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钢琴即兴演奏的综述

2024-05-02 19:04贺倢妮
音乐世界 2024年2期
关键词:演奏家表演者作曲家

〔摘 要〕即兴演奏是指音乐家在演奏时根据即时的创意和灵感,无需事先准备乐谱,结合演奏技巧和理论储备,创作出真正的作品。这种艺术形式在于即兴创作的灵感爆发,给予表演者和听众更多的自由和新鲜感。本文探讨了即兴演奏在音乐领域中的多维度关照,对键盘即兴演奏进行说明的同时,强调了其在西方音乐史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即兴演奏;即兴创作;风格体裁;类型

一、即兴演奏的多维度关照

即兴演奏或即兴表演,是指音乐家能将自己的创造性能力,灵感以及瞬间想法运用在乐器上,同时结合一定的演奏技巧和理论储备,形成真正的作品。即兴演奏的艺术在于瞬间爆发的灵感,在特定表演过程中有感而发,没有预先准备,尽管这样的作品会比谱写或者记谱完成的作品表现形式更为自由,无论是对表演者抑或听众而言,现场即兴创作和演奏的作品更具有艺术的新鲜感以及更多的未知性。但是在总体上,即兴表演必须同时兼顾理性与感性,逻辑与趣味,与听众产生更好的沟通与共鸣。

键盘即兴演奏是指演奏者在根据当下内心感受或外界条件影响,在键盘乐器上无准备地、脱谱演奏出完整作品。在西方音乐史的发展历程中,自键盘乐器诞生以来,键盘即兴演奏一直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在巴洛克音乐实践中,即兴演奏是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文艺复兴晚期形成的即兴风格的托卡塔、幻想曲、前奏曲等体裁在巴洛克时期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巴赫就是巴洛克时期即兴演奏的大师。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时期,钢琴诞生至今,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肖邦等著名音乐家也都擅长钢琴即兴演奏。19世纪末20世纪初,爵士乐的诞生把即兴演奏推向了又一个高潮,爵士钢琴的即兴演奏为大家广泛熟知。钢琴即兴演奏的要素涵盖旋律、纹理、和声、结构以及情感等方面。在这些要素中,和声能够引领旋律的发展,纹理的建构则应立足于和声的基础之上。同时,和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乐曲段落的结构划分以及情感表达的差异。和声赋予音乐以多样的音响色彩和层次感,使得音乐更加生动、丰富和引人入胜。再者,和声在音乐中扮演组织结构的角色,可以帮助界定乐曲的各个部分,引导听众在音乐中找到逻辑和连贯性。和声的丰富变化和发展也可以使音乐更具复杂性和深度,吸引听众的注意力,增强音乐的艺术性。因而和声无疑是众多要素中最重要的一环。

按文献资料和教材资料分两类进行资料检索。在检索文献资料的时候,中国知网搜索到的文章分为以下几类:一类从历史的角度来挖掘和分析即兴演奏,如李龙德先生的《关于钢琴即兴演奏的研究——(即兴演奏)巴洛克以前的历史和先行研究的考察》一文;一类侧重从创造性和实践性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即兴演奏,如钦丽丽先生的《创造性艺术的生动体现——谈即兴演奏》一文;一类从多角度出发来分析钢琴即兴演奏者需要具备的能力并且加以归纳,如秦润明先生的《钢琴即兴演奏能力训练方法探索》一文和储望华先生的《实践与训练:你能够即兴演奏(一至九)》一文;一类结合了音乐治疗、心理学或者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对即兴演奏进行分析,如林华先生的《即兴演奏的心理活动机制》一文。在市面上常见的键盘即兴演奏相关教材分为以下两类:一类包含完整的教学体系,按照一定的思路来讲解键盘即兴演奏的学习过程,如孙维权先生、巢志珏先生编著的《键盘即兴弹奏指南》一书;一类将“键盘和声”与“即兴演奏”分开来讲述,如Allen Brings等人编著的《A New Approach to keyboard harmony》 一书。

在这些资料中,大部分资料都对“如何配置和声”这个问题作了说明,部分教材对和弦的运用进行很详细地讲解,但涉及“培养即兴演奏中和声思维”的资料较少。在笔者所检索到的关于即兴演奏的教材、文献并没有涉及使用大众流行音乐的人声合音模仿与构唱训练来训练听觉以及运用双调性训练来形成和声概念这样的问题。

