

(二)《怀念战友》的塔吉克族音乐特点

由于电影故事的背景设定,《怀念战友》是一首具有极为鲜明的塔吉克族音乐特点的歌曲。塔吉克音乐的音域集中,节奏型相对单一,也正是因为融入了边塞民族悠扬的曲风,才让这首歌曲非常的与众不同,给听众留下了极为惊艳的印象。塔吉克族的音樂在中国音乐领域特立独行,有着浓郁的中东风格,曲式也非常丰富,有歌舞曲、弹唱曲、情歌、哀悼曲、宗教曲等。由于塔吉克族绝大部分生活在山区,所以塔吉克歌曲几乎都是山歌体,韵律相对固定,多数为7声音阶。塔吉克族音乐的节拍大多为2/4、4/5、5/8、6/8、9/8、5/4、3/4及混合节拍。歌谱很短,一个固定旋律会配几段歌词,容易被传唱,因而一个旋律往往能派生出很多不同的歌曲。塔吉克族歌曲的演唱形式以接唱、对唱为主,常用伴唱,伴唱者大都重复领唱者的句子,以加强气氛,突出主题,有着浓郁的阿拉伯特点的曲风。塔吉克族的文学艺术丰富多彩,塔吉克族人民能歌善舞,塔吉克族使用的乐器也非常具有地域特色,这就为塔吉克族音乐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塔吉克族使用的音阶与传统汉族民歌和西方常用大小调均有不同,雷振邦此处综合运用了三种音阶,既保留了塔吉克族色彩,又突出了中国民族风格。

三、《怀念战友》的民族唱法演绎

《怀念战友》的首唱是歌唱家李世荣,他演唱得情真意切,极富感染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声乐作品《怀念战友》已经在中華大地上传唱了整60年,许许多多的歌唱家都演唱过这首作品,唱法上有美声、民族、流行唱法演绎,形式上也有独唱、合唱,而不同的唱法又呈现出不同的演绎风格。

(一)《怀念战友》中美声与民族唱法的风格区别

美声唱法从西欧的专业古典声乐传统唱法发展而来,自文艺复兴逐步形成,音域宽广声区统一,具有很强的科学性。民族唱法起源于劳动人民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历经几千年的演变,由古典戏曲逐渐发展到近现代的民族唱法,音色优美明亮悦耳,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风格。

近年来,笔者聆听观摩过不少《怀念战友》的美声唱法和民族唱法的演绎,在撰写论文期间,又试听了很多《怀念战友》的演唱版本。应该说,无论是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唱法演绎《怀念战友》这首作品,歌唱家都特别注重歌曲的情感表达和声音的科学性。仔细分析,却也有所不同。美声唱法以中国音乐学院教授丁毅的《怀念战友》演唱为例,丁毅的声音高亢明亮,用坚实有力的歌声,成功塑造出歌曲中的革命英雄形象。民族唱法以天津音乐学院教授王宏伟的《怀念战友》演唱为例,王宏伟在演唱时特别注重新疆音乐风格的表达,演唱中融合了很多新疆音乐的特点,让听众感受到浓厚的地域风情,他的自然质朴的声音也演绎出了战友间亲密真挚的情义。

(二)《怀念战友》中演唱气息的运用

《怀念战友》这首歌曲调和婉,旋律跨度很大,这就使演唱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受音域跨度大的影响,要充分利用气息和共鸣,才能够完美地演绎作品。在民族声乐演唱技巧中,气息和共鸣是演唱技巧重要的部分,要针对不同作品的需要,旋律和情绪等进行最为恰当的组合,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统一。

就《怀念战友》这首作品来说,起始部分的旋律委婉深沉,演唱时歌者的情绪被旋律和歌词的意境所带动,渐次随着音高的转高而增长。这也就意味着演唱者要不断地调整气息来对歌曲本身进行演绎,虽然旋律本身比较单一,但是难度并不会因为歌曲本身的精干而减少,相反,会因为在短时间内多次调整呼吸和气息而需要更加全面的演唱功底。《怀念战友》的第一部分,也就是A段,歌词意境悠然轻缓,由于音域在小字一组,音域较低,歌者在演唱时的气息应下沉,使声线浑厚深沉,但是为了避免声音过于沉重,缺少演绎感,应更多地采取头腔共鸣弱唱。歌曲第二部分,也就是B段,旋律突然上扬高昂,当唱到“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时,演唱者必须控制气息的流动,腔体要在瞬间打开,让声音的高低转换没有突兀感,充分演绎出这首歌曲的张力,避免气息跟着音乐旋律的八度跃进而上浮。

而进入到歌曲的尾声部分,旋律音域下行,力度减弱,演唱这部分时,歌者应该保持气息的稳定,加入胸腔共鸣,气息往下叹,让声音由高亢逐渐回归到A段的浑厚和饱满的状态。

(三)《怀念战友》中演唱咬字的把握

民族唱法演绎特别注重咬字的把握。何时轻何时重,何时虚何时实,都有着一定的标准和规律,亲切自然的咬字也是民族唱法演绎的重要特点,特别是这首作品具有浓厚的少数民族风格,所以更需要在适当的地方注入一些少数民族特点,让演唱更具特色。《怀念战友》这首作品在民族唱法演绎时,尤其要注重歌唱咬字,这首作品是一首叙事性歌曲,歌曲主歌部分像讲故事似的展开,演唱时要像说话一样的状态,轻松地描述歌词的内容,娓娓道来,让听众感受到亲切温暖。

