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重污染企业漂绿与政府规制的动态博弈分析

2024-05-03 00:06张洽,郭帆,刘志明
关键词:政府规制双碳

张洽,郭帆,刘志明

0摘要:为探讨“双碳”目标下对重污染企业漂绿行为的治理,运用动态博弈分析法构建了政府干预与不干预、企业实施漂绿行为与不实施漂绿行为,以及政府干预情形下,补助、补助+激励、补助+激励+惩罚模式下的两方3阶段模型。结果表明:政府的行为能显著影响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会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政府来说,是否会采取干预的策略,主要与自由市场下漂绿治理程度,以及实施干预措施所要付出的成本和干预带来的总社会效益有关;对于企业来说,是否会实施漂绿取决于不漂绿所要遭受的总损失和参与成本之和与带来利益的比较。为了更好地实现“双碳”目标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企业应避免机会主义的寻租行为,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践行低碳绿色转型;政府应优化外部环境和完善法律法规,分阶段、分措施治理漂绿行为。

关键词:经济计划与管理;重污染企业;动态博弈;漂绿;政府规制

中图分类号:F 20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9315(2024)01-0194-09

DOI:10.13800/j.cnki.xakjdxxb.2024.0120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ynamic game analysis of greenwashing in heavy-polluting enterprises and government regulation  under the goal of “Dual Carbon”

ZHANG Qia,GUO Fan,LIU Zhiming

(College of Management,Xi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 710054 China)

Abstract:To explore the governance of heavy-polluting enterprises greenwashing under the “dual carbon” goal,a two-party three-stage dynamic game model between government and enterprise is established.The action profile involves three stages:government intervention or not,enterprises taking greenwashing or not and three modes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ubsidies,subsidies and incentives;subsidies,incentives and punishment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government behavior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behavior of businesses,and vice versa.For the government,whether it will adopt intervention strategies is  related mainly to the degree of green governance in the free market,the cost of implementing intervention measures,and the overall social benefits brought by intervention.For enterprises,whether they will implement greenwashing or not depends on the total losses and participation costs incurred without greenwashing,compared to the benefits it could bring.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ouble carbon” goal and sustainabl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enterprises should avoid opportunistic rent-seeking behavior,actively assume social responsibility,and carry out low-carbon green transformation.The government should optimize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laws and regulations,as well as control greenwashing in stages and measures.

Key words:economic planning and management;heavy-polluting enterprises;dynamic game;greenwashing;government regulation

0引言

黨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1],阐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并对中国实现“双碳”目标作出了既具有全局性,又具有针对性的规划与部署。越来越多的行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进绿色转型战略,重污染行业绿色转型直接关系到企业能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在“双碳”目标、环境规制的背景下,重污染企业面临了较大的绿色转型压力。多数重污染企业存在“百般隐瞒”和“敷衍整改”等虚假环保的漂绿现象[2-4]。漂绿是指企业选择性地发布对自身有利的环境信息,以达到快速提升企业形象和“绿色发展”的目标[5]。通过强烈的“眼球效应”渲染绿色转型以缓解外部压力,在碳减排中却“多言而寡行”,成为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巨大阻力。如何治理重污染企业的漂绿行为、推进重污染企业“真绿”转型,已经成为政府、企业和学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在绿色经济时代,拥有绿色、环保的形象能为企业带来诸多便利,因此许多重污染企业选择漂绿。然而,目前国内针对漂绿问题的学术研究却很少。整理文献发现全球对漂绿问题的学术研究在不断增加,但是总体数量较少,深化对企业漂绿问题的研究迫在眉睫。有学者从消费者经济学角度解释了漂绿行为的动机,认为追求经济利益[6-7]、寻求环保补贴和政策倾斜[8]是企业实施漂绿行为的直接原因。也有一些学者认为绿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现象[9-10]、薄弱的监管体系[11]导致法律后果偏低[12]以及企业的业绩期望落空[13-14]也会促使漂绿行为的发生。关于漂绿行为的治理,学者们普遍认为制度设计是治理漂绿问题的根本途径。法律制度的不完善将会促使企业漂绿[15-16]。研究发现,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力度[17-18]、加强政府监督[19-21]、建立第三方强制鉴证机制[22-23]有助于漂绿的规制。

