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2024-05-04 02:10谢睿桢
职业 2024年6期
关键词:专业课专业课程艺术设计

■摘 要: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要通过思想铸魂和专业教学提高育人成效。根据教育部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在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专业特色挖掘思政元素,引导学生在理论学习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在实践体验中赓续中华文脉,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本文就中职艺术设计专业如何开展课程思政进行探讨。

■关键词:课程思政;艺术设计;教学实践

一、当前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思政定位不明确,教师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論课关键在教师。“蒙以养正,圣功也。”教师是教育的领航者、主导者,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是简单的知识传授,教师和学生要搭建双向交流通道,教师在教学中要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做思想传播、真理讲授、灵魂塑造的引领者,教师的思政教学理念和能力对于学生政治素养的养成影响深远。通过对龙岩市技师学院、华侨职业中专、农业学校、永定侨荣等8所中职学校开展调研,笔者发现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学定位不明确,教师普遍存在思政教学理念落后、教学内容缺乏感染力、思政元素融入流于形式、缺乏价值观塑造等问题。调研反馈发现,63.7%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师认为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的定位不明确,缺乏顶层设计和科学规划;78.4%的教师认为应当以学校、学科为引领,加强专业课教师思政教学的培训;59.8%的教师反映专业课思政教学流于形式,专业教学内容与思政教学结合度低,缺乏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路径的整体设计以及中华文化认同感和自信心的培养。

(二)专业课思政教学形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专业课思政教学普遍存在“教师认真讲、学生无心听”的情况,教师常常将思政案例进行单一的讲授和展示,忽视对学生主体的引导,因此专业课思政教学学生参与度不高,师生缺乏交流互动。同时,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课程思政教学交互性和提质性的热情不高,教学效果缺乏有效的评价。通过调研,学生们普遍反映在专业课思政教学中存在学生群体对思政的关注点与教师讲授内容匹配度不高的情况,据调查统计,68.4%的学生认为专业课思政教学晦涩难懂,难以产生共鸣;79.8%的学生认为艺术设计专业思政教学的主题偏狭窄、仅停留于理论的激励性,缺乏身体力行的体验感;81.2%的学生认为思政教学要立足专业特性,以启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增强思政教学的视觉体验感、启发性和交互感。

(三)思政元素挖掘不够,育人效能有待提升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高度融合,教学中如何挖掘专业思政元素,将思政与艺术设计的“真”“善”“美”有机融合,提高育人效能是艺术设计专业育人亟待突破的难点。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学科、教师对课程思政不够重视、缺乏责任担当、师德引领不到位以及思政教学浮于表面,导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不具体、教学内容不深刻、思政元素不突出等问题。教育部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学习中80%以上时间是专业课程的学习,同时80%以上的学生认为对自己影响最为深刻的是专业课教师。因此专业课要发挥“主战场”“主渠道”的作用,专业课教师要提高对课程思政的理解力和认知力,有意识地进行思政元素的挖掘,增强以德立身、以德立德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深耕细耘育人心。

二、中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的重要意义

(一)有利于培养德艺双馨的新时代优秀人才

面对新时代新征程,艺术设计专业担负着培养具有健全人格、有理想信念、有较高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的使命。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形势,中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要紧贴时代脉搏,紧扣时代需求,结合专业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职学校要加强党史宣讲、非遗传承、研学考察、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志愿服务、创新创业、服务乡村等项目的育人功能,整合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浸润式学习中探寻时代精神、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所接受的思政教育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践,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精一行”,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和统一。

(二)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思政意识和育人能力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已成为育人共识,教师作为推进思政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担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使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到2035年,培养造就数以百万计的骨干教师、数以十万计的卓越教师、数以万计的教育家型教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自身修养、理论素养和育人能力要有更高的标准,做到修身律己、身正为范,在学生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和育人本领,努力提升业务能力,积极投身教育创新,立足专业特点深入提炼优质思政资源,将深邃的思政理论内涵以多样化艺术方式传递给学生,更好地与学生建立情感共鸣,将以德育人的初心使命落到实处。

(三)有利于优化教学,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

传统课堂教学缺乏对内容的整体设计,思政内容晦涩难懂、学生缺乏认同感,难以实现与专业课的协同育人目标。中职学校要围绕新时期学生认知规律、个性特点和发展需求,立足学科优势和特点,制定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对应的教学目标,完善教材教辅,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模式,创新教学设计,丰富课内外教学。将中国传统文化、伟大建党精神、科学家精神、企业家精神、脱贫攻坚精神、劳模精神、抗疫精神、雷锋精神等内容融入课堂教学,通过课内外、线上线下交互、跨时空育人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将学生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教学评价依据,将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导师评价作为教师反馈教学效果的标准,实现专业课与思政课协同育人的目标。