在歌曲的副歌部分,随着情感的爆发,歌唱咬字的力量也要逐渐加强,特别是唱到“当我永别了战友的时候,好像那雪崩飞滚万丈”时,歌唱咬字不仅要清晰,更要融合强烈的情感,让每个字都被情感和力量包裹,从而表达出内心剧烈的悲痛。

歌曲结束句“听我歌唱”的“听”字是一个闭口音,又在强拍上,还要翻高八度演唱,笔者在刚开始练习演唱这句时,“听”字总咬得特别重,从而导致喉咙加力,声音受影响,气息也跟着上提。经过反复的学习和练习,笔者找到了方法,演唱结束句时,减少了“听”字的力量,同时咬“听”字时注意往“窄”和“薄”的感觉去咬,始终保持声音的高位置不动摇,结合深呼吸的支撑,逐渐就解决了刚开始出现的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演唱效果。

(四)《怀念战友》中演唱情感的表达

一首歌曲要达到较高的演唱效果,除了以科学的发声方法作为支撑,更重要的是歌曲的艺术处理,这样才能充分地表达歌曲的意境和歌曲中的人物情感。

一方面要对作品进行深刻理解。每一个声乐作品都有一个主题,都需要演唱者对每一个字进行雕琢和理解,歌曲的情感表达是对演唱者艺术修养的一种最为直观的检验,是需要通过生活的阅历和专业的学习不断地沉淀而成,并且体验生活积累感情色彩。演唱《怀念战友》这首作品,一定要先深切体会作者在创作时的心境,只有通过深层透彻地对歌词本身和创作背景的理解,才能够让歌者的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完美结合,即所谓声情并茂。对于《怀念战友》这首作品的情感表达,每个人其实都有不同的理解,理解的程度决定着歌者的演唱和作品的融合度,歌者是否能够在歌唱的同时感动自己,并通过作品本身向听众和观众们传达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

另一方面要对作品进行二度创作。声乐是一门极具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通过声音来揭示旋律与文字意境相结合的展示,在演唱时融合深厚的感情,通过对声音的处理、节奏的突出、文字的强调等方面,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怀念战友》的主歌部分“天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当我离开她的时候”,前一句声音刚出来时应是温暖亲切的,后一句情感逐渐上升,“好像那哈密瓜断了瓜秧”这一句的情感在演唱表达时,又逐渐回落。“白杨树下住着我心上的姑娘”这句在演唱时除了前面谈到的情感处理,如能把“心上的”三个字稍微处理,在“上”和“的”之间,演唱得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停顿感,就能达到很好的情感表达效果。“瓜秧断了哈密瓜依然香甜,琴师回来都达尔还会再响”,在演唱这两句时,对“依然”“还会”做一些强调的处理,语气上注重突出一点,就会表达出不一样的效果。“啊,亲爱的战友”这一句的前面是一段高亢的演唱,所以这句在演唱时,声音要收回一点,情感也更注重内心深处的表达,这样会产生非常高级的音乐效果。在演唱“你也再不能听我弹琴,听我歌唱”这句时,速度可以稍微做一点调整,把演唱速度稍微放慢一点,除了情感能表达得更饱满,演唱到这里也更能有结束感。

以上两点既是对作品基本的音乐理解,又要突出演唱者演绎风格的二度创作,两者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

结语

笔者对声乐作品《怀念战友》的创作背景、音乐特点、民族唱法演绎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为民族声乐演唱的歌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帮助其更好地掌握声乐作品《怀念战友》的民族唱法演绎。

参考文献

①金铁霖:《中国声乐探索与创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

②雷振邦:《雷振邦作品新编》,中国文联出版社,2019年版。

③张晓农:《中国声乐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15年版。

④张欢:《新疆民族音乐教育研究》,新疆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⑤张帅:《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化发展与传播》,中国书籍出版社,2019年版。

⑥王欣欣、刘希里:《新疆兵团音乐史》,线装书局出版社,2012年版。

⑦杨壮:《雷振邦声乐作品〈怀念战友〉的艺术特色及演唱分析》,吉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⑧张洋:《声乐作品〈怀念战友〉的演唱研究》,《黄河之声》,2021年,第7期。

⑨刘玉洁:《〈怀念战友〉音乐创作与演唱分析》,《散文百家(理论)》,2020年,第9期。

⑩袁锦华:《声乐作品〈怀念战友〉中“哭腔”演唱技巧分析与运用》,济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11张艳辉:《浅析电影插曲〈怀念战友〉在影片中的作用》,《四川戏剧》,2010年,第4期。

12王浩印:《民族声乐作品风格及演唱分析——以毕业音乐会五首新疆民歌为例》,新疆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20年。

13张礼仁、车翔:《浅析新疆民歌及其特色》,《人民论坛》,2015年,第12期。

作者简介

张伟,中央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声乐歌剧分析。

责任编辑:任丽姝

猜你喜欢
塔吉克族唱法战友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传统音乐类】 塔吉克族民歌
战友是什么
谈声乐教学中的轻声唱法
跨界唱法的春天——对谭晶参加《蒙面唱将》的思考
永远是战友
永远是战友
无言的战友
黎明
快乐民族行
具有雄鹰气质的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