为实现“双碳”目标与经济稳增长,政府与企业之间会展开博弈。部分学者对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展开分析,并构建了两者之间的演化博弈模型,认为采取严厉的惩罚机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生[24-25],而且能够降低双方采取机会主义行为的概率[26],从而有利于环保工作的开展[27]。也有学者进一步发现贴现因子[28]、收益水平及成本[29]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和企业的行为选择。现有文献主要关注了漂绿行为的动因及治理,虽然部分学者已经通过博弈演化模型证实惩罚机制可以减少企业环境违法行为,但是尚未有文献专门针对漂绿行为进行动态博弈分析。文中利用博弈模型分析了重污染企业漂绿与政府规制的行为动机和行为规律,为重污染企业漂绿行为的治理提供了依据,以期推动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助力于“双碳”目标的实现。

1博弈模型构建

从经济学工具的角度出发,构建演化博弈模型是解决主体行为选择问题的直观有效的方法[30]。现实生活中,参与博弈的双方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且博弈主体之间的行为也是极其复杂的。从博弈主体利益最大化决策点出发,企业的成本和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行为的影响[31],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政府的决策。为了方便研究,结合漂绿中政府与企业博弈的特点,表1对参数符号进行定义。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文中将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博弈归纳为3个阶段博弈:第一阶段是政府补助阶段的博弈,在这一阶段中政府为了避免企业的漂绿行为,会给予一定的补助,企业可能接受这部分补助,也有可能继续进行漂绿行为;第二阶段是补助结合激励措施阶段的博弈,如果补助政策不奏效,政府会进一步采取措施激励企业避免漂绿行为,这时企业可能会在补助和激励的双重作用下减少漂绿行为,也有可能继续进行漂绿。如果前2个阶段未能达到政府预期目标,这时政府会进一步采取措施,就会进入第三阶段,即补助、激励以及惩罚措施共施阶段,在这个阶段政府为了规范企业的行为,可能会采取恩威并施的策略,在补助、激励措施的基础上加上惩罚措施,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初始状态下,政府的收益主要来源于企业上缴的企业所得税T0,企业的收益为I0。在自由市场的调控下,政府不会采取措施进行任何干预,这时企业不实施漂绿会带来收益I1。此外,政府为了防止更多的重污染企业实施漂绿,会对他们的参与成本进行补助,设这部分的补助成本为H0,企业可以从中获得收益为λ2H0(0≤λ2≤1)。此时,企业不实施漂绿带来的收益为I2。如果补助策略收效甚微,政府为了引导企业的行为,还会进行一定的激励,设政府采用激励手段的成本为E0,企业可以从中获得的收益为λ3E0(0≤λ3≤1)。政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同时采用激励加补助的措施,企业不实施漂绿带来的收益为I3。政府完善相应法律法规,激励、补助和惩罚的措施下,企业不实施漂绿带来的收益为I4。政府与企业的收益函数矩阵见表2。

2动态博弈分析

2.1动态博弈方程

在政府干预的第一阶段,政府主要实施补助措施,根据收益矩阵,可以得到政府实施补助政策来干预重污染企业漂绿的期望收益Rg1,政府选择不干预的期望收益Rg2以及平均收益Ra1如下式

Rg1=p(T0+I2-ΔT-G0-H0)+(1-p)(T0-G0-H0)(1)

Rg2=p(T0+I1)+(1-p)T0(2)

Ra1=qRg1+(1-q)Rg2=q[p(T0+I2-ΔT-G0-H0)+(1-p)(T0-G0-H0)]+(1-q)[p(T0+I1)+(1-p)T0](3)

同理可知,企业选择不实施漂绿的期望收益Rc1、实施漂绿的期望收益Rc2以及企业的平均收益Ra2如下式

Rc1=q[I0-C0-R0+ΔT+λ1G0+λ2H0)+(1-q)(I0-C0-R0)(4)

