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市实施“全民治水”的做法与成效

2024-05-04 17:25齐海星
山东水利 2024年1期
关键词:巡河滨州市河湖

齐海星

(滨州市城乡水务发展服务中心,山东 滨州 256600)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黄河三角洲腹地,属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境内河流众多,水系复杂,除过境的黄河外,另有459 条河道,其中省级河道7 条、市级河道18 条、县级河道102条、乡村级河道332 条,河湖治理与管护工作量大,存在困难多。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部分河湖利用与保护失衡,违章建筑、污水排放、垃圾堆放等河湖“四乱”问题频发。自2017年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以来,滨州市全面加强河湖管理与保护,探索“全民治水”新思路、新路径,提高全社会爱护河湖、保护河湖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湖管理和保护的良好氛围。

1 存在问题

1.1 河湖管理保护难度较大

河湖管理与保护工作多由政府主导进行问题排查整治,但由于河流众多、水系复杂,尤其是乡村级河湖数量较大,而河湖管护资金不足、专业管理人员缺乏,难以对全市河湖进行全覆盖、专业化管护,造成河湖“四乱”问题屡禁不止,仅2021 年清理整治河湖问题就高达1 928 处。

1.2 群众河湖保护意识薄弱

由于河湖长制宣传方式和途径较为单一,宣传成效不明显,群众爱护河湖、保护河湖的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不足,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河湖监督的重要作用,往河湖倾倒垃圾、生活污水等行为屡有发生。在2022 年农村河湖专项整治中发现乱堆垃圾等河湖问题970 处,严重影响了河湖水生态环境。

2 主要做法

2.1 突出示范引领,打造“五老河长”品牌

2022 年,以河湖管护志愿服务为重点,打造出了由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河长”志愿护河品牌,注册人员达到100 余人,平均年龄超过60 周岁。“五老河长”发挥政治素质硬、社会威望高的优势,与各级河长联合巡河,开展了新立河护河骑行、青少年防溺水宣传、护河文明劝导等系列志愿活动,安装防溺水公示牌30 余块、发放宣传彩页10 000 余份,人均志愿巡河已达100 余公里、参与护河志愿服务时间超过50 h,有力推动了志愿服务与河湖管护的深度融合,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2.2 强化宣传引导,开展“五进系列”宣传

为推动社会公众参与河湖监管,2022 年以来,滨州市河长制办公室组织开展了河湖长制进校园、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五进”系列宣传活动,市、县、乡、村联动,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增强群众护河意识。进校园组织召开主题班会、“爱家乡、护河湖”演讲比赛、“一起来巡河”等各类爱水、护水活动;进社区、乡村开展入户宣传、集中宣传,向居民发放宣传册、倡议书、标语环保袋,开展现场互动答疑;进机关组织开展“深入推行河湖长制、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等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机关干部清扫河岸垃圾;进企业宣讲河湖管理保护法律法规,对涉河湖违法违规问题进行普法宣讲。“五进”系列宣传累计开展各类活动338 次,宣传受众50 万余人,凝聚起全民爱河护湖的强大力量。

2.3 发挥正向激励,落实“有奖举报”制度

为充分发挥社会舆论和群众监督作用,及时发现、控制和消除水安全隐患,实现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目标,滨州市河长制办公室建立“全民治水”正向激励机制,编制印发《河湖监督有奖举报办法》,构建全民参与河湖监管的新格局。接到群众举报信息后,在5 个工作日内进行核实查证,若问题属实则及时进行查处整改,并将调查处理结果反馈举报人,并根据问题类型给予物质奖励。自《河湖监督有奖举报办法》实行以来,累计接到有奖举报电话167 个,核查整改属实问题162 个,发放有奖举报资金10 270 元。

2.4 创新信息赋能,建设“碧水积分”平台

依托移动云数据平台,通过APP、小程序等方式进行信息化赋能,建设“碧水积分”平台,设置巡河有奖举报、问题反馈、兑换奖励等功能,居民注册登录“碧水积分”APP 后,通过“问题反馈、信息分享、巡河举报”等操作,可获得积分并兑换礼品,使群众在参与河湖管护的同时,得到方便自身生活的礼品实惠。这项举措充分调动了全民参与河湖管理、监督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了河湖监督管理与市民亲身参与的良性互动,凝聚起全民爱河护湖的强大力量。自“碧水积分”平台建成并运行以来,累计注册用户51 795 人,反馈整改问题344 个,完成积分兑换268 次。

3 取得成效

3.1 完善了河湖“监管体系”