三、中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实践探索

(一)提高教师政治素养,提升教师职业技能

中职学校要提高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对思政课程的总体要求和教学水准,一是通过举办思政专题报告会、邀请名师开办讲座,开展思政教学培训、思政教学能力比赛和思政活动等方式,帮助教师开阔教学视野、更新教学理念、发散教学思维、提升教师思政育人的能力;二是通过交流研讨、跟班学习、对标先进等方式,鼓励教师在思政教学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敢于运用新技术、新手段,创新思政教学方式;三是搭建校政、校企、校校、家校合作平台,利用社会大课堂,主动发掘本土思政资源,通过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加强思政教学的交流和合作,争取企业专家、家长代表的支持和帮助,实现多方共赢;四是拓宽育人渠道,充分发挥名师、思政教师、老教师、行业先锋的引领作用,邀请师德优、技能强的教师做好青年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共同参加技能竞赛、课题研究、集体听评课、开设讲座、教学沙龙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推动“学习型、反思型、研究型、探索型”艺术设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二)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促进共建共育共发展

校企双方要构建共建共育共发展的育人模式,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开发、教学平台建设、思政教育基地的协同创建和师资队伍协同培育,帮助教师在企业实践中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同时也为企业提供技术和资源支持。开展校企合作,一是能够提高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提升学校的专业建设、人才培養、师资提升、技术积累和科技研发水平;二是能够为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见识、创业就业创造机会,帮助学生提高服务社会的本领,缩短就业适应期;三是有利于学校依据企业用人需求和行业规范,不断完善实训标准,改进教学方法,对于学校校本特色教材的开发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积极意义;四是有利于打造多元化的“大思政课”,企业实践、红色革命基地调研、乡村振兴志愿服务和创新创业等形式的思政实践教学能够弥补第一、第二课堂的不足,帮助学生在参观、走访、调研、实践和创业的过程中形成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的求知大格局。

(三)营造思政良好情境,让思政课“活”起来

艺术设计专业要发挥专业特色,在艺术欣赏、三大构成、室内外设计、色彩、素描等艺术理论课程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红色党史故事、科学家精神等,组织学生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红色研学基地、创新创业园,把李大钊、方志敏、杨靖宇、董存瑞、夏明翰等英雄模范保家卫国、敢于牺牲的革命精神讲给学生们听,引导他们深刻理解爱国主义内涵,用行动告慰先辈。在艺术实践课中通过道德讲堂、经典诵读、技能竞赛、实习实训、社会服务、专题宣讲等形式,把钱学森、朱彦夫、钟南山、苏炳添、航天追梦人等时代楷模勤勉尽责、勇于攻坚的担当精神传承给新时代的接班人。引导学生珍惜美好时代、不负青春韶华,在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美好时代敢于拼搏、敢于追梦,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勤者能劳,多勤多劳者生巧、多勤巧劳者善造,艺术设计专业要积极营造思政情境,把“白衣天使”吴登云、“大国工匠”管延安、“知识工人”邓建军的劳模精神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实践中,真正做到在学习、社会生活中融入思政,在学思践悟中厚植爱国情怀。

(四)基于师生思政素养增值,健全思政评价体系

作为“三全育人”布局重要组成部分的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应立足于学生素养和能力的发展形成科学性的评价体系,从知识考核、能力测评、素养评估等方面考核学生在思政教学中的参与率、表现度、协作性、创新力。将志愿服务、社会实践、企业实训、科研服务、劳动频次、美德教育、家校合作等作为学生日常思政考核的具体项目。同时,邀请社会、企业、家庭共同参与思政教学效果的评估,让思政教学既不脱离于市场,又服务于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依托信息技术教学平台,采用线上线下、校内校外的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家校互评、校企互评形式,使课堂思政教学更好地贴近学生主体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通过大数据研磨精准育人新模式,将思政教学贯穿于学生学习的每一门课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中,将个体培养与整体培养有机结合,实现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飞跃。通过建立思政评价体系,发现思政教学中的不足和困难,带动思政教学内容的创新和优化,更好地促进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提高思政教学的质量,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需要。

四、结束语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课程思政融入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能够促进中职学校教育多元化发展,丰富艺术设计教育育人优势,夯实“五育”人才培养根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职艺术设计专业教师是课程思政的“领航人”,推进课程思政对于激发教师自觉担负新时代人才培养使命的内生动力,做中国精神的忠实传播者和弘扬者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提高思政觉悟,成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德法兼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曾梦玲.高校专业课教师课程思政能力的现状与提升[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3).

[2]王一冰.浅谈中职学校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4(4).

[3]白艳维.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合[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21(2).

[4]孙建平,朱东岳,王建国.浅析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入贯通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

(作者:谢睿桢,福建省龙岩市农业学校党支部书记)

猜你喜欢
专业课专业课程艺术设计
《星.云.海》
《花月夜》
“导入课”在高校专业课实施“课程思政”的实践与思考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
服务学习在高职社会工作专业课内实践教学中的探索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研究生专业课学分制教学改革探讨
关于大学专业课排座位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