Rc2=q(I0+λ1G0)+(1-q)I0(5)

Ra2=pRc1+(1-p)Rc2=p[q(I0-C0-R0+ΔT+λ1G0+λ2H0)+(1-q)(I0-C0-R0)]+(1-p)[q(I0+λ1G0)+(1-q)I0](6)

根据Malthusian复制动态原理可得政府和企业的复制动态方程为

F(q)=dqdt=q(Rg1-Ra1)=q(1-q)[p(I2-ΔT-I1)-G0-H0](7)

F(p)=dpdt=p(Rc1-Ra2)=p(1-p)[q(λ2H0+ΔT)-C0-R0](8)

則式(7)和式(8)是第一阶段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过程。由此可得,政府与企业博弈的5个均衡点为E1(0,0)、E2(0,1)、E3(1,0)、E4(1,1)和E5(p*,q*),且I2-ΔT-I1>0。

当F(q)=dqdt=0,F′(qi)<0时,qi为政府的稳定策略选择,由政府的动态微分方程知,若p*=G0+H0I2-ΔT-I1,则F(q)=dqdt=0,F′(qi)=0,此时,对于F(q)来说,所有的策略选择都是最佳且稳定的策略。即当企业不实施漂绿的程度达到p*=G0+H0I2-ΔT-I1时,政府采取任何策略都是稳定的。

若p<G0+H0I2-ΔT-I1,当q1=0,q2=1,F′(q1)<0,F′(q2)>0,则q*1=0是政府的最佳策略选择点。也就是说,当企业选择实施漂绿且漂绿的可能性持续增加时,政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干预企业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此时,政府选择不干预企业是最佳的策略选择。

若p>G0+H0I2-ΔT-I1,当q1=0,q2=1,F′(q1)>0,F′(q2)<0,则q*2=1是政府的最佳策略选择点。也就是说,当企业选择不实施漂绿且不漂绿的可能性持续增加时,政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干预企业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此时,政府选择干预企业是最佳的策略选择。

同理得,当F(p)=dpdt=0,F′(pi)<0时,pi为企业的稳定策略选择,由企业的动态微分方程知,若q*=C0+R0λ2H0+ΔT时,则F(p)=dpdt=0,F′(pi)=0,此时,对于F(p)来说,所有的策略选择都是最佳且稳定的策略。即当政府的干预程度达到q=q*=C0+R0λ2H0+ΔT时,企业选择任何策略都是稳定的。

若q<C0+R0λ2H0+ΔT,当p1=0,p2=1,F′(p1)<0,F′(p2)>0,则p*1=0是企业的最佳策略选择点。即当政府干预的程度达不到一定程度且这种程度逐渐下降时,对企业而言,实施漂绿是最佳选择。

若q>C0+R0λ2H0+ΔT,当p1=0,p2=1,F′(p1)>0,F′(p2)<0,则p*2=1是企业唯一的最佳策略选择点。即当政府干预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且这种干预程度逐渐上升时,对企业而言,不实施漂绿是最佳选择。

在政府干预的第二阶段,政府实施补助加激励的政策来干预重污染企业漂绿的期望收益Rg1、不干预的期望收益Rg2以及平均收益Ra1

Rg1=p(T0+I3-ΔT-G0-H0-E0)+(1-p)(T0-G0-H0-E0)(9)

Rg2=p(T0+I1)+(1-p)T0(10)

Ra1=qRg1+(1-q)Rg2=q[p(T0+I3-ΔT-G0-H0-E0)+(1-p)(T0-G0-H0-E0)]+(1-q)[p(T0+I1)+(1-p)T0](11)

企业选择不实施漂绿的期望收益Rc1、漂绿期望收益Rc2以及平均收益Ra2

Rc1=q(I0-C0-R0+ΔT+λ1G0+λ2H0+λ3E0)+(1-q)(I0-C0-R0)(12)

Rc2=q(I0+λ1G0)+(1-q)I0(13)

