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农电“两刊一网”的深厚情谊

2024-05-03 03:10国网杭州富阳供电公司萧树阳
农电管理 2024年3期
关键词:农电工两刊社会化

■ 国网杭州富阳供电公司 萧树阳

1968 年9 月,我从北京电校分配到杭州供电局工作,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美丽的富春江,就主动要求去富阳供电局工作。从外线到业务、从基层到管理、从管理到领导,2006 年我正式退休,至此,在农电工作38 年,我与农电“两刊一网”在电力工作上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回首往事,感恩全国农电学会的“两刊一网”。初步接触农电工作既新鲜又陌生,外线工整天在农村抬电杆架电线,特别是20 世纪70 年代农村触电死亡较多,如何解决这些难题一直困扰着我。记得有一次农电会议,意外看到《农村电气化》创刊号,我如获至宝学习一遍,心里豁然开朗,从此与《农村电气化》结缘,订阅学习写稿参与至今,40 多年过去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实践到总结、从总结到提升,实现安全供电一流企业,富阳供电局一直是国家电力系统的综合标杆示范单位。

回首往事,感恩全国农电学会的“两刊一网”。深入接触农电工作既重要又深远,我有幸参加1992 年庐山农电会议,会议提出深入开展电力“三为服务”,一要摆上重要议程,二要解决农村无电县,三要减轻农民负担,四要建立健全农电组织。1993 年5 月,全国农电学会牵头在广西桂林成立县级电力企业发展分会,全面促进全国农电事业蓬勃发展。届时农电企业盼望已久的《农电管理》刊物应运而生,重点设立权威访谈、农电风采、政策法规、经验交流等栏目,订阅学习写稿参与至今,30 多年过去了,从青年到老年、从基层到领导,学习全国各地农电先进经验,《农电管理》刊物平台,就是一所综合大学,学习永无止境。

回首往事,感恩全国农电学会的“两刊一网”。持续接触农电工作既发展又创新,2001 年我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受中电联委托去江西农电改革调研咨询,先后去福建和吉林学习农电经验,共计3 个月时间,回到北京写调研报告,请唐仲南老领导等9 人进行论证后报给国务院。从此开启我的企业咨询生涯,到目前已经在全国各地讲课咨询200 多次,培训学员6 万多人。

加快推进新时代电力职业教育多元化,2019 年1 月13 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对职业教育做了很好顶层设计,必将对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产生巨大效应。作为电力能源行业必须认真贯彻落实,加快推进新时代电力职业教育多元社会化办学的转变,加快提升电力员工综合职业素养,为电力改革、企业混改、数字化转型、世界一流企业,提供优秀人力资源保障。当务之急要做好以下3 点:

必须抓紧制定电力职业教育十四五发展规划:作为电力能源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源,必须有电力职业教育相应发展规划,发展理念、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激励政策、具体措施、机制保障等,为中国电力职业教育发展超前绘制美好蓝图。

必须抓紧制定电力职业教育多元社会化办学政策:新时代经济发展非常快,电力企业需要“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方能担负起电力“能源互联网、世界一流”转型发展的重任。作为电力职业教育主体责任的企业,必须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办学,主动与教育主管部门,大专院校对接,发挥企业和学校两个积极性,形成强大的新时代电力职业教育多元社会化办学新格局。

必须抓紧搭建电力职业教育多元社会化办学的互联网平台:要向“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看齐,“学习新服务理念”“新业务知识”“新电力技术”“泛在电力物联网”等模块,做到线上线下一体化电力职业教育新模式。同时,网上课程大有可为,这种线上线下教学互动模式值得重视,必须特别地关注。

“两刊一网”为农电事业创新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加快推进新时代电力职业教育多元社会化办学的转变,对照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发挥企业主体责任,认真制定电力职业教育规划,主动对接各大专院校,积极开展互联网+电力教育,真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教育新模式,为新时代新型电力系统与新型能源体系培养“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员工队伍而奋斗,既是“两刊一网”的经验总结,又是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方向。

猜你喜欢
农电工两刊社会化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新形势背景下农电工管理工作现状及解决策略
关于农电工管理工作的探讨
西安交大主办的社科两刊再获陕西省高校社科“名刊”奖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江苏省农委要求抓好农业“两刊”宣传普及工作
——发挥“两刊”优势 讲好“三农”故事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从单兵作战到整合布阵——获嘉县供电公司农电工职业化管理侧记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光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