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第一学历”论英雄

2024-05-04 02:06之江轩
党员文摘 2024年8期
关键词:学历能力教育

之江轩

就业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对于这一话题,很多网友有切身之感,不少人曾因为“第一学历”而受到偏见甚至歧视,以至于有人发出“第一学历不好,就像留了案底”的自嘲。

那么,我们到底该怎样看待“第一学历”?如何才能摘下“有色眼镜”去看“第一学历”?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訓练的学习经历,我们平时说的“学历”一般指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关于“第一学历”,教育部曾明确表示: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

不过,在现实生活中,大家对这个“伪概念”往往有一种不成文的理解:指的是一个人在普通全日制教育中获得的第一个学位或学历。一个人的“第一学历”,经常会被贴上“本科”“专科”“985”“211”等形形色色的标签。

从不同视角出发,看待“第一学历”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有人说,“第一学历”不好,并非因为个体不努力,而是受到教育资源、成长环境和志愿填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有些人通过后期加倍努力,或是考研、考博进入更好的学校,或是想方设法提升了个人能力,但最终因“第一学历”而被“一票否决”,这肯定是不合理的,也让人难以接受。

也有人认为,学习能力本身就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在兼具公平的基础上,适当竞争并没有坏处。“第一学历”光鲜亮丽,很大程度上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

在一些招聘单位看来,现在优质岗位和优质资源相对较少,而竞争者、求职者又处于饱和状态。“僧多粥少”之下,相比从看得人眼花缭乱的海量简历中去“淘宝”,不如设置一些硬性条件来筛选人,减少招聘工作量,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但真正令人感到苦恼和不平的,或许不在于简历中是否显示“第一学历”,而在于一些用人单位对“第一学历”的偏见乃至歧视。

实事求是地说,“第一学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才的基本能力和素质,但如果将之当成选人用人的重要标准甚至是唯一标准,就会陷入“唯出身论”的陷阱。

对用人单位而言,“一刀切”的做法看似高效便捷,但也可能存在误判的风险。比如,某地曾发生多起职业骗薪案,诈骗团队通过伪造光鲜的学历、履历,骗取多份工作,拖延在职时间,利用合同漏洞进行诈骗。事情虽荒唐,但暴露出一些企业在招聘过程中或多或少存在“唯学历”倾向。

对个体而言,当一个人后期再怎么努力,都难以甩掉“第一学历”不好的“包袱”时,“奋斗”“向上”“逐梦”这些美好的词就难免陷入价值真空,打击了人们参加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积极性,以及对社会公平公正的期待。反之,一些“第一学历”闪亮的人则有可能产生先天的优越感,有的甚至在“高枕无忧”中迷失自我,滋生懈怠心理。

对社会而言,由“第一学历”引发的各种社会性歧视同样值得警惕。当人们被贴上“第一学历”好与不好的标签,“学历鄙视链”就随之产生,不仅会加剧名校情结和学历崇拜,还会造成教育内卷和群体焦虑,损害社会公平。更有甚者,“学历歧视”还向其他领域蔓延,如一些社交活动、相亲活动也讲究“第一学历”,其影响之深可见一斑。

去年,浙江一名职高生一路逆袭成为麻省理工博士的经历让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事实上,故事主人公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一个人所蕴含的无穷潜力,也在提醒我们:不妨摘下“唯第一学历论”的“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世界。

能力是通向成功永不过时的“通行证”。学历,或者说“第一学历”,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注脚,绝不能成为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

论个体,“英雄不问出处”,没有头顶名校光环,并不意味着没有出色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

论群体,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批批成绩优异的学生选择进入“中师”,毕业后扎根基层学校,许多人往往一干就是一辈子,稳稳托起基础教育的塔基,还有一部分人则通过不懈努力,书写出“一路高走”的人生轨迹。事实上,他们的中考分数甚至超过当地最好的高中,却因各种原因放弃了读高中、上大学。不过,这并不妨碍他们施展才华与释放能量。可见“第一学历”也并不能衡量某个群体的实力。

与其纠结过去,不如蓄力奔跑。即便一个人起点不高,如若能从自身角度及时调整心态、转换思路、自我提升,依然能够凭借个人能力置身“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广阔天地。

相关部门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导向作用也极为关键,要依法保护劳动者平等就业的权利,营造“不拘一格降人才”的识才用才氛围,避免“唯学历论英雄”,别让“第一学历”成为伤害求职者的一把“利剑”。

(摘自《浙江日报》)

猜你喜欢
学历能力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学历造假引发法律纠纷
题解教育『三问』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知识无力感