Ra2=pRc1+(1-p)Rc2=p[q(I0-C0-R0+ΔT+λ1G0+λ2H0+λ3E0)+(1-q)(I0-C0-R0)]+(1-p)[q(I0+λ1G0)+(1-q)I0](14)

整理得,政府在重污染企业漂绿选择策略的动态微分方程为

F(q)=dqdt=q(Rg1-Ra1)=q(1-q)[p(I3-ΔT-I1)-G0-H0-E0](15)

企業在漂绿选择策略的动态微分方程为

F(p)=dpdt=p(Rc1-Ra2)=p(1-p)[q(λ2H0+λ3E0+ΔT)-C0-R0](16)

则式(15)和式(16)是第二阶段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过程。

当企业不实施漂绿的程度达到p*=G0+H0+E0I3-ΔT-I1时,政府采取任何策略都是稳定的。当企业选择实施漂绿且漂绿的可能性持续增加时,政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干预企业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此时,政府选择不干预企业是最佳的策略选择;当企业选择不实施漂绿且不漂绿的可能性持续增加时,政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干预企业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此时,政府选择干预企业是最佳的策略选择。

当政府的干预程度达到q=q*=C0+R0λ2H0+λ3E0+ΔT时,企业选择任何策略都是稳定的。当政府干预的程度达不到一定程度且这种程度逐渐下降时,对于企业而言,实施漂绿是最佳选择;当政府干预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且这种干预程度逐渐上升时,对于企业而言,不实施漂绿是最佳选择。

在政府干预的第三阶段,政府的措施主要是激励加补助加惩罚,根据收益函数矩阵,可以得到政府选择干预、不干预重污染企业漂绿的期望收益Rg1、Rg2,以及政府平均收益如下

Rg1=p(T0+I4-ΔT-G0-H0-E0-P0)+(1-p)(T0-G0-H0-E0-P0)(17)

Rg2=p(T0+I1)+(1-p)T0(18)

Ra1=qRg1+(1-q)Rg2=q[p(T0+I4-ΔT-G0-H0-E0-P0)+(1-p)(T0-G0-H0-E0-P0)]+(1-q)[p(T0+I1)+(1-p)T0](19)

企业选择不实施漂绿、漂绿的期望收益Rc1、Rc2以及企业平均收益如下

Rc1=q(I0-C0-R0+ΔT+λ1G0+λ2H0+λ3E0)+(1-q)(I0-C0-R0)(20)

Rc2=q(I0+λ1G0-P1)+(1-q)I0(21)

Ra2=pRc1+(1-p)Rc2=p[q(I0-C0-R0+ΔT+λ1G0+λ2H0+λ3E0)+(1-q)(I0-C0-R0)]+(1-p)[q(I0+λ1G0-P1)+(1-q)I0](22)

政府在重污染企业漂绿选择策略的动态微分方程为

F(q)=dqdt=q(Rg1-Ra1)=q(1-q)[p(I4-ΔT-I1)-G0-H0-E0-P0](23)

企业在漂绿选择策略的动态微分方程为

F(p)=dpdt=p(Rc1-Ra2)=p(1-p)[q(λ2H0+λ3E0+ΔT+P1)-C0-R0](24)

则式(23)和式(24)是第三阶段政府与企业的动态博弈过程。

通过计算可知,即当企业不实施漂绿的程度达到p*=G0+H0+E0+P0I4-ΔT-I1时,政府采取任何策略都是稳定的。当企业选择实施漂绿且漂绿的可能性持续增加时,政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干预企业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小,此时,政府选择不干预企业是最佳的策略选择;当企业选择不实施漂绿且不漂绿的可能性持续增加时,政府从有限理性的角度考虑,选择干预企业的可能性会越来越大,此时,政府选择干预企业是最佳的策略选择。

当政府的干预程度达到q=q*=C0+R0λ2H0+λ3E0+ΔT+P1时,企业选择任何策略都是稳定的。而当政府干预的程度达不到一定程度且这种程度逐渐下降时,对于企业而言,实施漂绿是最佳选择。当政府干预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且这种干预程度逐渐上升时,对于企业而言,不实施漂绿是最佳选择。