滨州市充分发挥民间河长、企业河长作用,落实民间河长126 人、义务河长50 人、企业河长11 人、民间义务河长59 人、巡河志愿者36 人,搭建了民间力量协助河湖监督的桥梁。同时,加强河湖管护公益性岗位开发,组织1 511 名工作人员建成河湖管护专职队伍,实现各级河湖及重点水利工程管护全覆盖,打通了河湖管护“最后一公里”,同步探索数字化管护路径,在主城区建成无人机智慧巡河平台、河湖数字化管护平台,形成“无人机+河管员+数字平台”的河湖数字化、立体化监管模式,实现数字赋能河湖管理和保护,全面提升了河湖管护规范化、数字化、精细化水平。目前,河湖管护人员已累计巡河16.2 万次32.5 万km、处置河湖问题7 442 处,河湖整体面貌显著改善。

3.2 提升了河湖“管理效能”

通过各种方式探索与实践“全民治水”,弥补了“政府治水”的短板和不足,河湖水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河湖面貌明显改观。在此基础上,高标准建成40 条394 km 美丽幸福示范河湖,完成246条美丽幸福河湖达标建设,建成2 条河流、3 座中型水库、3 座水闸和1 个县域数字河湖,重塑了加支三沟、枣花湾、冯家河、林家沟、白泥河等“小而美”的乡村河湖,挖掘了古城文化、枣乡文化、渔民文化等“厚而醇”的河湖文化,打造了护城河古城风韵、秦皇河湿地公园、支脉河滨水公园、新月河城市公园、青波河亲水长廊等“美而精”的河湖品牌,构建了“防洪保安全、优质水资源、健康水生态、宜居水环境”的新发展格局。

3.3 筑牢了河湖“安全屏障”

为依法划定河湖管理范围,从根本上明确河湖管护红线,滨州市统筹流域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广泛征集群众诉求,核查完成全市457 条4 820 km 河湖划界矢量数据,为今后河湖治理和管护提供了重要依据。坚持以保障河道行洪畅通,守住防洪安全底线为目标,扎实开展妨碍河道行洪突出问题排查整治、漳卫新河清障、拦河工程排查整治、“共建幸福河湖、助力乡村振兴”农村河湖整治等专项行动,严格问题整改。2021 年以来,累计清理整治河湖问题3 102 处,拆除与改造拦河工程25 处,清理各类养殖池652.4 万m2,清理非法占用河道岸线53.4 km,拆除违法建筑2.6 万m2,清理建筑和垃圾199 t,清除非法林地9.8 万m2、非法网箱养殖452 m2、违规种植大棚2 340 m2,市域河道行洪排涝能力显著提升,水生态水环境持续向好。

4 经验启示

4.1 推进“全民治水”要持续落实河湖长制

滨州市建成了市、县、乡、村全覆盖的河湖长组织体系,构建了“河长+警长”“河长+检察长”机制,并以河湖长制为抓手,持续推进“全民治水”,让群众在水环境治理中发挥主体作用,着力把群众从旁观者变成水环境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强化河湖保护的示范引领和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水环境的保护意识、忧患意识和自律意识,使群众真正成为水环境治理的主力军,共同打造让群众看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幸福河湖。

4.2 推进“全民治水”要深化河湖志愿服务

滨州市深入践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纵深推进河湖长制工作,以培育“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核心,以河湖管护志愿服务为重点,建立健全组织动员机制,畅通“全民治水”参与服务渠道,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制定河湖志愿服务工作实施方案,打造河湖志愿服务品牌,组织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富有实效的河湖管护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推动志愿服务与河湖管护的深度融合,引导沿线群众保护河湖、爱护河湖,纠正涉河湖不文明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形成全民爱水、护水、治水的良好格局。

4.3 推进“全民治水”要探索河湖数字改革

为加强河湖管理和保护,提高“全民治水”成效,滨州市深化数字化改革,建成集无人机、人工智能、数字孪生技术于一体的智慧巡河系统,布设5 座无人机自动起降场,规划了30 条智慧巡检航线,实现对主城区河道全天候自动化值守作业。目前,无人机已累计巡查1 000 余架次、推送问题隐患300 余处、形成巡河报告100 余份。同时,持续强化“碧水积分”平台建设,创新志愿护河回馈机制,提升群众关爱和保护河湖积极性,形成“付出—积累—反馈”的良性循环机制,实现志愿服务增值,同步探索河湖数字化管护平台建设,利用河湖监管可视化大屏,实现河湖最新状态、事件处置情况等直观分析展示,以数字化赋能河湖管护,做到“一屏知态势,一图掌全局”,为主管部门决策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猜你喜欢
巡河滨州市河湖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滨州市水污染防治问题研究
淮河流域省级河湖长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
巡河记
河长智能巡河APP 系统设计与应用
加强河湖保护治理 改善河湖生态环境
滨州市滨城区第八中学校园记者站成立
黑龙江:河湖治理保护成效明显
滨州市蒲园木本观赏植物资源及配置分析
滨州市一道中考题的探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