二、即兴演奏的定义

音乐的最初来源于即兴,即兴是音乐的基础。在记谱法还未问世之前,音乐是通过即兴的表现形式产生并口口相传。到了巴洛克时期,虽然有了较为详细的记谱法,但乐谱并不能完全表现完整的音乐,只能表示乐曲的外声部框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相对于作品本身而言,即兴演奏更受到推崇。作为巴洛克时期最为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的J.S巴赫,就以风琴即兴大师著称。19世纪早期,即兴演奏在当时盛行。作为古典时期最伟大的作曲家,贝多芬将古典主义时期即兴演奏艺术展现到极致。即兴演奏艺术经过持续的演进,贯穿了整个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并已成为演奏家们重要的音乐技能。而在现代爵士音乐中也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成为爵士音乐的一大特色。

从权威音乐辞典中相关词条的阐述中,笔者认为可以总结归纳出“即兴”的三个特点:

1.脱离记谱。所有乐句构思,和声的组织,织体的变化,调性的改变都取决于演奏者当下情感需要,因此即兴演奏是无时无刻都在变化的持续。

2.自发性。演奏家不仅充当演奏者又是作曲家的身份,在演奏的过程中,演奏者可以根据观众的情绪、对演出的反应,以及突发情况等因素,灵活调整和筛选即兴创作的素材,以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

3.由于脱离了记谱,即兴演奏带有“即时性”,即一瞬间的创作,因此每一次的演出都是不同且富有新意的,从而更重视音乐本身所带来听觉上的感受。

从上述即兴演奏的特点,可以对即兴演奏和作曲进行比较。首先,作曲重在将音乐通过记谱来传达作曲家内心的音乐感受,一位作曲家拥有足够多的时间对音乐素材进行编配,重组,将自己的创作意图在自己所构建好的框架中进行不断的发展与修改。

即兴演奏者需要瞬间爆发的灵感,演奏者只能参考演奏的轨迹,对之后发展更具体化,但不能修改之前的轨迹。再者,对于事先谱写好的作品,作曲家和演奏者的身份是分离的,每一位演奏家对作品的理解是不同的,所呈现的作品演绎也是大相径庭,囿于记谱法,作曲家的本意不能完全地記录在谱面上,因此有时演奏家的呈现,并非作曲家本意。而即兴演奏不同,表演者兼顾作曲的身份,在演奏的同时完整地反映了作曲家内心的情感。第三,即兴创作的作品在表演过程中更自由,演奏家在演奏的过程中不断调整,构思与演奏同步进行,更好地反映了即兴演奏家内心最真实的情感,由于作品的即时性和自发性,观众无法预料作品的发展,观众通过聆听以及对表演者视觉上的欣赏,更加重视对作品本身的感受。这种与观众进行互动的方式,源自内心的真实情感的欣赏。

三、即兴演奏的约束

音乐家能将自己的创造性能力,灵感以及瞬间想法运用在他的乐器上,同时结合一定的演奏技巧和理论储备,形成真正的作品,并对听者产生一定影响,这就是所谓的即兴作曲或即兴演奏。即兴的艺术在于瞬间爆发灵感,在特定表演过程中有感而发,没有预先准备,尽管这样的作品会比谱写或者记谱完成的作品表现形式更为自由,无论是对表演者抑或听众而言,现场即兴创作和演奏的作品更具有艺术的新鲜感以及更多的未知性。但是在总体上,即兴表演必须同时兼顾理性与感性,逻辑与趣味,与听众产生更好地沟通与共鸣。即兴演奏并非毫无逻辑的瞎弹,而是有一定的规范要求,是在有一定约束条件下的自发创造性表现。约束条件有以下三点:

(一)风格化的约束

“一部音乐作品就是由最简洁的材料细胞通过由此产生的受制于决定结构性质的内在规律支配的,在本体系内相对独立和完整的各级结构逐渐生成发展的一个具有网络般密切关联的整体。”当现场聆听一首即兴的作品时,听众能肯定地辨别出乐曲所属的类型与风格。例如,爵士音乐、古典音乐、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抑或是巴洛克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印象派等,尽管实际演出效果是即兴的且多变的,但是风格必须是统一的。因此对表演者来说,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确定无误并演奏出风格统一的作品。著名的心理学家米哈里·齐克森曾率先提出了涌流、创造力与成就感的概念,其在《表演中的创造力——音乐的即兴:一个系统方法》中提出:在即兴演奏过程中,除去表演者必须具有即兴的特点之外,即兴演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音乐的潜在规则。即兴的作品必须从头至尾保持内在一致的风格,使演奏家和听众都能理解,形成共识。