2.2博弈均衡点稳定性分析

为了避免重复讨论,在此仅对第三阶段的博弈均衡点进行稳定性分析。动态微分方程求解的均衡点未必是博弈双方的稳定均衡策略,对整个系统的稳定演化可以通过博弈系统雅可比矩阵的行列式和迹符号来表示。由式(23)和式(24)可得该博弈系统的雅可比矩阵如下

dqdtdqdqdtdp

dpdtdqdpdtdp

化简可得

行列式的迹=(1-2q)[p(I4-ΔT-I1+P0)-G0-H0-E0-P0](1-2p)[q(λ2H0+λ3E0+ΔT+P1)-C0-R0]-q(1-q)(I4-ΔT-I1+P0)p(1-p)(λ2H0+λ3E0+ΔT+P1)

行列式符号=(1-2q)[p(I4-ΔT-I1+P0)-G0-H0-E0-P0]+(1-2p)[q(λ2H0+λ3E0+ΔT+P1)-C0-R0]

将E1(0,0)、E2(0,1)、E3(1,0)、E4(1,1)和E5(p*,q*)5个均衡点带入行列式的迹和行列式符号中,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5个均衡点中只有E1(0,0)和E4(1,1)具有局部稳定性,即“双碳”目标下重污染企业漂绿与政府规制博弈动态最佳策略选择是(漂绿,不干预)和(不漂绿,干预),E2(0,1)和E3(1,0)是不稳定均衡点,E5(p*,q*)为鞍点。

2.3博弈纳什均衡解

政府和企业博弈的相位图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在政府与企业的博弈中,为了达到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政府和企业会趋于2种均衡状态。首先考虑第1种稳定状态,政府与企业的政策选择趋于(不漂绿,干预)这种策略选择,此时政府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应该落在鞍点的右上方,则q>C0+R0λ2H0+λ3E0+ΔT+P1,且p>G0+H0+E0+P0I4-ΔT-I1。

分析可知,政府的激励E0,政府的补助H0,政府给予企业不实施漂绿的税收优惠ΔT,企业因实施漂绿而受到的惩罚损失P1,企业不实施漂绿产生的成本与损失C0,企业开始不实施漂绿,中途退出的成本R0都会影响企業是否会实施漂绿的策略选择。由q*=C0+R0λ2H0+λ3E0+ΔT+P1,得C0、R0与q*是正向关系,H0、E0、ΔT、P1均与q*是反向关系。则当C0、R0降低,H0、E0、ΔT、P1增加时,q>q*,此时,企业的最优政策选择为不漂绿。

政府同时采用补助、激励和惩罚的手段,企业不实施漂绿带来的收益I4,政府给予企业不实施漂绿的税收优惠ΔT,政府不干预、企业不实施漂绿带来的收益I1,政府为治理漂绿在制度、政策、法规建设等方面的支出G0,政府补助企业不实施漂绿的支出H0,政府激励企业不实施漂绿的支出E0,政府惩罚企业实施漂绿的成本P0,都会影响政府是否采取干预的政策。由p*=G0+H0+E0+P0I4-ΔT-I1可知,G0、H0、E0、P0、ΔT、I1与p*是正向关系,I4与p*是反向关系。则G0、H0、E0、P0、ΔT、I1增加,I4减少时,p>p*,此时,政府的最佳策略选择为干预。

同理可得,若要使政府与企业趋于另外一种稳定状态(漂绿,不干预),政府与企业的策略选择应该落在鞍点的左下方。

则q<C0+R0λ2H0+λ3E0+ΔT+P1,且p<G0+H0+E0+P0I4-ΔT-I1。当C0、R0降低,ΔT、H0、E0、P1增大时,q<q*,此时,企业的最佳策略选择为漂绿。当G0、E0、H0、P0、ΔT、I1减少,I4增加时,p<p*,政府的最佳策略选择是不干预。

由此可知,博弈双方为了达到各自期望收益的最大值,会形成(不漂绿,干预)和(漂绿,不干预)2种纳什均衡策略组合。即企业不实施漂绿,政府采取干预策略;企业实施漂绿,政府采取不干预的策略。

3重污染企业漂绿与政府规制的策略分析博弈主体具有有限理性和自主决策能力,而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首先,从政府角度出发,漂绿行为在中国出现较晚,但近年来增长较为明显。漂绿企业的增多,慢慢发展成了生态文明建设中一个极不和谐的音符。除去已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信息公开办法》《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办法》明确提出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并要求向社会公开,供公众监督。政府治理重污染企业漂绿,希望在市场规律的调节下,企业能自觉避免漂绿行为。而企业会衡量漂绿的成本与利润,然后决定是否漂绿。绿色发展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企业投入更多的资金进行创新研究,以及提高生产效率,这些都会限制企业的生产。企业也会衡量不漂绿带来的收益与漂绿惩罚的大小,若漂绿遭受的惩罚小于不漂绿带来的收益,则企业会实施漂绿,然后由政府进行行为决策的调整,企业也会根据政府的行为调整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

3.1政府的行为决策分析

首先,市场规律的调节程度。市场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这种调节能力能够达到政府想要的目标,政府会采取中立的态度,不对市场进行干预。由于市场调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当市场调节达不到政府的预期目标时,此时政府必须对市场进行干预。

其次,重污染企业是否实施漂绿。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法律法规,如果治理重污染企业漂绿在市场规律的作用下达成了,政府不会进行干预。正是由于这一目标无法在市场调节下完成,所以政府需要进行调整。政府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建立激励、补助和惩罚机制等,依靠外在的强制力量对企业的行为进行干预。如果在某个阶段达到了目标,政府不会采取进一步措施,否则会一直干预其中。

最后,政府选择干预策略所需要的成本和社会总效益。政府是有限理性的市场主体,除了要达成治理重污染企业漂绿的目标,还要权衡干预政策所付出的总成本以及带来的总效益。

3.2企业的行为决策分析

首先,漂绿的经济后果及政府的行为策略。重污染企业实施绿色转型无法直接为企业创造实质性的利润增加,因此在“双碳”目标下重污染企业选择漂绿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此时政府为了引导企业的参与,达到治理企业漂绿的目标,会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并出台一系列诸如激励、补助和惩罚的政策,企业为了获得这部分额外的收益,可能会调整自身的策略选择。但企业是理性经济人,其首要目标是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尽管政府会给予一定的激励和补助,一部分企业仍会实施漂绿,而另一部分企业会顺应政府的政策,不实施漂绿,企业是否实施漂绿,是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的。

其次,企业自身对漂绿的认知程度。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会意识到“双碳”目标不仅是为了自身利益的获得,更是为了人类生存事业做出贡献。此外,进行漂绿会损害企业的形象,不利于未来发展,所以企业对漂绿的认知程度越深,越有可能自发抵制,此时政府就不需要进行大量干预。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为避免重污染企业实施漂绿,前期政府可能需要投入大量的成本,但随着时间发展,企业对漂绿的认知程度逐渐加深,就越可能自觉避免漂绿,从而降低政府的投入成本。

4结论

1)政府的行为能显著影响企业的行为,同时也会受到企业行为的影响。对于政府来说,是否会采取干预的策略,主要与自由市场下漂绿治理程度,以及实施干预措施的成本和干预带来的总社会效益有关。对于企业来说,是否会实施漂绿取决于不漂绿的总损失和参与成本与带来利益的比较。

2)企业需从内部制度层面出发,提升自身的内部控制制度,坚决抵制伪社会责任行为,积极组织针对利益相关者的教育引导,避免盲目追求漂绿所带来的短期融资效益和声誉提升。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企业应当审视行业发展前景、响应国家绿色环保的号召,担起社会责任。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

3)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制度环境和外部条件,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为重污染企业绿色转型保驾护航。政府部门需运用演化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阶段治理漂绿行为,以实现对企业环境责任履行现状的有效规制,进而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从而实现环境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双赢”。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3.