因此,音乐风格的评价标准应当以听众为依归。音乐创作的目的在于呈现给听众,为观众带来美的享受的同时,激发听众的共鸣。

(二)结构的约束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音乐是流动的建筑,是时间的产物,没有结构的音响不成音乐。“音乐的形式也就是音乐过程的结构,该结构记录了音乐动态过程的痕迹。”结构是音乐各种元素的载体,通过结构,这些基本元素融合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得以形成一首完整作品。在即兴演奏中,结构的限制体现在,演奏家必须具有内心的结构听觉,能实时感知作品每一部分的联系与变化,并能作用于听众。即兴演奏家内心的情感和思想是通过音乐的过程来传达和表达的。

(三)表演以及表演者的约束

即兴演奏是即时的创作,是作曲和表演的瞬间结合。即兴演奏家必须实时感知,以达到最佳的分配、解释、决策和预知,以及把这些整合成一个完整无误的音乐性叙述。这不仅需要在音乐的组织中呈现自己的想法,还必须影响到听众。在即兴表演的时候,演奏家不仅需要结合演奏与作曲为一体,还必须在脑海中构思乐曲整体的框架,决策使用合适的语汇,每个音乐语汇的衔接,调性的变化,以及之后的发展。虽然具体的细节处理是无法完全预见的,在现场演奏的时候,构思的框架和实际演出也会有变化,但并非毫无逻辑,与最初想法背道而驰的。因此即兴演奏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理性体现在作品的调性布局,曲式结构以及所采用的发展手段上。感性则表现为即时涌现的灵感和唤醒演奏家情绪的即时思维。理性中蕴含着感性,感性离不开理性的支撑,相互交融、相得益彰,最终共同塑造出一个完整的作品。

四、即兴演奏中的风格和体裁

“音乐的风格,这是在艺术上统一的最高形态……这种统一既表现在主题元素、音乐语言上,也表现在形式构成中。这种统一在整个作品的形象结构中、在作曲家的创作传统中表现出来,也在作曲家对生活、对听众、对表演者的态度中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音乐风格取决于作品的主题、形式等各要素,另一方面,音樂风格也对作品的各元素起到一定约束。

结构布局强调逻辑性,音乐风格强调统一性。结构和风格并不是两个单独的个体,他们彼此不可分割,存在二元关系,即,风格决定结构,结构反作用于风格。

“依照斯克列勃科夫的看法,产生一定风格的每一个时期,都会推出一个以统一音乐材料占统治地位的原则,并在主题元素、音乐语言和作曲结构中得到体现。”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作曲家,甚至同一个作曲家的不同作品的音乐风格都可能差异甚大。一部作品的风格应是相对稳定的,通过聆听作品,听众应能清晰地分辨出作品所属的风格。而音乐的风格又是由不同的音乐表现手段所体现的,主要分为主题元素、音乐语言(和声、调式、织体等)和曲体结构。

在即兴演奏的学习中,笔者认为学习者需具备甄别不同风格的能力,同时大量分析演奏不同时期作曲家的作品,以此扩展其知识储备。再者,通过对现有作品的分析以求掌握不同风格体裁的调式、和声、织体来完善优化自身的创作。

结语

在即兴演奏的世界里,音乐是无拘无束的,灵感是源源不断的。每一次的演奏都是一次灵魂的对话,每一首曲子都是情感的释放。在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舞台上,音乐家们用心灵和琴键交织出最美妙的音符,让人们感受到音乐的魔力和情感的共鸣。正如即兴演奏的魅力无法言喻,我们的研究也只是音乐无尽旋律中的一小节。

在本文中,笔者探讨了即兴演奏的技巧、表现形式和历史演变,希望能为这个领域的发展贡献一份微薄之力。让我们怀着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艺术的敬畏,继续探索音乐的奥秘,感受音乐的魅力,让音乐的力量在我们心灵深处激荡。愿我们永远热爱音乐,保持对美好的追求,让即兴演奏的光芒永远闪耀在音乐的天空中。

参考文献

①郭兰兰:《即兴演奏符合音乐教育自然规律》,《中国音乐教育》,2007年,第3期。

②〔美〕保罗·亨利·朗 :《西方文明中的音乐》,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③〔美〕杰里米·尤德金:《欧洲中世纪音乐》,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

④钱亦平、王丹丹:《西方音乐体裁及形式的演进》,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7年版。

⑤〔美〕鲁特诺曼·罗伊德:《键盘即兴作曲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1990年版。

⑥钱仁康:《即兴演奏史话》,《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1994年,第5期。

⑦林华:《即兴演奏的心理活动机制》,《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12年,第9期。

⑧王葳:《键盘即兴演奏多维阐释:比较与分析》,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年。

作者简介

贺倢妮,泰国西那瓦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音乐即兴演奏与教学研究。

责任编辑:任丽姝

猜你喜欢
演奏家表演者作曲家
演奏家
小小作曲家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妙猜两数
笛子演奏家
笛子演奏家
作曲家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
论表演者权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