[2]PARGUEL B,BENOT-MOREAU F,LARCENEUX F.How sustainability ratings might deter “greenwashing”:A closer look at ethical corporate communication[J].Journal of Business Ethics,2011,102(1):15-28.

[3]BOWEN F,ARAGON CORREA A.Greenwashing in co-rporate environmentalism research and practice:The importance of what we say and do[J].Organization & Environment,2014,27(2):107-112.

[4]肖红军,张俊生,李伟阳.企业伪社会责任行为研究[J].中國工业经济,2013(6):109-121.

XIAO Hongjun,ZHANG Junsheng,LI Weiyang.Research on corporate pseudo social responsibility behavior[J].China Industrial Economics,2013(6):109-121.

[5]黄溶冰,赵谦.演化视角下的企业漂绿问题研究——基于中国漂绿榜的案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8(4):11-19.

HUANG Rongbing,ZHAO Qian.Research on enterprise greenwashing from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A case study based on China greenwashing list[J].Accounting Research,2018(4):11-19.

[6]毕思勇,张龙军.企业漂绿行为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97-100.

BI Siyong,ZHANG Longjun.Analysis of enterprise greenwashing behavior[J].Research on Financial and Economic Issues,2010(10):97-100.

[7]肖芬蓉,黄晓云.企业“漂绿”行为差异与环境规制的改进[J].软科学,2016,30(8):61-64.

XIAO Fenrong,HUANG Xiaoyun.The difference of corporate greenwashing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nvironmental institution[J].Soft Science,2016,30(8):61-64.

[8]HORIUCHI R,SCHUCHARD R,SHEA L,et al.Understanding and preventing greenwash:A business guide[R].London:Futerra Sustainability Communication,2009.

[9]KOLLMAN K,PRAKASH A.Green by choice?Cross-national variations in firmsresponses to EMS-based environmental regimes[J].World Politics,2001,53(3):399-430.

[10]DARBY M R,KARNI E.Free competition and the optimal amount of fraud[J].The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1973,16(1):67-88.

[11]李大元,贾晓琳,辛琳娜.企业漂绿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37(12):86-96.

LI Dayuan,JIA Xiaolin,XIN Linna.A literature review of corporate greenwashing and prospects[J].Foreign Economics & Management,2015,37(12):86-96.

[12]方颖,郭俊杰.中国环境信息披露政策是否有效——基于资本市场反应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8,53(10):158-174.

FANG Ying,GUO Junjie.Is the environmental violation disclosure policy effective in China?Evidence from capital market reactions[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2018,53(10):158-174.

[13]张启尧,才凌惠,孙习祥.绿色资源整合能力、漂绿行为与企业绩效——恶性竞争的调节中介作用[J].工业技术经济,2017,36(1):141-145.

ZHANG Qiyao,CAI Linghui,SUN Xixiang.Green resource integration capacity,greenwashing behavior and enterprise performance:The moderated mediation role of dysfunctional competition[J].Journal of Industrial Technological Economics,2017,36(1):141-145.

[14]李强,宋嘉玮.业绩期望落差与企业“漂绿”行为[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22,19(3):51-61.

LI Qiang,SONG Jiawei.Performance expectation gap and enterprise “Greenwashing” behavior[J].Journal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2022,19(3):51-61.

[15]FISCHER C,LYON T P.Competing environmental labels[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14,23(3):692-716.

[16]ASANE-OTOO E.Competition policies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Empirical analysis of the electricity sector in OECD countries[J].Energy Policy,2016,95(8):212-223.

[17]LYON T P,MAXWELL J W.Greenwash:Corporate environmental disclosure under threat of audit[J].Journal of Economics & Management Strategy,2011,20(1):3-41.

[18]李秀玉,史亞雅.绿色发展、碳信息披露质量与财务绩效[J].经济管理,2016,38(7):119-132.

LI Xiuyu,SHI Yaya.The impact of the quality of carbon information disclosure on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in the concept of green development[J].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16,38(7):119-132.

[19]MILLER A M M,BUSH S R.Authority without credibility?Competition and conflict between ecolabels in tuna fisheries[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0(107):137-145.

[20]涂正革,周涛,谌仁俊,等.环境规制改革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工业排污收费标准调整的证据[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40(12):77-95.

TU Zhengge,ZHOU Tao,CHEN Renjun,et al.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reform and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Based on adjustments of pollution charge for industry[J].Research on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9,40(12):77-95.

[21]陈晓艳,肖华,张国清.环境处罚促进企业环境治理了吗?——基于过程和结果双重维度的分析[J].经济管理,2021,43(6):136-155.

CHEN Xiaoyan,XIAO Hua,ZHANG Guoqing.Do environmental punishments promote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An analysis based on the process and outcome dual dimensions[J].Business and Management Journal,2021,43(6):136-155.

[22]黄溶冰,王丽艳.环境审计在碳减排中的应用:案例与启示[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1(8):86-90.

HUANG Rongbing,WANG Liyan.Application of environmental audit on carbon reduction:Case study and revelation[J].Journal of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 Economics,2011(8):86-90.

[23]黄溶冰.企业漂绿行为影响审计师决策吗?[J].审计研究,2020(3):57-67.

HUANG Rongbing.Does enterprises greenwashing affect auditors decision making?[J].Auditing Research,2020(3):57-67.

[24]盧方元.环境污染问题的演化博弈分析[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27(9):148-152.

LU Fangyuan.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problem[J].Systems Engineering Theory & Practice,2007,27(9):148-152.

[25]黄溶冰,储芳.中央环保督察、绩效考核压力与企业“漂绿”[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23(1):70-86.

HUANG Rongbing,CHU Fang.The central supervision of eco-environmental protection,pressure of economic performance appraisal,and corporate greenwashing[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23,23(1):70-86.

[26]黄敏镁.基于演化博弈的供应链协同产品开发合作机制研究[J].中国管理科学,2010,18(6):155-162.

HUANG Minmei.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f cooperation mechanism for collaborative product development in supply chain[J].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2010,18(6):155-162.

[27]张学刚,钟茂初.政府环境监管与企业污染的博弈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21(2):31-35.

ZHANG Xuegang,ZHONG Maochu.Research about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the firm environment pollution under perspective of game theory[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21(2):31-35.

[28]潘峰,西宝,王琳.地方政府间环境规制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6):97-102.

PAN Feng,XI Bao,WANG Lin.Evolutionary game analysis of environmental requlation strategy between local governments[J].China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4,24(6):97-102.

[29]缑倩雯,蔡宁.制度复杂性与企业环境战略选择——基于制度逻辑视角的解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5(1):125-138.

GOU Qianwen,CAI Ning.Institutional complexity and corporate environmental strategy:Based on the institutional logic perspective[J].Comparative Economic & Social Systems,2015(1):125-138.

[30]李国平,张文彬.地方政府环境保护激励模型设计——基于博弈和合谋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6):40-45.

LI Guoping,ZHANG Wenbin.Design of local government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centive model:Based on game and collusion perspectives[J].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Social Sciences Edition),2013,13(6):40-45.

[31]陈红儿,陈刚.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与案例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2(1):99-104.

CHEN Honger,CHEN Gang.An evaluating model and case study on the competence of regional industry[J].China Soft Science,2002(1):99-104.

(责任编辑:高佳)

猜你喜欢
政府规制双碳
基于“双碳”背景的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研究
“双碳”目标下企业如何应对碳市场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双碳”背景下推动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思路
绿田机械:净利润复合增速超80%“双碳”目标加速企业绿色发展
专访奚国华:中信力争成为国企助力“双碳”目标的旗帜
“双碳”下县城发展新思维
政府规制、环境质量与居民幸福感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理论视角下的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研究
基于中小型矿产企业融资风险谈政府规制
我国出租车准入的政府规制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